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靠科举逆袭人生 > 第 273章 表扬

我靠科举逆袭人生 第 273章 表扬

作者:玉米扒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快芷江县的百姓们就发现,他们头上的县太爷竟然被抄家了。

就连官府之中的官差,竟然全部都换了一遍。

收到消息的周县令感觉天都塌了,前来捉拿他的官差,也告诉了他事情的起因。他怎么也想不到千防万防,还是被底下这群狗东西给坑了。

其他人还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那几个写了举报信的书生则是欢欣鼓舞。

纷纷聚在一块,讨论绝对是他们的举报信起了效果。

没想到朝廷的速度这般的快,这才过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他们那位县太爷竟然真的被摘了那乌纱帽 ,被抄家的那天他们也都去看了。

一箱箱的金银珠宝被抬了出来,可想而知,这个狗官在当地到底贪了多少民脂民膏。

很快芷江县的老百姓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想到他们芷江县竟能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登上报纸。

看着上面那个狗官所作所为,还有这次英勇举报的一群书生。

这可让芷江县的老百姓们拍手叫好,那几位英勇的书生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追捧。

一下子国家就有了这样的例子,可算让全国的老百姓都把心放进了肚子里面。

纷纷该举报的举报,那群做了亏心事的官员 ,整天都是提心吊胆。

有的更是拿出了这几年暗地里的买卖赚的银子拿去安抚那些有冤屈的人家。

他们相信只要有钱就能让鬼推磨,这群平头老百姓 ,估计这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银子。

在这如雪花一般的举报信中,李绍轩竟然发现了一封表扬信。

这可真是稀奇,不过看过之后,李绍轩别提有多自豪。

一个叫平江县的地方,那里两年前迎来了一位年轻的知县。

到了当地了解到了老百姓的艰辛,不但给他们申请到了最新的粮种,还带着老百姓们把来往的道路扩宽。

一开始的时候更是自掏腰包,给他们老百姓们发米发粮。

甚至结合他们当地的特点,跟朝廷申请开办一个厂子。

不知道给当地的多少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有盼头的生活。

并且,对方在吃到了当地的鸭子之后,竟然觉得当地的做鸭口味十分的美味。

竟然开始大力推广起来,短短两年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养起了鸭子。

而他们平江的血鸭,也是家喻户晓,变得十分有知名度。

这可让平江的老百姓们,收入水平大大提高,而且这群鸭子,在稻田还未成熟的时候放在田里面走上一遭。

不但能够把害虫消灭,就连稻田之中的杂草都不再长了。

平江的老百姓们可是觉得养鸭简直就是太正确了。

而且他们这位新来的知县,可以说是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他们。

就连他们偏僻的村庄,这几年赚的银子,都被知县大人用来建设,他们平江。

老百姓们经常能看到,对方走在田间小道之上,观察老百姓们今年的收成。

并且还有当地的老百姓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赞扬他们的知县大人。

“吾县新至一知县,实乃百姓之福星。其心怀苍生,志在为民分忧,举措连连,功绩卓著,吾等百姓感恩戴德,特以此文颂之。

初来之时,县中贫困,民生多艰。然知县大人不辞辛劳,亲力亲为,带领吾等建厂修路,开辟致富之路。

昔日道路崎岖,泥泞难行,今已平坦宽阔,车马畅通。工厂林立,机杼之声不绝于耳,百姓皆有工可做,家有余财。

且看那养鸭之业,乃知县大人精心谋划。亲授养殖之法,引良苗,教技术,解疑难。如今鸭群肥壮,鸭蛋畅销四方,吾等收入渐丰,笑颜常绽。

知县大人清正廉明,无丝毫贪腐之念。与民同甘共苦,风雨无阻,一心只为吾县之兴盛。其仁心仁德,犹如春日暖阳,温暖吾等之心;其智慧谋略,恰似指路明灯,照亮吾等前行之路。

吾县之变,皆因知县大人之功。愿上苍佑其安康,愿其在吾县久留,造福更多百姓。吾等定当紧跟大人脚步,齐心协力,共创更美好之明天!

此乃吾等百姓肺腑之言,以表对知县大人之深深敬爱与感激。”

可想而知,这位赵大人在老百姓心中到底是多么受到爱戴。

在这堆乌烟瘴气的举报信当中,这一封表扬信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但是,这正是李绍轩之前一直没想到的地方。

舆论这种东西,不能老是给老百姓们灌输负面的思想。

像这种正能量的东西才更应该让国人看到,让这些走上科举道路的学子好好看上一看。

所以说如今这世道,虽然有黑暗的一面,但光明的一面也值得大家可歌可颂。

搞不好,因为有了这一封表扬信 ,大庆那些犄角旮旯的官员,未尝不可以效仿一番。

毕竟这位登上了大庆日报的赵大人,估计只有看过这份报纸的人。

肯定都会对他印象良好,就连对方三年之期的任期一到,绝对能够谋得一个好前程。

你看看,谁说努力没有用的?谁说只是一个官职微末又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

只要对方真心待人,老百姓们眼睛又不是瞎的。

他们有这样好的青天大老爷,哪怕对方什么都不需要他们。

可老百姓还是想要给对方最好的,因为他们的赵大人值得。

李绍轩决定把这一封表扬信弄一个最大的封面。

这位赵大人可是他们观山书院出来的学子,所以李绍轩才会第一时间就感到无比的自豪。

他们观山学院出来的学子,就没有一个是孬的。

当最新一批的大庆日报发了出去,密密麻麻的举报信中,相当于一片污泥当中竟然开出了一朵青莲。

大家不可置信 ,来不及看某些官员多么为非作歹,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做出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

大家的眼中,只有那一抹光亮,看着看着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在这混沌世道,奸佞横行,狗官遍地,百姓如置身黑暗深渊,苦不堪言。

然而,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苦苦坚守着底线。

比如他们最闪亮的一颗星,李大人和他的那群同伴,现在竟然还有千千万万个人,像李大人他们那般,心里眼里都是百姓。

他们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富贵所诱,心中怀揣着对百姓的深情厚谊。

面对官场的污浊与黑暗,他们挺直脊梁,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与恶势力抗争。

他们深入民间,倾听百姓的疾苦,每一个诉求都被他们放在心头。

他们用智慧和谋略,为百姓谋划生计,开拓出一条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在灾荒之年,他们开仓放粮,拯救无数生命于饥饿边缘;在匪患肆虐之时,他们组织力量,守护一方安宁。

他们带领百姓兴修水利,让干涸的土地重焕生机;他们倡导教育,让蒙昧的心灵得到启蒙。

他们是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是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每当百姓陷入绝望,只要想到他们的身影,心中便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勇气。

他们的存在,让百姓坚信,这世间仍有正义,仍有善良,仍有美好的可能。

即便世道艰难,即便前路布满荆棘,只要有他们在,百姓便有了依靠,有了盼头,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他们是百姓心中永恒的温暖与光明。

就连顺治帝看了今天的报道,都是忍不住唇角微勾。

他就知道天底下只要有一个李大人,下一个路口就会有千千万万个李大人。

这个赵大人很不错,一看对方的履历,很好,又是观山书院出来的人才。

这些年,但凡做出过重大功绩的人,基本都是观山书院出来的。

对方根本就不爱搞结党营私那一套,反而只会攀比如何能让老百姓过得更好。

谁收获的赞誉更多,听说观山书院已经出了一个荣誉榜。

为首的就是李景行他们,现在这位赵大人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估计排名也是上升了不少。

这如何能让顺治帝不安心的大用他们,这群人简直就是天生的国之栋梁圣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