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102章 人吃三两饭,心揣万石金。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知道那个崽子在干什么吗?他在刨咱大明的根!”

“他一直在扶持商人,然后让商人创造更多的税,再让咱用这些税去造福老百姓。”

“看似这是朝廷的功劳,可是别忘了这小子还搞出了低价的速干墨水和印刷机,百姓启智是迟早的事!”

“等老百姓启智,他们只会认为朝廷是在用老百姓的钱,帮老百姓办事!到时候咱老朱家、咱朝廷还有什么威严!咱老朱家后代还怎么坐稳这江山!”

马皇后笑着摇摇头,对朱元璋说道:“重八,你会无缘无故冲上街,杀死一个无辜的孩子吗?”

朱元璋自然是摇头:“怎会?咱可不是那南北朝的昏庸皇帝,你说这个做啥?”

马皇后呵呵笑道:“你不会无缘无故杀老百姓的孩子,老百姓怎么可能无缘无故造反呢?”

“有句话不好听,但是讲的却很有道理。老百姓不在乎最上面的人是谁,上面的人姓什么,老百姓只在乎自己的日子。”

“张天赐爱民,他就不会让老百姓过苦日子,也不忍心老百姓过苦日子。”

“只要老百姓不过苦日子,再有阴谋的野心家也不可能造反。那大明的江山,不还是老朱家的?”

“这件事,是你想的太复杂了。”

朱元璋眼眸低垂,喃喃自语:“是啊,咱才当了几年皇帝,差点就忘了自己以前也不过是地主的佃户。”

“妹子,咱能治得住张天赐,咱儿子……我不太相信,我总感觉标儿已经被张天赐带歪了。”

马皇后笑着安抚道:“和你说过很多次了,多和标儿聊聊,别见面就是考核他的政务。”

“咱标儿聪明着呢,张天赐要做什么,他早就发现了,你今天和我说的,他早在半年前就和我说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半年前就和你说了?你咋不告诉咱?这小兔崽子,咋啥都和你说,反而不和咱说。”

马皇后站起身来,把朱元璋又按回座椅上,接着便帮朱元璋捏了捏长期批阅奏章,有些僵硬的肩膀。

“没和你说,是因为你儿子比你强。他啊,可比你自信多了。”

“标儿和我说,张天赐要做,那就做吧。反正,也绝不会成功的。”

“你儿子说【人吃三两饭,心揣万石金。】他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还不懂吗?”

“你儿子比你自信,也比你看的通透!”

“你想做第二个唐宗汉武,可是你儿子却不一样。”

“他不想当大明第二个皇帝,他也不想当第二个唐宗、第二个汉武。”

“他要做唯一的,要做足以超越这些人物,而且和这些帝王将相不同的皇帝。”

朱元璋先是皱眉思索,咱家标儿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

紧随其后,朱元璋又思索起来,超越唐宗汉武?还要和他们不一样的皇帝?

思索了半天,朱元璋也没想明白朱标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想不通便不想,朱元璋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父亲的架子又端了起来:“就他,哼。能比咱强就不错了。”

“至于张天赐……你也保他,咱标儿也保他。咱可不想晚上上不了床,白天说不上话。”

“让他们后辈折腾吧,等什么时候大明被折腾没了,看你后不后悔。”

马皇后笑呵呵的看向朱元璋:“老话说得好,心揣万石金,人吃三两饭。”

“心里想再多,也要吃饭。”

“万喜,备餐。”

入夜,朱元璋回到御书房,万福脚步轻轻的跟在身后。

“陛下,夜深了,当保重身体啊。”万福在后面小声提醒道。

朱元璋没有言语,只是沉默的走进御书房。

御书房并非是一个房间,而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周围带着很多的小房间。

这些小房间有的是藏书,有的是写字,有的则用于办公。

朱元璋走进藏书的房间,推移书柜,后露出一面写满了名字的黑板。

李善长、徐达、汤和、傅友德……

刘伯温、胡惟庸、汪广洋……

张天赐、陶成道、正阳子、登云道人……

看着这一整块黑板,朱元璋陷入沉思。

随后空下大明科学院的人,将其他所有官员圈在一起,又在外写上【传统官僚】。

在【传统官僚】之外,朱元璋又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在底下写上【传统皇权】。

随后朱元璋又将大明科学院的人圈在一起,写上【唯物官僚】。

将三者连成一个大三角,朱元璋沉思片刻,第一次将朱标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

看着自己钩写的问号,朱元璋皱着眉,始终想不通,自家大儿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一个远超唐宗汉武的皇帝,又和唐宗汉武不同的皇帝?

皇帝还有什么不同吗?土地?人口?科技?政策?

自家标儿说的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生气的将粉笔扔到地上,又指挥万福将这里恢复原状。

第二天,张天赐顶着黑眼圈来到大明科学院。

陶成道见状有些疑惑:“昨晚又在研究什么机械?”

张天赐无语的瞥了一眼陶成道,心想你的心里估计只剩下机械了。

“没什么,有些事没想明白。”

老朱对他的敌意和最后收手,张天赐当时便想明白了原因。

无非是发现自己在给大明埋雷而已。

而让张天赐一直想不明白的,不是朱元璋,而是朱标。

朱标救他,张天赐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朱标在保护他时说的那些话,却让张天赐提起了警惕。

听朱标的意思,他好像比朱元璋更早看出了自己的目的。

但是再看朱元璋的态度,显然朱元璋是当时才知道。

这么说来,朱标早就发现了张天赐的所作所为,但是却没有告诉朱元璋!

为什么?朱标为什么要帮着自己隐瞒?

难不成朱标已经被自己教育成了具有大同思想的好同志?

想到这,张天赐摇摇头。

不可能,朱标无论是身份,还是所学习到的知识,只会让他更加倾向于皇权,而不会成为一名同志。

老朱的目的是维持封建统治,张天赐自己的目的是将大明推到资本和大同的中间态。

那么朱标呢?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