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116章 挨个抽一顿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116章 挨个抽一顿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朱元璋疯狂的砸钱,浩浩荡荡的发电厂和电话线铺设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

第一期的电话线和电厂的铺设目标,朱元璋打算一直延伸到,目前大明最大敌人蒙元的家门口,也就是北上到北平附近便可。

为了召集足够干活的民夫,以及将倭寇岛开采的银矿全都花出去,朱元璋大笔一挥,开始继续召集天下商贾,开始了电缆铺设的承包制。

朝廷规定民夫的最低工资,又给足了足额的利润,而为了方便多段同时铺设,以及不要被皇亲国戚插手,朱元璋派人找到了各地的商贾,让他们和朝廷合作。

同时朱元璋还给了这些人一道密令,遇到任何豪强贵族的阻碍,先忍辱。

等到风声过去后上报给他,老朱会亲自出手收拾这群人。

得到了老朱的保障,商贾们开始大量的召集民夫。

这些召集来的民夫,除了涉及到地方挖掘坑道之外,还要参与到铜矿的挖掘,以及冶炼和铜丝的生产之中。

而大明如此大阵仗的行动,自然避不开周边国家的注视。

高丽等朝贡国虽然看不懂大明在做什么,但是毕竟大明做事没花他们的钱,所以他们对此也不是很在意。

而蒙元就不同了,大明突然召集大量民夫,是为了修长城?

等卧底传回消息之后,蒙元更懵了。

召集了将近二十万民夫,不去修长城和大运河,居然跑去挖沟?

还有去冶炼铜矿和挖掘铜矿的,难不成大明又发现了新铜矿?

大明灭国倭寇岛的事,蒙元自然是知道,尤其是元惠帝,他比其他的蒙人部落,更加关注大明的消息。

除了蒙元之外,还有鞑靼和瓦剌两个分裂出去的部落国家。

目前鞑靼虽然名义上依然属于蒙元,但是因为蒙元势微,鞑靼部族一直有独立的倾向。

而瓦剌相比于鞑靼和蒙元则更加弱小,虽然当年趁着蒙元大败的时候趁机宣布独立,但是后续又联姻合并了回去,目前为止,一直和鞑靼还有蒙元保持着貌合神离的姿态。

蒙古部族三足鼎立,朱元璋也多次向各方派出使者,挑动三个部族的内乱。

而今大明突然的大规模行动,却让三国各自升起了一点别样的小想法。

蒙元的元惠帝认为,大明这是飘了,要和隋朝一样,搞一些没有意义的类似于大运河的行动。

而鞑靼和瓦剌则表示:强势围观。

我只在边境看看,我就不下去。

没事我还派出使者和边境守军打探打探情报,但是如果想让我这时候南下,那是门也没有啊。

朱元璋自然是注意到了这三国的异动,思索再三之后,决定派出徐达,带兵十万给这三个国家都收拾一圈,免得他们这时候南下捣乱。

徐达接受命令,准备半个月后,便带军北上。

这一次大明除了骑兵与骑兵的交锋之外,还有火器的帮助。

洪武五年九月,徐达带兵十万北上,先是从东北方进入锡林郭勒草原,找到蒙元之后,不由分说就痛揍了对方一顿。

而这次战斗中,明军除了马克沁之外,还装备了机械部刚刚推广没有一个月的自动步枪,AK-47。

也就是后世大名常常出现在,步枪排行榜上的那支传奇步枪。

因为ak优秀的结构和优秀的耐操能力,使得张天赐除了经典的56式和81式的图纸之外,唯一画出来的外国步枪。

不过受限于钢铁的产能,以及大明的工业水平,这次徐达出军,只带了一千把使用ak步枪的士兵。

在现代火力的加持之下,蒙元军队一触即溃,往往连第一波冲锋都顶不住,就已经被大明收割的差不多。

徐达看着眼前持枪冲锋的士兵,啧啧称奇,顺势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开始构想未来火器战争的战术,以及双方都持有火器时的战争场面。

拥有火器的徐达自然开心了,可是只有弓弩和老式火炮的蒙古部族就要哭了。

徐达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由东向西,一直打到新疆的东部,将路上所能看见的所有蒙古部族都打了个七零八落,元气大伤。

如果说这场出军,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那只有蒙元的皇帝元惠帝依然藏在大漠深处,受限于补给,只能任由对方逃跑。

等徐达班师回朝的时候,已经是洪武六年二月。

第一根电话线已经铺设到了北端的应昌,而徐达也成了第一个在千里之外,和朱元璋通话的第一人。

得知徐达将蒙元诸部打服之后,朱元璋哈哈大笑,虽然没有封爵,但是却给大明科学院添了五十万两的额外拨款,也让科学院众人高兴了好几天。

张天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开始扩大科学院的规模,除了又和朱元璋要了一大块地皮用作新的实验室之外,还招了将近一百名全国各地各行业较为出名的人才。

除去木匠铁匠之外,张天赐还找来了十多名种地十几年,又有钻研之心的人才。

这些人中,最聪明的当属一个名叫郭老舍的中年人。

张天赐自然是听说过一些闲闻趣事的,便常常询问,郭老舍是不是郭子兴的后人,不然怎么时常能受到朱元璋的接见。

郭老舍每次只是笑着摇头,和张天赐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爱种地的老头而已。

郭老舍不愿意说,朱元璋也没主动提起,那张天赐也没多过问什么,万一是当年老朱要饭时候,施舍过援手的恩人呢?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对于这些新招的农夫,张天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育种。

不只是要育种水稻!小麦、水果、蔬菜,只要是人能吃的,全都可以选择育种。

因为农业的时限性,每次得到一个结果,往往要拖延五六个月,效率上和化学完全没办法比。

不过相比于化学机械这些工业之上的花朵,那农业自然就是工业的根。

人如果吃不饱饭,一切工业品和科技都是没有意义的。

而所有生产力的提升,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之外,还有降低人类整个群体饿肚子的风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