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139章 孔府双喜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139章 孔府双喜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万福念完圣旨,抬眼一看,自己身边这几人无不惊愕无言。

“这,这是不是搞错了?”常茂突然变得激动起来。

“为什么要将我娘贬为奴隶!不行!我这就去找陛下!我娘她……”

见常茂慌张着起身,万福皱眉,冷哼一声:“怎么!你想抗旨不成?”

“还不跪下接旨!”

常茂突然慌了,那倭寇岛上的倭奴过得有多惨,他是听说过的。

如果真把自己的娘亲拉到倭寇岛,那自己过了大半辈子锦衣玉食生活的娘,她哪能受得了这份苦!

“万福公公,陛下一定是搞错了,陛下要罚的是俺对不对?”

“俺愿意去当奴隶,求您别和陛下说一说,别让俺娘受这份罪!”

此时常茂的生母,早在听说自己要被贬为奴隶之后,便已经昏死过去。

整个常府赶来的人,却没有一个愿意上前搀扶一把的。

万福冷哼一声:“你的意思是,皇上会做错?”

万福一句话,直接惊的常茂冷汗直流,赶忙否认道:“不是不是,俺不是这个意思!”

“俺…俺…”

万福冷哼一声,一甩衣袖:“常茂,别说陛下不给你机会。”

“陛下说了,去参军,去从最底层做起,只要你能立得了功,便能功过相抵,抵掉对你生母的惩罚。”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常茂,切莫自误!”

言罢,万福见常茂已经呆愣在原地,便将圣旨交到蓝氏手上。

看着面色有些发白的蓝氏,万福将老朱的口谕说给蓝氏:“蓝氏,陛下有口谕,管不好这一家子,陛下对你也很失望。”

“好自为之。”

万福太监走了,整个常府依然保持着寂静。

直到第二天一早,一个身影离开了常府,向军所而去。

老朱在得知常茂入伍,主动要求去边境后,叹息一声:“若是老老实实,何至于此。国公之位和生母的富贵,都被折腾没了。”

“可惜了,这孝心没用到正地方。”

说完,朱元璋看了一眼正在看表格的张天赐:“还是你小子毒,虽然这么做有点损,但是如果能让常茂变得靠谱一点,也算是不枉我这么费心。”

张天赐听到朱元璋的吐槽,呵呵一笑,心底暗暗吐槽,想让常茂这种自负又桀骜的人改变,那是比登天还难。

不过只要能让常茂远离应天,别在搞事影响朱标的心态就行。

相比于常茂这个不省心的,张天赐还是更关注从新疆回来的探索队。

今日一早,庄浪卫也就是兰州地区,通过电话传回消息,说是探险队已经到了兰州。

因为新疆地区的环境问题,五人途中遭遇数次沙尘暴,导致迷路而在路上浪费了大量时间。

为了保证能够找到克拉玛依大黑山,有两位探索队员选择主动牺牲,将仅剩的淡水分给其余三人。

好在仅剩的三人成功返回,虽然身体还十分虚弱,但是好在没有生命危险,目前正在兰州城内休整。

根据这三名探险队员的描述,在准噶尔盆地西部,确实有一座被当地人称呼为大黑山的天然沥青山。

并且三人还从当地带回了一些样本,以供科学院的人研究。

今个一早,张天赐在得知了情况之后,当场愣在了原地。

为了寻找大黑山,出去的五人遭遇了连番的危险,到最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嘱咐,居然有两人主动选择牺牲……

张天赐长出一口气,三人回来之后还需要交叉审问,以确定那两人确实是主动牺牲。

这是大明第一次大规模开采石油,从自己提出一直到实现开采,中间每一个环节都是要记录到史书中的。

如果那两名队员是被害死,那就需要给二人一个交代。

如果真是二人主动牺牲,那就应当在史书和地方志中为其记名,以供后世传颂。

老朱对死去二人这些细枝末节并不是很在意,相比于两条人命,他还是更好奇到底这石油有多厉害,居然能被张天赐称为工业的血液。

之前化学部提炼的一部分汽油,他也是见过,除了带动那效率感人、质量奇差的内燃机之外,在没看出有什么作用。

因为实验室产量不多,张天赐也没办法给朱元璋验证石油其他的作用,只能利用自己的信用向老朱保证,这东西确实很重要。

从兰州到应天,有将近两千公里的距离,即便是乘坐马车,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具体的结果,也只能继续往后等了。

山东曲阜。

孔喜学将笔轻轻放下,看着周围朱元璋赏赐修建的豪华府邸,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喜章,若是无事便将此信送到官驿,送往应天表与陛下。”

孔喜章接过奏疏,粗略看了一眼便对孔喜学夸奖道:“兄长外出游历多年,此字迹如天上青云,自有风云豪气蕴含其中,真是妙啊。”

孔喜章的吹捧让孔喜学眉眼笑开,只是轻咳一声:“我为孔家家主,自要做出文中之首的表率。”

“对了,南孔的人联系上了吗?”

孔喜章摇摇头:“没有。”

“按理来说,元庭还在时他们便出现过一次,却不知他们怎么想的,好像又跑回山里种庄稼去了,我们的人暂时联系不上南孔。”

“对了兄长,最近民间的风言风语,您可有听说?”

孔喜学看向孔喜章,微微皱眉:“那民间风言风语不可计数,没事关注他们作甚。”

孔喜章左右看了看,俯下身小声对孔喜学说道:“哥,民间传言,其他省市都打算修和应天一样的水泥路,方便百姓和商贾做生意。”

“例如那北平福建等地,官府都透露了一点消息出来,可是我们山东作为孔子圣地,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民间便因此传出风言风语,说是陛下不喜我孔家,也是因此我山东享受不到此等待遇。”

孔喜学一脸无语的看向自己的弟弟,满脸都是嫌弃的表情:“你能不能聪明一点?那水泥路有什么好的?”

“到时候那水泥路修好了,老百姓岂不都能做点小生意?到时候日子好过了,咱们还怎么依靠减租来聚拢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