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159章 从不会变的答案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159章 从不会变的答案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沉默片刻,随后意味深长的对张天赐说道:“张天赐,你就这么确定,西方一定会发展出自己的蒸汽机?”

“你又不是……算了,什么时候应该下场,你到时候再和咱说吧。”

“张天赐,希望你好自为之。”

说完朱元璋一甩衣袖,离开了御书房。

张天赐站在原地,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和怀疑。

朱元璋刚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又在怀疑什么?

不过以朱元璋的性格来看,他确实属于那种心里有了怀疑不会质问出来的性格。

朱元璋只会选择待自己查证之后,再去带着答案质问对方。

思索半天张天赐也想不通,这朱元璋除了怀疑他的动机,还能怀疑什么?

但是张天赐毕竟从没做过有损大明百姓的事,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明白朱元璋在怀疑什么,那索性就直接不想,老朱还能不分青红皂白砍死他?

而且朱元璋本身的性格就是多疑,整天怀疑东怀疑西的,他感觉有什么事不对,这事可太正常了。

想要不被朱元璋怀疑,那只有死人才能办到。

张天赐这时本打算回科学院转转,却被朱标的贴身太监千福拦住。

“张少傅,太子殿下有请。”

张天赐一挑眉头,这朱元璋父子俩真不好伺候,老的找完小的找。

来到东宫,只见朱标正拿着张天赐这几日编写的报纸在看。

在朱标面前的桌面上,还摆着其他商贾搞得地方报纸,也不知道朱标是从哪搞来的。

“太子殿下。”

“张师。”朱标起身,对张天赐一伸手:“张师入座。”

待张天赐入座,朱标笑呵呵的说道:“经过张师这么一搞,孔家的名声估计是要彻底被撵到泥里了。”

“这是不是就是张师以前说过的舆论战?”

张天赐接过千福倒的茶水,对着朱标点点头:“确实,这就是舆论战。”

“不过舆论战不过是小道,针对某个个体可能很有用。但是针对一整个群体的话,舆论战就没什么作用了。”

“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

朱标嗯了一声,低眉思索起来。

过了片刻,朱标抬起头看向张天赐:“若是这舆论战被人用于对付孤,孤又该如何自处?”

果然是一个血脉传承的,这朱标和朱元璋想的一样,那就是万一有人用这招对付自己该怎么办。

不过面对小朱,张天赐打算换一套说辞。

“殿下,古人已经给出了答案。正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只要殿下信仰坚定,有一个绝对不会放弃的目标,那便能无视甚至利用舆论的影响。”

朱标微微眯眼,看向张天赐:“张师,几年前你曾说过,治理黄河水患,当以天地之力扭转,也就是大坝加植树。”

“当时孤问你,这植树当如何是好,张师还记得自己怎么说?”

张天赐点点头,当时考虑事情确实冲动,现在回想起来,让商人帮朝廷种树,这事怎么想怎么不靠谱。

后世那四十大盗集团,做了五年也才三四百万亩,和防沙护林项目的十亿亩比起来,那只能评价一句:有比没有好。

所以这种很难为个人创造极端财富的项目,只能让官方来做。

那些商贾参与进来,不过是为了用小利益,来分走国家绿化建设的大名声。

“当时是微臣想的太过理所当然了,以为每个人都会和自己一样,愿意为了共同的利益放弃短期的眼前利益。”

“也忽略了这是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或许在他们眼里,微臣的想法才是真正的异想天开吧。”

张天赐这番话既是说给朱标,也是说给此时的自己。

朱标听到张天赐这么说,这才放下心中的防备。

最近一年,张天赐表现的越来越执着于自己口中描绘的“工业化”,这让朱标感到十分的担心。

朱标不怕张天赐有二心,也不怕张天赐在某些国家层面的理念上与自己相悖,唯独就怕张天赐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念,过于沉迷于机械造物之中。

对于朱标来说,张天赐的身份和传统的师傅不同,张天赐并没有像是老师傅一样,将自己会的本事一股脑全都传授给朱标。

张天赐选择的是,将自己会的本事全都罗列出来,你朱标愿意学习哪个就学习哪个,从来不引导或者矫枉。

这也让张天赐的身份,比起师傅这个名词,更像是一个引路人。

告诉朱标面前这一排排大山的后面有什么,又要如何走出大山,但是对于具体要翻越哪座山,或者选择原地躺平,张天赐是从不干预的。

“张师能如此自省,孤也深觉欣慰。”

“张师所言的以树木和大坝限制黄河水沙,当时因为大明贫苦,自然没办法过多投入。”

“然而如今有了外源和海贸,大明经济蒸蒸日上,若是黄河之地在出患难,只怕会对大明整体的平稳,造成严重的打击。”

“孤打算开始着手这件事,张师觉得此时算早还是合适?”

如果是三年前的张天赐,那一定会说越早越好。

那时的张天赐,无论是政治眼界还是思考问题和思维方式,都远不如今天成熟。

不过,这件问题涉及到的不只是大明的稳定,以及经济情况,更是涉及到了黄河两岸无数老百姓的生死存亡。

在人命面前,尤其是这么大基数的人命面前,不论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都不能为人命让步。

“太子殿下,如果您问微臣,对黄河两岸的治理有什么样的感悟,那微臣不同时期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

“但是如果太子殿下询问微臣,何时应该治理黄河,那无论什么时候,微臣有且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现在!”

朱标叹笑一声,对张天赐说道:“果然,张师无论怎么变,那颗为了百姓抛弃一切的心,都不会变。”

说完,朱标让千福拿出一沓名单,递到张天赐手中:“张师,你看看这上面哪些人适合治理黄河。”

张天赐低头一看,只见名单上简单列出八个人的名字,以及这八人的职位和做过的事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