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180章 宝钞换南洋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180章 宝钞换南洋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姚广孝勉强还可以合作,那就赶快利用起来。

大明现在缺人得很,什么让人才在沉淀几年,现在这个人才缺乏的时候,可没有“沉淀沉淀”这种好事。

“你很不错,正好下个月我大明还要南下,到文莱和汤都帝国,和他们商议一下他们那的水果和工业原材料的贸易,你到时候跟着一起去吧。”

张天赐说完之后,手指敲了敲桌子,发出咚咚咚的响声,似乎是在催促姚广孝立刻给出答案。

今天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姚广孝现在都有些懵逼。

不是,为国效力这么随便的吗?

代表大明到别国商业谈判,难道这不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吗?这不是应该经过层层挑选,最后万中取一吗?

见姚广孝迟迟不回答,张天赐催促问道:“怎么样,有没有想法?”

听到张天赐的催促,姚广孝立刻回过神来,眼睛一转,没有直接问出海有什么好处,而是问道:“我有两个问题,这一便是为何要和这些小国谈生意?”

“二来便是,和他们谈生意,我大明的底线又是什么?”

张天赐微微点头,不愧是聪明人,随便一问便直指核心。

“一,我大明国土有限,重要的土地自然要用来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吗,也就是种粮食。”

“随着百姓和上层阶级的生活水平提高,要督促他们消费,那就要创造出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将存款掏出来花在更好的生活上。”

“二,我大明的底线很简单,对所有南洋小国都是一样。”

“得寸进尺者,焚书灭国、收归大明。”

姚广孝心想,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大明现在对外强硬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张天赐在。

恐怕民间胡乱传说的,灭亡倭寇的提议,也是当年张天赐提出的。

不过……张天赐为什么对外这么强硬?海外不过一群蛮夷,至于这么……国仇家恨一般的对待吗?

等等,张天赐如果是后世之人,那他对蛮夷的仇恨态度……岂不是说明后世的蛮夷……又屠戮中原了?

虽然这一切都是姚广孝自己推断出来的,但是根据以往张天赐对外的态度,这反而很大概率是真的。

如果是这样,那灭国也不是不行。

把危险的因素掐灭在摇篮里,和佛主的普渡世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张天赐刚才说的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那群蛮夷得寸进尺。

那……姚广孝思索片刻后,对张天赐小声问道:“为朝廷去谈判,自然是我应该做的。不过……我这次到南洋,是明使还是汉使?”

明使指的自然就是,现在大明的正常外交手段。

汉使,说的可不是民族,而是和汉武帝时期一样的使者。

什么睡人家王妃,杀人家全家,骂人家的国王,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大汉的爷就是爷,不服你就憋着,憋不住就灭你的国。

如此让汉使折腾了不到一百年,大汉王朝的领土是急剧扩张。

而姚广孝这么问,就是看张天赐让他当哪种使臣。

如果是当正常的使者,那他姚广孝还能参与参与。

如果是当“汉使”……毕竟他姚广孝也是一个和尚,想来张天赐不能多为难他。

张天赐当官多年,对很多官场内的黑话自然是了如指掌,听到姚广孝这么问,张天赐嗤笑一声:“我们大明可是文明人。”

“要是他们不和我们做生意,你在考虑考虑当汉使。”

姚广孝嘴角一抽,合着是有灵活的道德底线是吧,你臣服那我大明就是文明人,你不臣服那我可就是煌煌威明,天军惩戒。

见姚广孝没有摇头,张天赐随意摆了摆手:“自己去找礼部报道吧。”

“现在朝廷缺人,提我名,礼部单独给你列一场考试,相信对你应该不难。”

姚广孝疑惑的看向张天赐:“难道不是提你的名字,我就能进礼部?”

张天赐也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姚广孝:“你疯了还是我疯了,随意安插人到朝廷做官,你把我当司马懿了?”

送走了一脸无语的姚广孝,张天赐又开始忙活科学院的预算工作。

按理来说这种活应该交给韩玉成才是,不过因为韩玉成这几天一直在忙活,从民间收集各种资料,和礼部一起完善教材的编写。

所以月度预算这个工作,暂时只能张天赐自己来。

刚忙活没一会,原本的礼部侍郎,现在的户部侍郎赵桐录便找上门来。

“张少傅,忙着呢。”赵桐录笑呵呵的和张天赐打招呼。

虽然张天赐和赵桐录很少接触,但是对这个人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毕竟当初自己被礼部催婚,就是赵桐录来负责的。

“赵侍郎,恭喜升任户部,不知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

赵桐录哈哈笑了笑,虽然两个部门都是侍郎的职位,但是薪资水平却完全不同。

为了让官员少一些贪腐,朱元璋给百官额外增加了一份名曰“养廉银”的俸禄。

而赵桐录,便是负责养廉银工作的。

而为了避免负责养廉银的侍郎吃拿卡要,所以他的俸禄也是同级侍郎的一点五倍,大约在八百石左右。

这养廉银便是借鉴的后世大清的养廉银制度,不过只是借鉴,并非是完全抄袭。

主要不同的点在于,大清的养廉银,那是整体俸禄的十倍乃至百倍,官职越高给的越高。

而大明的养廉银,却是根据家庭情况,自己上报申请的,最高也不过俸禄的三倍。

申请需要每年递交一次,还需要让锦衣卫单独审查家庭情况。

锦衣卫审查过了,再由赵桐录来发放养廉银。

不过,大明整个官场已经涨了一次俸禄,虽然涨的不多,但是各个官员的生活还是能继续下去的。

这申请养廉银,毕竟看起来有些太丢人,所以即便有人申请,也只是申请半年或者一年,很少有人会年年申请,所以对于赵桐录来说,这也算一个轻松的好活。

“ 张少傅,徐尚书让我和您说一下,这大明宝钞做出来了,让您去户部去看看。”

“若是这份宝钞合格,户部便要抓紧印刷了。”

“毕竟陛下那边催的也很紧,和欧洲还有南洋做生意,陛下决定都用这宝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