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189章 小国商贸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189章 小国商贸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新加坡王国使者的问题,张天赐满意的点点头。

因为这个问题属实是问到了点子上,他们这些南洋小国,说破了天也就和一个省相当。

要是让他们倾尽国力去换大明的宝钞,那才足够使用几次的?

想到这,张天赐用很欣赏的眼神,看向新加坡王国的使者。

对于他们这些小国来说,大明的纸张、丝绸、茶叶、工艺品甚至是衣服,最多也就那么几船,他们的家底就会被直接掏空。

张天赐环视一圈现场,发现在场的使者都挺关心这个话题,便轻咳一声,对在场的使者说道:“贸易贸易,自然不可能让你们买我大明的东西,而我大明却不买你们的。”

“我大明作为目前最文明的国家,怎么会做那强买强卖的生意?”

“就例如新加坡王国,你们完全可以开发开发自己的旅游业,或者利用起来你们的皮质工艺。”

“我大明地大物博,人数也众多,哪怕是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欣赏你们的工艺品,愿意为其付出高昂的溢价,那供养你们新加坡王国,不还是轻轻松松的吗?”

张天赐自认说的滴水不漏,然而各国的使者,心里还是没有底。

没办法,大明实在是太大了,他们虽然封闭,但是他们又不傻。

大明现在都能撵着蒙元揍,他们这些连蒙元都打不过的小国,又怎么和大明对抗?

而且,大明对其他国家的态度,可不是什么善茬。

倭岛灭国还没多久呢,就算张天赐做出了保证,他们也不太可能相信大明的话。

不过在和强国的贸易中,他们是否相信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拒绝强国的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想,今天大明给在座诸位一个面子,愿意平等的和他们做生意。

明天他们拒绝了,朱元璋一纸令下,发兵灭国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得选的南洋诸国使者,将叹息声咽回肚子里,开始低头认真看起,面前的合作条约。

见南洋诸国的使者看起条约,张天赐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很好,这么识时务,看来自己没有白给他们列出,还算公平的合作条约。

在划定合约之前,张天赐也曾考虑过,到底要不要选择西方的合作模式。

也就是海洋强盗文明的合作模式。

随便搞一个合同,然后不满足我心意的,那就直接撕毁合同,到处制裁你。

如果能让我满意,那就拿走九成九的利润,顺便在当地垄断,干死当地的所有行业,让整个国家都屈服在资本的脚下。

有一说一,这个合作模式真的很诱人。

低成本,高盈利,还能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百利只有一害。

但是犹豫了许久之后,张天赐还是放弃了“海洋强盗”的合作方式。

张天赐想要让大明强大,但是并不想让大明和阿美莉卡一样,一显示出疲态,便有勇士一呼百应和他对着干。

和阿美莉卡的合作模式相比,还是后世的“丝绸之路”模式更稳固。

一来这种公平的贸易模式更加稳定,几乎不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抗。

二来华夏作为人类文明中最耀眼的那个国家,让张天赐或者朱元璋,低下头放下身段去抢人家东西,也觉得抹不开脸。

小倭寇那纯属是特例!

德意志人家是怎么对待犹人的?那都不是当成亲爹来对待,那犹人就是德意志的亲爹。

上到媒体话语权,下到民间的救助行业,你就说哪一行里没有犹人吧。

再看小倭寇……乘着华夏发展的东风起飞,转头还要**夏。

这种国家活该被灭亡!连人都不应该留下来!

至于另一边,南洋诸国中,如果那些小国中在某一项技术超越了大明,张天赐也并不担心。

华夏人的聪明才智,那是世间有目共睹的,到时候大明再努努,追上人家不就好了。

抢来的东西注定守不住,只有自己学会了握住的东西,那才能长远。

南洋诸国的使者看到这个条约,也觉得很奇怪。

看这个条约的内容,大明似乎真的想和他们公平的做生意!

这……不太符合大明灭亡倭寇岛的形象啊。

见这群人互相对视,又不敢说话提问,张天赐便不耐烦的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今天在这个屋子里,你们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都可以畅所欲言。”

“无论你们问什么,我都可以代陛下赦免你们。”

虽然张天赐这么保证,但是会议室内还是像黑暗森林一样,没人敢先开口。

等了一会,兰纳国的使者坐不住了,便站起身来率先问道:“尊敬的张少傅,我代表兰纳国有些问题想要问一下。”

“我兰纳国作为内陆国家,国内山区遍地,本身也不是富裕的国家。”

“我实在想不出,我们的国家有什么值得和大明交易的地方。”

张天赐笑了笑,见终于有人愿意主动来问,心里也是感觉到一丝欣慰。

“无妨,我大明如今不止有钢铁之船,更有钢铁之车。到时也可以帮兰纳国修建一条通往大明边南的铁路。”

“目前我大明正在筹备三方大开发,东北、西北、西南都是开发自然资源的首要目标,兰纳国就算没有什么值得贸易的东西,也可以派人来帮大明一起边陲,赚取大明宝钞,再从大明买东西回去。”

按照张天赐的规划版图,最次要达成的目标,也是要将整个亚洲收入囊中。

对于边陲那些贫穷的内陆国家,大明不介意使用经济和文化两种方式,让本地人自然的认同大明,然后顺理成章的加入大明。

现在只是十四世纪末,亚洲这边的民族概念并不深刻,很多人南洋人都认为自己是从中华迁徙过来的后人。

到时候经济和文化双重努力之下,再配合一点点的“新闻学”,不出兵或者少出兵的拿下这些小国,完全没什么问题。

毕竟对于这些小国来说,和大明合并那不叫投降,那叫认祖归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