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214章 苦讯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214章 苦讯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捧起一碗白菜豆腐汤,先是呼呼的将白菜汤吹凉了一些,随后便是咕咚咕咚的干了一大口。

朱元璋仔细咀嚼着切成小块的白菜和豆腐,让一旁还没有吃晚饭的张天赐,也觉得有些馋了。

张天赐轻咳一声,咽了咽口水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大明是时候该做人口普查了,毕竟事关户籍制度的改革,二者应该同时进行才是。”

朱元璋听着张天赐的话,认同的点点头。

待将嘴里的东西都咽下去后,这才缓缓说道:“要不交给礼部吧,户部最近被你搞得白银汇率,都快忙疯了。”

说着,朱元璋又微微皱起眉头:“啧,礼部也不行,最近和南洋交流也忙疯了。”

“总不能让刑部吏部去吧?看来得找个又闲又有能力,还得有新想法的人来负责这个事。”

说着,朱元璋露出笑容,看向张天赐:“要不你来吧?”

张天赐神情一愣,随后用手指了指自己:“我?让我去?”

朱元璋点点头,笑眯眯的说道:“希望咱改户籍制度是你提的,顺便做个人口普查,也是你提的。”

“不是你来,难不成要咱亲自去做?”说着,朱元璋还假装生气,拍了一下桌子。

看着朱元璋假装生气的模样,张天赐是满脸的无语。

心中对朱元璋暗暗吐槽道:你是真敢想,这玩意不教给户部的专业人士,交给我有啥用?

这不耽误我摸鱼……搞科研嘛!

张天赐赶忙起身对朱元璋说道:“陛下,不行啊,户籍和普查两件事太过重要,微臣一个小官,怎么可能担得起这么大责任!”

说完张天赐还连忙摆手,对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说道:“陛下还是另谋他人吧。”

朱元璋先是思索了一会,随后便说道:“要不,徐本帮你干活,你帮徐本负责发行大明宝钞吧。”

一听朱元璋这么说,张天赐的嘴角直抽。

合着今天必须给自己安排点活呗?怎么我张天赐堂堂大明太子少傅,摸个鱼还不成了?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让干活也很合理。

现在科学院内留下的人,都是装成科研人员的死士。而老陶他们都被送到了应天附近的官办学堂,给学生们授课去了。

所以目前来看,张天赐其实是没什么活可以做的。

这每天吊儿郎当摸鱼的态度,在朱元璋这个封建资本家看来,那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咱天天批奏折都能干一个通宵,你作为科学院祭酒,怎么能不工作呢?

你不工作,大明还怎么兴旺,你不工作大明还怎么富强!

左右分析了一番,张天赐还是叹息一声,看来今天这个活是躲不掉了。

既然躲不掉,那就干普查吧。起码,这个活自己算是主导者,做起来也很自由。

正好将计划中的社区和街道的模式,往民间推广一番。

让底层的权力结构更复杂,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独断权力的低层官僚。

现在大明的的基层力量,由基层税务人员-基层捕快-县衙官吏,三股力量组成。

如果在引入社区和街道两种权力结构模式,就能更好的削弱县衙和捕快二者手中的权力。

正当张天赐思考着,该怎样向基层推广自己想的政策时,门外却传来快步的跑步声。

只见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进御书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不好了陛下!”

“工部尚书赵䎝赵大人,去世了……”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随后瞳孔一缩,猛地站了起来:“赵䎝走了?他……”

只听那太监哭哭啼啼,哽咽的说道:“赵大人刚刚和侍郎李敏李大人在做规划,赵大人觉得有些累,便让侍郎大人出去叫一趟车,没想到就这么短短的一阵功夫,尚书大人就去世了。”

“李敏李侍郎正在往这边赶,他说尚书大人留下了很重要的东西,要亲自交给陛下。”

朱元璋先是沉默,随后张了张嘴,好像要说些什么。

过了片刻后,朱元璋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口,只是长叹一声,沉默的坐回了座位上。

张天赐坐在一旁,见朱元璋虽然表情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却能从朱元璋的眼底,看出很明显的落寞和难过。

听其他官员说,赵翥当年是举家投奔于朱元璋手下,从中层一路干到的上层。

期间一直兢兢业业,这才在建国后让赵翥接了单安仁的班。

这么一个陪了自己快要十年的人,就这么突然的离世了,对朱元璋这个四十六岁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个难以跨过去的打击。

朱元璋的年纪也不小了,看着一个比自己稍大十余岁的人突然去世,也给朱元璋一个不小的打击。

张天赐在一旁思索片刻后,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赵䎝赵尚书为国殚精竭虑,更是完成了赵工级战船的制造,和致远级战舰的设计。”

“于大明海军事业来说,赵尚书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微臣建议不能以一般的官员丧事来办,当为赵尚书封侯列传才可。”

赵䎝,一个后世历史中籍籍无名,只能在一些文献中,偶尔看到一个名字的人。

本以为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不会是什么出彩之人。

却不想这样一个史上无名的人,仅仅依靠张天赐的口述和丁点记忆,便造出了早期的巡洋舰。

虽然和原本历史中的,大清购买来的致远号还比不了。

但是毕竟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有了赵䎝这个开头,后世的大明,只需要在自己建造的致远号上,在慢慢优化革新就可以了。

可以说,大明造船业的地基,一是张天赐的蒸汽机,二是陶成道设计的传动轮组,三就是赵䎝将设计落地。

正在这时,工部侍郎李敏脸上带着泪痕,神情落寞的来到御书房。

刚一进御书房,李敏便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头,对朱元璋带着哭腔说道:“微臣李敏,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