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222章 朱元璋被限制的权力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222章 朱元璋被限制的权力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白天,下了早朝之后。

张天赐来到御书房,看着朱元璋一脸沉思的模样,觉得有些疑惑。

上前偷偷和万福太监问道:“怎么回事?陛下这是怎么了?”

万福太监叹息一声,微微摇头后小声对张天赐说道:“这个,陛下受到了一点打击。”

打击?张天赐想了想,最近所有事都很成功啊,有什么可打击的。

汽车的车身都开始设计了,克拉玛依到应天的铁路也修建了四分之一。

因为基建开始,钢铁制造业大幅加快进步速度,四省沿海也一直在建造船支。

就连最难的纸币推广,现在做的都很不错,民间将近八成的白银都被回收到银行。

这么多捷报传来,还有什么梦打击到朱元璋的?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太牛逼了?让朱元璋发现了自己其实很菜?

“怎么回事?具体说说。”

张天赐摆好一副等待吃瓜的表情。

太监万福小声对张天赐说道:“陛下在上海县做足了准备,就等上海县的内部奴隶和外部匪徒里应外合,然后抓他们和人赃俱获。”

“没想到情报没出问题,但是……我也不好评价。”

随后,太监万福将自己知道的情况慢慢说了出来,听的一旁的张天赐一愣一愣的。

卧槽,这么刺激?

城内因为一个奴隶摔了一跤,整个奴隶黑帮自我团灭。

城外的匪徒更离谱,首领居然饮酒纵马,从马背上头朝下摔死了!

这个世界这么离谱吗?

张天赐看向朱元璋,心想怪不得他今天看起来很郁闷。

把这种人当对手,要是张天赐都得郁闷,更何况是朱元璋呢。

不过再怎么不满意,反正抓捕他们也就是当做一个调出【胡惟庸造反】的引子。

原本的历史中,胡惟庸是经过了朱元璋好几年的放纵,最后才有了不臣之心。

而且很可能这个不臣之心还是朱元璋刻意引导的结果,更有可能是完全捏造的谎言。

但是现在的胡惟庸,仅仅当上了左丞相不到两年,就主动开始选择造反。

张天赐推测,胡惟庸现在的心态,很可能是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

随着大明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胡惟庸作为保守老时代教条的人,自然是对新时代的到来充满了恐惧。

郊区轰鸣作响的火车鸣笛,一天就能印刷出上千上万本书的印刷厂,让大明整体产量提高五成的氮磷钾化肥。

穿越千里瞬息对话的电话,还有近期应天城内突然爆火的自行车。

这些都让胡惟庸觉得目不暇接,难以接受。

俗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胡惟庸在六部的各项事宜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作用,反而对六部的各项新事宜感到迷茫。

又因为胡惟庸身居左丞相之位,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胡惟庸越发偏激。

现在朱元璋准备收网,但是因为这件事荒唐的结尾,导致很难说服六部百官。

别看现在六部百官,对张天赐和朱元璋的相处,都是和和气气。

那是因为朱元璋的大部分行动,都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切实利益。

但是现在朱元璋想对丞相之位下手,这可和什么政务改革不一样了。

虽然在官位上,丞相之位确实压了他们一头。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想,这也代表了他们的晋升通道还有一级,权力的触手还能长得更大。

六部的百官并不在意胡惟庸死不死,但是六部很在意有没有丞相这个位置!

可以没有胡惟庸,但是绝对不能没有丞相之位!

但是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和文武百官的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因为朱元璋需要的是从丞相手中,拿回对六部的官员任免权。

如果这次上海县事件闹得很大,在配合胡惟庸和白莲教合作事件,那么朱元璋就可以顺水推舟的取消掉丞相之位。

可是现在上海县事件,以这种稀里糊涂的情况收场,反而影响到了朱元璋收拢权力的计划。

张天赐沉思一会,心想可能这就是朱元璋让自己先停一停,有关人口普查一事的原因。

因为朱元璋的计划出现了纰漏,而他又没办法再以强硬的态度对待百官,所以才会找来自己。

一想到这,张天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朱元璋现在看起来权力没有被限制,但是实际上却处处受限。

因为张天赐并不是直接对朱元璋的皇权开刀,而是利用朱元璋大格局,通过经济发展需要安稳的环境这一点,来让朱元璋自缚手脚。

张天赐在门外等了一会,朱元璋应该是批完了早朝后递来的奏折,派人让张天赐进御书房面谈事宜。

张天赐走进屋内,作揖行礼,朱元璋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张天赐感慨万千。

冯胜徐达汤和出征了,刘伯温患病,李善长卖房子卖地和儿子做起了生意,身边同一个时代走过来的老人越来越少,面前现在能用的却仅剩张天赐。

“上海县的情况,你都知道了吧。”

朱元璋喝的还是以往的碎叶子大碗茶。

张天赐瞥了一眼茶碗,没什么兴趣尝这茶苦,便回过头对朱元璋说道:“回禀陛下,万福公公为微臣详说了此事。”

朱元璋叹气一声,随后对张天赐将自己心底的计划,以及因为上海县事件导致难以取缔丞相之位这一事说了出来。

能看得出,朱元璋现在是真的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所以才和张天赐掏心掏肺。

要不是大明现在经济指数连年升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需要更多的官员管理民间。

他朱元璋还用思考这些难题?

早就提起长刀,谁不同意谁就是胡党,来一个杀一个就完事了。

哪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张天赐听完朱元璋的讲述,心想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

不过朱元璋现在这个事还确实难办,因为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环境,所以朱元璋不能随意动六部。

不能随意动六部,那就不能大刀阔斧的对丞相这个位置开刀。

怎么看都好像走入了一个死循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