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24章 白盐风波前的宁静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24章 白盐风波前的宁静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毛骧!给老子滚进来!”

朱元璋一声咆哮,没过一会,毛骧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进屋之后,毛骧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

看着张天赐和朱元璋,毛骧心里暗骂,这他娘又出了什么事?

“毛骧,咱听说,咱大明的盐,多到堆成了山,可百姓还是买不到。”

“咱还听说,给咱大明流血流泪的士兵,给咱老朱家卖命的士兵,居然不配买盐吃?”

朱元璋一脚踩在毛骧脑袋上,狠狠地碾压着:“你他娘的,都查了些什么!”

“你要是干不了!就他娘别干!滚回家掏大粪去!”

毛骧脸和地面死死贴着,嘴巴根本张不开,只能呜咽着发出声音。

随后,朱元璋一脚将毛骧踢开:“给咱查!无论是谁!无论是谁!”

“查不清楚!咱诛你九族!”

毛骧咳着血,门牙都掉了半颗,却还是单膝跪地,嘶哑着说道:“陛下放心,臣定然查个水落石出。”

朱元璋一挥手,毛骧退步下去。

转头,朱元璋看向张天赐:“咱不希望,查到最后发现你在骗咱。”

张天赐立刻举手竖起三根手指:“陛下,微臣愿意以父母之名,后代之命,向陛下发誓。”

“微臣一言一句,皆为真实,若有虚假,微臣天打五雷轰,祖坟炸稀烂,生孩子没屁眼!”

张天赐一番毒誓发出来,听的朱元璋是嘴角直抽。

不过也因为张天赐的毒誓,朱元璋的心情也不像刚刚那么愤怒了。

“你这么发毒誓,就不怕老祖宗怪罪你?”

张天赐心底暗笑【咒的是前身的亲戚,跟他这个穿越者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穿越前张天赐就是孤儿啊,听说还是父母主动遗弃,放到孤儿院门口的。

哪怕毒誓真的应验,那生而不养,让他吃遍人间疾苦的父母,死了也就死了,张天赐可没什么心理负担。

“回禀陛下,若是祖宗知道微臣明明有能力让老百姓过得更好,却因为种种而无动于衷,那祖宗才会真的怪微臣。”

朱元璋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声音有些低沉:“咱大明立国三年了…”

“老百姓过得还是不好,你说,是咱哪没做好吗?”

好家伙,这可是送命题啊。

大明弊病可多了去了。

皇亲国戚的问题,勋贵问题,文臣内斗,军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若是全部说上,只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陛下,大明初立,法不完善,民间有疾,也算正常。”

朱元璋看着低着头的张天赐,呵呵笑了笑:“罢了,你不愿意说便不说吧。”

张天赐知不知道大明有什么问题?朱元璋认为他是肯定知道的。

如果可以,朱元璋真想将张天赐关进大牢,狠狠地折磨张天赐,逼他把脑子里的东西都交出来。

然而,朱元璋可不是傻子,通过强迫手段换来的知识,很可能会夹杂着毒性,倒时很可能像食了五石散或芙蓉膏一样,明知有毒却还忍不住吸食。

朱元璋是想千秋万代,可是他也知道千秋万代并不可能。

朱元璋最希望的就是,让大明比最长寿的汉朝在长寿一些。让大明的退场,也如同汉朝退场时那样的壮烈。

张天赐这时偷偷抬头看向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上次劝朱标给商贾松松绑,结果朱标不听劝。

眼下正是个合适的机会,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给商人松松绑,将商人绑到和皇权同一辆战车上,对儒家和文官之权,进行打击。

张天赐想了想,劝朱标时以商人免费帮扶大明种树入手,只可惜效果没那么好。

那劝朱元璋是不是可以从粮食方面来入手?

刚想开口,张天赐又微微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

朱元璋是佃户出身,对粮食确实有着十分严重的执念。

但是朱元璋对商贾可是十分厌恶,若是让商贾掺和到粮食中……即便张天赐有三寸不烂之舌,怕是也难以说服朱元璋。

又思索半天,朱元璋见张天赐一直皱眉沉思,虽然心底好奇,却也没有主动打扰。

等到下午两点多,张天赐这才回过神。一个能让商贾参与其中,提升商贾社会地位,又能让朱元璋安心满意的计划成型。

“陛下,您为何这样看我?”张天赐刚想说话,就看到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搞得张天赐总觉得背后毛毛的。

朱元璋端起碗,喝了口浓茶:“咱就知道你小子肯定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说吧。”

张天赐尴尬的挠了挠头,心想自己的想法不会被朱元璋看穿了吧?

“陛下,微臣想到了该如何让百姓能随意买盐,不再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控制,而且还能买到便宜盐的方法了!”

朱元璋眉头一挑,缓缓点头:“说吧,咱倒要看看你这聪明的脑袋里还有多少好法子。”

张天赐笑着挠了挠头,上前对朱元璋解释道:“现在的盐引说是官府批发,实际上却依然掌控在勋贵重臣手中。”

“现在盐引规矩还算合理,可到了后世却并不一定可以遵守,地方官员和盐贩很可能勾结向朝廷要引,地方官员也很可能贩卖盐引,从中敛财。”

朱元璋想了想,也是点头认同:“你说的不错,可是历朝历代皆是如此贩卖,即便盐引有弊,可却要比没有盐引要好。”

张天赐呵呵笑了笑,决定将后世的销售资格证和工商合会拿出来。

“陛下,盐引有弊端,那边改进就好。”

“人人皆知,盐贩暴利,所以都想售卖私盐牟利。”

“正所谓堵不如疏,不如取消盐引。盐引规定了贩卖盐的地点和斤两,如此严苛反而容易导致商人之间的团结。”

“不如将盐引拆分成三份,一份允许制盐,一份允许运盐,一份允许售盐。三者皆不限量,只要向朝廷抵押担保,便可批准。”

“十个巨商可拧成一股绳,百个小商可推举商首,但是如果有一千个,一万个商人,便是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要他们团结,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团结起来。”

朱元璋闻言眼前一亮,先是细细品味,随后哈哈大笑。

不过片刻,朱元璋又认真问道:“可若是他们真团结起来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