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52章 国债的弊端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52章 国债的弊端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也是无奈,不过人才总是有特权的,便给李善长使了个眼色,让李善长给张天赐说说刚才都在聊什么。

李善长心领神会,便代替朱元璋给张天赐解释起目前朝廷内对蒙元战争的问题。

张天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微臣有上中下三计,还请陛下定夺。”

朱元璋嗯了一声,张天赐开始说道:“上记,向草原人为引进大量的沙鼠,此鼠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以植物根茎为食,且地穴很浅,很容易让马匹踩坑摔倒。”

“当然了,还有线虫和黏虫也可以大面积人工培养之后撒到草原上,如此一来不过十年,草原便可以变成荒漠,蒙元自然而然便会灭亡。”

让蒙古草原变成荒漠?好你个张天赐,这种绝户计也就你能想得出来。

不等群臣和百官吐槽,张天赐便继续说道:“中策,先以武力镇压蒙元,随后逼迫对方开启互市,以朝廷为主体收购大量羊毛。”

“之后我们将羊毛加工成毛衣,可以销售给草原或者我们自己的北方地区。”

“随着我们收购量的增加,草原上的羊群只会越来越多。这马匹羊群吃的都是同一块草皮,羊吃的多了,马吃的就少了,自然就会削弱蒙元的实力。”

“而且羊和害虫一样,过多的数量也会导致草原沙漠化。”

得,中策也是绝户计,你是真不怕上史书,后世人骂你啊。

张天赐见满朝所有人都没有反应,便继续说道:“下策就简单了,直接打进去,寻找有铁矿的地方,然后在那建立定居点。”

“到时候直接采用炸药开矿,大量的水土流失也会影响到蒙元的土地,我们大明的铁矿也不用那么缺乏。”

听完张天赐这上中下三策,朱元璋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中暗想【嘿,和他一比,咱也算个心地善良的好皇帝了。】

“行了,你这三策,再议吧。”

这次朱元璋的再议,是真不打算接受。

这他妈哪是上中下三策,这纯纯是快中慢三条绝户计。

要么是撒害虫灭绝草原,要么是多养羊灭绝草原,要么是开矿破坏环境灭绝草原。

草原怎么你了?这么恨草原?

让大明北方变成大沙漠你才会高兴是吧。

要是整个草原都变成沙漠,估计朱元璋在南京都能吃到沙子。

下了早朝,张天赐回工部开始监督蒸汽发电机的研发。

目前整个工部也被改革拆分,分为工部劳部和械部。

三者分别负责科技研发、朝廷修缮、匠户开支三个方面。

除去目前正在研究的蒸汽发电机,张天赐还同时研究蒸汽火车和铁路两项,不过因为没有橡胶作为密封垫,张天赐对于蒸汽机的动力并不是太过看好。

至于下海去东方寻找美洲大陆,张天赐也只是提过一嘴,随后便被户部的宋冕给否决了。

原因无他,大明现在穷的掉渣。

这不,张天赐刚到工部转了一圈,朱元璋就好像掐着表一样,将张天赐又叫回御书房。

张天赐到了御书房,听朱元璋聊了两句之后,便有些皱眉:“所以陛下是想,效仿宋元之策,启用宝钞?”

宝钞,也就是纸币,按照原有的历史进程,大明应该是七年八年的时候才开始发行宝钞。

然而,因为张天赐的意外到来,显然宝钞的历史也被提前了。

“陛下,发行宝钞自然可以,可是……咱大明有那么多银子嘛?”

朱元璋疑惑,皱眉问道:“咱就是因为缺银子,才会想用宝钞,咱要是银子够,还要宝钞做什么?”

张天赐叹息一声,微微摇头:“总不能朝廷说宝钞值多少银子就价值多少吧?总要做出一些能让老百姓相信的事,老百姓才会认可宝钞。”

“不然朝廷随便印一张纸,然后随便下个圣旨,老百姓就能心甘情愿的遵守?”

“宋末的纸钞,元末的纸钞,老百姓经过两次骗了,再怎么傻的傻子,也不会选择在纸钞上继续相信朝廷了。”

张天赐所言非虚,朱元璋自然也是经历过元末时纸钞的快速贬值,甚至直接废除,再发新钞的事。

不过,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就不能发纸币,那大明又该如何解决此时缺钱的问题?

“爱卿,若是没有足够的白银而无法发行宝钞,那我大明缺钱又该如何是好?”

张天赐微微皱眉,心想朱元璋你是干啥吃的?能不能别啥都来找我,我也不是神仙啥都会。

不过,张天赐对现在这情况,还真有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国债。

直接开始印钱,然后多印钱发布国债,在用五年的时间偿还国债,以此达到短暂富裕的情况。

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一旦告诉了朱元璋这个办法,朱元璋必然会使用。

张天赐不担心朱元璋控制不住,但是张天赐担心朱元璋的后辈会这么玩……

一旦后辈习惯了国债的虚假繁荣,造成了债滚债的情况,轻则国家经济崩溃,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造反。

重则影响的不再是大明国运,而是华夏的国运发展。

思索再三,张天赐还是将国债这件办法告诉了朱元璋,并且将国债之法的弊端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瞠目结舌,思索再三之后却又苦笑着摇头。

“天赐,此法可用,且…”

“且你担心之事,在我看来,不过是多余罢了。”

张天赐一愣,朱元璋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他自信自己的后辈不会这么玩?

可是朱元璋虽然护犊子到了过分的地步,但是老朱也不是睁着眼说瞎话的人啊。

朱元璋见张天赐疑惑,苦笑两声:“天赐,不是咱相信咱儿孙,而是这个问题出在你身上啊。”

“从你写出《国家财富的本质》时,就注定了这个国债之法,必然会诞生。”

“哪怕今日你我不用,后世子孙、朝堂、地方三者之间,必然会有意识到此法的人。”

“你有超前得目光,可见此法弊端。可后世子孙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