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75章 大明王朝的第一张照片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75章 大明王朝的第一张照片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摸着胡子,心里一边觉得这办法确实有点道理,一边又觉得这一旦传出去,那岂不是要被民间的白莲教打上资敌的名声?

左右纠结,朱元璋是越想越觉得烦躁。

张天赐就这么静静的守在一边,不时喝一口万福给倒的茶叶。

茶叶苦涩,茶香寡淡,也不知道享受过富裕生活的朱元璋,是怎么做又做回由奢入俭的。

“或者,有没有别的办法?”

朱元璋叹息一声,从来没觉得这皇帝这么难当。

张天赐微微皱眉,如果向外贸易不行,那就只能开启国内的内循环了。

不过,大明能挺住内循环开始的阵痛吗?

张天赐思索着,要不去倭寇岛挖银矿?反正鄱阳湖之战剩下的船还在,带兵到倭寇岛还是有可能的。

在或者强征土地,开始工农业剪刀差?可是地主势力的造反也是个问题。

左右看去,似乎只有打出去这一条路……等等!

张天赐突然抬起头,眼中闪出一丝光亮。

“陛下,还有一计最下策。”

朱元璋一听是最下策,当即有些不满,不过也没有阻止张天赐,而是叹息一声:“说说吧。”

张天赐站起身走到朱元璋身后的地图前,指着上面漠北的区域。

“陛下,漠北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一直是蒙元南下最重要的命脉。”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占据了锡林郭勒草原的大部分,可是我们也只能远远监视,而不能一直看守。”

“微臣建议,上马两项政策,以富我大明。”

“一为圈地北进运动,大明直接放弃漠北土地,转而将其化作名额,允许商贾或者宗族招募乡勇,对整个漠北开始圈地。”

“与此同时,我们朝廷以保护巡视的名义监督漠北,直到商贾彻底占据漠北之后,再想办法把土地赎回来。”

“贸易之利,根本在于生产资料,而土地就是最大的生产资料。如今有无本的买卖可以做,商贾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这第二项政策则是建设一条由山东至漠北的铁路,这条铁路直奔沿海,一方面方便商贾运输商品,另一方面也方便大明对漠北进行第二重经济上的控制。”

“只不过……这么做总有一种允许汉人出去建国的意思,所以只能算是下下策。”

朱元璋呲笑一声,说道:“确实是下下策。”

“不过……如果和大军一起行动,倒是有可能出奇效……”

“你先回去吧,万福,把徐达汤和傅友德都给咱叫来。”

张天赐对于朱元璋这种用完就扔的态度倒没什么感觉,反而还觉得有些乐的清净。

下午没什么事,索性早点回家。

回到家后,韩老正打着瞌睡,张天赐看着韩老满头的白发,沉思了一会。

回到卧室,没想到常安怀居然也在。

“姐夫!”常安怀热情的打了声招呼。

张天赐点了点头,算做是打招呼,转头对吴梦琪说道:“夫人,我回来了。”

张天赐穿越前孤家寡人一个,从来没体会过有谁等待自己回家的感觉。

如今有了家庭,有了一个皇帝赐封的老婆,心里总是觉得五味杂陈。

相比于赐封,张天赐更渴望自由恋爱,可是这皇帝赐封给张天赐的媳妇,张天赐也是真的满意。

也算是第一次品尝到皇权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了。

“我去书房了。”说完张天赐转身向另一旁的屋子走去。

张天赐的书房为两室打通,书架上摆放着后世失传的经典名著,诸如因为李自成攻下北京,而莫名其妙失传的各地省志,名山图志,一些宋元时期名人作注的百家经典。

除去这些书籍,书房内还有一张卷轴。

卷轴打开,长度足有这一个房间的三边之和。

打开之后,张天赐看着环绕整个房间得工业发展图谱,随后在自己的笔记上画了一笔。

“唉,太多了,居然能把水泥都给忘了。”

“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了,下一步培养新人,同时再把电力搞一搞吧。”

“啧,没有电力,无线电和有线通讯都没办法干,太麻烦了。”

“对了!梦琪好像快到生日了…”

“要不…做个照相机?想来一定会给梦琪一个惊喜吧……希望她不要以为自己的魂魄被吸进去了。”

照相机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小孔成像原理,利用介质将光与成像物上的物质进行反应,从而在成像物上出现图案。

镀银的铜板,用融化的银子反复在铜版上经过,如此就能获得土法的镀银铜版。

再使用海带碳化后的粉末,和水煮开后进行过滤,再过滤水中加入硫酸和双氧水,最后经过蒸发冷凝之后就能获得纯碘。

而这个实验中最麻烦的就在于双氧水。

双氧水,也就是过氧化氢,需要利用电解六成浓度的硫酸后,再加入水这才能获得并不是那么纯净的过氧化氢。

张天赐是行动派,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将工业图谱收起来后藏进暗格,随后便跑到工部去借蒸汽发电机样机的电力。

经过三天三夜的操作,顶着毁容的风险,张天赐终于是获得了双氧水。

至于张天赐是怎么确定自己获得的就是双氧水的?

很简单,参与一次制碘流程,能制作出碘的就是双氧水,制作不出的自然就是“未知杂质”了。

制作出碘液,涂抹在镀银铜版之上,在经过一刻钟时间的曝光,随后再将铜版放到水银蒸汽室中。

经过几分钟水银蒸汽的洗礼,最后在用食盐水涂抹一遍铜版,如此就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照片”了。

经过多次实验,洪武四年十一月一日,大明第一张照片问世。

张天赐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不是别处,正是张天赐工部在的工作区。

照片正中央是蒸汽发电机的样机,最左边是一个正在填煤的工人,照片中间的是一个一脸疑惑的工人正望向镜头。

不过因为这二人经常做动作,身影十分模糊。

而最右边的则是张天赐特意请来的模特,陶成道。

一张照片,背景是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电机,主体人物则是两名工人加一名大明时代的本土科学家。

或许千年之后,当人们再次看到这张照片,心中都会泛起对这个时代的向往和波澜。

而张天赐则在思考,这银版照相机拍出的相片,能够保存多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