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83章 蒙元疯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83章 蒙元疯了?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武四年,腊月十五,喜迎春节之前。

张天赐伤愈之后,便又回到了往常平平淡淡的日子。

每天上午给皇子上上课,下午到去看看施工进度,再去实验室转一圈。

原本以为在开春之前,生活就这样平平无奇,却不想这天下课,出门就看到了万福。

见到万福的第一眼,张天赐的心就咯噔一下。

“张天赐,陛下邀您去议事。”万福太监面色凝重,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议事阁,朱元璋后加盖的一个小房子,位于上朝大殿的后身。

此时议事阁中坐着十三人,皆是大明决策高层。

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刘伯温、徐达、汤和、傅友德、冯胜、邓愈、李文忠、二任户部尚书徐本、工部尚书赵翥、以及自己的老丈人吴复。

张天赐一挑眉头,自己老丈人,也配参加这么高层的会议了?

众人围坐在朱元璋面前,万福引导张天赐入座后,朱元璋才缓缓开口。

朱元璋用自己沉稳的嗓音缓缓说道:“边关急报,蒙元扣关,死伤上万。”

死伤上万?哪边的伤亡?难不成是自己这边人死了上万?

这时万福太监开始给在座众人分发资料,张天赐只看了两眼,便觉得大为震撼。

蒙元疯了?

冬季南下本就是大忌,积雪和视野都是骑兵最大的敌人。

你蒙元居然还从黑龙江的上游草原选择南下,那又不是春夏季节,一样是冰天雪地的地方,你蒙元是养不起这么多人了,派人下来送死吗?

黑龙江上游草原,地处长白山和肯特山中间,一处从古至今都是经典的蒙元人聚集地,也是大明北方的防御重心。

至于为何这里会成为蒙元人入侵的后方基地,那是因为上游草原的下方,紧紧连接着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再往下,则是锡林郭勒大草原。

再往下就是北平了!二者的距离可就不远了。

仔细看着边关汇报,张天赐长舒一口气,幸好,上万损伤的是蒙元人。

下一刻,张天赐又觉得不对。

不应该啊,要是损伤上万汉奴,张天赐倒是能理解,蒙元人常常会驱使汉奴在前面挡刀子,可是损失了上万蒙元人,这就不对劲了。

中原和游牧民族千年以来的战争,都导致了双方接近相同的战术。

蒙元人一般有两种打法,一种是使用火器攻城,一种是让汉奴消耗物资后再去收割。

可是这次蒙元人的南下,两者皆没有,而是直接让骑兵攻城。

还没有带火器!

你这要啥没啥,你这不是来攻城的,你这是来送死的!

李善长看完边关急报之后,对朱元璋说道:“陛下,看来和微臣想的一样,蒙元人内部发生了内乱。”

“估计元惠帝手下人中出现了对立,而这次南下则是明目张胆的消耗对立者的实力。”

张天赐听完也是认同的点点头,如果不是元惠帝和手下人起了冲突,那么这场突如其来的攻城就没办法解释。

元惠帝不说雄才大略,那也是个正常人,正常人会让自己的手下去送死?

这可不是两个帮派的较量,这是两个国家的较量!

朱元璋看向徐达和傅友德:“这场仗,我们非打不可!不提收复故土,单说舆论压力,就不是我大明能承受起的。”

大明建国不足五年,北方的汉人还有一部分在行元礼,而南方一些因为朱元璋而受损的既得利益者,也在操控舆论给朱元璋压力。

这种找不到敌人的战争,是朱元璋最讨厌的,所以为了让这些人闭嘴,这场战争不能再拖,必须此时就出重拳。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冬季兴兵是大忌,可是没有办法,上次蒙元强占甘肃,就让朝廷在民间受到了很大的非议。

此时此刻如果朱元璋再不去出兵,那不知道舆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为了大明内部的安稳,这仗是非打不可了!

张天赐对于怎么打仗,没什么太多的概念,只是提醒到:“如果要带马克沁上战场,需要将水冷配件拆下,否则冻成了冰,在被震碎,冰屑很可能让马克沁机枪出问题,甚至会出现伤人事件。”

大明如今一直在穷兵黩武,随着生产的效率的提高,马克沁的备弹已经到了一百万发。

一百万发是什么概念?足够一台马克沁机枪不眠不休的射击两天。

乍一看这些弹药不多,但是现在可是十四世纪,蒙元人还在用骑射,一百万发弹药,足以大明横推蒙元。

“徐达,你率傅友德吴复二人,北上击元。”

“汤和,你同冯胜邓愈二人,西北方驰援甘肃。”

“徐达带三十挺马克沁,弹药四十万发。汤和带三十挺和其余弹药去收复甘肃。”

“这场战争,只许胜,若是败了,莫怪咱不念兄弟旧情!”

被点名的六人一起单膝跪地,同声大喊道:“陛下放心,末将定誓,不破北元不还朝!”

张天赐走出皇宫,紧了紧身上的裘皮大衣。

蒙元的突然南下,让张天赐意识到,世界是动态发展的,其他国家也因为张天赐带来的一点点变化,而产生了剧烈的变化。

目前张天赐在宏观上的影响,只是边境军队更换了装备。

然而只是更换个装备,就影响到蒙元内部产生分裂,元惠帝强迫政敌南下,消耗政敌的实力。

如果等到明年三月开春,化肥、照相馆等这些发明开始推广全国,又会给大明内部和其他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看来前世记忆中的历史进程已经改变,以往的经验再没什么用了……

来到工部的实验室,这里的工人正在将实验用具打包。

虽然是冬天,虽然新驻地还没完全完工,但是一些抢在上冻之前盖好的房子还是比工部这里更大更好。

尤其是一间有足球场那么大的车间,让张天赐的这些发明都可以堆在一起,方便各方面的联动。

抖了抖身上的雪,张天赐叹息一声,南京距离秦岭淮河不远,紧挨着长江,后世也是会下雪,可是如今的南京是不是有些太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