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 第262章 端拱渊默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第262章 端拱渊默

作者:男儿带吴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6:18 来源:小说旗

朱厚熜迟迟不立储君的做法让朱元璋等人有些不满,因为储君是国家传承稳定的基础,储君之位悬而未决,会使得诸多皇子生出不该有的野心,身为帝王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尤其是若是皇子中有几个比较优秀的,那么迟迟不立太子会使得夺嫡之争变得更加的残酷,朱元璋深知这样的危害,所以他一开始就早早的立下了朱标太子的身份,并且时不时的敲打其余的皇子,警告他们不要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因为朱厚熜的放任,朝中因为太子之争而越发的严重起来,到了嘉靖三十九年,前左春坊左中允郭希颜先在京城中散布流言,说严嵩想要谋害朱载坖,以确保朱载圳成为储君,等造成了舆论,他就立马请命景王朱载圳就藩,立裕王朱载坖为储君。朱厚熜看到奏章之后非常的生气,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将郭希颜处斩,不过虽然杀了郭希颜,可是朱厚熜为了让流言尽早消失,还是不得已在同年十月的时候决定让景王朱载圳就藩,封地就选在自己过去封地附近的湖广德安府。”

“虽然景王朱载圳就藩了,可是朱载坖并没有被立为太子,到了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了,徐阶出任内阁首辅,尽管如此,可朱载坖还是不能确保可以得到储君之位。到了嘉靖四十三年,朱厚熜向徐阶提到了明成祖朱棣立储的旧事,并且询问朱载坖“得无以久侍为恨乎”,暗示了对朱载坖的不满意。”

“朱厚熜这句话被宦官听到了,宦官将这个消息偷偷的告诉了朱载圳,朱载圳便上疏请求到武当山为朱厚熜祈祷,朱厚熜命令徐阶拟旨,正当徐阶非常为难的时候,朱载圳传来了生病的消息,徐阶趁机拟旨让他好好的养病,不需要动身。没想到不久后就传来了朱载圳病逝的消息,就这样,朱载坖成为了朱厚熜的独子,这才确保了他储君的位置。”

朱载坖神色有些复杂的看了看嘉靖朱厚熜,他这个皇位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分,说实话在朱载圳病逝前,其实朱载坖的心里对于皇位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因为朱厚熜对于他的态度让他觉得自己根本争不过朱载圳,没想到最终朱厚熜其余的儿子全部死了,皇位没有任何悬念的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嘉靖朱厚熜心里非常的复杂,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的确不会把皇位交给朱载坖,毕竟这算是他几个儿子里最不讨喜的一个了。

“到了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生了重病,在这个时候,裕王府旧僚高拱入阁,张居正、陈以勤分别出任礼部右侍郎跟吏部左侍郎,他们地位上升与朱载坖将要继承皇位有着非常明确的关系。”

“朱厚熜在病危的时候从西苑被抬到了乾清宫,来不及召见朱载坖就直接驾崩了,时任内阁首辅的徐阶立马请求朱载坖入宫主持丧事,并且起草遗诏,在第二天公布,其后经过文武百官三次奉笺劝进,朱载坖终于举行了登基大典,宣布改元隆庆,随后他给自己的儿子赐名朱翊钧,并在次年立为皇太子。”

自己做不喜欢的儿子成为了皇帝,说实话朱厚熜的心里都不知道该期待朱载坖这个皇帝做的好还是不好。

若是这个皇帝做的很好,那岂不是说明自己有眼无珠,毕竟自己要不是没有选择肯定不会让朱载坖登基的。可若是朱载坖做的不好,想到自己的江山最终给了一个废物,朱厚熜又觉得不甘心,所以此时的朱厚熜心情非常的复杂,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期待朱载坖什么样的表现了。

赵长歌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朱载坖登基后,开始改革朱厚熜遗留下来的问题,他登基当天就下令释放了被朱厚熜关押的海瑞,其后对朱厚熜在位时谏言而受到迫害的人员进行了平反翻案,同时惩处了一些在嘉靖朝谄媚迎上的宗室辽王朱宪?以及一些文武官吏。”

“同时他拆毁了道观神坛,禁止斋醮,逮捕了方士王金等人,还下令取消了祖父睿宗朱佑杬配天的资格,以迎合反对朱厚熜追尊其父的舆论。”

听到这里的朱厚熜气的脖子上青筋都爆出来了,果然自己讨厌这个儿子是有理由的啊,这小子刚刚登基就敢违背自己的命令,以此来迎合那些跟自己作对的人。

“这小子虽然好色,但是登基做的这些事情倒是也算不错。”朱元璋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赵长歌点点头:“是啊,朱载坖刚刚登基的时候还算是做了一点实事的,可惜没有过多久,就开始让臣民失望了。他上朝的时候不怎么喜欢说话,平时也很少主动表态或者询问大臣,在隆庆元年的时候就多次宣布免朝,并且屡次不亲祭太庙,在宫中享乐,引发了群臣的不满跟争议,可惜面对这些,朱载坖没有任何的表示,依旧沉迷在女色之中。”

逮到机会的朱厚熜立马不满的说道:“朕不喜欢你是有原因的,因为朕一早就知道你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朱载坖曾经非常畏惧自己的父皇,不过现在自己也是皇帝,朱载坖的心里也多了一些底气。

“若是你有的选,我也没有机会成为皇帝。说明是老天在帮朕。”朱载坖淡淡的说道。

好家伙,曾经那个见到自己就唯唯诺诺的小子,现在竟然敢当面呛自己了,果然当了皇帝胆子都变大了啊。

眼看这两人要吵起来了, 赵长歌立马继续开始讲述:“朱载坖非常不喜欢别人劝谏他,所以对那些劝谏他的言官施以廷仗。在朱载坖“端拱渊默”的情况下,朝堂上的运转全部都交给了内阁,隆庆朝的内阁有九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这三人都是非常有才干,而且互相倾轧。”

“在隆庆之初,徐阶跟高拱争权夺势,徐阶利用言官的声势逼迫高拱和他的同党郭朴去位。但是徐阶因为劝谏朱载坖而得罪了不少宦官,张居正也与高拱联手,串通了宦官李芳,迫使徐阶去位,以李春芳为内阁首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