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 第265章 隆庆开关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第265章 隆庆开关

作者:男儿带吴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6:18 来源:小说旗

能够从别的时空学习到一些有利于自己时空的东西,这本来就是朱元璋组建大明联盟的初衷。虽然后世的很多东西都值得大明借鉴,可是因为大明跟后世中间的跨度太大了,想要一口气追上后世,很多政策是不能够直接套用的,所以从大明别的一些时空中学习他们一些优良的政策,然后经过优化变成适用于自己时空的政策,这就是大家每次都要聚在一起讨论的目的。

赵长歌等大家都讨论完了,这才继续说道:“隆庆时期除了一些改革之外,还兴修水利,这主要的目的就是两个,一个是为了缓解多年为患的水灾。二就是解决南粮北运的严重堵塞问题。在缓解水灾方面,海瑞在任应天巡抚的时候,曾组织人手大力修浚吴淞江、白茆河,引水入海的工程非常重要,而且他讲赈饥与修水利相结合,对稳定东南地区的社会秩序有着良好的效果。”

海瑞此人不光自身清廉,且才干能力都不缺,这样的臣子只要是有抱负的皇帝一般都非常的喜欢。

“在嘉靖时期的时候,兵部右侍郎等曾经一再建议在浚河的同时重开海运,但是每次都被朱厚熜给拒绝了,在朱载坖即位后,接受了给事中宋良佐的建议,先恢复了从遮洋总到蓟州一段短距离的海运,然后在逐步恢复从江淮到北京通州以至于辽东全线的航程。然后朱载坖在高拱的建议下,恢复了海运,修造船只,编组船队,配备官员水手,定期启航。御史漕粮百货都可以送到北京。”

“海运和河运并用,不仅保证了从隆庆到大明末期近百年的京中储备需要,还满足了各地的物资要求,而且随着官方船队的定期出航,私人的海上贸易也迅速的开拓,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影响深远。”

朱元璋等人对于朱载坖并不怎么喜欢,觉得这个家伙贪污美色,自身能力也不足,但是偏偏朱载坖身上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那就是听劝。他虽然很少插手朝政,但是对于自己信任的臣子,他就舍得放权给他施展的空间,这样只要不宠信奸臣,那么他的江山社稷便不会发生动摇。

“开海贸易对于经济的刺激是非常巨大的。朱载坖接受了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批准开海禁,允许贩卖东、西二洋,从而使得民间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被视为隆庆开关。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设置督饷馆,向海商征收饷税。隆庆开关被认为是明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突破了两百年朝贡贸易的樊笼,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海盗活动。”

“至此之后,大明的海外贸易蓬勃发展,每年进出口贸易额都有大约一千六百万白银左右,贸易盈利高达九百多万两白银左右。不过隆庆开关也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就是明朝只开了月港一港作为合法的出海港口。其次商人出海贸易地点也有很大的限制,很多海外国家都被不允许贸易。第三就是海商经营种类有限制。第四就是海商出海的数量也有限制,海防馆发放的“由引”也就是所谓的出海许可证一共才一百张。”

如今大家都知道海外有着数不尽的财富跟矿产,所以有能力的时空早就已经展开了对外贸易,并且组织了船队出海,贸易、抢夺、征服一系列的操作让他们各自的时空的大明王朝都强盛了不少。

可这些他们都是因为有了后世做榜样,所以才会这样做。可隆庆时期废除海禁,的确需要不小的压力。

一想到当初是自己主张要禁海,朱元璋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是太祖,所以自己制定的规则很多时候后辈子孙都不敢轻易的去更改。

“除了这些,隆庆在军事上也做出了一点成就。在隆庆初期,面临着俺答入侵北方,女真跟土蛮骚扰东北,边防的形势十分紧张。在隆庆二月的时候,朱载坖决心整顿边防,他接受张居正的请求,每年亲自阅兵,并且学习骑射。他起用高拱主持军事改革,将兵部侍郎从二人增加到了四人,随时可以外放总督,并安排了善于兵事之人充当兵部司官。”

“同时,朱载坖提拔和重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出任北边将帅,地狱蒙古俺答、土蛮等部,并加强对军官的考核和选拔,经过一番整顿之后,明朝的边防有所起色,到了隆庆四年的时候,明朝已经逐步扭转了被动挨打、每战每败的局势,有时候甚至还能主动出击。”

在军事这方面,隆庆朝对比嘉靖朝的确有了很大的起色,这一点让嘉靖这个当老子的非常的羞愧,自己一向看不起朱载坖,可这个儿子却在军事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加出色,这让朱厚熜有些挂不住脸,决心回去之后对于兵部也要改革,一改如今的颓败。

“朱载坖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并且有着非常多的缺点,比如好色昏庸、懒惰怠政。不过因为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所以史学家对于他的评价还算不错,说他虽然才智平庸,却也堪称“明君”,隆庆朝短短六年的时间里,人才辈出,政绩突出,他虽然有昏庸的一面,但是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点,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评价,他是否算是一个好皇帝,恐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赵长歌介绍完朱载坖的一生,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朱元璋说道:“明君他还不配,但是身为皇帝,个人的私德不说,看他在位期间朝堂是否稳定、民间百姓是否过的富足来说,朱载坖也绝对不会是一个昏君。”

朱载坖有些激动的看着朱元璋,这可是太祖对自己的评价,虽然算不上多好,可是也很公正。

“多谢太祖点评,听完了朕自己的一生,朕有着非常多的感悟,虽然朕不确定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朕已经决定了,只要朕在位一天,必然不会让隆庆停止改革的步伐,如今有了大明各代作为目标,朕也一定会努力追上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