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 第323章 吾弟当为尧舜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第323章 吾弟当为尧舜

作者:男儿带吴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6:18 来源:小说旗

大明的问题并非是到了明末才出现,而是因为问题集中到了一起,才导致大明到了末期。

朱元璋等几位大明的皇帝对于赵长歌说的这些问题都非常认真的记录了下来,并且准备询问一下赵长歌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赵小子,这宗室子弟的问题可有解决的办法?咱总不能一点优待都不给子孙后代吧,要是这样的话咱辛辛苦苦打天下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后代子孙可以过得好一些。”

朱元璋并没有隐瞒他的小心思,他当初制定宗室制度,为的就是可以让子孙后代享福,但是如今知道了这样做会让大明的财政压力非常大,大的甚至压垮大明,那么朱元璋也必须要认真思考一下了,可直接废除的话,朱元璋又觉得不甘心。

“想要非常完美的解决暂时我也没办法。但是缓解一下的话还是有办法的,首先就是降袭制度,每承袭一次就要降爵一次,等降到了奉国中尉之后,便取消优待。”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马想要开口,可是却被赵长歌一眼瞪了回去。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为子孙考虑的确是件好事,可是养着这么多米虫有什么用,况且都隔了那么多代了,还能算是宗室吗?那个时候皇帝跟这些人恐怕一辈子都见不了一面吧,所以奉国中尉之后就是普通的百姓,这样能缓解很多的压力。”

朱元璋抿了抿嘴,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可是想想隔了那么多代了,的确也没有什么感情了,为了大明江山永固,这件事情还真的必须去做。

“当然了,毕竟也算是同宗,我能理解老朱你想给子孙后代一些优待的初心,所以你们也可以给这些宗室子弟一些机会,在降为平民之前,如果有心报国,有才能的人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只要不是躺着拿俸禄,这些想要上进的人肯定比普通人要更容易立功,立了功之后不仅可以保住爵位,甚至还能升爵不是吗?”

“这样一来,宗室中若是出现了有能力的人也不用担心被埋没了。”

朱元璋认可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朱棣这个时候忍不住插嘴说道:“可若是朝中出现了太多的宗室子弟,恐怕会形成新的一股势力威胁皇位啊。”

朱棣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身为藩王最终靖难成为了皇帝,自然也担心后面的宗室子弟会不会也出现什么有野心的人。

“谁说想要效力就一定要在朝堂上了,如今你们也知道了海外的土地取之不尽,无数的资源都在等着你们挖掘,想要为国效力,就让这些宗室子弟出海奋斗啊,若是真的可以立功,封地也可以封在海外,这样的话对于大明的基本盘不会有什么影响,说句不好听的,真的几百年后海外的宗室子弟力量超过了中原,从而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怎么样这天下也还在你们姓朱的手里,总比被外人夺了好吧。”

朱棣跟朱元璋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低头商量了一下点头说道:“这倒是一个好的思路,具体的可以稍后大家再商量一下,完善一下。赵小子,你接着说崇祯的事情。”

赵长歌点点头,就继续把话题转移过来:“刚刚说了一些大明灭亡的理由,一个国家灭亡,要说跟当朝的皇帝没有任何关系肯定是不可能,所以大明灭亡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朱由检本人了。”

“所以信王他做了什么蠢事,才会导致大明亡国的。”朱由校此时心中有些后悔,他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弟弟不算是蠢人,所以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他选择把皇位传给朱由检,可谁知朱由检竟然成了大明的末代皇帝,这让朱由校的内心十分的煎熬。

“要说起朱由检,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因为他真的非常的努力,非常的勤俭,他从继承皇位开始,他就一直非常的辛苦,每天批阅奏章到半夜,对于朝事也非常的上心,勤奋的程度不亚于朱佑樘。”

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他原本以为这朱由检就是一个十足的昏君,所以才会导致大明灭亡,可是这听起来不像是自己想的那样啊,这明明听起来像是个明君啊。

皇帝足够勤勉,这难道不好吗?

看着朱元璋懵逼的样子,赵长歌却没有马上解释,而是继续说道:“朱由检不仅勤奋,而且十分的节俭,因为朝廷的财政非常的吃力,所以他本人几乎没有什么奢侈的消费,就连龙袍都打了补丁,吃的三餐几乎都没有肉食,为了筹集粮饷不惜低三下四的去求朝中的文武大臣,老朱,你觉得这样的皇帝如何?”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如此皇帝,说一句明君一点都不为过啊。”

“是啊,朱由检做的事情,真的非常像是一个明君啊。他一心都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加的强盛,他觉得皇兄把江山交到他的手中他就不能辜负皇兄的期望,所以背负了很大的压力,说到这里,也要怪朱由校了。”

朱由校用手指着自己:“不是,信王做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做错吧?怎么还能怪起朕来了。”

“当然要怪你了,要不是你在临终前跟他说了吾弟当为尧舜,他朱由检怎么会这么想要表现自己,他一直都非常的努力,可是他错就错在他太努力了,如果他什么都不做,或许大明不会垮的那么快。”

“勤奋不一定都是对的,朱由检的身边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登基之前没有人教过他应该怎么治国,所以他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多做多错。他没有怀疑过你的话,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钻了牛角尖,最终大明在种种原因之下垮台了。”

朱由校张了张嘴,内心十分的痛苦。

他虽然还没有亲身经历驾崩的那段日子,可是他清楚自己在临终前说的那段话只是为了鼓励信王,并不是真的觉得信王有成为尧舜的才能,可偏偏信王信了,这让他到哪里去说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