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父暴君李世民 > 第三十二章皇室秘辛

家父暴君李世民 第三十二章皇室秘辛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3: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善识几次三番想要张口问李治,为何想让自己来醴泉任县令呢?

这也是他来醴泉之前,一夜睡醒后,豫章公主临走前对他郑重其事的交代。

这种事情不能模棱两可,那个小混账现在狡猾的很,你得问清楚了为什么才行。

要不然……这次在家躺了小半个月的事情,你还想再一次发生在你身上不成?

唐善识很听劝,当时还满口答应。

以为这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问题,到时候直接开口问晋王就是了。

但如今与李治闲聊了盏茶时间,唐善识却是发现,这个问题好像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如今甚至是有些难以启齿。

但不问吧,回去后跟豫章又办法交代。

问吧,今日在见了驿馆内的其他人后,他又突然觉得,晋王的目的跟如今的醴泉形势,好像水很深,而且好像也很是错综复杂。

“怎么了?心不在焉的。”

李治接过旁边宫女手里的锦帕,亲自给睡醒后,刚吃完饭的李清擦嘴。

“啊?没什么。”唐善识回过神急忙说道。

“跟我还客气?”李治笑道。

唐善识这边还在犹豫着,那边懂事的姜楠对着李治点点头,而后带着李清跟李明达离开了书房。

看着书房内再次剩下他们二人,唐善识咽了口唾沫,有些难以启齿道:“晋王为何想让我任醴泉县令呢?长安周遭上县也不少……。”

“这是兰姐让你问的吧?”李治不等唐善识说完道。

“呃……。”唐善识有些语塞。

“兰姐一直都是谨慎小心的性子,也难为兰姐了。”李治有些惆怅的说道。

“公主也是替你着想,毕竟,前些时日那件事情……。”

唐善识替自己的娘子想在李治面前美言几句。

李治打断唐善识的话,而后微微叹口气。

静静的看着唐善识好一会儿,而后道:“长安城很大,人也很多,但你认为……有我李治立足的地方吗?”

唐善识愣了下,不明白李治此话何意。

李治也懒得解释,想了想道:“过些时日你就会明白了。你转告兰姐,让她把心踏踏实实的放进肚子里,这次肯定不会坑她夫君的。”

唐善识见豫章的小心思被李治点破,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笑了笑。

李治眼下自然无法把他为何要来醴泉的真实目的告诉唐善识。

而且别说是唐善识了,就算是暴君老李乃至整个大唐任何人,他也不会轻易说出来的。

毕竟,若是不了解将来历史进程的走向,李治或许也不会凭空升起这么多的念头来。

但当他在大唐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与大唐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后。

李治心头那股想为贞观盛事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冲动也就越发强烈。

是的,他可以在长安大展身手,做出比在醴泉更容易获得老李认可,让朝堂官员惊掉下巴的许多事情来。

可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就等同于主动把自己裹进了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中了。

胖子李泰要编《括地志》,太子李承乾立刻就想要负责《氏族志》。

这就足以说明,他们两人已经较上劲了。

胖子依仗的是老李无上限的宠爱,而太子所依仗的自然是他嫡长子的身份。

所以在李治看来,太子最终还是斗不过胖子。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太子太缺乏心机城府了。

凡事只要被胖子一相激,他就会立刻做出过激反应来。

就像后来李承乾谋反一事儿,虽然还有着其他种种诱因。

但究其原因,还是胖子李泰在旁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给李承乾施加了诸多无形压力的结果。

最终造成了李承乾错误的认为,太子之位会被老李剥夺给李泰。

从而迫不得已之下,造起了老李的反。

当然,那时的李治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老李面前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哭着在老李面前告了胖子李泰一状,于是李泰苦心经营的成果,就这么奉送给他李治了。

所以长安看似很大,人也很多,但因为老李的嫡子只有他们三人。

而且那两位如今已经斗的不亦乐乎,自己若是再参合进去,保不齐还会让两人化敌为友,来共同对付他这个潜在威胁。

何况,他也不知道,若是他们兄弟三人争斗起来后,会不会把老李这个慈父给伤的体无完肤。

毕竟,长孙皇后的离世,子女的夭折早薨,每一次对于老李而言,显然都是一次对身心的重创。

因而如今他只能远走,离开长安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想要的天地。

如此一来,显然就没有比正在修建昭陵的醴泉县更为合适的地方了。

更何况,自己为长孙皇后修建昭陵的这个理由与动机,任何人都没办法去反驳跟质疑。

夜色渐深,驿馆另外一侧的厅堂,崔英、常和陪同着七八个人已经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为首一人很是年轻俊朗,年纪约莫十七八岁,喝了酒的缘故,脸色显得有些潮红。

但厅内大部分人的视线,还都是放在了他旁边的美人儿身上。

长安城平康坊安乐馆的花魁曹青衣。

厅内烛火通明,但都不及美艳不可方物的曹青衣让人眼前一亮。

原本酒量很好的崔英、常和,今日面对佳人曹青衣,始终都有些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状态。

此时借着那三分酒意,再次举杯敬了上首的年轻人崔自在一杯后。

“曹姑娘艳名冠绝长安,在下等人早有耳闻,今日有幸相见足以慰平生。只是……。”

崔英红通着脸,看了一眼旁边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曹青衣身上的常和,又像是征求意见似的看了看神态平静的崔自在一眼。

随后继续说道:“若是此情此景之下,能够有幸听曹姑娘唱上一曲,舞上一支,我等可谓是终生无憾了。”

曹青衣微微蹙眉,面前的一杯酒,到如今还有一小半。

崔公子得罪不起,县令与这陵令,曹青衣也不认为自己得罪的起。

不过好在,旁边风流倜傥的崔自在,此刻则开口帮她解了围。

“崔大人,如此怕是不妥吧?还是说……崔大人不知此处是何地?或是不清楚如今自己的职责?”

崔自在说的很轻松,微笑也很自然。

崔英愣了下,不自觉的望向了昭陵的方向,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崔自在端起了酒杯,而后敬了常和、崔英一杯后。

继续说道:“自然不是在下想要扫两位大人的雅兴,而是……如今真不合适,何况若是让其他人知晓了今夜之事儿,一旦禀报朝廷,岂不是要影响两位大人元日后的仕途了?到时候我可就是天大的罪人咯。”

“慢着……。”

常和眼睛一亮,心头一动,抓住了崔自在话语中的重点。

“公子原谅在下唐突,只是刚刚公子说仕途是指……?”常和心头异常激动。

他认为刚刚崔自在那番话,说的就是自己跟崔英。

“两位大人还不知道?”

崔自在睁大了眼睛,瞬间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连连解释道:“口误口误,刚刚在下说的是醉话,还望两位大人莫要听信……。”

“公子来自长安,消息自然是比我等灵通。今日虽是第一次见公子,但……同为博陵崔氏一脉,可是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啊。公子,无论是坊间流言,还是朝堂蜚语,我等都不会当的真,权当今日之笑谈如何?”

崔英用眼神示意着常和,常和急忙夺过丫鬟手里的酒壶,亲自起身给崔自在斟酒。

常和、崔英两人一连敬了崔自在好几杯酒后,崔自在连连摆手谢过两人,并称不胜酒力。

“过了今日,在下可不会承认今日说的话,如何?”崔自在妥协说道。

常和、崔英一手拿酒杯一手拿酒壶,异口同声道:“那是自然。在座各位都可以证明,今日崔公子什么都没有说。”

“其实……事情也很简单。”

崔自在斟酌了下,说出了长安城皇室宗亲之间的一些秘辛内情。

“前些时日晋王祭奠去世不久的长孙皇后,这事儿表面上看似只是晋王至孝之心,但在长安,尤其是太子府跟魏王府可不这么想。”

“年仅九岁的晋王率长孙皇后的四个亲生公主,加一个自小抚养在身边的豫章公主,以及不能说是文武百官,但九寺五监的官员,可是有很多人参与祭奠了。这件事情,崔大人跟常大人应该比在下清楚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当时我们就在场。”崔英连连附和着。

崔自在一旁的曹青衣,听到年仅九岁的晋王时,心头不由一震,莫名想起了那夜留下一首诗、一首词后,就像是人间蒸发了的唐公子。

而且不知为何,就在刚刚一瞬间,她脑海里竟然把晋王跟那夜的唐公子联想成了一个人。

随即被自己这胡思乱想吓了一跳,急忙微微摇了摇头。

但脑海里却是那唐公子的作诗填词时的认真模样儿,挥也挥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