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父皇,我真不想当皇帝 > 第525章 陈鸿儒

父皇,我真不想当皇帝 第525章 陈鸿儒

作者:追风bo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大人,您应该没有看过陛下所写的那些数理化教材书籍吧,其中的一些道理和知识简直让人惊为天人,有些观点我就说说,你听了肯定会惊讶的。”

陈鸿儒似乎对于宁凡的观点颇为推崇,在他眼中宁凡那就是神。

甚至提起宁凡的时候,这陈鸿儒的眼睛里仿佛瞬间就有了光芒一样。

“我老了,无法接受新事物了,陛下的那些书我也粗略地翻了一遍,但是很多都看不懂,根本无法理解,也许你们年轻人能够理解。”

宋成舟听到陈鸿儒这么说,眼神略微有些黯淡。

“陛下说过了,西北的这片区域干旱多风,主要是因为西北无法迎接海洋的水蒸气,另外一个原因是西北的树木太少了,无法留住上天送给西北的雨水。”

“只需要在西北的这块土地上大量地植树,那么天上的雨水降落到地面上,就不会被太阳光直接蒸发,那么土地里的水源就会更多,会形成河流。”

“只有西北的森林足够多,咱们甚至不需要从秦江支流引水,而西北自己的降雨量就足够用了。”

“当然我说的这些话只是一个假设,要种树要起到真正的作用,至少也需要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咱们根本来不及了,从目前来看,从秦江引水进入西北大地,同时挖出一条用作运输的大运河,对于整个西北来说才是最至关重要的,我支持陛下和宋大人的任何决定。”

陈鸿儒说话有理有据,而且时不时地停顿一下,给人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就连宋成舟都觉得这个年轻人神采飞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也许如果能够在这年轻人身上找到缺点的话,那么宋成舟唯一觉得这年轻人身上的缺点就是不太谦虚,太过于骄傲自满了。

“明天一早,你就坐我的马车吧。”

宋成舟没有说太多,只是表示要让陈鸿儒和他乘坐同一辆马车。

这样的殊荣在整个帐篷里也就只有陈鸿儒一个人得到过而已,其他幕僚短的跟着宋成舟三五年了,长的已经跟着二三十年了。

但就是在这样长久的相处之中,这些人也未必能够得到宋成舟给予如此的礼遇,而陈鸿儒一个年轻人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何德何能,竟然得到了宋成舟的垂青,明眼人甚至已经看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宋成舟的一句话,不但让帐篷里的其他幕僚们心情激荡,羡慕嫉妒,就连陈鸿儒自己都好像陷入到了巨大的震惊之中,他没有想到自己兴之所至,发挥的一番即兴言论,竟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第二天一大早风沙停了,风也停了,雨也停了,天气倒是晴朗了不少,队伍休整了半夜之后精神头都好了不少,将士们又吃饱了喝足了,所以接下来的行军再也没有人发出什么牢骚了。

而此时在颠簸的马车里,宋成舟坐在宽大松软的被褥上,正目光炯炯地看着坐在角落里有些拘束的陈鸿儒。

别看这陈鸿儒,昨晚在帐篷里舌战群儒,神采飞扬,但是和宋成舟单独见面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拘束。

“怎么,有些胆怯了?昨天你还不是挥斥方遒吗?怎么转眼就成这样了?”

宋成舟有些好笑地看向了陈鸿儒。

“宋大人,我昨天说的话有些急躁了,都是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让您和大家都见笑了。”

情绪冷静下来之后,陈鸿儒也知道,自己说出的那番话有些不合时宜了。

“年轻人就要有朝气,就要有你身上,这样敢想敢干的气魄,我很欣赏你。”

宋成舟看到陈鸿儒有些拘束的样子,索性直接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果然让陈鸿儒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马车上,陈鸿儒和宋成舟谈天说地无话不谈,在短短几天的路途之中,宋承舟和陈鸿儒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而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宁凡,此时刚刚回到京都。

一走就是两个月,京都看起来和走的时候别无二致,但是宁凡却知道这个国家暗地里已经发生了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就是陈桥的叛变,陈桥跑到了匈奴人那边,将来必定是一颗定时炸弹,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对大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第二个变化就是大康将会迎来另外一场战争,而宁凡此时,则是必须要为这场战争立即做战争动员。

和匈奴人打仗,大康需要倾全国之力。

而和汨罗人打仗,大康就不需要那么用力了,对于宁凡来说,汨罗只是一个蕞尔小国,充其量它的国力只相当于大康的一个省份而已。

但是自古以来,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小事,无论是大型的战争还是小型的战争,都是有可能引起国家颠覆的大事,所以宁凡也不敢等闲视之。

当他收到来自西北的奏折之后,宁凡第一时间就找来了周群和朝中的一些大臣,来商议这些事情。

“陛下,你真的打算在西北修筑一条贯穿整个西北的大运河吗?”

听到宁凡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周群震惊了,半天都反应不回来,因为在他看来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不说这个工程量有多大,就说西北的地形那是丘陵,地形连绵起伏,到处都是黄土尘沙,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凿一条运河,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西北开凿运河势在必行,如果没有一条运河的话,西北的各种矿产就无法运输出来。”

宁凡缓缓的给周群解释,解释这条运河的重要性,就算倾注大康全国之力,也需要把这条运河给开出来。

当然开凿一条运河还不能完全依靠西北军,西北军最多也就只有二三十万人而已,要想挖通这么强的一条长河,需要的人,根本就不是几十万能够用的。

按照宁凡之前的规划,开凿这条西北大运河,需要上百万人同时出力,而且需要多段同时开挖,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力保这条大运河开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