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父皇,我真不想当皇帝 > 第636章 新兴产业

父皇,我真不想当皇帝 第636章 新兴产业

作者:追风bo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这沙漏粗糙的样子,宁凡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突然想到了钟表。

如果能够将钟表行业发展起来,这甚至可以超越丝绸和瓷器,成为大康另外一个拳头产品,甚至可以畅销世界。

要知道在电子表发明之前,机械表可是统治了世界数百年,而且机械表这种奢侈品往往都是贵族才能够使用的,一块表的价值不菲。

因为二狗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宁凡突然想到了一个新兴的行业,让他不由得兴奋了起来。

不过宁凡不动声色,并没有将这个想法说出来。

他只是掏出纸张,将钟表的草图和基本原理画在了纸上。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宁凡都还没有入睡,钟表的基本原理宁凡是懂的,但是里面细微的构造和各种齿轮,以及细微的原理,宁凡作为一个门外汉,只能说是略懂。

当然宁凡在向沈梦溪提出种种技术构想的时候,往往只是提出一个轮廓,真正的细节末节的问题,都需要沈梦溪亲自去研究,甚至带着团队去攻坚。

包厢外的门被敲响了,二狗推门走了进来,当看到宁凡坐在书桌面前满眼通红的时候,二狗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宁凡竟然一整夜都没睡。

“陛下,你昨夜都没休息吗?”

二狗有些心疼的说道。

“这车虽然做了特别的隔音处理,但是到了夜晚,列车的声音还是挺大的,朕习惯了,在安静的环境里入睡,所以在车厢里有些睡不着。”

宁凡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搪塞过去了,他顺便把手中画的几张图纸卷了起来,塞进了竹筒之中,递给了二狗。

“到了越州之后,你命人把这件东西送回京都,送到沈大人手中,让他务必加班加点,将图纸中的东西尽快制造出来。”

宁凡朝着二狗说道。

二狗不敢怠慢,连忙将宁凡的图纸接过来,珍而重之地拿在手中:“咱们的车在越州一停下我马上找人去办,请陛下放心。”

想到了钟表。宁凡就不得不想到了二十四小时制度以及天文历法,一年四季等等,在这个时代,这些在后世十分普及的天文历法,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未知数,是一种空白,人们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白天宁凡实在是睡不着,就又把天文历法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以及二十四节气,黄道十二宫,天干地支等等基础的逻辑都写在了纸上。

将这些东西写完之后已经是下午了,列车停在了越州车站。

越州知府王天江亲自带人在车站守护着,宁凡一下车,王天江就迎了上来。

王天江年纪不大,大约只有三十出头,只不过人看起来老成持重,颇有大将之风。

越州虽是不毛之地,但是王天江这几年将越州发展得有声有色。

越州临近江州,而且王天江还把江州的一部分厂矿都争取到了越州,现在越州很多老百姓都有口饭吃。

其实朝廷在越州并没有建设太多的铁路,因为越州内部水网发达,水运十分的丰富,根本用不着铁路运输。

王天江跪在火车的出站口,宁凡见了之后就把王天江扶了起来,君臣之间寒暄了几句。

这王天江倒是有些骨气,见了皇帝不卑不亢,并没有任何谄媚的态度,说话也是一板一眼,颇有大将之风,宁凡对这种人倒是很欣赏。

“王大人,朕初来越州,你倒是给朕介绍一下,这越州有什么美食,有什么美景?”

宁凡半开玩笑地看向老王天江。

“陛下说笑了,越州乃是出了名的贫瘠之地,美食就更不用提了,如果陛下一定要尝一尝越州的美食,那么臣推荐陛下尝一尝胡汤面,这是一道地道的小食,虽然做工简单,略显粗糙,现在口味还不错。”

王天江略微愣了一下,就随即开口回答道。

“朕听说你在越州因地制宜,带头种植莲藕,养螃蟹,养鱼,你们越州的渔产可是卖到了全国各地。”

宁凡笑着看向的王天江。

来越州之前宁凡就着重了解了一下王天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王天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十一岁就能写诗了,而且文章锦绣,堪称当代文坛的后起之秀。

别看此人长得不起眼,但是胸中有锦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人。

不过文人治理国家倒也有一手,比如这王天江来到越州之后,他就将越州发展得有声有色。

而且因地制宜带领着越多的老百姓养鱼养莲藕,养鸭子,搞养殖给整个越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也变相地把农业经济盘活了。

“你的奏折,朕已经看了,要在黄河沿岸建造河堤,将越州的千里沼泽变为良田,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但是这是一个浩大的过程,现在朝廷没有那么多钱支持越州来建造这么长的一条河堤。”

宁凡直截了当,当面就拒绝了王天江。

而王天江听到宁凡的答复之后,并没有什么意外,脸上也没有露出失望之色。

“臣其实早就明白,要想将越州变为千里良田,对于朝廷来说成本过于大了,不过好在越州,现如今也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在越州搞规模化养殖搞渔业莲藕种植都挺不错的,勉勉强强能够让越州的老百姓活得滋润。”

王天江对于宁凡的答复,并没有什么意外,露出了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这倒是让宁凡颇为惊奇。

“你有没有想过,将一整条黄河的河堤升高成本太高了,但是在上游加住河堤,反而可以让越州一大部分区域变成良田,一部分变成沼泽,继续保留现如今的养鱼业,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宁凡反问道。

王天江点了点头,其实宁凡所提出的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到了,之所以一直没有上奏朝廷,其实也有心中的难处,如果将上游的河堤加高的话,那么临近的幽州就会受到影响。

“其实咱们大康并不缺少良田沃野,缺少的是劳动力,缺少的是农技技术,如果有先进的农技技术,咱们大康有着大片的土地,等待着去种植。”

宁凡叹息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