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 第264章 田家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第264章 田家

作者:橘香袭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53:42 来源:小说旗

徐根生家用的是老屋基,但地基石还是有变动。

因为皮氏给徐根生说过分家才生孩子,所以这次徐根生就要求家里多修两间“厢房”。

换成以前,作为最小的徐根生的话可能无人听。

可现在不同了,他是江村长的狗腿之一,对家里有贡献。

别说家里人,就连他的大爷爷徐长明也只有一个要求,分家可以,那就是需要等家里老人办完丧事。

这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修房时就把这事考虑进去。

皮氏一下就乐滋滋的。

修建夯土房很简单,取来干净黄土掺和进石灰和沙子,再倒进夯板的槽中,用木头的夯杵将混合土夯紧夯实,一段墙体就出来了。

通过夯板把土墙层层加高,在每层的拐角夯土中,还需要放入竹片或树枝做筋防止开裂。

这样的墙壁厚实、冬暖夏凉,也是巴郡常见的建筑方式之一。

全村互助建房,人手是非常充裕的,夯土的咚咚声彻夜不停,换人不停工。

从取土点到墙面,挑土的人排成长队,日夜不停的往上送。

土墙的高度就像一夜春笋,噌噌的往上涨,转眼就需要到立木柱,上大梁的时候。

在木梁上挂好红布,掌墨师傅吉祥的四言八句一念,早就准备好的瓜子和十几个铜钱从高高的墙头撒下来,引得全村老小齐聚,捡瓜子抢铜钱,欢声笑语不断。

这修房的进度是喜人的,木匠掌墨师傅没过多久就开始叫苦了。

他的木窗框和门框需要提前准备。

尤其是木窗框,需要直接在夯墙时就埋进土中,等到墙体干后再打洞抠出来,这样窗框才能跟墙融为一体。

平时修房,本来是主家一边打着墙,木匠师傅一边做门窗,进度条配合得刚刚好。

可现在这修房速度,哪怕见多识广的木匠师傅也没有见过。

这不是在修房,是直接从地上拔房子。

即便他提前准备了几套窗框门框,也根本就不够用。

这边还在赶木工,就又到架梁立柱的时候。

掌墨师傅不得已,只能再找几个徒弟过来帮忙。

木工活上场,土工就下场,留下几个人手帮忙放檩子格子,筑墙的队伍立即就转下家。

下家是田贵。

徐根生家有老房基,取土近,修建起来方便。

田贵家就稍微有点麻烦。

他家地基窄,房前是一人高的地坎,后面是同样是一人高的地坎。

隔着一片小竹林,跟徐根庆家共用一个晒坝。

田贵找到徐根庆:“根庆,我想把竹林和晒坝两家分开,一家人选一样,你愿不愿意?”

平地不好找,之前晒坝和竹林是两家共用的,就因为在一起晒菜,秦氏还被打了一顿。

现在两家人均分,想单独用也好,想修房也好,还能扩建开。

徐根庆还没有表态,秦氏忙不迭的就答应了:“好好,我家要晒坝。

等房子修好,莲花肚子里的孩子也生了,有晒坝给他跑,免得你家那小四子过来欺负人。”

田贵:“……秦嫂子,我那小四现在才两个月,不会欺负人。”

秦氏扬起头:“我家莲花也才怀上两个月……”

“啊!你家莲花有孩子了?”田贵有些意外,也有些高兴。

秦氏对莲花的责骂他可是听到的,还想过什么时候劝徐根庆带莲花去找郎中。

现在终于是有孕,再不会被婆婆骂了。

徐根庆又气又恼,瞪着他娘:“娘,不是说没满三个月,不能随便说嘛!你又管不住嘴。”

秦氏眼睛一眨:“田贵又不会到处乱说!”

江婆子说过,敢在外面提莲花怀孕的事就要收拾自己,自己可真没有对其他人说过,早就憋坏了。

田贵尴尬笑了笑,这种事情的确不该自己听:“是,是不好乱说,根庆放心吧,我不是多嘴的!”

本来是来说修房的事,被秦氏突然打断,最后还是重新说起。

徐根庆答应把两家中间的晒坝竹林分了,让大家扩房用。

田贵家修房,人多孩子小,一个才两月的奶孩子受不了凉,暂时搬去江村长的仓房里住几天。

田家多出一片竹林,挖出竹根填出地基,新房子就转了方向,不再跟徐根庆家相对,彼此看不见也听不见。

这是田桃的意思,因为秦氏天天来自家打转,她早就烦死了。

自家娘是个软和性子,以后时间长了,秦氏天天来,自家恐怕再难有清静的时候,还不如趁着修房,把周围撇干净。

以前住了十年窝棚,没有一个自己的家,现在终于有家了,田贵就听媳妇孩子的,她们想怎样舒心就怎样修。

既然不想天天被人偷看,索性就换一个朝向,把屁股对着秦氏。

秦氏一见自己串门再也没以前方便,忍不住暗骂几句:“只是看几眼就舍不得,又不是倒在你家稀饭锅里,一家子吝啬鬼。”

因为要挖竹,田家的工程稍微大一些,但也碍不到多大的事。

二瑞、小满他们几个有的是力气,花了两天把竹根全部掏出来,就连地下的竹鞭也清空。

否则几年后,会从房子里钻出竹笋来。

修房队继续!

田贵也是修夯土房。

他虽然干活多,可从桃儿娘怀孕花钱的地方也多,家里还一直买着细粮搭配着吃,存下来的钱就只有一两多,够买瓦和木料。

取土是哐哐的挖,夯土是咚咚的砸,土墙又是旱地拔葱的长。

一边筑墙,又分一支人手专门提前整理下下家的地基石。

照这速度,一个月就能砸遍全村,就是木匠不得力,拼命也跟不上这砸墙的速度。

短短五天过去,徐家村就立起两家土墙,转眼就要开始第三家,这进度瞬间把正安排驿站修建的赵书吏都惊住了。

自己的驿站尚在平地皮阶段,距离修好八字还没有一撇,徐家村已经变了样。

他问拿着兑牌来取沙子石灰的徐二瑞道:“江村长是给你们灌了什么**汤,你们这样相互帮着修房,连偷懒的都没有一个?”

江枝安排好村里的事后就回山,现在留下打理事情的是二瑞。

徐二瑞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村民偷不偷懒不好说,肯定没有偷大懒的,因为有最懒的李老实盯着的。

而且要记工分,谁偷懒谁不好意思。

至于为什么要团结,他想了想才道:“上次在县衙,章县令说过: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要我们互相帮助。

我们村里人也听章县令的话,处处都互相帮助。”

这话是不是章县令说的,徐二瑞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觉得在县衙中人的面前,还是要多夸县令。

果然,他话音一落,赵书吏就变得越发和蔼可亲:“徐家村果然民风淳朴,不愧是章县令亲自教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