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 第330章 石猴嫁姐、竞价卖粮

秦氏不回娘家。

虽然娘家也在山里,并不是巧云那种不认识路,但她回不去!

月子里那次挨打,娘家人并没有替她说一句话,反而怪她有吃有喝还作怪。

于是她变得听话老实了,也没有再回过娘家。

李老实是那次秦氏丢钱,从哭诉中知道秦氏有娘家的。

此时大家都在说送节礼,他没话找话随口说出来,看见秦氏变了脸色才知道是真在生气,赶紧闭嘴。

大家坐在一起吃东西喝水休息片刻。

寻常都舍不得吃蛋,此时要把手指上黏的一点蛋清吃干净,这才将蛋壳捏碎撒在地里。

也有人舍不得自己吃,找一个地方放好带回去。

全村用两天时间将水田全部插上秧,剩下的农活就是种花生和棉花。

旱地的农活可以缓几天,大家过端阳节要紧。

上次药坊休假还是二十天前,这次就停工歇假五天。

这一连续制药把库存的益母草用得所剩无几,就连竹筒也用光了,需要时间备货。

最主要还是药坊员工都有大事要办。

第一件是徐根庆要送节礼。

这是早就说好的,秦氏还专门用新麦去镇上碾房碾了面粉,换了挂面,又蒸了红糖包子和菜包子让徐根庆送去丁家。

她要让亲家看看,自己现在有包子吃,日子过得不错,莲花也有孕了。

第二件事就是武阳要定亲,这个消息让江枝有点摸不着头脑。

听李老实说,女方是石猴子的大堂姐。

江枝得到这消息时两边已经议好婚事,马上要订亲,需要请她这个村长当中人。

小满那事也是自己在中间说和,但都是父母事先询问。

现在武阳是已经要定亲,两家人才告知自己这个村长。

她想起前两天教石家插秧急得自己一肚子火气,那时候都没有人提一句。

还有石家那是一个脑子不怎么灵光的姑娘,才十四岁:“年纪是不是小了点?”

李老实挠着下巴若有所思:“石家大姐是小了些,还没有长成器,我觉得媳妇得是年纪大的好。

可有钱难买心喜欢,只要人家武阳愿意……你当村长难道还管人家娶媳妇生孩子?”

“不管!”

江枝只是一句感叹,对这婚事没有异议,当然也不可能去干预。

自己只是村长,又不是各家各户的家长,已经管了吃喝,管不了嫁娶。

而且现在提优生优育的观念有些超前,在普通人家心里,传宗接代才是大事。

武阳是村里外来户,长辈身体不好,除去他还有一个小妹妹。

而且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只做事,连李老实都想要照顾的老实人。

关键也到该婚配的年纪。

家里虽然修了房,依靠的是集体力量,真正家底还是很薄弱。

换在其他地方,可以预见的就光棍一辈子,或者就是用自家妹妹去跟人换一门亲。

婚姻场中没有能选择的,只要对方姑娘能生孩子能躲雨,就可以娶进门。

现在武阳娶石家的女儿,至少武阳妹子不用长大换亲了。

江枝只感觉好奇的是,这婚事居然是石猴子提的,武阳家也都同意,只需要自己做一个见证人。

真是穷人孩子早熟,石猴子才十一岁,已经是当家人的感觉。

李老实掰着指头给江枝分析:“别看石猴子年纪小,他可是个鬼精灵。

武阳这个姐夫没什么心眼,又是隔壁邻居,他以后就有个靠山。

石家大姐是个傻的,嫁到别处做错事少不得要挨打,娘家也管不着。

徐家村有你这个村长在,规定不许打媳妇,他大姐以后就少受罪了。”

这样想想的确如此,石家得的利益最多。

虽然决定撒手不管,江枝还是要去两家问清楚。

武阳家的回复很简单,武阳爹就是个畏畏缩缩,做了一辈子农活的庄稼汉,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武阳的娘更是个见人就说不出话的。

对武阳和石家的婚事,武阳长辈就只有一个意思:“武阳年纪大了,该成亲。石家的女子虽然不聪明,也不好看,但能煮饭洗衣捡柴,能踏踏实实干活,能给武阳生孩子。”

这心愿朴实无华!

在石家窝棚外,江枝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石老大和石老二的话就多些。

正如李老实说的那样,他们看中武阳跟他家离得近,以后石猴子有个姐夫可以依靠,还不怕傻大姐被夫家打死。

最主要的还是,武阳现在能挣到钱。

武阳在药坊上工,一天有三十文,是难得的高工资。

石猴子从小泉那里得到消息,立即就想到把自家大堂姐嫁过去,生怕慢一步被其他人抢了先。

没想到平时什么都说不通的爹和大伯,这事一提就答应了。

石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嫁女儿,他家女儿多。

武家和石家要结亲家的事很快传开了。

这是继徐家新村建房后的又一件喜事,各家谈论着,大部分是赞同,也有说早知道武阳娶傻子,还不如娶自家亲戚。

这个流民村虽然来源混杂,但相处一年多来,各户之间关系融洽,没有出现过矛盾。

现在这两家人都是本村的,总比突然来一个外人好。

村里都过节,江枝却没有闲着,她忙着又给驿站的人送节礼,还给已经搬去梨花镇的张军头也送节礼。

礼物很简单,自然是包子。

因为她也收到很多包子,都是村里各家送的。

驿站里,曹驿丞收到包子很是客气,现在驿站吃菜都是从村里拿,虽然也给钱,比到镇上买便宜多了。

江枝跟他客套几句,就直接说了正事:“曹驿丞,我们徐家新村有青粮要卖,你帮忙打听着过往商贩谁要买,一个月后竞价出售!”

还有一个月,嫩玉米就要开花抽穗,章县令答应自己卖青粮,但不能去县城。

去年除在城里卖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在地边打包批发销售,价格自然高不起来。

现在,她想早早把消息放出去,采取拍卖方式。

曹驿丞在驿站已经小半年,徐家村种两茬苞米的事他也知道。

而且有徐根生他们时不时到驿站闲聊,就连去年卖青粮被送去县衙也知道……高昂价格自然也知道!

“江村长,这事好办!不过我有个请求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曹驿丞刚才还客气,这时候就热情起来。

江枝微微一笑,一般说“当讲不当讲”,那话肯定就是不应该讲的。

青粮能卖高价,曹驿丞不可能坐守金山不动心。

“曹驿丞,你请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