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 第487章 面子事、里子事

李老实和秦氏的离开,在徐家村没有掀起波澜。

之前的徐小姑做出恶事,村里人还能站在旁边指责几句,说点公道话。

徐冬娟的问题却是徐长明、刘氏,包括小满爷他们这些徐家本姓人做错的。

现在他们全部齐齐哑口,就连牢骚话都不敢说,免得被村里那些孙子辈的孩童再拎出来背书教育。

进了腊月,徐家村又要开始忙碌,第一就是服徭役。

因为梨花镇去年做得好,今年就免了徭役,宋亭长决定官府不征自己要征。

他已经尝到当第一的甜头,有县令夸赞,自己在几个亭长面前,说话都要大声一些。

所以在得到免徭役的消息后,他就找了二瑞和江枝商量,怎么才能做点政绩,要别人能看见的。

要别人看得见的面子工程,那就太多了。

修桥补路是实活,需要掏银子。

老宋的意思是建塔、捐钟、修寺庙,这种是有钱人最喜欢干的。

修完再立一个捐款碑写上谁捐款多少,梨花镇也可以做。

江枝否定修寺庙:“这次我去锦城府学到不少东西,第一就是修学堂,让孩子们多学习。第二就是修水利,这两件事都是荫庇子孙后代。”

她想说都江堰,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实物,万一真有,自己不好解释。

老宋捏着胡子皱眉:“水利耗时耗工,还需要占用土地,可不是随便能动的,需要跟县令通告,让工房测绘才可以施工!”

江枝一听就知道没戏,要县衙出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等工房派人来勘察后再绘图,只有这一个月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自己还是搞搞徐家村的吧!

不过她还是提醒宋亭长:“梨花镇外面的河堤可以搭些凉棚,说不定夏天时还能吸引人来摆摊设点做些买卖。”

梨花镇街道短、场地小,每次逢集就拥挤得水泄不通,农户想卖几个鸡蛋都摆不了摊,非常不利于商业发展。

去年冬天时河道挖了淤泥堆放在两岸的树下,只需要平整出来,就是一片露天集市。

若是铺上石片,那就是高规格的购物广场。

宋亭长一听,这事好办,不用多大花销,让人在河边用竹搭起棚子,赶集时还能多收一文钱的费用。

哪怕到夏天涨水时,那些竹棚子被冲毁也不心疼,砍竹再搭就是。

他满意点头:“看样子是需要多出门走走,见多才识广。”

两人各有心思一拍而散,宋亭长回去找其他村民砍树搭屋。

江枝则安排村里修堰塘,又给学堂多盖了两间办公室。

田贵他们早已经挖完麦冬,十亩地也重新上肥,准备第二年春天再种麦冬。

麦冬亩产一百斤,每斤收购价五十文,十亩地三年总收入五十两银子,对比起来农活多几倍的粮食,果然种药材省事钱也多。

田贵、徐根有两人三年里帮忙种地管理,一人分了五两。

江枝决定继续种,只是要留意上肥,毕竟麦冬实在太能繁殖,也生命力太旺盛,地受不了。

腊月里,徐家村还发生了一件喜事。

武阳跟石大姐的婚事推迟一年后,现在终于是要办了。

之前石家想着石大姐每月七百多文的工钱,就想把人多留在家里几年。

但今年石家修了房养了猪,每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就松口让石大姐出嫁。

还有两个月就是石大姐十六岁生日,在农家里,这个年纪出嫁也正好合适。

于是,石猴子找到江枝,说能不能杀一头猪给大姐和武汉家办酒用。

徐家村大部分人家都有养猪,比较起来,还是石家几个傻子养的猪最好。

这里的猪是真正土猪,而且还是野猪基因,没有改良杂交品种长不快,用青杠粉加野菜糠皮养一年,也才一百四五十斤,不过圆滚滚的都是膘。

这也少不了石猴子的功劳。

他每天都要检查猪圈干净卫生,一旦看见猪有脏有饿,他就不吃饭不睡觉,把一家人吓得赶紧起来干活。

现在猪喂出来了,石猴子想杀一头,卖一大半猪肉给村里,剩下的让两家摆酒席用。

江枝自然是答应,这也是有石家分成在里面的。

这两家房屋相邻,酒水也摆得简单,反正桌子上都是共用的,上顿是女方的拜客酒,下顿就是男方迎亲酒。

挑着男酒还是女酒入席,村里人送礼就只送了一份。

最吃亏的恐怕是江枝,她要吃两家的酒,自然要给两家都要送大礼。

别家送五十文,她得送两百文,而且还是两家,需要四百文。

石大姐出嫁,石家还是准备了一对能装几百斤粮食的大红木柜子,还有礼箱上放几床棉被、这也是巴郡女儿嫁妆的标配,是石猴子找村里其他人问的。

王小菊两个哥哥来徐家村兄妹和好时,送来的也是一对最结实的大红木柜。

礼箱柜子上绑上竹竿,徐根生他们几人抬着绕着竹林转一圈,一挂鞭炮还没有响完就到了武阳家。

石大姐换上一件大红袄跟在嫁妆后面,涂着胭脂水粉的脸上满是憨憨而兴奋的笑容。

看着周围人都在笑,她觉得很好玩,而且石猴子今天也穿了新衣服,那是自己在药坊挣钱给弟弟买的,她更开心。

武阳家是早就收拾出一间房,准备新床,简单铺好干净的被褥,再等着晚上大家去闹新房吃喜糖喜瓜子,两家的婚事就算办完了。

药坊那边给两人放了三天婚假,鞭炮的红纸屑还没有被雨淋到泥里,村里就又开始准备过年。

今年,大家都在石家买了肉,用盐腌上就能过年吃。

石家杀猪,今年终于可以敞开炖骨吃肉。

石老大石老二穿着崭新的粗篮布衣服,又坐在饭桌边数铜板,那是卖猪肉和收到的婚宴酒水钱,还有石大姐一年多的工钱。

拆开的五串铜钱堆满桌子,兄弟俩每天数都数不过来,只感觉太多太多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多的钱。

石老大对坐在一边,用手指沾水在桌上写字的石猴子道:“猴子,这些钱都给你攒着,我们还能再养猪,你还有两个姐,以后你有用不完的钱。”

圈里的猪陆续可以出圈了,梨花镇上的肉铺来跟江枝协商过,每一场集市来买一头。

一个月三场,圈舍里的猪够卖三个月。

江枝答应了,这样也可以,梨花镇上市场消费有限,每场只能卖完一两头猪肉。

腾出的空栏圈正好可以把山上的小猪崽又送下来。

听到大伯提到“还有两个姐”,石猴子头也不抬的道:“二姐还小,你们别给她定亲,还是让二姐在家再养几年猪。”

石二姐今年十三岁,已经有人来说亲了。

不过是别村的,石猴子不答应,因为那家是快三十岁的傻儿,只想娶媳妇生孩子。

石猴子要给自家姐姐亲自选丈夫,要像大姐夫武阳那样的,至少不能打姐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