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当老板吗?不开店就狗带的那种 > 第227章 流落人士(17)

他们不会让自己得病的,那得花多少钱?他们手上没有。干了活之后的钱,他们要拿着买了粮食。

凤起城本来就缺人手。他们这一批流民很快被安排去了合适的位置劳作。

翟文莹又去见了李应瑜。

“那边的私兵练得还算可以,这边可以多一点时间。”

那边的私兵越厉害,他们谋算的事情就越大。不说别的,准备军粮的工作就要做很久。而且三兄弟怎么分一个皇位,也是个大问题。

“其他几个大城也缺人口,可以带过去。”

带过去,翟文莹也想。但是,成本高,基本不可能。

“你自己安排,我可以选择你,也可以选择其他人。”

李应瑜定定地看了翟文莹五秒,“好,依旧送到凤起城或者你选一个相对近的地方,我会让他们准备好工具、药和食物。”

翟文莹再次回去,路过她带走了人的区域。那里的人依旧在忙活,一个个面黄肌瘦。山上有好几个小孩,他们在弄树皮。

翟文莹想到自己路上看到的树皮粉,心情复杂。

去到另外一个区域,她如法炮制,又带走了一批人。这批人据说是姜盛夏手底下的人,日子过得最差。姜盛夏没有野心,但是他贪心,更想要从龙之功,多弄点金银珠宝,外加实在看不惯姜盛唐。

金银珠宝不止是从两个兄弟手里讨,他还将粮食和这里的人卖给姜盛唐所辖的大城,一来刺探情况,多埋几颗钉子,二来赚一笔钱。

这一次,愿意跟着翟文莹走的是每个村子的大多数。剩下不愿意走的都是负责压迫村民的人。

这一次,亲自来接应的是李应瑜本人。

几大锅放了养胃药材的稀粥让撑着一口气跟着翟文莹来的人热泪盈眶。

“谢谢!”

“老天爷开眼了!”

“呜呜,娘,我能吃上白米粥了!”

……

一群人的哀嚎,让守卫的士兵们眼眶都红了。他们曾经也是被压迫的一员,懂得这些人的苦。

在这一群人一个个捧着稀粥喝的时候,李应瑜让守卫的士兵去多搭几个棚子,多挂几块布,挡风,也让这些人有个大一点的被子。

离得近的百姓听到之后偷偷哭,还告诉其他人。

盯着这些人安安稳稳过了一天之后,翟文莹又走了。她要去其他地方带人过来。

被翟文莹弄来的百姓也知道了李应瑜的身份。百姓们痛哭流涕,无比憎恨奸臣姜德兴。要不是他窃国,他们现在应该是李应瑜的百姓,能过上以前交完税,一家吃饱饭的好日子。

这一批人,李应瑜让他们先修养一段时间再干活。以他们这样的身体素质,直接干活,怕是会生病或者死人。

前者要花的钱更多,后者就是白忙活了,都与李应瑜的利益相悖。

之前到的那一批人看到这些人的惨状,干活干得更加积极了。他们要快些挣钱,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

翟文莹再去的区域,就是姜盛国所辖的四座城池了。

姜盛国所在的宜城是最繁华的,看周围的百姓也过得很好。其他三座城池的百姓过得差一些,但路上走动的看起来还算不错。

翟文莹再次让这四座城池的人入梦,得到了不一样的反馈。

“咦?家里居然还有人?当然可以带走。没衣服穿可以用草、用树叶等等裹着身子,破衣服破床单都可以。你们是要逃命的,穿太好去到别的地方,你好意思先赊账,讨一口救济粮吗?”

“路上的军队,放心,姜盛夏境内的兵都没能拦住人。”

这些人的确听说了。姜盛夏境内少了一大批人,预备从他们这边调一批过去,不然田地都没人收。

上头的人还没确定人数,但得到消息的他们都慌死了。那边过得有多惨他们偶尔能从卖过来这边的奴仆嘴里听一耳朵。田地都长好了有什么用,到不了自己嘴里头啊!

在姜盛国所辖的城池里,也就要求穿没补丁的衣服出门这个要求太高,田税对比姜盛夏和姜盛达那边好很多,起码能吃个半饱。服役的那些都是去大户人家当奴仆,每天都能吃饱。

大家不断骗自己现在的生活也挺好,但是在姜盛夏那边要人的时候,彻底骗不下去了!

一听到跑,而且是百分百能跑,他们的第一个选择都是跑。因为不跑,留下来的肯定有一部分会被现在是盛王,姜盛国送给自己的兄弟。谁都不想要成为这一部分。

翟文莹收到的反馈里,姜盛国这边要跑的人不比姜盛夏那边少。

这次就连看管百姓的庄头们也跟着要跑。一部分是心善,过腻了这种媚上的生活,一部分是怕担责。他们知道人都跑了,留下的他们肯定会被重新打成农民。以前手底下的人过什么日子,他们自己就过什么日子。这样还不如跟着一起逃。

这次太多人了,翟文莹要撸野菜估计得撸秃几座山。她跟天道商量了一下,天道去她的店铺里面买了一些蔬菜,一些肉。

翟文莹做饭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放了野菜,然后偷偷掺进去她买的蔬菜。

在半路的时候,翟文莹给他们吃了一次加肉的汤,让大家死心塌地跟着走。

李应瑜依旧带着人接应,这次不止是守城士兵,还有第一批落户的人。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经收了一批蔬菜了。

“这日子过得好啊!咱们这种干活就能挣钱。这活还不用自己找,上头有人安排好。种子都是殿下补贴过来的。新来的这一年,可是不用交税的,明年才开始交。”

这一批人脸色不错,就是衣服埋汰,有的甚至用树叶裹了一身。

他们看到白粥就已经很开心了,听到第一批过来的人的话,抓着人家的衣服就不撒手。

“真的能给我们地,今年还不交税?”

现在已经是秋收快冬天了。但在他们原本的地头,他们在冬天都得种地。

如果这边能有地,他们现在开垦种一溜菜。到了再冷些的时候还可以费点心思烘地再种一波,正好能存够春天吃的菜干。有多的还可以拿出去卖。

“当然,你们看这些菜,都是我们种的。殿下仁义,买菜都是优先从咱们这边挑。虽然比市价低了一些,但比收菜的那些菜贩子强,也不压咱们的称,更不需要咱们打点什么。那个军爷说什么来着?”

“军纪严明!”

“对,就是这个词儿!”

老百姓互相聊起来,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明明是流民聚集现场,硬是被这个问答氛围弄成了大型交易市场。

这一路上的吃食都是翟文莹出。虽然是野菜汤,但那也能喝个肚饱。他们带过来的东西就想跟先到的人换些家用品。

第一批人对此很有经验,他们也是这么跟这里的原住民换的。大家商量好价钱,你好我好大家好。

站在城墙上的李应瑜很开心,有这么一批人,她的七座大城要不了多久就能发展起来。

这世道最重要的始终是粮和人。她只要一年,就可以将这七座城盘活。

“你不担心他们三个转头攻打你们吗?”

翟文莹看着李应瑜,她接纳了这么多百姓,那边总有一天会知道的。

“他们的兵可都是从这些百姓当中来,攻打我的城池,是想要给我送兵吗?”

姜氏残暴,以民为物,互相交易。况且,为了快速训练出能与朝廷正规军一战的私兵,他们还用淘汰的法子让无辜百姓送命,稳住另外一边的姜盛唐。

如今没有了百姓了,他们要么从姜盛唐所辖城池掳人,要么将较弱的兵士放归田园。

“而且,姜盛唐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的。”

李应瑜动用了皇城的暗线,得知姜盛唐那边已经集结了大军,要一次性将这十座城池打下,擒三王,将一切归于朝廷。

她这次想要当个渔翁,趁着他们几兄弟打生打死的时候,多占几座城。

凤起城离端城最近。李应瑜有意将端城的百姓都安排在凤起城。只要姜盛唐发兵,那三兄弟调兵到其他地方,她就派普通百姓过去说和,用亲情和以后有吃有喝的好日子捆住守城士兵,偷偷拿下端城。

如果不是距离太远,李应瑜更加属意姜盛夏的三座城池。那里面的人被压迫得最狠,应该更愿意归降她这个旧朝帝女。

姜盛唐最后选在冬日用兵。秋收后,各地粮食充盈,驻军征调也会顺利很多。姜盛国等人所占城池耕地富余,姜盛唐不想要耽误春耕。

姜盛唐打着“民归于田”的旗号,于内立斩三王内应,于外迅速出兵。姜盛国等人没有防备,一下子就丢掉四座大城。

“姜盛唐那个杂种是怎么知道我们封地内的事情的?为什么没有人来报?”

姜盛国等人在内部也有不少内应。每次姜盛唐的人过来“剿匪”,他们的内应都会提前通知。姜盛国就会把最差的人送过去,麻痹姜盛唐的队伍。

这次实在是太突然了。姜盛国身边的谋士都只来得及将他带走。姜盛国所有的家眷都还在那四座城内。

“接下来不能往我们那边退了,不如将人送过去旧朝那边?那些墙头草要是能给我们挡一挡,也是他们的福气!”

本来那几座城都是旧朝的死忠掌控着。平日里出来的车队都是行伍中人,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到。就算是派人进去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那边又跟乌龟似的缩起来,他们啃不动,又要防备姜盛唐,就放弃了那边。如今倒是可以利用姜盛唐,破开他们的乌龟壳。

能混点好处就混点好处,混不到也没事,还可以牵制姜盛唐的人。

翟文莹收到消息,很快通知了李应瑜。李应瑜带着一队精兵开始埋伏在姜盛国等人逃跑的路上。另外一边,她让自己手底下的人过去接手还在姜盛国等人控制中的五座城池。

“这破地方怎么这么多虫子。”

姜盛国三兄弟带着护卫穿越树林。护卫身上披着重甲,而兄弟三人风流倜傥,被布包着的他们颇受蚊虫口器的青睐。

“不远处就是一块空地了,我们可以休息一下。”

三个人坐在火堆旁边的时候,脸上一个又一个的包,看起来又搞笑又狼狈。

“姜盛唐这条毒蛇,当初我们就应该结果了他!”

姜盛夏恨死了!他的大半家当啊!说不定他手底下的贝戋民就是被姜盛唐派人带走的。

“就是,能提出杀帝想法的人,怎么可能对亲情有敬畏。爹也真是的,信了他的胡言乱语!”

姜盛达狠狠捶地。他当时就不该听娘的,出去立功?立着立着,爹都立没了,他也从皇位强力竞争者变成了失败者。

“爹可没信,给我们的兄弟三人的城池可比姜盛唐多。”

姜盛国理智一些。他爹当初死的时候,亲口给他们封的地方,都是产出还算不错的。就是刁民太多,手底下的人不得用,害得他们失去了竞争皇位的实力。

“大好局面打成这样,我都怀疑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姜盛唐的棋子。我们败落得太快了!”

四座城啊,就这么没了!

“等到旧朝的人牵制着姜盛唐的人,我们再好好发展。”

原本李应瑜是打算将这三个人凌迟的。但是现在她该主意了。她要在明面上将这三个人送到姜盛唐的人手里,让姜盛唐想杀也不能杀。

李应瑜一挥手,来找草药和食物的士兵很快就抓到了“不小心”撞到树桩的兔子。士兵们抓着兔子在河边清理,清理好了之后,用锅舀了大半锅水。在取水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只野鸡,追了过去。没有追到的几人跑了回去,抱起地上的锅,回去做汤。

一大锅汤里,兔肉都进了姜盛国三人的嘴里。跑了一路的谋士和士兵只分到了一些汤。

守夜的士兵们实在饿得慌,又跑回去河边舀了水,煮沸后喝,蹭点肉味。

早早睡下的姜盛国三个人没有听到守夜士兵发出的尖叫声。他们醒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姜盛唐的五万大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