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 第四百七十四章 求见

“大冬天穿这么点,驴粪蛋子表面光,要我说哥你这不是活受罪?”

下午时分,回到家里,听着姜萱愈发有絮絮叨叨倾向的碎碎念,在烧着上好木炭的暖软房间里,姜星火动手脱去红金配色的麒麟服外套,露出了里面的灰色薄棉比甲,突出的就是一个朴实无华。

不得不说,虽然自洪武开国以来,大明都在不遗余力地从文化、服饰、饮食等各方面推行“去胡化”,但每到冬天,但凡有条件的人家,还是都会自觉地穿上蒙古人发明的比甲这种服饰类似于后世马甲,但是是无袖、无领且对襟两侧开叉的款式,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有的到臀部有的到膝部,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所设计发明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防冻腿神器。

姜星火把自己的头靠在床边的小柜上,看着从特制管道里悠悠飘出去的木炭燃烧气体,扑簌地打在外面的冷空气上,登时就给窗檐凝了一层白霜,随口道:“也不知道汤山的煤炭开采的怎么样了。”

“忧国忧民你总得先把自己顾好。”

姜萱看着他单薄、略带消瘦的身躯,忍住了想要给他加个被褥、几条棉毯,再把直愣愣枕在床头柜上的脖颈子挪到枕头上的想法,继续唠叨起来:“就算没病,可是这冷风嗖嗖的吹,也难免会觉得寒凉啊!而且,今晚还得去参加宴会,晚上更冷,你穿那么少,不冻的流鼻涕泡才怪。”

“哥,伱知道今晚的宴会,都有些什么人吗?”

姜星火闻言睁眼,瞥见她脸上的八卦神情后,嘴角轻扯,语气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无非就是万国来朝罢了,日本、朝鲜、安南、占城、琉球、吕宋,再加上三宣六慰周边的一些独立小国。”

说是万国来朝,实际上有十来个国家,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而其他的,则多是内附的蒙古、女真等各部落的酋长,属于是来打秋风了。

不过国朝嘛,要的就是这么个体面。

而这个体面腰包充实的朱棣恰好也给得起,毕竟“盐使跌倒,永乐吃饱”,解缙挨那两刀挺值的,不仅210万两商税的政治任务完成了(盐税是专营商品,收缴过去被隐瞒的盐税也是商税的一种,玻璃、化肥等专营商品产生的利润同理),而且后续解锁全面的重商主义和海洋贸易,朝臣们也没有了阻挠的理由,愿赌服输嘛。

所以不光是受降仪式搞了三天,场面很气派,就连借着征安南正式结束,万国来朝的宴会,同样靡费极大,烟花爆竹、彩棚绸树、珍馐美酒.该有的一样不少,突出一个牌面。

但别看姜星火他个人觉得这些钱没必要花,可实际上,不管是用来满足皇帝的虚荣心,还是展示大明的繁荣富庶,都是有一定价值的。

怎么说呢,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富了也有摆排场的道理,只要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都没什么问题。

让周围国家都看看大明的国力,无形中也是一种威慑,再怎么说,大多数人也都是有慕强心理的,这一点无法否认,见识了大明的高规格,再回到自己国家,落差和向往这不一下子就出来了?而出使的大多是各自国家的上位者,再口口相传,大明的这种“炫富”,反而是增强在海内外形象的好办法。

华夏有低调的传统,可周围的这些国家,大多数还是畏强不畏德的,有时候太低调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反而让人觉得人弱可欺,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继而酿成本不该出现的祸端。

“对,但这只是其中之一”姜萱压低声音凑近他耳边,悄声说道,“还有一个消息,哥你想知道吗?”

说话时,她特意将尾调拉得极长,一副卖关子模样等待着姜星火主动追问。

然而,姜星火却像是完全猜不透她打的如意算盘般,并未接茬,反而淡漠地吐出四个字来。

“不想知道。”

姜萱脸上的笑容僵住,半晌方才说道:“跟你有干系的。”

“哦,那你说吧。”

“这次宴请的,除了这些人,后宫还有诰命夫人、王公贵女参加的宴会。”姜萱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眯起双眼说道。

“呵。”

姜星火把脑袋放到了枕头上。

“哥,咱爷爷不能绝后啊。”

姜萱一下子就抓住姜星火的衣袖摇晃起来,可惜姜星火依旧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

姜萱叹了一口气,终于放弃了努力,换了一种劝导的语气,说道:“哥,你就答应了呗,反正也没啥损失,再说了,年纪也不小了,再拖下去,就找不着好人家啦。”

姜星火沉默片刻,抬起头来看向了她:“宋侍郎今年四十多了,前几天从淮安府回来刚纳了新一房小妾。”

“我还是觉得你现在这样不妥。”

姜星火摇了摇头,目光幽然,只是随手点了点床头柜上刚才垫着当枕头的《宋史》。

“你——”

姜萱怔住了,呆了一会儿才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哥,你还是太执拗了。”

“或许吧。”姜星火垂下了眼睑,“但是我希望,不要有无辜的人为了我去牺牲。”

听到这句话,姜萱顿时哑口无言。

“有些事情我要去做,有些人跟我捆绑的太深,所以我不会改变现在的什么,至于将来会不会有什么变故,那都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了。”

姜星火的语速慢了下来,最终停止了说话。

“你想好了吗?”姜萱的眉宇间闪过浓浓的担忧。

姜星火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冬日天黑的早,刚才结束了献俘仪式到家的时候还是天光大亮,可眨眼间夜幕已经悄然降临,在还没有工业污染的时代里,天边繁星点点,皎洁如水银乍破。

姜萱叹了口气,她看着眼前堂哥坚定又沉静的脸庞,心中突然涌出一股莫名的难受,但她并没有多说什么。

从老家离开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少女见识了很多以前永远都不可能见到的事情,她也知道,姜星火是个很倔强的人,已经决定的事情很难再被劝说回来,他不喜欢任何人插手他自己的决定,哪怕这个决定可能会搭上他的性命。

虽然不知道堂哥为什么对这方面的事情一直如此发自本能的抗拒,但姜萱还是觉得,自己不该再多说些什么了。

在姜萱转身走向房门,关门的一瞬间,姜星火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抬眸对着姜萱轻声道:“小萱,谢谢你能理解我。”

姜萱被他直勾勾地盯得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足勇气继续说了下去。

“其实,从我去诏狱探望你的时候,就觉得你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她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温柔:“但不管怎样,你都是我的哥哥,虽然平时你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但是给人的感觉却特别真诚、善良,让我忍不住就想起我娘说的,以后哥哥会照顾我,我也得照顾哥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希望,你可以少些忧愁,我已经很少见你眉头舒展开了。”

听完姜萱的话,姜星火微微一愣。

他没想到,原来自己在堂妹心目中竟然会是如此。

姜星火的眼神动荡了几分,随即挤出了一丝笑意。

——————

在家里歇息的时间并不久,晚上宫里还有晚宴。

此时,外边已经彻底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冰凉凉的风里夹杂着刺骨的冷,肆虐着这座城池里的每一寸空气。

从大门出来之后,姜星火并没有立刻上马车,倒不是他武德充沛想骑马,这天气就算他不冷,小灰马还冷呢。

姜星火站在门前,仰望着天上的弯月,目光逐渐变得复杂了起来。

因为他刚刚收到了一个消息。

事实上,这种重大的外事活动,因为心情不好不想去而找借口请假是肯定不行的,除非病得起不来了,不然都得拽过去看着万国来朝的景象。

而朱高燧遣人告诉他,今晚被批假的大臣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兴侯耿炳文。

问题是老头是真病了,病得挺厉害。

但饶是如此,要是这个消息传开了,哪怕是原本真生病了想请假的,怕是都得拖着病体前去赴宴。

起不来?抬着去!

原因也很简单,近些日子明明朝堂上不安定,刑部尚书郑赐和左都御史(刚从左副都御使升任)陈瑛,都像是有默契一般上书弹劾长兴侯耿炳文,说耿炳文的衣服、器皿上有龙凤的图饰,用红革呈做玉带,逾越制度大逆不道。

嗯,只要不傻的人都能明白,这是皇帝记仇呢。

别管这些玩意是不是以前老朱和马皇后赏赐用来陪嫁的.耿炳文长子前军都督府佥事耿璇是老朱特批的驸马都尉,因为娶了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那时候老朱以为朱标铁定接班。

总之,你要是自己不体面,那皇帝就会想办法帮你体面了。

姜星火改变得了很多事件和人物,但改变不了多少人的性格慢慢有些长进的朱高煦或许算一个,但跟姜星火前世史书上记载的一样,朱棣小心眼的性格已经在逐渐发作了,他看不顺眼的那些人,诸如平安、盛庸、徐辉祖等等,因为还在当打之年,能“好用就往死里用”,算是将功折罪了,但例如刚去世的武定侯郭英这种老将,待遇就没那么好了。

老朱撒手人寰的时候,诸公、侯皆已去世,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这俩算是硕果仅存的洪武老将了,因此,靖难之役的时候这俩也都在第一阶段上阵了。

可惜真定之战效果不理想,两个老将发挥的也不好,被朱棣偷袭后裹足不前开始守城,急躁的朱允炆就换了李景隆嗯,从结果上来看,还不如守城慢慢耗死地盘小补给少的燕军,反而被打开了突破口。

总之,朱棣这个性格特点还是很明显的,武定侯郭英那么忠直朴素的人,死后按国朝制度追赠了营国公,王景下台前跟卓敬商议的“威襄”的谥号也批了,但偏偏没给武定侯府多少赏赐,后续袭爵的待遇也是降了一截,不得不说,朱棣在某些不该小心眼的事情上,都挺小心眼的。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朱棣对他认为的敌人都很残忍,但对于他认为的朋友,是一向爱护有加,尽力全始全终的,所以也不能一味地指责朱棣的某些行为如何如何,人无完人,朱棣的爱憎分明也未尝不是某种优点.对臣子来说,知道自己在皇帝心里什么类别,总比老朱无差别aoe的屠刀要好。

反正晚宴上姜星火看耿炳文的三个儿子,前军都督府佥事耿璇、后军都督府佥事耿瓛、尚宝司卿耿瑄,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表情,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灭门大祸确实不远了。

果然,在晚宴后的第二天,长兴侯耿炳文就“病逝”了。

真病逝假病逝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么赶巧的事情也不确定,但唯一能知道,能确定的就是,朱高燧最近海外封藩的意愿愈发急切了。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姜星火只能这么安慰他,时机还不成熟,还要再等等,总得过了这个年再说,最近一堆勾心斗角的烂事,皇帝心情不会美丽的。

而第二天的总裁变法事务衙门里,正在忙着京察和考成法结果的姜星火,却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访客,胡季犛。

对于胡季犛这个人,姜星火是高度警惕的。

这老货,属于是安南版的王莽加司马懿,其祖先名叫胡兴逸,系浙江人,在五代后汉时期前来安南,镇守演州,此后家居演州的泡突乡成为当地的寨主,到了胡季犛这一代已经成了安南国的名门望族.为啥说胡季犛是安南版王莽,就是因为他是不折不扣的铁杆外戚,他有两个姑姑嫁给了陈明宗,而明慈皇后生了陈艺宗,惇慈皇后生了陈睿宗,胡季犛还有个堂妹嫁给了陈睿宗当皇后,生了陈废帝。

此前在占城国使团伤人案的时候,姜星火就大概弄明白了陈朝皇帝的谱系,所以胡季犛被称为安南版王莽是一点都不过分。

至于安南版司马懿,则是因为而胡季犛跟司马懿一样,都是靠着对外战争立下军功,继而掌握军权起家的,别看跟明军打的时候,胡氏父子表现不咋地,但胡季犛早年的时候,面对占城国最后一位英主制蓬峨的大举进攻,胡季犛领水军在清化与其相持,并且效仿巨鹿之战时的项羽,杀了畏缩不前的主将神武将军金鳌,率领诸军鼓噪而前,击败了制蓬峨,而这是陈朝第一次击败制蓬峨军,意义极为重大,胡季犛的威望因此大大地提高,清化也成了他实际上的封地。

后来胡季犛这老货干的事就不多说了,跟王莽、司马懿一个路数,陈艺宗死之前为了防止胡季犛将来篡夺皇位,命画工画了四辅图,分别是周公辅佐周成王、霍光辅佐汉昭帝、诸葛亮辅佐蜀后主,以及安南国李朝的苏宪诚辅佐李高宗的故事,胡季犛表面答应,等陈艺宗一死,马上开始谋朝篡位。

总之,这货人老成精、精通权术,绝非表面上看起来淳淳老儒的样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深阴谋家、野心家,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姜星火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被这老货给带到沟里去,所以压根不想跟他有什么纠缠。

这跟被朱棣知道了不太好完全不沾边,因为在此之前,若是跟胡季犛接触,那是犯忌讳的,但胡氏父子献了降表,接受了朱棣赐予的衣冠以后,那就是正经的大明臣子了,正常公务接触是没什么的。

“他来找解副总裁官?解副总裁官在家养病呢。”姜星火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跟他说了。”

柴车有些无奈,补充道:“所以他要求见您。”

姜星火想了想,或许有另一个同样人老成精、精通权术的人能跟他博弈一番。

“请姚副总裁官去见他。”

柴车愣了愣,这是他第一次从国师嘴里听到如此正式的、应该出现在总裁变法事务衙门里的称呼。

一般其他人包括姜星火在内,称呼姚广孝,通常是“荣国公”、“大师”、“老和尚”之类的,基本没有人叫“姚副总裁官”这个逼格略低的称呼,以至于柴车都有点不适应。

但姜星火这番公事公办,从制度和流程上来讲,却是无懈可击的,因为总裁变法事务衙门确实有两位副总裁官.有事先找副总裁官谈去吧。

姜星火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为这只是他一天日常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之前在朱棣询问他如何安置胡氏父子的时候,让胡季犛去参与修《永乐大典》,也只是他随口一提。

可又过了两个时辰,姚广孝却敲开了他的房门。

从黑衣宰相的神色上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觉得你该跟他谈一谈。”

希望大家都能早点睡觉,不要熬夜,好好休息,健康生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