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流放,神医小娇妻救了国公府满门 > 第563章 尘埃落定的封地

除此之外,首饰加工作坊也呈现了一定的规模,为了不让制作工艺泄露出去,赫知冉特意去牙行买了二十几个匠人回来,专门负责利用模具制作各种金银首饰。

不但这样,有心灵手巧的匠人还能制作出镶嵌各种宝石的首饰。

唐明睿那边,已经开了十几家火锅店,生意火爆程度不言而喻。

火锅店的生意刚刚进入正轨,他就立刻抽身张罗首饰铺子。

无论什么时代,过年以前都是商家利润最高的时候。

百姓们都有个习惯,一年当中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大多会留到过年的时候消耗掉。

因此,他一定要赶在过年以前大赚一笔。

赫知冉这边准备的模具制作首饰,不但款式漂亮,制作的速度可不是手工打造速度可以相比的。

也就是说,用模具制作出一百件首饰的时间,可能手工打造只能做出一件。

因此,在她通知唐明睿准备铺面的时候,墨家这边已经打造出了无数的金银首饰。

毕竟时间仓促,又赶在了年关,唐明睿不方便出行太远的地方去张罗,只能暂时在州府内开设一家首饰铺子。

不过他也清楚,这些首饰样子美观又特别,必然会深受妇人们的喜欢,单单只靠西北这些富贵人家的购买力,完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也幸亏他在外地有很多人脉,赫知冉也十分配合的利用素描方式画了一款新颖首饰的海报,逼真程度虽然赶不上照相技术,但完胜这个时代的水墨画。

而且这海报一看就是画的,即便有人赞叹,也不会发生被人怀疑的事情。

为了让唐明睿将海报发给更多的人看到,赫知冉在淘宝宝商城内购买了一台复印机放在空间里,将海报复印了几百份。

这可是帮了唐明睿的大忙,海报派人送往各个州府,西北首饰铺开业的当天,可以说是人满为患。

因为这些首饰款式特别,定价自然要高上很多,即便这样,铺子内当天摆放的货品也是被抢购一空。

这种趋势是唐明睿没有想到的,他知道过年以前人们消费观念会强一些,但怎么会强到如此程度?

其实赫知冉供应给他的首饰数量不少,但这个时代做首饰生意的人都十分小心,毕竟世道比较乱,土匪强盗随处可见,万一被抢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唐明睿首饰铺子开张第一天,他只是按照预估的数量进行摆放,没成想竟然售卖一空。

若说卖吃食的铺子,货品被售卖一空一点儿不奇怪,可谁听说过首饰铺子内的货物会销售一空?

那只能说明这个铺子的老板实力不够,摆放不起更多的货物,亦或者是铺子内的货品清仓大甩卖。

然而并不是这两种原因,货品不但不少而且比其他首饰铺子内的还要多,价格更是贵的要命。

那么就只能说,这些首饰太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了。

总之不管怎么样,无论首饰铺还是火锅店,过年以前都让唐明睿与赫知冉赚了个盆满钵满。

赫知冉拿到的这些分红,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以名正言顺用在封地的建设上。

还有獭兔皮衣的收入,简直可观到让墨家人叹为观止。

就连赫尚书一家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他们的女儿(妹妹),什么时候长了这么会赚钱的脑子?

与此同时,赫子铭的医馆也在允城内顺利开张,赫知冉让兰儿跟着大哥每天去医馆里面帮忙,目的就是为了让两人能够在婚前多多增进感情。

当然,她能够这样做,也是因为娘亲那边说服了父亲答应他们的婚事。

京城那边儿也在过年以前传来了圣旨,平反了方传洲与谢天海以及胡聪的罪名。

南宇知道墨玖晔建设封地正是用人之际,三人的去留问题交由他们自己决定。

如果他们愿意留在西北帮墨玖晔,他就不会再调他们回京任职,反之,若是他们愿意回到京城,南宇也是举双手欢迎,毕竟他刚刚登基,也是需要人的时候。

三人接到圣旨后立即表态,愿意继续留在西北生活。

胡聪自不必说,他本就是随性之人,况且他曾经与墨家一样,对朝廷已经失望透顶。

尤其是如今他已经有了精心组建的工程队伍,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说,赫知冉还时不时搞出个新鲜玩意儿让他去做。

对于这些,胡聪觉得比在京城当那个什么劳什子的工部侍郎有趣得多。

更何况他现在孑然一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每天自由自在的不是比去京城受限制要好?

说起胡聪孑然一身的事情,墨老夫人和德妃还真是没少为他的婚事操心,已经在城里找了好几个媒婆,打算帮胡聪续弦。

胡聪对此也不排斥,毕竟他早已经从那段阴影中走出来,他也相信墨老夫人和德妃的眼光,只要她们看好的,这人一定差不了。

就在前不久,墨老夫人与德妃帮他相看好了一户人家的姑娘。

姑娘家人口很简单,家中只有兄嫂和一个小侄子。

就因为家中父母相继在几年内离世,姑娘因为守孝耽误了婚嫁。

姑娘如今已经二十二岁,早已过了婚嫁最好的年纪,家中兄嫂又舍不得让她太过于将就,因此,就耽误到了现在。

他们听说了胡聪的情况,虽然胡聪年纪大了一些又是个跑了妻子的,但毕竟人有本事,又没有儿女和老人需要伺候,这样的条件对于姑娘来说已经很好。

此事在墨老夫人与德妃的操持下,双方已经过了礼,就等着出了正月以后两人完婚。

胡聪如今在西北已经治下了家业,马上又要成家,人生也算是得到了圆满。

方传洲与谢天海本就对墨家感激涕零,这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西北的最大理由。

除此之外,两人都上了些年纪,家中后辈又没有太成气的,即便去京城也没有什么好的差事做。

前阵子听赫知冉说,要办什么义务教育学堂,让封地内每个六到十五岁的孩子,且无论男女都要去学习。

最重要的是,学堂不收取任何费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