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权宠娇娘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落幕

权宠娇娘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落幕

作者:帘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9: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另一份诏书是给安和大长公主之女,曾经的南唐太子妃的。

大致的意思很简单,皇上感恩于宣平侯的恩义,先有对二代帝皇救命之恩,又有这一次挺身和亲之事,皇上下旨虞惜香所生之嫡女,可为太子妃,若虞惜香没生有女儿,虞瑞文所生嫡女可为太子妃……

这一份诏书宣布出来,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一道旨意也相当于传位诏书。

老宣平侯的女儿,之后死在南唐,这事所有人都知道,而今就是虞瑞文的女儿,二女儿虽然也算是嫡女,但真论起来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嫡女,其母在的灵位排在谢氏之下,生下她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平妻,还有一点,虞玉熙不过是侧妃,就算现在封为贵妃,也和太子妃完全不同。

既然是太子妃,自然得是正妃。

新皇就算是强往上靠也靠不住。

正真的嫡女是虞兮娇,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嫡女,而她是齐王世子妃,正妃,所以说齐王世子才是真正的太子。

两份诏书一前一后,无不说明着齐王世子才是正统。

其实就算没有后一封诏书,前面的一封也完全说明了正统的意思,更有谢氏一族的响应,王氏已经没落,谢氏为天下读书人的表率。

宫乱第二天,新皇忙着收拢朝臣,安庆和已经带着一些人暗中偷偷离开。

自打到了京城,安庆和作为新上任的安国公,没事的时候就紧盯着扬山侯府,自己让人过来,自己也过来,就这么大刺刺地坐在扬山侯府门前,一副认定了扬山侯府就是幕后黑手的意思。

七公主被大理寺带走,李贤后来也跟着离开,安庆和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而后宫乱延至京城大乱,谁也不会再注意一个无权无势的安国公,安庆和就联络了几位靠得住的人,押着不少东西财物离开。

这里面有齐王府的,也有安国公府的,还有一些是宣平侯府留下的。

他是最后一波走的,也是最不引起注意的,他这个新任的安国公除了当时咬死了李贤,其他什么存在感也没有,李贤进了大牢,他仿佛就没了影踪,等新皇再想起他的时候,安国公府早就搬得差不多,人去楼空,此番来京,他的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带走这些其他人没来得及带走的财物……

后宫,太后娘娘依旧住的是淳安宫。

张宛音住了皇后的凤仪宫,虞玉熙住的是宁妃的宫殿,至于玉丽珠,已经和玉氏一族一起下了大狱,如今这后宫就是张宛音和虞玉熙的天下。

只是新皇自己还没有正式的登基大典,她们两个虽然也算是得了新皇的旨意,成了皇后和贵妃,但也没有正经的大典。

一切等以后合适了为止。

后宫的一角,雪昭仪也成了新皇的妃嫔,新任的兰妃虽然不如那两位得意,在宫中也算是偏安一角,却也算是有了名分。

是的,新皇的兰妃,谁能想到当时给勇王通风报信,和勇王两个没进宫就「情投意合」,还得了勇王送的三色宝石套的雪昭仪,居然会成为新皇的兰妃!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在最后的关头「弃暗投明」,为新皇作证,赢得了站在胜利者一边的权利,而后摇身一变,成了兰妃,一个原本跟在宁妃身边侍候的大宫女,因为在宫变当日救助了新皇,才被新皇纳为兰妃。

至于为新皇作证的雪昭仪,当时就受了极大的伤,之后就死了。

从雪昭仪到兰妃,虞兰雪又进行了华丽的蜕变。

后宫那些高高在上的女人都死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宫女居然又爬上了高位,不得不说这位兰妃是真本事。

其实不只是兰妃,还有一位李昭仪,这位是勇王府上的庶妃李相宜,如今她凭着绝美的

容色,也住进了后宫,成了李昭仪。

曾经的端王看不上她,现在的新皇觉得美人如玉,这天下的美人儿原本都应当是他的。

只不过这样的软玉温香他没时候好好体味,已经被朝政逼得几天没到后宫诸妃处。

怡王处的祸事还没有消停,藩王大军迫近,更让新皇着急的是藩王公布的旨意都是真的,一些老臣都动摇了。

特别是一些武将,让他们带兵去攻打藩王都推三阻四。

新皇一边派人再往南唐去借兵和谈,一方面想拖着藩王和怡王,他的兵力不够,许多兵将都在边境,而齐王带着众藩王,第一步就拿下了边境第一关,边境第一关的守将是直接投降的,看到这两封诏书,守将二话不说投了齐王。

先皇的诏书很明白,齐王才是下一任皇上,就算现在齐王有疾,那再下一任就是齐王世子。

诏书写得明白,而更让守将直接投诚的是征远侯的事情。

宁氏那纸落在夹缝里的纸条,上面有一个人名,巨鹿关,李应!

当初朝堂上派了人过来,查这件事情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来人很呼延。

有些事情其实是没查清楚,最后却不了了之,只含糊说了一个结果,如今多了李应这个人,一切便明朗了。

这个人在没查之前,没人注意到,算不上是一个厉害的将领,但在发现他之后,一查下,果然和征远侯之死有关系。

把这个人绑起来一问,才知道害征远侯的果然有宫里有关,所有的指向都隐隐指向皇上。

征远侯一生英雄,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是死在自家人的谋算中,怎么不令人愤怒,而更令人愤怒的是皇上对南唐的态度。

和南唐交手这么多年,死的南唐的将士不知多少,但是皇上呢?暗中居然和南唐勾勾搭搭,甚至在当初南唐摄政王起兵谋反的时候,皇上就派了人去暗助南唐,当时的老镇南侯就是领了这个皇命的人。

他带了不少的财物过去,只不过最后老镇南侯自己也死在乱军中,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把财物送到南唐叛军手中。

南唐那边表示没收到,皇上表示送过去了,他们必然是收到的,因为这事,两家又起争战,却说什么是为了南唐的嫡枝报仇,因为当时和大晋结盟的是南唐的嫡枝,也就是虞惜香嫁过去的皇室。

所以,皇上其实是背信弃义,早早的就和南唐的叛军在一处了,老镇南侯便是证据,也因为皇家才会如此厚待老镇南侯的女儿,把她养在宫里,还把她嫁给端王,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一场背叛……

第二关守将是靖远将军,直接投诚。

第三关守将是安国公的同袍,看到封煜送上的安庆和查到的证据,这位老将军思虑再三,带兵大开城门。

第四关守将是老宣平侯的弟子,知道前面三关接献出后,大笑几声也爽快地交了权。

第五关是一位叫周正的将军,正是壮年,虽然和征远侯有些交情,但也没有说交情极好,两下里关系不大,至于老宣平侯和安国公,毕竟年龄不对,在这位将军升起的时候,那两位不是死就是留在京城。

不过这位叫周正的将军,亲眼看到先皇的旨意,在大帐中坐了三日后,当即带着印信出关,他是大晋的臣子,既然之前的皇上是伪皇,他当然得效忠真正的皇室,而不是现在这个更加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

这其实也是新皇臣子们身边的想法,一个伪皇,现在这个更是伪皇之子,上位也没什么诏书,一切全凭一张嘴,又有几个人信服?

之后的几关更是势如破竹,虽然也打了几仗,死伤了不少人,但大新皇这边死伤的更多。

没人想到这位曾经让世人侧目

的齐王世子,才是真正的英才,但凡再见到这位齐王世子的人,无一不称赞,之前的几关之所以能这么快的拿下,为接下来的进京打好基础,很大一定程度上都是这位齐王世子筹谋的。

怡王见势不妙早就带着自己的母妃和妹妹投诚了,如今也在齐王帐下。

一大队兵王围住了京城。

虞兮娇坐在马车上,掀起帘子看了看高高的城墙,她之前都是在城里看的,如今再看这城墙很高,但莫名地觉得冷清,城墙上垛口处,站着不少的兵士,还有一些衙役样子的人,这应当是京城所有的兵力了。

封煜分析过,现在留在京城的兵力,除了护卫军,其实并不多,新皇收拢了京城附近的军队,原本想推出来挡齐王的军队,不过没有合适得力的将领,甚至有些将领还偷偷跑向了齐地。

如今的京城不只兵力缺,连将士也缺。

「世子妃,您要不要先回去休息?」怀宝笑着过来恭敬地行了一礼,「主子说这里不太安全。」

「我先回去休息。」虞兮娇柔声道,这种时候她不会上前,前方虽然已经就在盘中,但困兽犹争,她不会自不量力。

「世子妃请随奴才过来。」怀宝道,往外引路,马车从一众兵马中过去,往当中的大帐而去,世子不放心世子妃的安全,这段时间都是把世子妃带在身边,对于这位世子妃,许多将士到不认同变为认同。

这位齐王世子妃,果然不愧是安和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在万马丛中毫不变色,神态从容,没有丝毫的慌乱,虽然只是一个不会武的女流之辈,却不同于一般的闺秀,胆识谋算过人。

「世子妃稍待,主子一会就过来。」怀宝引着虞兮娇往后帐而去。

不一会儿,封煜一身甲胄的过来,看到虞兮娇时,凌厉阴沉的眼眸中,带了一丝淡淡的笑意,大步走过来。

「世子。」虞兮娇行礼。

封煜一把拉住她,往当中宽大的椅子过去,两个人坐了下来,怀宝和明月笑嘻嘻地退了出去。

「多久进城?」

「围十日后攻城!」封煜道,玫丽的眉眼因为一身甲胄多了几分凌厉,只是落在虞兮娇身上时,眼底不自觉地柔和几分,冲淡了他眼中的锋利。

「好!」虞兮娇笑了。

十日后,后宫火起,京城大乱,齐王世子带兵入城,之后登基为帝,史称大晋「中兴之主」,与皇后虞氏一世安好!.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