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风起时空门 > 第三章 陵瓜

风起时空门 第三章 陵瓜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2:29 来源:小说旗

“娘。”长至还是很黏着娘,尤其是爹不在的情况下。

上前抱着娘的腰,和娘腻歪了一会。“娘你不开心吗?”

林照夏摸了摸他的脑袋,看着这个快长到自己肩头的儿子,欣慰地微笑着,去解他的书包,“娘没有不开心。怎么不等娘去接你?”

“就在隔壁小区,我自己懂回来,不用娘接。”

长至现在是暑假时间,过了这个暑假,他就要上六年级了。过了今年夏至,他满了九岁,小学跳了两次级,九月就能上六年级了。

六年级的课程他其实已经学完,也是可以跳读初中的,但林照夏怕他跟不上,还是让他在上学再上一年,这个暑假给他安排了初一的课程。

他现在白天去私教那里上初一课程,再上一些业趣班,晚上继续跟着吕善长读书,四书五经早已经学完,现在跟着吕善长在学史。蒋项也安排了国史国法之类的课让他读了。

“娘,伯伯那边今晚要去接弟弟,要在张家吃饭,回得晚,说晚上的课在家自习。”

林照夏点头,“好,娘知道了。那娘晚上带你出去吃好不好,再带你到外头逛一逛?”

赵广渊给长至安排的课业太多,林照夏逮着空闲就带他到外头放松,或是开车带他到附近走一走。这个暑假,也计划了要带他到外面旅旅游,看看大好河山。

“好!”长至高兴得应了,他最喜欢和娘一起外出了。

傍晚时分,吕善长关了古玩店,驱车到了张家。停好车,打开后备箱,拎着大包小包按响了张家的门铃。

张母牵着两岁的外孙吕望宗,给他打开门。“今天怎么来晚了?”

“阿姨。今天店里客人比较多,门关得有点晚。”见脚上扒着一个小肉包,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齐齐,想爸爸了吧?”

见张母接过他手里的大包小包,一把提起儿子,抱在怀里,逗弄起来。见儿子被他逗得嗄嘎乱笑,差点抱不住,感慨万千。

他以为吕家从此绝嗣了,可绝处逢生。又以为敛秋会不要这个孩子,没想到最后她又心软了。

最终还是把齐齐生了下来。

可一想到,张父张母还是没同意他们的婚事,面色又黯了黯。

本来还不让他养齐齐的,还打算让齐齐姓张,他极力反对,好在敛秋也站在他这边,最终孩子还是姓了吕。

平时孩子养在张家,由张母在带,周末他就把孩子带回家。

张父坐在厅里,见他抱着孩子进来,“来了?”

吕善长恭敬地点头,“叔。”打了招呼。抱着儿子坐在一边的沙发上。

“今天店里很忙?”

“是。店里的古董字画卖得好,今天来看画的人也比往日多了些。还来了几个书画协的朋友,忙着招待,来晚了。”

吕善长现在是书画协会的人,因为他极佳的书画造诣,现在有什么活动,组织都爱叫他去。

他平时也参加各种活动,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开了一些人脉,店里的生意有朋友们帮着推荐,销售额每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店里生意好,他分红也多,加上他所做的字画也卖得好,去年底也在林照夏那个小区买了一套房。

虽然张敛秋说那里她有房,让他住过去就行,但他还是执意买了一套,装修好就租了出去,和儿子住到了敛秋的房里。

儿子平时虽然养在张家,但他周末还是争取到和儿子呆两天时间的。

有时候周末张敛秋能回来,有时候她好几个月都回不来。

原先张爸张妈极力反对他和敛秋交往,连孩子都不想张敛秋生下来,但敛秋执意生下孩子。张爸张妈好长时间都没给吕善长一个好脸。

后来也慢慢想通了,就张敛秋这样,天天不着家的,张爸张妈那些门当户对的朋友,估计看不上这种不着家的儿媳妇,还是在娱乐圈这个染缸里长期泡着的。

除非张敛秋能回归家庭,当个家庭主妇。

可张敛秋是这样的人吗?

明显不是。

后来张爸张妈也就想通了,就自家女儿这样,一年有大半年在外头的,年节假日忙得跟条狗一样,连过年都不定能有时间的,也就吕善长这样的男人能包容她了。

虽然还是没把他当女婿看,但见他养外孙养得好,对女儿也好,也能和平地与他共处了。

“敛秋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张妈也坐了过来,接过外孙在怀里抱着。

“没有。她说这几月都在甘肃那边拍片,中间请不到假。”

张妈啧啧地抱怨起来,见外孙抬头看她,便止了话头,“我们齐齐乖,别学你妈妈不着家。”

“齐齐乖,听外婆外公的话。”小孩奶声奶气地保证。

把张妈喜得不行。抱着小孙孙就是一顿亲。连张爸都是一脸的笑意。

张妈看了旁边的吕善长一眼,罢了罢了,他们要结婚便随他们去吧,管不了了。吕善长也挺好的。

他们张家挣下的这些家业,挑女婿也是一门技术,挑得不好,女婿对女儿不好,还要吃张家财。吕善长这样的就挺好,家里只剩他一个了,也牵没绊的,瞧着人品也是个好的,小孙孙由他们养大,将来培养孙孙就是了。

不过现在是他们想女儿有个家,自家这女儿还不肯着家了。哎。

另一边林照夏和长至在外头吃饭回来,各自梳洗了一番,母子二人歪在沙发上看电视。

看的是林照夏卖的那部电视版权,由林照夏主创,赵广渊润笔的以大齐为背影的古装权谋剧。《大齐风云》片名刚闪了出来,浑厚略显悲怆的主题曲便响了起来……

今天这集讲到敬德太子被污谋反,东宫被血洗,皇后娘娘在宫里自缢,母族推出午门斩首,女眷及旁支被流放,端的是一个悲壮,天地同悲。

背景渲染极为不错,天边卷着乌云,灰蒙蒙的天,风起,落叶在地上打着旋,飞沙走石,天地变色,百姓含悲送皇后母家,数代忠心护国的戍边将士们最后一程……

看得长至泪眼汪汪。

“爹是不是写的外曾祖的经历?”

“是,你爹套了吕家的一些经历在里面。但敬德太子母家也是忠勇的护国将士。”

“大齐这些上位者是不是脑袋都装了水?容不下这些为国为民的家族!”长至很是不满。

“大齐传世已经十八代,赵室已无法撼动,外患少,便慢慢弃武重文,没了外忧,搞来搞去的只有权谋倾轧了。就觉得守边的将士们开销过大了,每年的军费都要耗去一大半的国库收入,朝中**,磨刀嚯嚯也只能伸向这些人了。”

“就是太平年月,都不能忽视将士们的作用,保家卫国还得靠他们。”刀枪闲置久了,需要用时,还能拿得起来?

长至在现代耳闻目染,现在太平盛世,华国三军都要时常联合军演呢,自己弱就要挨打,外强环伺,落后定会挨打,有时候你看到的太平并不是太平。

“我儿说的对。那你就要好好的,用心看用心学,将来也能多帮一帮你爹。”

“娘,儿子知道的,儿一定学好了本事,将来帮爹。”

林照夏听了很是欣慰。长至没有兄弟姐妹帮衬,只有自身更强大,才能护得住自己想护住的。

林照夏盯着电视屏幕,“大齐风云”还在播着,这已是各卫视的二轮播放了。自年前开播以后,立马就火了。编剧林照夏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在业内也渐渐有了名气。

自年后开播以来,她时常能接到合作的邀约,这半年来,忙得很,也参与创作了几部作品,都让她很有成就感。

她之前追求的想有一部代表作的目标已经实现。

越发想起赵广渊来。

人就是这样,所盼所愿达成,低一层次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盼着更高一层的精神层面的慰籍。她又是大半年没见到他了。

京城,由皇陵送过来的西瓜被蒋家安排送进了宫里。

至正帝安排人往各宫都送了几颗。自己让大太监抱了一颗在御书房里切了,与一众议事的众大臣同享。

“来来,都尝一尝。”至正帝盛邀各臣工都尝一尝。

在御书房的都是肱骨重臣,往年皇上收到贡瓜,也会分他们半个一个,没想到京城附近还能种出这等好瓜来了,听说还得了大丰收。

一众大臣也没有推辞,各自捧了一牙吃了。

绿盈盈的瓜皮,皮薄沙瓤,且无籽。尝一口,嗯,脆爽,清甜!好吃!忍不住又吃一口,再吃一口!

很快就把一牙西瓜啃了个精光,恨不得把白瓤部分都啃了。

望着大太监处,盼着他能再切一个。

到正帝也吃得爽快,“朕竟不知如此好瓜竟由皇陵那边种出来了。当赏!”

一众大臣纷纷附和。

齐亲王出列,“皇兄可不要吝啬,把这些瓜都揽尽了,可得给臣弟们留上一些。”

一众大臣纷纷点头,生怕皇帝把人家齐雅铺子的货都要完了,好歹留一些出来,他们也好安排下人去买几个回家吃。

只是几个如何够。可听说皇陵那边今年只种了五亩,只收了万斤,怕是不够分的。

有大臣想到此,便建议道:“皇上,这‘红宝石’既然特别适宜皇陵种植,那不如下旨让皇陵那边各户只留一二亩种粮,允出大半土地种植此瓜。”

“是啊是啊。听说皇陵那边的土地极适合种此瓜。听说那户人家试了三年,今年才找到最适合种植的品种,竟一举得了丰收。往年劳心劳力等着别处别国进贡,还不如此瓜,何不让他们多种?”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

今年天气这般热,他们恨不得就抱着西瓜当饭吃了,估计家里也只能买上几个,那哪够吃。

至正帝让人算了算皇陵的陵户手中的田地,盘算了一番,若让陵户们不种粮全部种瓜似乎也不行,当然可以由皇庄送粮给他们食用,也可让他们拿钱到外头采买粮食,但陵户们自产自足惯了,用全部土地用瓜怕是不行。

万一明年天象不好,收成不佳,至他们吃不饱饭,还影响他们看守皇陵的工作。

且今年试种成功,明年大规模种植,也不知情况如何。

盘算了一番,又与各臣工商议了一番,“那便让皇陵那边明年各户允出一半土地种……”种?叫什么来着?

“红宝石”?

瓜如其名,确实好看又好吃,但这个名字吧……至正帝思忖片刻,“就叫陵瓜吧。下旨让陵户们匀一半土地明年种此陵瓜,若明年得丰收,后年再匀出更多土地种植。种子由那户林家提供,一应栽种指导也由林氏一家负责。”

又想林家今年种出此等陵瓜,有功,当赏。“便赏林氏一家银百两,细棉二十匹。”

“是,皇恩浩荡。”

如此,被林家叫“红宝石”的西瓜,便改叫陵瓜,传遍京城各地。

京城各达官勋贵派了下人到齐雅铺子守着,就想着买上一两粒陵瓜回去,这皇上盛赞的陵瓜一颗都炒到了几十两银子。

林家,收到赵陵丞拿来的皇上赏赐,一家人跪伏地上,谢了皇恩。

赵陵丞吩咐了林家人几句,说皇上明年要在皇陵的地里大举种瓜,要求各户允出家中一半土地种瓜,还要让林家去地里给各家指导,林家一一应了。

给赵陵丞送了好几个大西瓜,恭恭敬敬地送走了他。

“这红宝石以后就改叫陵瓜了?”

“叫陵瓜也挺好的。以后各地若种出此品种,也不敢叫陵瓜。咱们可是独一份的。”毕竟赵室皇陵就此一处,还有别的地方吗?

叫红宝石,得了种子,在别的地方种了,都能叫红宝石瓜,但陵瓜只他们这里独一份。

“各家允一半土地种瓜,但粮食可能够吃?”

林秋山想着家里的田,点头,“别家不知道,咱家是够吃的。溪儿那边拿来的高产粮,咱家掺着种,囤了不少粮,种一半地够咱家吃了。家里也有些存银,不行的话,拿银子到外头买粮就是了。”

怕别家也是这么想的。一百文一斤陵瓜,七八文一斤粮,谁都懂如何选择。

估计有些人恨不得拿地全种上陵瓜才好。

但林秋山觉得陵瓜卖得价再高,地里还是要以种粮为主。饿肚子的时候还是要吃粮,哪能吃西瓜的。而且西瓜也只夏天有。

因要提供种子,要指导栽种,一家人又忙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