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远去的风筝 > 第九百一十五章 自食其果

远去的风筝 第九百一十五章 自食其果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9:38 来源:小说旗

鬼子军曹得到命令后,带着搜索队迅速前进。

就在鬼子军曹带着搜索队就要靠近**时,只听见“呯”的一声枪响,那个可怜的军曹哦,被慕容河一枪精准地命中扁脑袋,那个军曹的步枪“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了,身子僵挺挺地倒在了公路上。

其他的鬼子一听见枪响,马上找隐蔽,可崖谷底的公路上,哪有什么地儿可隐蔽。慕容河迅速换了子弹,又一枪打中了一个慌乱中的鬼子兵。其他的鬼子兵纷纷跳下公路,躲到小河里去了。慕容河也不忙着射击他们,换了子弹后就瞄准着公里上等着。

鬼子的车队明显加快了速度,只剩下一辆卡车还没有开进崖谷里。

鬼子少佐见前面开路的没有前进,骑着马就往前赶。

卡车上鬼子的机枪倒是不少,子弹也充足,可是崖谷里没有看见敌人,崖顶也没有看见敌人,那几个鬼子抱着机枪上摇摇,下摇摇,就是不知道该往哪里扫射。

鬼子少佐骑着马很快冲到前面,抽出战队,往前挥舞着,冲着小河里的鬼子兵大喊:“嘎嘎弟弟!”小河里的鬼子兵们慌忙起身,端着步枪就往前冲,可没冲几步,又是一声枪响,一个鬼子兵倒在了小河里,水花高高溅起,原来是北面的崖顶上,常超奉命与慕容河两面夹击。

这下车顶上的鬼子机枪手终于找到目标了,抱着机枪“哒哒哒”地拼命往崖顶上射击。第一辆卡车在机枪手的掩护下,开足了马力,往西冲去。

“轰”“轰”“轰”三声巨响,三颗**被鬼子第一辆卡车压炸了,第一辆车车轮被炸掉了,趴在公路上,把后面卡车前进的路给堵死了。

这时候,第七两卡车已经开进了崖谷,十几个鬼子兵跟在第七辆卡车后面,一边掩护,一边撤进了崖谷里。

姜大明见时机已经成熟,马上下令,崖谷口两边崖顶上的大石头,被特战队的兄弟们喊着号子往下推。一时间,一块块的大石头从七八十米高的崖顶上坠落下来,没一块石头都不亚于一棵手**的威力。

几块大石头砸在卡车上,卡车马上就趴窝了。砸在鬼子身上,鬼子的狗血顿时嘴里喷溅出来,喷得崖壁上脏兮兮的。车顶上机枪手想向崖顶射击,可根本看不见人,而且几块石头下来,把车顶上的鬼子连同机枪,都给砸烂了。

慕容河见队长已经下令狂砸小鬼子了,自己也没闲着,先一枪就把骑在马上东奔西跑,狂呼乱叫的鬼子少佐给咪西了。鬼子少佐中弹后,从马背上摔到公路边上,又从公路边滚进了小河里,四脚朝天的躺在河水里,死鬼子,叫你知道知道,鹰嘴展翅翱翔的英姿,到底是你狗屁的大和民族的象征,还是咱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超哥不慌不忙的,公路上的鬼子迟早要被石头砸死,所以超哥专门挑那些躲在小河大石头后面的鬼子干,只要鬼子从石头后一露头,超哥就“呯”的一声,让狗日的脑袋开花。超哥一脸冰霜的,一连爆了三四个鬼子的头,可就这样,超哥依旧没有露出一点笑容,还是那么满脸的酷,满脸的帅!

慕容河弄死了鬼子少佐,又开始挑那些抱着机枪疯狂地朝崖顶上胡乱扫射的鬼子机枪手玩。慕容河算是过足瘾了,一枪一个,中间几辆卡车顶上的鬼子机枪手,差不多都是被他给咪西了。

姜大明和彪子带着两边的队员,推着石头砸完了崖谷口后,又抓紧时间带着队员们,跑到崖谷中间,喊着号子“一二三,推!”,块儿大个儿肥的石头从崖顶快速坠下,“轰”的一声,又砸趴了一辆卡车,“轰”的一声,又砸扁可俩鬼子。

石头用得差不多了后,姜大明扯着嗓子对队员们喊:“兄弟们,不用急着用枪射杀小鬼子,现在听我命令,拿手**找准了鬼子车篷炸,只要把鬼子的毒气**给炸响了,让小鬼子们自己尝尝毒气的味道吧!”

兄弟们一听,也不搞啥集束手**了,拿起手**,一拉引线,立马就朝鬼子卡车扔下去,我的妈呀,几分钟功夫,鬼子的七两卡车上的毒气弹都炸响了,那声音怕是传得几十里地都听得见。更令人可怕的是,那毒气的浓烟,在狭长狭长的崖谷里,把那些小鬼子们熏得满地打滚,有的鬼子跳进小河里,拖下军装,就捂住鼻子嘴巴。可在这种浓度下的毒气里,这招根本就不管用,鬼子们一个个狂咳了一阵后,就在小河里挺尸了。

浓烟很快就升腾上来了,崖顶上已经能闻到毒气的味道了。再说,这么大的爆炸声,鬼子附近的部队肯定已经在赶往这里的路上了。月松对着彪子大喊:“彪子,带队迅速撤离,咱们到三十里外的梁家坳会合!”

“不是啊,队长,还有那么多鬼子的武器弹药都没收呢,就这么就走了?”彪子还舍不得那些武器弹药,呵呵,穷惯了的新四军啦,哪里舍得丢下这些宝贝。可是现在毒气正浓,又没时间等毒气消散,不只能丢下还能怎么的。再说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咱特战队的兄弟们在,只要有咱新四军的兄弟们在,还愁鬼子不给咱们送更多更好的武器弹药来?也不瞧瞧自己手上,那97狙击步枪,那百式***,那香瓜**,那掷弹筒,38大盖就不必提了,有几样不是人家慷慨解囊的小日本子送来的。

姜大明对着彪子大喊一声:“啰嗦啥,撤!”说完带着这边的兄弟们撤走了,直朝三十里外的梁家坳奔去。

姜大明带着特战队火速撤离鹰嘴崖,快速向梁家坳赶去。由于三哥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所以派三哥打头阵,在前面侦察前进,唐四带着其他队员,与三哥相隔几十米的距离,紧随其后。月松和邓鸣鹤殿后。

一个多小时后,三哥突然折返回来了。唐四让队伍在一个小树林里停了下来。月松和邓鸣鹤与队伍会合后,三哥指着一百多米外的一个村庄,说:“罗子,那就是梁家坳。”

月松对唐四说:“四周警戒!”说完拿出望远镜,仔细地观察村子周围和村子里面的情况。

早听团长说过,梁家坳是个大村子,村里全部姓梁,分为上下两个湾,合起来号称梁家上下八百户。姜大明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房子做得整齐有序不说,有好多房子都是青砖青瓦,屋顶还都有龙头脊。村子周围,还做了一圈打墙,这打墙啊,全都是用砂石一节节打磊而成,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极其坚固耐用,一般情况下,就是没人管理没人修缮,一堵打墙经历个上百年的风风雨雨是绝不会倒坍的。从村子里的房屋可以看得出,这个村子里是比较殷实的,可为啥要用不太好看的打墙来做全村的围墙呢?简单,打墙虽然不像古城墙那么高,通常比较低矮,但普通枪炮是撼不动它的,所以对于村子来说,作为保护村子的围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村子周围全都是水田,水田里种的全是麦子和油菜,虽然已经是冬末,春天的脚步正在缓缓向这里走来,但倒春寒还时不时地袭来,麦子绿油油的一大片,却还没有长高。油菜也是绿油油的,却还没有开花的迹象。田间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小山丘,山丘上全是一片片的小树林。在这种地形中,水田里难以藏人,但小山丘上的小树林却是要格外小心的。月松自己举着望远镜仔仔细细地观察了村东头和村西头的小树林,没发现什么异常。就对身边的常超说:“超哥,你再好好观察一下那两片林子,没啥事,咱们再进村。”

超哥也不答话,提着狙击步枪就侦察去了。

姜大明拿着望远镜继续观察村子里的情况。一条不算宽的公路一直通到了村口,村口有一处高大的牌坊,牌坊上刻着四个大字“古镇清风”,这四个字写得苍劲有力,是正宗的颜体楷书,看样子这个村子里自古以来就是有读书人的。下面还刻着三个行书大字“梁家坳”,这三个字则是典型的米体行书。月松心想,这村还真有意思,看来还真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啊,从字体就可以看出,这里可是代代出才俊啊,而且应该是民风淳朴,要不,那字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看出是练习的那一家的。

正当津津有味地月松欣赏着牌坊上的字时,月松蓦地发现,牌楼上有人,应该是两个,而且都拿着步枪,看样子,这个村子是很注意自我保护的,估计也是自古以来留下来的传统吧,殷实户多了,土匪自然是常光顾的,这不,身后的三哥就对这村子颇为熟悉的。

姜大明见常超回来了,就问:“超哥,咋样?”

超哥一脸平静地摇了摇头。

“鸣鹤和超哥断后,三哥跟在我身后,唐四带着其他人跟着,进村!”姜大明说完,提着狙击步枪就出了林子,沿着公路,径直朝牌坊走去。

刚走到牌坊下,就听见一个声音喊了一句:“站住,干啥的?”

姜大明早知道会有人问,不慌不忙地说:“新四军五师特战队的,特来拜见梁天柱村长。”

“等着,别动哦!”那个声音说。

姜大明用眼睛的余光看见,牌楼上的两支步枪,枪口都指着自己的脑袋。三哥谨慎地把双手按在腰间的两把盒子炮上。

牌坊后面突然闪出一个人,提着步枪快步跑进村里去了。

嘿,竟然牌楼后面还窝着一个,不赖啊,能躲过我的眼睛,行,好样的!姜大明心里想着,身子站在原地一直没动。

大约三分钟后,一个杵着拐杖的七旬老人从村口走出来了,身后跟着四个背着步枪的小伙子。估计这位就是村长大人了。

七旬老人步子挺碎,但速度还不慢,年龄虽然不小了,但精神矍铄。七旬老人迈着碎步转眼就到了牌坊下,月松敏锐地发现,老人微笑着的脸闪过了那么一丝异样的跳动。虽然月松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总觉得有些心里不安,按说,这么一个古村,村长定是德高望重的,既然全村都心向新四军,不会对特战队不利呀。

姜大明见老人在牌坊下立定了,忙客气地说:“老先生,想必您就是梁村长吧。”

老人微微一笑,把拐杖往臂弯一挂,拱手问道:“鄙人正是,敢问大军长官贵号啊?”

“不敢不敢,新四军第五师特战队队长姜大明拜见梁老村长。”月松话刚说出,站在村长身后的一个小伙子嘴一张就说:“不是,刚才……”

可话还没说完,梁老村长“嗯”了一声,打断了小伙子的话。梁老村长伸出右手,稍稍弯了下腰,说:“长官,请进村,外面风大,请屋里说话。”

姜大明忙拱手说:“讨扰了!”然后带着队伍,与村长并肩走进了村里。

两个小伙子把月松他们带到了一个大宅子门口。姜大明抬头一看,宽大高峻的门廊下,一尺多高的檀木门槛,门口还坐着两个半人高的是狮子,门廊上挂着一个黑底红字的长匾,匾上写着四个遒劲有力的柳体楷书大字“梁氏宗祠”,好家伙,这气派,在城里见到还不算难,但在这山野村庄里,可是少之又少的。

姜大明心里暗暗佩服这个村子彰显的那种文化底蕴,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朱泾村,想起了作为朱泾村的爷爷,想起了朱泾村的练功场,想起了朱泾村古旧的书香。

姜大明停下脚步,细细地看着门廊上的柳体大字,对梁老村长赞叹道:“梁老村长,贵村真是古色古香,源远流长啊,想必贵村一定是辈辈有才俊,代代出英豪啊。”

“长官抬举了,山野小村,不足挂齿,长官请!”梁老村长把姜大明让进了宗祠的院里。

姜大明与老村长并肩穿过小院,走进祠堂内。身后的队员们,一个个四处张望,“啧啧”地赞叹着难得一见的国风老宅。

祠堂里面是三进三出,三个大厅,两个天井,宽敞明亮,慈祥中透着威严,就像眼前的梁老村长一样。再看那北面的神台上,供奉着几十个灵位,墙壁上,挂着上十个穿着各朝官服的先祖画像,香炉里长年香火缭绕,烛台上四季烛火通明。神台下一张八仙桌,桌子东西两侧各摆一把古朴的圆椅,顺着正堂,两侧又各摆了四张宽大的黑色圆椅。

正当姜大明和兄弟们专注地欣赏着老宅时,一个小伙子匆匆走到老村长身边,说:“不好了,村长,七婆婆家小孙子狗娃掉井里了。”

“慌啥!”老村长呵斥道,又转身对姜大明客气地说,“村里出了点急事,长官先坐,我去去就回。”

“不妨,不妨,您先忙!”姜大明客气地说。

“来啊,给长官们上茶!”老村长声音洪亮地说,说完就在几个背着步枪的小伙子的护卫下,走出了祠堂。

老村长刚走出祠堂,在小院子里站定,姜大明就听见屋顶上有动静,可刚一抬头,就听见四周的墙壁上“啪啪啪”的一块块地掉下来很多青砖,每个青砖落下后,墙壁上就露出了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屋顶上还有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已经瞄准了姜大明和特战队的兄弟们。

姜大明正纳闷着,忽然听见小院里捞村长说:“来呀,拿下!”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