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远去的风筝 > 第八百三十一章 日记

远去的风筝 第八百三十一章 日记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9:38 来源:小说旗

原来是讲解丛林作战。

王寻脑海里一下浮现起关于倒三角伏击阵的知识。

在昆明训练营的时候,教官就给他们详细的讲解过倒三角伏击阵,新兵训练营也组织了几次倒三角伏击阵的演练。

倒三角伏击阵给王寻留下的印象可以说十分深刻。

在丛林地形,倒三角伏击阵真的是一种十分厉害的战术手段。

就在王寻浮想联翩的时候,庄涛又说道:“关于倒三角伏击阵,想必你们在新兵训练营的时候就已经系统的学习过,我就不多讲了。”

王寻和一众新兵顿时愕然,不讲倒三角伏击阵么?

庄涛微微一笑,又说道:“倒三角伏击阵在丛林战中的确好用,但丛林战的形式绝不只倒三角伏击阵一种!”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另外一种作战方式,陷阱!”

“是的,你们猜测的没错,就是猎人捕猎的陷阱!”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陷阱不仅能用来捕猎,也同样可以用来杀人。”

“尤其是在丛林环境之中,陷阱的效果将会获得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

“你们设想一下,如果前出仁安羌的两个集团军、二十个步兵师八万人,每个人都在丛林之中挖掘一个陷阱,那是多少个?”

“那将是整整八万个陷阱!八万!”

“每天挖一下陷阱,半个月就是十五个!”

“八万弟兄半个月,那就是一百二十万个陷阱!”

“丛林中藏着这么多陷阱,小鬼子将寸步难行!”

“如果再结合我们的穿插、袭扰,再加倒三角伏击阵,你们可以想象,等待鬼子的将会是什么结果?”

王寻稍稍想象了下,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将是个十分可怕的场面,只是想想就让人感到肝颤。

庄涛又接着说道:“今天,我只给你们讲两种最简单、也最容易布置的陷阱。”

一边说,庄涛一边就从背后取出一把工兵铲,这把工兵铲是英缅军标配装备,做工不怎么样,但是胜在结实。

王寻和全营四百多个弟兄便不约而同围成一圈。

用了还不到五分钟,安镇远便在松软的地面上挖出一个长宽深各约半米的陷阱。

一边挖,安镇远一边讲解道:“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我就只是做一个示范,在实战中你们的陷阱可以挖得更大、也更深!”

“只要时间足够,你们可以将陷阱挖到长宽超过两米,深度超过一米!”

“但是再大就没有必要了,因为陷阱挖得再大,效果也不会变得更好。”

“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挖出一个超大型的陷阱,还不如多挖几个陷阱。”

挖好了陷阱之后,安镇远又从背包里边取出一把竹刺,钉入陷阱的底部。

钉好了竹刺之后,安镇远又在陷阱顶上覆盖几根木条,然后再覆盖树枝,最后再在树枝上铺上一层枯枝败叶。

枯枝败叶铺好后,就再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这时候既便是经验最丰盛的猎人,也绝对看不出来这里隐藏着一个陷阱。

不过王寻还是一下就发现了问题,质疑道:“可是长官,这么点深的陷阱,就算鬼子不小心踩到并掉了进去,也是扎不死吧?”

“是啊,这个陷阱顶多也就扎伤脚。”

“是撒,至少也得两米多深的陷阱,才有可能扎死人嗦。”

王寻起了一个头,其他的新兵蛋子便也纷纷跟着提出疑问。

庄涛微微一笑,说道:“你们说的没错,这样子的陷阱根本就扎不死人,顶多也就扎伤鬼子的脚,令其受伤而已。”

顿了顿,庄涛又说道:“但我要说的是,我教给你们设置这陷阱的目的,也根本不是为了杀鬼子,而只是想要让这些鬼子受伤而已。”

“啥子,只是想要让这些鬼子受伤?”王寻愕然道,“这是为啥子?”

“道理很简单。”庄涛冷酷的说道,“如果惂阱挖得太深,直接把率进去的鬼了给扎死了,其他的鬼子只需一把火,把他们烧成骨灰带在身上就行了,非常容易携带,并不会对其他的小鬼子造成太大的影响,对吗?”

王寻和周围的官兵不约而同点头。

庄涛又说道:“但如果只是扎伤,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南方军的鬼子穿的大多是胶底鞋,胶底鞋根本挡不住竹刺的穿刺,所以掉进陷阱后十有**会被扎伤脚。”

“脚被扎伤后,行动肯定会受影响。”

“如果只是一只脚受伤,还可以拄着拐仗行军。”

“但是如果两只脚都被扎伤,那就只能躺在担架上被同伴抬着行军。”

“这也就是说,只要一个鬼子负伤,就得有两个鬼子拿担架来抬他,这不仅给鬼子的行军造成了极大累赘,事实上也造成了非战斗的减员。”

王寻的眼神一下子就亮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个理。

看来有的时候,打伤鬼子比杀死鬼子效果更加好。

庄涛又从挎包里拿出了一节竹筒,继续讲解道:“现在我再给你们讲第二种更加隐蔽也更容易布置陷阱,这其实是一种地雷,竹筒子弹雷!”

“这种竹筒子弹雷的结构非常简单,就一块底板,一节竹筒,外加一颗子弹。”

“在底板上有一枚铁钉,尖端朝上,竹筒一端被固定在底板,子弹置于筒中,现在我再给你们示范一下该如何布置竹筒子弹雷。”

说完,庄涛就开始布置竹筒子弹雷。

片刻之后子弹雷布置好,庄涛又拿起一只假肢用力踩上去。

只听笃的一声,子弹雷被击发,假肢的脚板直接被子弹击穿。

由于子弹不在密闭的枪膛之中,所以弹头的杀伤力极大衰减,但是近距离射穿人体脚板却仍旧是轻而易举。

庄涛又让王寻他们营的官兵,传看已经被子弹击穿的假肢。

相比竹刺陷阱,竹筒子弹雷更加隐蔽也更加容易布置,唯一的不便之处就是竹筒子弹雷没有办法自行制作,要靠后方提供。

王寻有写日记的习惯。

回到驻地,王寻就打着手电开始记日记。

查夜的宪兵虽然发现了宿舍里边的灯光,但是并没有过多干预,因为师长说了,大战在即,要给这些新兵一定的自由空间。

只要他们不把军营欣个底朝天,随他们。

握着姐姐送的钢笔,王寻开始记录日记。

“今天吃了红烧肉,红烧肉真好香,真好吃。”

“还见到了传说中的特战旅的旅长,庄涛。”

“传说安旅长有一丈高,眼如铜铃,那都是瞎说。”

“安旅长其实也就是个普通人,就是作战经验比我们丰富一些。”

“他今天教了我们怎么做陷阱,还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打伤鬼子其实比打死鬼子更能够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部队明天就要开拔了,好紧张啊……”

最后一个啊字还没写完,外面忽然间响起急促的哨子声。

“龟儿子滴,搞啥子嘛?”王寻愣了一下,赶紧收起笔记本还有钢笔,小心翼翼的装进挎包,准备起床。

就在这时候,营长忽然冲进来。

“全体都有。”营长厉声喝道,“紧急开拔!”

“说啥子?紧急开拔?”王寻一下就愣在那。

紧急开拔?这个时候?现在才是零点刚过啊,离开亮至少还有五个小时!

但是开拔令已经下来,王寻再怎么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赶紧穿衣起床,又以最快的速度将被铺打包,背到背上。

几分钟后,王寻就跟着战友来到驻地操场上。

夜幕之下,只见他们师的十几个营基本上已经完成集结。

然后一队队的卡车就开进驻地,列队的战友们纷纷上车。

过了大约有十几分钟,便轮到王寻所在的营,王寻跟着战友也登上卡车,一路摇晃来到曼德勒火车站。

……

几乎同时,高桥彦一也躲在帐篷里边写日记。

高桥彦一是第28师团所属步兵第30联队步兵第1大队的一名上等兵,两年兵。

别看高桥彦一的军龄并不算长,仅只有两年,却已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了,其中最为辉煌的战绩就是登陆夏威夷本岛。

登陆夏威夷本岛之战,步兵第30联队还属于第2师团,那时候高桥彦一还属于荣耀的仙台师团的一分子。

夏威夷之战结束之后,第2师团调回国休整。

也是在这时候,日军大本营将步兵第30联队从第2师团的序列中抽出,与步兵第3联队及步兵第36联队,编成原本空缺的第28师团。

从这三个联队的番号,可以看出第28师团是一个真正意义的野战师团。

日军大本营将第2师团以及新组建的主力野战师团第28师团一并编入第27军,也足见对缅甸战场的重视程度。

说韩勇是帝国死敌,裕[新 ]仁是认真的。

总之,高桥彦一不仅参加过夏威夷之战,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出身仙台师团,作战意志也是十分的坚决。

这点,从他所写的日记中就能够看出来。

到今天伪止,第28师团已经在伊洛瓦底江右岸的丛林中行军超过七天。

这七天行军,白天飞蝗侵袭,夜晚蚊蝇叮咬,行军的困难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换成意志稍微薄弱一些的,早就已经崩溃。

但是第28师团的官兵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至少高桥彦一这个上等兵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握着钢笔,高桥彦一在日记本上写道:“佐藤君已经睡熟了,鼾声如雷,可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虽然远在异国他乡的热带丛林,可是我的心却已经飞回到了万里之外的日本,飞回到仙台,回到我的爱人的身边。”

“花子的千针韧我一直都贴身收藏着。”

写到这里,高桥彦一便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腰间。

在他腰间,绑着未婚妻千叶花子送他的千针韧。

“等着我,花子,我一定会实现你许下的愿望,三年之内我一定会获得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造的机会。”

“等我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我们就立即结婚。”

“结婚之后你在家里带孩子,侍奉父母,而我,则继续回到支那战场,为帝国、为天皇陛下开疆拓土。”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忽然响起:“高桥君!”

高桥彦一便立刻从帐篷里边探出脑袋,一脸诌笑看着巡夜的宪兵队长。

宪兵队长与高桥彦一是熟识,颇有些无奈的说道:“这天色已经不早了,明天还要长途行军,赶紧睡觉!”

“哈依!”高桥彦一微一顿首,麻溜的收起钢笔和日记本,再然后关掉手电筒,往毛巾毯上面一躺,很快就进入到了梦乡。

寂静中,仅有的一小节蚊香很快燃尽。

原本被蚊香所阻的蚊子立刻蜂拥而至,向露宿在河滩上的日本兵发起猛烈攻击。

营地里立刻响起“噼噼啪啪”的声响,然后一个又一个的日本兵被蚊子给咬醒,然后再也无法入睡,只能瞪着眼睛数天上的星星。

……

黎明时,火车缓缓驶入仁安羌火车站。

“下车,快下车!”随着营长一声令下,王寻和战友们便纷纷背上背包,下火车。

下了火车后紧接着就是两个小时急行军,直到饿得前胸贴后背终于来到一处营地,这时候营地里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玉米面窝头。

除了玉米面窝头,还有堆积如山的武器。

再然后就是排队,每人先领取四个窝头,再领取武器弹药。

轮到王寻的时候,负责分发的军官问道:“什么兵?”

王寻不假思索的道:“步兵。”

军官便立刻拎起一杆伽兰德步枪递过来,一边问道:“这是伽兰德步枪,会使吗?”

“会。”王寻一把接过步枪,连连点头道,“在新兵训练营里用过大八粒,挺好使。”

“希望你利用好它!让它痛饱鬼子的鲜血!”军官向王寻投来鼓励的眼神,遂即又将刺刀以及子弹袋都递过来。

王寻接过刺刀和子弹袋,手忙脚乱的绑在身上。

再看周围的战友,全都已经领到了各自的武器。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