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续命大明朝 > 第十五章 南京大整顿,已亡人生还

续命大明朝 第十五章 南京大整顿,已亡人生还

作者:高十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一鸣来到南京,被眼前的盛景震撼住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整齐的街道,以及繁荣的商业,与京城俨然两番景象。

“秦老将军,以前可曾常来南京?”高一鸣问身边的秦良玉。

“那倒不曾,臣一直和夫君镇守四川,难得出川一次。”

“离家日久,老将军思乡否?”

“不敢,勤劳王事,顾不上其他。”

“老将军这些时日辛苦,到南京之后一定要好好歇息上几日,如今地方核查众藩王人口、财货的工作基本走上正轨,想来不久就可完成,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朝廷臃肿的机构进行整治一下,待这些事情完成,我们就兵发四川。”

“皇上,请恕臣多嘴,您为何不一鼓作气,乘胜荡平闯贼呢?”

“哈哈,张献忠这一伙贼寇不灭,我们大后方就不安宁,后方不稳我们如何能应对清军这只饿狼?如今李自成被我们压缩在河北地,听说他内部也在整军,让他先给我们阻挡一下清军吧,等灭了张自忠之后,再收拾他。”

“您不怕他们投降清军吗?”

“这我放心的很啊,他们打的口号可是为百姓,如果一旦和清军同流,那他们会不战自溃,再说了我们的百姓可比朝堂上大多数官员有节操多了,你放心吧。”

“那我们不可不防闯贼的属下有软骨头的偷偷投降清军,洪承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经秦良玉一提,高一鸣才想到这个大反派洪承畴,鼓动清军入关的就是这家伙,灭南明也是功劳大大的,因为他是明朝重臣,所以对明朝的军力布置了若指掌,为清军攻灭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已经是顺治二年,如果不是高一鸣的出现,扰乱了历史进程,此时的顺治小皇帝应该已经坐在京城,洪承畴也应该是顺治驾前的红人了,因为皇太极一直对他有防备,终其一朝,从未重用他。而他在顺治朝因为献计引清兵入关,受到多尔衮看中,之后飞黄腾达,是清朝第一位汉臣宰相。

“老将军放心吧,我授以吴三桂重兵,就是让他在万一之时,抢先袭取山海关,从水路出兵威胁清军老巢盛京,以便于阻止清军南下。黄得功现在也牢牢控制着京城咽喉之地万全都司,谅清军也不敢贸然南下。”

“陛下思虑周全,臣多虑了。”

“老将军过谦了,如此,说明老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将帅之才,既能百战百胜,又能统揽全局,正是我需要的股肱之臣啊。”

“皇上谬赞了。”

高一鸣来到南京紫禁城,在皇宫外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随后在百官的簇拥下,走进了南京的紫禁城。

南京紫禁城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有文华殿、文楼,西有武英殿、武楼;后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核心,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奉天殿位于南京紫禁城南北中轴线核心位置,坐在三层汉台阶上,殿顶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神圣而威严。

走近一看,奉天殿殿前为广庭,殿左为中左门,右为中右门,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皇家气派,尽显无遗。

高一鸣在奉天殿召见了文武百官,南京以前是留都,在南京的朝廷机构中,许多官员很年迈,还好此前从京城跑出来不少官员,这才让此时面前的百官队伍,显得不那么寒碜。

等百官三跪九叩之后,高一鸣道:“前些时日,反贼势大,我们丢了京城,这都是我的错,还好大家输阵不输气势,输阵不输气节,让我们稳住了当前的局面,我在这里谢过大家了。”

百官连道不敢。

高一鸣接着说道:“如今天下还未一统,我辈仍需努力,以前的种种不快就此揭过,以后我们大家要心往一处使,劲儿往一处用,祖宗的江山不能在我们手中毁了,不然死后我们都没有脸面见先人。”

古人是很注重身后事的,愧对祖宗的事情绝对不会干,尤其是这帮子文人学士,高一鸣的话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共鸣,轻飘飘的就把之前王承恩在南京做的事情揭过去了。

高一鸣继续道:“我想你们也已经听说了,我已经着手整合藩王的事情了,也许你们会以为我要撤藩或者做其他对不起他们的事情,着你们就看错了,我发现我们现行的官僚机构很不人道,一众藩王距离京城过远,让我们亲情难叙,所以为了让皇家能像普通百姓家一样,享受到天伦之乐,我准备把所有藩王都调进京城做官,这样也可以节约不少开支。”

高一鸣说完,停顿一下,下面的百官就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高一鸣眉头微皱,这些官员纪律性有点差啊。

装着咳嗽两声,下面立马安静下来,高一鸣接着道:“调一众藩王入京这是第一步,我发现朝廷机构也很有问题,人员冗官较多,效率不高,我决定自即日起撤销内阁,成立秘书院,内阁官员都进秘书院任职,秘书院作为我的智囊团和六部并列,都直接向我负责。”

高一鸣话音一落,百官沸腾,不过高一鸣敢在此时宣布这个决定,他有十成的把握控制局面,毕竟整个南京的军队都受他控制,百姓也被他收买了,官员的形象在百姓中可没多好,一帮子文人成不了啥大气候。

狠狠咳嗽两声,镇住场子,高一鸣板着脸道:“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人欢喜有人愁,我不管是欢喜还是忧愁,都必须服从朝廷的大局,六部尚书回去之后立即把本衙门的裁员或安置方案拿出来,我把话放在这里,必须裁掉一半人员,你看看一个礼部,一千多号人了,你们是养闲人呢,此决定不得复议,六部机构改革必须三个月内完成,逾期一天撤主事官员,逾期五天以上,撤销重组,不得有误。”

“是!”百官本来还打算状告王承恩、史可法呢,谁知道高一鸣都没给他们说话的时间,一连串的安排让他们目瞪口呆,高一鸣安排完,也不打算和他们多磨叽,道:“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南京巡抚留下,其他人各忙各的去吧。”

等百官离开,高一鸣问户部尚书侯恂道:“侯大人,各处押往南京的银两到了吗?”

“回皇上,已经悉数入库,不算您之前调往扬州的,现在库存六千八百五十二万一千八百六十五两三钱。”

“你这人还是这么古板,厘头都记得这么清楚,不过当家管账,就需要你这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有你在户部,我放心。有几件事你要记一下。”

“是——”

“库银首先要保证前线将士饷银和粮草供应,这是铁律,此事干系重大明白吗?”

“臣明白。”

“第二就是救济灾民之事也不可拖。”

“是!”

“当前就这两件大事,至于众官员的俸禄,暂时按一半发,等新的税银收上来,再补齐。”

“是!”

“一众藩王进京后的住处,有闲置院子的先分给他们,不够的就集中安排在皇家园林,除了紫禁城,其他地方都可以安置,现在不讲究这么多,等天下太平之后再做打算。”

侯恂一一记下。

高一鸣又对南京巡抚孙坤道:“一众藩王,没有我的命令不准离开南京,出了岔子我拿你是问。”

孙坤连忙应是。

高一鸣又对史可法道:“您是兵部尚书,要抓紧时间完成兵部的人员精简,训练新兵,另外兵器、马匹等等,一众事情也不敢落下了,您是栋梁之臣,国家什么情况您也清楚,我希望两到三年内,您能够练出五十万新军,把锦衣卫和漕运衙门的十万人马我都划拨给您,能用的就用,不堪大用的安置一下便可。”

史可法满脸严肃道:“是,请皇上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好,另外我看了一下,皇宫内人员也太多,有两三千人,现在皇宫除了我也没有其他人,除了守卫之外,留下百十个干事的,其他都遣散吧,对了御医留上两三位,大厨留一个就行。”

侯恂道:“皇上,有个事情一直没向您禀告,就是你从京城离开之际,皇后和袁贵妃也逃了出来,如今正在宫中。”

“哦?皇后、贵妃没被崇祯砍死?其他人呢?”高一鸣一听,有些激动,因为正史记载,崇祯煤山上吊前,杀死了后宫嫔妃和一众公主、皇子啊。

说完高一鸣发现失言了,干咳几声,掩盖过去,其他三人自然也不敢搭话。

“嗯嗯,我知道了,皇后那里留上九个人、贵妃那里留上五个人伺候,其他的就不要这么多人了,记住,不能超过一百人啊,年龄大的多发点银子补偿,出宫的女子都可以自由婚嫁,公公的话也是多给点银子吧。”

说完,让他们三人也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