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170 牛继宗教授卫若兰

老把司官摇摇头,说道:“只有三个司的军士知道,属下做的干净,芦上坟村共计丁口贰佰四十余二人,无一逃脱,人头就在大帐外面垒着,那个村子已经一把火烧光了,没留下一点痕迹。”

牛继宗点了点头,说道:“你,做的很好,这件事不许外传,也不要让另外几个军的人知道,如果泄露出去,你知道后果。”

老把司官一脸视死如归,道:“请将军放心,我拿项上人头担保,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军营外的人知道。”

牛继宗冷哼一声,拍了拍怀中女人的屁股,右手缓缓捏住了她的喉咙,用力一捏,“咔嚓——”

女人的脑袋软软的垂在肩膀上,眼中还流露着痛苦、哀求的神色。

“这下才是没有人知道。”

卫若兰面皮一阵抽搐,却连半个屁都不敢放。

牛继宗像丢垃圾一样,将那个女子扔在地上,说道:“你们先下去休息,卫把总留一下。”

两个把司官对视一眼,如释重负的走了出去。

卫若兰不明所以,仍旧在地上跪着。

牛继宗起身,将卫若兰扶了起来,他拍了拍卫若兰的肩膀道:“小子,我和你爹是老相识,咱们两家也算世交,你对今天之事有什么看法?”

卫若兰低垂着脑袋,一脸纠结道:“将军,属下,属下没有什么看法。”

牛继宗叹了口气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该杀那个女人?应该惩罚那两个把司官?”

卫若兰沉默不语。

牛继宗继续道:“早在大军开拔之前,我就知道,这仗咱们赢不了,但也没想到会输的这么惨,派你们三个司去,是想看看流寇的实力,事实若然如我想的那样。

这些流寇虽然是由流民组成,但已经是见过血的流民,咱们的士兵虽然看着精锐,却是群少爷兵,别说杀人,有的连鸡都没杀过,就算是你牛伯伯我,也从来没杀过人。

这没杀过人的士兵,就是个雏儿,咱们朝廷里的将官,不说全部,至少有一多半是不懂得怎么打仗的,只不过看了几本兵书,老子对这一点认识的很清楚。”

卫若兰有些不解:“可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那些名将不也是从一场场战斗中磨砺出来的吗?”

牛继宗笑了:“你说的没错,不过咱们的情况跟他们不一样,咱们的皇帝是个没有耐心的皇帝,他容不得失败,输了就是输了,立马换人,不过就算是赢了,多半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卫若兰更加的不解,“输了皇上不高兴下官能理解,怎么赢了也不行?”

牛继宗笑道:“你呀,太年轻,须知这官场之中,要收敛锋芒,不可太过招摇,你打了胜仗,别人却打了败仗,这说明什么问题?别人都不如你?

再说了,咱们是京营,京营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四王八公、十二侯,还有大大小小的武官子弟都在里面,就没个嫉贤妒能的?”

卫若兰又学习到了,只不过这次的学习内容让他更难理解,“牛将军,那这次打了败仗,皇上该不会降罪于我等吧?”

牛继宗哈哈大笑,说道:“哪里是打了败仗,应该说打了胜仗,而且斩首贼寇百余级。”

“那损失……”

这次失败,不但损失了一百多匹马,还死了不少兵丁,虽然大部分都是逃跑的时候踩踏而死,但死掉的人总不能死而复生。

牛继宗目光一寒,说道:“咱大周最不缺的就是人,这样,你带一司人马,去周围的村子,看见合适的丁口,就抓过来。”

卫若兰抱拳拱手道:“是,属下遵命!”

……

沈亮从袭人手中接过一沓会票,都是一千两银子一张的,不过只能在本地的钱庄支取,不支持跨行服务。

“宝玉,自己家的生意,这么做,会不会让二奶奶生气?”

袭人握着毛笔,犹豫着要不要将这笔支出记录下来。

沈亮解释道:“这可不是自家生意,你、你哥哥、还有府里姐姐妹妹都在里面有股份,只不过我占的股份最大,而且你们都愿意相信我。

这是因为她们还没有看到这个书局的盈利能力,你想想,若二嫂子她们知道这家书局日入千两白银,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无欲无求。”

袭人闻言,握住沈亮的手道:“我才不管能赚多少钱,只要在你身边,就是穷光蛋,我也心甘情愿。”

沈亮有些无语的摸了摸她的小脸:“那不一样,我跟你那是天作之合,有道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我就是不信自己的亲妈,也不会不相信你。”

袭人红着脸,脑袋晕乎乎的问道:“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再说我们哪有过命的交情。”

沈亮呵呵笑了一声,朝袭人勾了勾手指头,袭人把脸凑过来,沈亮小声嘀咕了几句,直说的袭人脸蛋儿发烧,几乎要裂开。

沈亮摆摆手道:“好了,你只要记住,无论是谁,就是你亲哥哥,想要从账上支钱,也必须走公账,这是规矩。”

袭人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她在账簿上记下王熙凤支取现银一万两。

又说道:“宝玉,这几日有不少外地的客商,想要从咱们这儿买书,还说要见见写书的作者。”

沈亮摸着下巴道:“这么快就有外地的人来了?我还以为要过一段时间,这样,见面就不必了,你让他们预存一部分银子,待书印好,就通过漕运发到江南去。”

眼下并没有什么物流、也没有快递公司,南北货物流通,一是通过陆路交通,这个方式耗费糜多,费时费力,还会遭遇山贼打劫,风险较高。

另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水路,也就是京杭大运河,通过漕运实现货物往来。

一直到清末铁路出现之前,京杭大运河都是南北的经济命脉,而运河沿线的几个城市,也就自然成为了古代的经济中心。

例如扬州、临清、济宁、淮安,都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大周朝经济繁荣之所在。

沈亮考虑到古代没有版权意识,专利也得不到保护,所以发行的《西游记》一直以期刊的方式,就算那些黑心书局想要盗版,也只能盗版一部分,想要看最新版本,还是要硬着头皮购买“玉翔书局”出版的书。

不过外地客商因为路途遥远,期刊的形式并不适用,所以这些客商想要跟沈亮购买以后的书稿,方便统一印刷,他们的价钱更高一些,也算是一锤子买卖。

沈亮自然不可能傻到把所有的书稿都给他们,他只能保证会比京城提前个几章,不过只要有一本书,这些客商就能在江南一带大量印刷。

大周朝的江南省,富甲天下,承担着大周朝三分之二以上的税负。

这里大量依靠纺织业,至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倒是不多,江南的商业极度发达,生活水平的富足,连带着百姓的精神需求也十分旺盛。

所以江南的戏班子多、妓院多、就连文人墨客、书院、画院也是鳞次栉比,文风较北地来说不知道繁盛了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