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171 扬州沈雪岩

沈亮的《西游记》一经在江南发售,就引起轰动。

这种天马行空、神魔鬼怪的书籍,一下就在江南等地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蔓延。

大周朝文风开放,没有后来大清的文字狱,民间各种书籍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尤其以小黄书的盛行最为出名。

不少文人墨客甚至愿意给小黄书画插画,你还别说,这些大文豪画的插图真的别具一格。

不过《西游记》显然不在小H书之列,但其中的内容光怪陆离,各种奇特法术、妖怪层出不穷,补齐了文学板块在神魔小说方面的空缺。

尤其这部小说已经被许多人解读,称其结构巧妙,因果循环,丝丝相扣,寓意深刻。

袭人听了沈亮的话,有些为难道:“可是那些客商说就想一睹作者真容,说是不买书,看看作者长啥样也行。”

沈亮嘶的吸了一口气,“现在就有粉丝了?这也太快了。”

袭人没听明白,“宝玉,你要吃粉丝?”

沈亮摇摇头,又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见一见。”

玉翔书局,办公室。

沈亮特地留了一个空房间,并且在门口挂上了“办公室”三个字,也不仅仅是这间房子,其他房间也都挂上各自的门牌。

什么“账房室”、“印刷室”、“宿舍”、“食堂”,袭人等人虽然觉得多此一举,毕竟她们整日在这里生活,闭着眼都能找到路,但是沈亮还是坚持挂上了牌子。

你还别说,自从挂上这些牌子,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至少每天早上上厕所,不会走错路了。

沈亮坐在办公室会客的圈椅上,旁边还有几张圈椅,坐着三个人,袭人帮客人倒茶,便把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

客商姓沈,叫沈雪岩,祖宗是大周朝建国初期的大周首富沈万三。

这个时代没有朱元璋,大商人沈万三得了个善终,家族子弟也得以绵延至今。

不过如今的沈家也如大周皇族一样,子孙遍地,虽然还顶着沈家的名号,可彼此都已经疏远。

沈万三的嫡系在金陵城内,沈雪岩属于分支,目前在扬州,主营书斋,生意做的还行,占据了扬州城出版行业的半壁江山。

沈雪岩双手接过茶杯,他不敢细看袭人,因为早就跟袭人接触过,多方打听,知道袭人是玉翔书局的账房,他就对这个女子产生了敬意。

大周朝虽然风气开放,对于女子并无后世那般束缚,但女子出来做账房,就算放在风气更加开放的南方,也是极其少见,更不用说男权至上的北直隶,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沈雪岩猜测,这个袭人定然是这家书局老板的相好,否则哪里肯放心用她。

“沈老板,听说你要见我?不知有何见教?”

沈雪岩本来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坐在主位上感到好奇,没想到对方一开口,就有种不容置疑的味道,沈雪岩惊讶道:“你就是《西游记》的作者?”

沈亮一笑,他早就猜到对方会有这种反应,毕竟任谁知道《西游记》作者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也会觉得荒谬,因为这的确是不可能的事情。

文学这个东西,跟数学不一样,需要一定的积累和阅历,即便天才如王勃,那也得二十二岁作《滕王阁序》。

小说跟诗词歌赋又有不同,小说的要求更高,对作者的逻辑、文字的编排都有相当的标准,会写小说的,往往能整点诗词,譬如曹雪芹、吴承恩,写诗虽然不如李白杜甫,却也有一手。

而且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年纪小的或许能讲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是西游记可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

里面的神仙妖怪、人鬼畜生,那都是有其深刻含义的,更别说那浩繁的词句文笔和故事性,对人、对神仙、对妖怪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

初看《西游记》时,沈雪岩就惊为天书,对这部书的作者更是推崇备至,所以他不远千里从扬州来到京城,就是想见一见《西游记》的作者。

在他的预想中,《西游记》的作者即便不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起码也得是个满腹经纶的中年人,但绝对没有想过竟然是一个粉雕玉琢的翩翩少年。

这就好比唐僧去西天取经,心心念念的佛祖居然成了一个美貌如花的女人。

简直毁灭了他的三观。

沈雪岩的惊讶表情落在沈亮眼里,并不觉得好笑,他说道:“虽然许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我还是要厚着脸皮说一句,《西游记》的确是我写的。”

咳咳咳——沈亮并没有撒谎,他只说《西游记》是他写的,但是没承认自己就是原创。

希望吴承恩老前辈的在天之灵不要怪罪。

沈亮在心里默念了几句阿弥陀佛。

沈雪岩见沈亮承认,再看向袭人,袭人点头道:“沈掌柜,我家公子从不说谎,再说了,我们书局独家发行《西游记》,若是连作者都搞不清楚,岂不让人耻笑?不过我家公子为人低调,神京城里极少有人知道是他写了这本书。

所以还请沈掌柜保密,不要告诉别人,以免扰了我家公子清净。”

沈雪岩有些不明白,却还是点了点头道:“倒是可惜了,若是我在公子这个年纪,写下此等巨著,定会忍不住宣扬出去,扬名立万、名留青史都不在话下,公子却能忍住名声不显,此等境界,实在非吾等凡人可比。”

沈亮哈哈大笑:“沈掌柜不愧是生意人,说话就是好听,不过名声于我如浮云,而且我志不在此。”

“不知道公子志在何方?”

沈亮笑道:“扶民生于济困,解百姓于倒悬。”

沈雪岩闻言,不觉对沈亮高看一眼,而后恭敬道:“原来是圣人门徒,怪不得看不上些许浮名,不知公子现在治何书?”

江南民风开放,读书人、士子如云,许多商贾之家都会大力培养家族子弟去考科举。

沈家作为江南数得上号的家族,自然也致力于此。

沈雪岩小时候也曾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沈亮所说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不过沈雪岩只认为沈亮是想走科举之路,什么解民倒悬不过是文人的普遍吹牛罢了。

哪个读书人考科举的时候不是说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当了官之后,还能永葆初心?

反正大周朝二百多年,也只有海瑞当得起清官这个称呼。

大周的官场就是个大染缸,甭管你是什么颜色的布,只要进来,没有不变成黑色的。

沈亮拱手道:“治学不敢当,只是蒙学而已,且院试还没有考过。好了,不说这些,你要买我的书,然后在江南地区刊印?”

沈雪岩说道:“《西游记》乃奇书也,如今在江南一带,最火的就是它了,有人等不及公子写书,已经狗尾续貂,只不过那些都是粗制滥造,比不上公子大才。”

“这么快就有番外和同人了?”沈亮颇有兴趣,于是他取出了一份合约,“只是卖书的话,那多没意思,我想了一个新的合作方式,你看一下。”

沈雪岩接过合约,定睛看去,好一会才说道:“日月商社?恕在下直言,你们玉翔书局虽然有了《西游记》这一本爆款的书,销量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书终究有写完的一天,而且单靠一个书局就想成立商社,在下并不十分看好。”

合约上面明确写出:沈亮将要成立一个商社,类似于后世的集团,他想以商社入股的方式,拉沈雪岩加入,这样他从书局拿货,并不需要现金,而且还可以比其他商家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拿到书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