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紫塞秋风 > 第一百零三章 补充粮草

紫塞秋风 第一百零三章 补充粮草

作者:刺客的野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军逐渐走远,亲属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哭声已不可闻......

杨霆风策马走在队伍侧翼,看着众人士气不高,遂下令道:“全体都有,迈开步子,跟上队伍,不要掉队,过了秦岭,我请诸位吃酒!”

说罢,他也翻身下马,唤过一个亲兵,让其牵着。自己则是施展轻功,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

众人被杨霆风所鼓舞,纷纷强打精神,迈开大步,奋力跟上他的步伐。

披甲蹶张营众人,从平城出发,当日便穿过秦岭,数日后,来到了关中,大军休整一日,购买补给,次日便渡过了西汉水,由褒斜道的岔路进入了汉中地界,半月后,抵达‘成县’,此时,萧狼的侦察部队与运粮队早已抵达多日,众人见面,萧狼单独汇报了祁山道的路况以及御戎城内的粮草情况。

于是,杨霆风下令,全军在‘成县’外驻扎一晚,并召集众军官议事。

众人到了军帐之前,但见杨霆风负手而立,眉头紧锁,皆以为事有变化。

望着众人一脸懵的表情,杨霆风疏然哈哈一笑,道:“诸位无需担心,祁山道可行,只是,御戎城内的粮草不足,我军尚且需要在成县内,购买些粮草,再行出发。”

说罢,他从千机匣内,掏出四锭金块,分别交给贺若弼、牒云陌、薄奚、伊娄等四名伯长,并叮嘱他们,明日前往成县附近买粮,不可骚扰当地百姓。

众人长舒一口气,纷纷领了金块,起身告退,各自返回营帐休息。

萧狼送出几人至账外,便转身回营,但见:杨霆风与裴矩蹲在地上,手中各自拿着几颗小石子,在地上摆放。

萧狼一阵好奇,半开玩笑道:“哟?二位大人在做啥?”

杨霆风解释道:“老萧,我正与裴兄计算着粮草的出入、库存以及消耗。”

“粮草?”萧狼上前一步,道:“萧某刚才清点过了,咱们的粮草还相当充足,且明日各营会购置一些,撑上个三月没问题,无须担心。”

裴矩笑道:“萧统领说得不大对,我军的实际粮草,其实只够度用一月左右。”

萧狼奇道:“一月?不会吧,莫非是萧某点错了?”

“不不,萧统领没错。”裴矩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打开腰间水囊,又取了三个铜杯,倒了些凉茶,分别递给杨霆风与萧狼,他自己则浅饮一口,润润喉咙,这才道:“粮草确有三个月的用量,但不能只算我们自己士兵的用度。”

萧狼奇道:“哦?怎么说?”

裴矩见萧狼神色专注,一副十分认真的态度,遂微笑道:“萧统领,据我所知,紫塞边军,从编制上来说,并非是府兵,是也不是?”

萧狼抿嘴一笑,道:“不错,我边军确系独立于府兵之外,吃的是朝廷钱粮,而非地方官府.........”忽然,他兀自一愣,觉出了问题的真正所在。

此时,却听裴矩又道:“萧统领说得极是,也正因为如此,地方并没有义务为我们筹措军粮,也就是说,除了粮草需要我们自行解决,连这运粮的民夫,也得我们喂饱。”

萧狼闻言,略一思忖说:“裴兄说的是,不过这三个月的用度突然变为了一个月.......似乎......”

“似乎消耗的有些快?对吧?”杨霆风笑道。

萧狼点头,不置可否。

“其实,老萧,咱们非但没多算,反而少算了,你瞧——”杨霆风将小石子全部收起,在地上留了三颗,“按我们现在的库存,有三月的军粮,军士每天吃两升,我蹶张营将士足够吃上三十二日。”

萧狼也蹲了下来,取掉一块石子,说道:“倘若算上运粮民夫,按最低标准——两民夫保障一士兵来算,这军粮只够吃二十日左右了。”

说话之时,裴矩也蹲了下来,取掉第二颗石子:“萧统领说的不错,不过此次布防御戎城,少不得几场大战;可这一旦发生战斗,军粮消耗,会比平时驻训大很多,而民夫押运军粮,工作甚为辛苦,这饭量也不会比士兵们小到哪里去......”

萧狼肃然道:“如此说来,这军粮的确还少算了,可能连一月都撑不到。”

“说的是,严格来说,军粮只够大军二十日用度。”杨霆风正色道:“若是使用马匹运粮,倒可以省去人工的费用。一匹马能背三石以上的军粮,效率极高,且只需要草料喂养。只不过,不能用我们的战马,而是要征用当地的滇马。

“滇马?”萧狼不禁恍然大悟:“这倒是个好主意,萧某听闻,成县附近,正好出产一种叫滇池驹的负重马,虽不能用作战马驰骋,但是吃苦耐劳,耐力稳健,很适合山路险路运输。”

裴矩想了想,也道:“滇池驹,裴某在《汉书》上,曾见过此马的记载,当年,汉朝武帝南拓,曾特意在益州郡设立“万岁苑”,专门畜养这种“体小而雄俊,尤善山行”的滇马。甚至后来,还特别设立了越骑营,虽然速度上趋于劣势,但是这些越骑,上山下阪,出入溪涧,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丝毫不比大汉铁骑与匈奴骑兵逊色。”

他们三人口中的滇池驹,其实是产自西南的一种矮脚马,在历史上以耐力而著称,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关于滇马的特点,早在两汉、三国时期就已见诸史书,《华阳国志·南中志》说:“长老传言,滇池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

唐宋时期,《蛮书》云:“马出越赕山东面一带,尾高,尤善驰骤,日行数百里。……腾冲及申赕亦出马,次赕,滇池尤佳。”

《新唐书·南诏传》亦载:“越赕之西有荐草,产善马,世称‘越赕骏’。始生若羔,岁中,细莎縻之,饮以米渖,七年可御,日驰数百里。”宋

朝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

周去非《岭外代答》也说:“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国。”

到了元代,《马可波罗游记》称:“云南省及广西高地产健马,躯小而健,贩售达罗毗荼,然应知者,人抽取其筋二三条,俾其不能用尾击其骑者。”

明、清时期,《南中杂志》载:“滇中之马,质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而不知喘汗,以生长山谷也。”

萧狼听到这里,忽然想起前几日侦察,知道成县附近有几处马场,规模虽说不大,但是凑个数百匹运粮,完全没问题,正欲向杨霆风道喜。

突然,杨霆风苦笑了一下,摇头道:“可是二位,此个法子虽好,却有两个弊端。”

“弊端?”萧狼见状,眉峰微皱。“不错。”杨霆风叹道,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征用滇马,这牵涉地方事务,又不是杨某一个人说了能算的,需得派人请示韩帅,甚至哥舒老帅,这一来一回的,少不了耽搁数日,误了布防的日子,那可是重罪。”

“大人说的是,那第二个弊端呢?”裴矩插嘴道。

顿了顿,杨霆风喝了一口茶,又伸出第二根手指:“这二么,便是滇马习性饮食与我紫塞边马不同,不但需要请当地牧场主人照顾,还需重新购置本地草料。我们来了人家的地盘,在御戎城打仗,一旦后方供应不上,那可怎生是好?”

萧狼虽觉杨霆风未免有些担忧过虑,但也实在找不出话来反驳,只得默默喝茶。

裴矩想了一会儿,说道:“大人,你的担忧不无道理,裴某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

杨霆风哈哈笑道:“哎,裴兄,都自己人了,吞吞吐吐干吗,说!”

“诺!”裴矩放下铜杯,正色道:“前面大人说了,既然来了别人的地盘,大可以前去拜访当地的豪族土著,与其结交,献上礼物,许以重利。这些人手中,有银子、有粮食、有兵器、甚至还有能征善战的部曲家丁。军中急需的东西,从他们那里先调剂一些,救了急,日后再说呗。”

杨霆风目光一跳:“裴先生的意思是,绕开地方官府,直接与当地土著......”

裴矩捻了捻须,成竹在胸道:“无妨,无妨,从前也不是没有这种例子,而且我们只是交易粮食而已,日后即便东窗事发,朝廷那边,自会不了了之。如今前方大战在即,钱粮之事,事关生死存亡。若是在大人手上失了御戎城,那才是真的麻烦......”

萧狼也颔首道:“不错,未经地方许可,私自结交豪族事小;但是,失了城池可是杀头的重罪。”

裴矩轻轻呷了一口茶,从口子吐出一片茶叶片儿,继续道:“依在下看,干脆大人列个单子,写上明目,直接将这军粮兵器之事,全权外包给当地豪族,要他们按月准时送往军前听用即可,违了限期,少了数目,一律按军法处置,这可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毕竟,谁也不知道,咱们要在这雍凉之地待上多久.......”

裴矩说完,便不再语,而是又给众人倒了杯茶。

杨霆风则是神色凝重,眉头紧蹙,似在思考这件事情的风险。

萧狼却道:“裴先生说得有理,可是,这些当地豪族们,又凭什么给我们送钱送粮?若说许以重利,他们不缺钱,不缺粮的,咱们这些穷当兵的,拿什么和他们交换?”

裴矩笑道:“区区一些钱粮,这些豪族当然看不上,可若是御戎城的军职呢?甚至......朝廷的官职?这可不是用钱或者粮食能买到的.......”

他话音刚落,杨霆风与萧狼俱是雷震一惊,望着裴矩,目中隐有疑惑。

要知道,说这话,等同于大逆不道,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添油加醋一番,在场的三人都得立时掉了脑袋。

裴矩倒是笑而不语,将杯中茶一饮而尽,笑着解释道:“当然了,无论是军职,还是官职,都是给他们画了一张‘大饼’,等这的事儿了了,大人可不必承认,一切皆可推在裴某的身上......”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