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紫塞秋风 > 第一百零九章 世家豪族(传·一)

紫塞秋风 第一百零九章 世家豪族(传·一)

作者:刺客的野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平衡么?”裴矩心中,暗自发出一声感慨,“千年以来,士族与皇权之间,既共存,亦对立。”

杨霆风默了一下,两眼望天道:“从汉末三国开始,至两晋南北朝,各地士族们彼此通婚联姻,其实家大业大,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说白了,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士族们才永远是本州郡的实际掌舵人......”

“纵观前朝,皆是秉承‘王与司马共天下’的理念,来治理国家。的确,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预期的平衡。”裴矩担忧道:“可殊不知,一旦这种平衡,打破了临界点,那么,天下一定再度大乱。”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杨霆风微微颔首:“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宁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打破这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如旱灾、蝗灾、水灾、兵祸等,但在杨某看来,一切的灾难,皆起源于士族。”

“这个,大人有些武断了。”裴矩不敢苟同道:“其实,许多朝代的灭亡,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只不过是迟早而已,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士族本身,而是在于天道人心。”

“说的是!不过杨某还听说,任何王朝的消亡前夕,天便会降下异相。”杨霆风合起了双目,小声道:“你听说了么.......”

裴矩捻须道:“十六个字‘今冬无雪,西北天裂,彗星袭月,天灾兵祸。”

杨霆风声音沉实道:“适逢乱世将至,我杨某人别无奢求,只盼紫塞边关的百姓,能好好活下去,边军的弟兄们,个个都能善终......”

为何没有一个恒久的王朝?

无论如何强盛,往往三百年就是一个大限。

表象上看,似乎是气候变化,天灾**,吏治**,内部倾轧,外敌来袭等等。

这些只是外在因素,其根本的原因,便是土地兼并。

开国初年,新朝伊始。天下经过战争,瘟疫等,人口大量减少。无主的土地相当多,而土地,经过重新分配,在天下休养生息后,小农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而这其中,世家豪族们兼并土地,逐渐成为门阀巨头,他们支持新君治世,国家便会进入繁荣盛世。

通过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君王对于国家的统治力愈发稳定,世家豪族的实力也进一步强大,期间,君王与豪族们偶有嫌隙,但总体来说,还是上下一心,国家的力量也因此达到了顶峰。

王朝中期,土地兼并加剧,而广大农民的土地,被豪强地主所兼并,大量的民众失去土地,只能成为佃户和隐户。这也导致了,朝廷无法收取这些人的赋税,现有的税,不足以维持国家开支,便只能继续加收自耕农的赋税。

此间,国家虽说国力衰弱,流民增多,国家的天平开始摇摆不定,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廷依旧能维持国家的运转。

到了王朝后期,就连拥有一定数量土地的自耕农,也由于负担过重,无力承担国家高额的赋税,便只能变卖自己的土地,成为新的佃户和隐户。而国家的税收因为世家豪族的掣肘,又迟迟收不上来,这也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政权也开始摇摇欲坠.....

终于,当土地兼并达到了顶峰,流民的数量也达到了预值,这个时候,一旦出现天灾**,王朝的平衡瞬间就会被打破,国家土崩瓦解,濒临崩溃。

比如三国汉末张角的起义军,一个区区给百姓喝符水治病的神棍,为何能拉起百万信徒?

再比如,明末的‘闯王’李自成,被名将孙传庭打得只剩一十八骑逃回西北,时隔五年,却能重新拉起四十万之众,再战明庭,这又是为何?

我想,但凡老百姓有口饭吃,有块地种,谁跟着张角的太平道走?

只要百姓能活得下去,即便日子清苦些,谁愿意跟着闯王造反?

(说个冷知识,造反在历朝历代都是第一大罪!以往新君即位,大赦天下,唯独不赦造反。) 这种王朝周期的运转,不会超过三百年,之后便会推倒重来,循环往复.....而罪魁祸首,便是所谓的世家豪族、名门士族、地主军阀.....

杨霆风给裴矩添了一杯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说道:“要对付这些世家豪族,就得得了解他们是怎么来的,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在想什么......”

裴矩喝了一口茶,笑道:“大人说的不错,下面,请容许裴某,说个小故事。”

杨霆风点头,侧耳倾听......

......

我叫张三,爷爷因为战功,在朝廷里当过一个小官。

告老还乡后,朝廷封了他一小块土地养老。

虽说小归小,但远不是那些庶民能比的。

由于家族人丁不旺,土地种不过来,因此,我的爷爷整日愁的茶饭不思。

这时,恰好有群逃荒的流民路过,爷爷看他们可怜,给了他们一口饭吃。

这些流民倒也不含糊,不白吃咱家的饭,答应留下来帮着种地,来报答我的家族。

至于分配问题,一旦产出粮食后,大部分给我家当租子,小部分则留给他们全家度日即可。

后来,我发现,这笔买卖还真他吗划算。

咱家的人,啥也不用干,一年到头,便有如此多的粮食进入仓库。

而且,更妙的是,这些流民不但对我们家族感恩戴德,还把爷爷当神仙一样的供着。

为了表示忠诚,他们还将自己家的儿子,派遣到我家当长工。

将自己家的宝贝女儿,送入我的家中当丫鬟。

而这些流民,也顺利成为了我家的家奴。

和家奴们混熟以后,一日,管家来我这提了个建议,说他们地种的好,粮食产量高,要求我把周边的土地都收下来,交给他们打理,对于这种合理的要求,我同意了。

次日,我便将这些周边的自耕农集合起来,随便找个理由,圈了他们的土地,只给了很少的一些补偿,甚至是没有。

而这些自耕农没了土地,便生活不下去。

于是,等补偿款花完以后,也只能来我这里当佃户。

因此,我家族的实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的家族成了村里有名有姓的大地主。

可就在这时,我陡然发现,手下的庄户佃农实在太多了,更要命的,是我拥有的土地却远远不够他们种的。

正当我为此发愁的时候,爷爷拄着拐杖偷偷告诉我说,孙儿啊,其实邻村的土地早些年,都是属于咱家的,只是因为他出去打仗,被邻村狗日的强占了去。还有,这后山的土地也是咱们家的,只是被山匪占了......

我一听,这他吗还了得?

连忙召集手下家奴佃户,各家出男丁,拿起武器,组成部曲,夺回所谓‘自家的土地’。

通过几次流血的村斗,砍了几百颗山匪的脑袋,我成功收回了家里失落的土地。

我一开心,便重赏提拔了几个家奴,并把一些土地交由他们全权打理。

这些家伙倒也不闲着,如法炮制,招收大量的流民开垦新收的土地,成为小地主。

数年之后,我逐渐发展壮大,并吞并了周边,大大小小数百个村庄土地。

一时间,我的家族成为土地最大,粮草最足,饷银最多,私兵最猛的本地豪族。

但,也就是豪族而已。

直到数年后,爷爷去世,我接过了族长的位置。

那一年,国家发生了罕见的大灾荒,许多郡县的百姓也都没了饭吃。

而恰巧,咱家的库房中还有很多的存粮,于是,我‘大发善心’,救济收容了这些百姓,并要求他们拿土地来换取我家的存粮。

我不但救济了他们,还换得了他们的土地,更换得了他们的忠心与爱戴,成为我的家奴。

而当地郡守的《地方志》还得给我大大记载一笔,给我大书特书地宣传,并上报朝廷。

毕竟,这同样也是他们的政绩。这笔买卖做得真心不错,不但收下了民心,还赢得了官府的支持。

有了官府的撑腰,我越发地大胆,通过巧取豪夺,强买强卖土地。

没过几年,我的家族,便成为了本郡最大的豪族。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兵有兵。

这个时候,因为我的功绩,朝廷提拔了原来的郡守,派来一个的新的郡守。

我有意上门结交,不过对方却嫌弃我的身份,看不上我,处处给老子脸色。

于是,我命令当地治下的百姓,不得执行他的任何政令。

至于当地的老百姓,当然都得向着我,没有人敢不履行我的命令。

毕竟谁能知道,明年会不会发生灾荒?

这些个贱民,还指望咱家仓库里的那些粮食。

郡守上任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颁布的政令,无论怎么下发,都执行不下去。

通过调查,他发现,是我在背后使坏。

于是,他写信给朝廷状告我,而我也上书状告郡守。

后来,朝廷派人秘密前往本郡,调查一翻,却突然发现,全郡的百姓都向着我说话。

结果,调查结果,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了了之。

不过奇怪的是,一个月后,这个郡守,莫名其妙地‘自然死亡’了。

安稳了一段日子,朝廷又派来一个新的郡守。

这个郡守倒是相当懂事,知道结交我,和我搞好关系,事事都找我商量,件件与我协商,我都有些烦他,到底他是郡守,还是我是郡守?

不过,我的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开心之余,我却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件事,自己当郡守。

毕竟,一旦这个走了,再来个不上道的,我岂不是要被烦死?

然而,但由于古代干部回避制度——三互法的存在,本地人不得在本郡县担任军政长官。

于是,我备下了好几份重礼,前往刺史、州牧、朝廷到处‘虚心请教’。

通过了解,我陡然发现,与我有相同问题的人还真不少,临近的李四家族也正在为当官发愁。

于是,在朝廷授意,州牧推荐,刺史的保举下,我去了李四所在的郡县当官。

自然而然,李四家的人,也被派到了我的老家当官。

我自己是豪族,自然深知,不和当地豪强结交,便坐不稳郡守的位置。

于是,到任后,我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大力结交李四的家族,并在当地,资助投入了不少钱粮,兴修了不少水利,开垦了不少荒田,干出了不少业绩。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李家的人,也在我老家不遗余力地搞好关系,大力发展建设,要啥给啥。

久而久之,我们两家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终于,在某一日,我娶了李四家的长姐,而李四呢,则娶了我家最小的妹妹,双方初步形成了家族式联姻.......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