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将门权宠 > 第146章 箜篌引(六)

将门权宠 第146章 箜篌引(六)

作者:薄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9:03 来源:小说旗

于参军在驿馆门口蹲了五六天,也没等到白子澈和楚识夏。连程垣也不大出门,只是在院子里反复操练羽林卫,偶尔两人在门口碰上,程垣也是不显山不露水地点头、笑笑便过去了。

等到第十天的时候,于参军终于忍不住拦下了程垣,“敢问程将军,齐王殿下已经前往滨州了么?”

程垣故作惊讶道:“齐王殿下和大小姐的行踪,岂是我等能过问的?”

于参军憋着一肚子火来,又憋着一肚子火走。程垣“砰”的一声把院门一关,扭头回房间里给楚识夏写密信。

——

扬州城,红梁坊。

楚识夏用一根簪子把头发盘到头顶,咬着根蘸朱砂的毛笔,手里抄着支兔毫,下笔飞快地在册子上誊抄粮价。白子澈坐在一边噼里啪啦地打算盘,眼睛也不眨一下,便打边记录数字。

不知过了多久,白子澈轻轻吐出一口气,说:“算出来了。”

楚识夏抬眼看他。

“扬州城的粮食均价是一百七十钱一石。”

“这是今天的价格。”楚识夏用朱砂笔在册子上一圈,道,“上个月的价格是一百二十钱一石,周边城镇被扬州城所带动,价格也从一百钱一石上浮至一百二十以上。”

自从灵帝驾崩后,大周正常的粮价常在七十钱到一百钱一石之间。

阳光从窗户菱格投进来,一束一束纤毫毕现,地板上堆满了演算的纸张、粮价记录的纸页。外间几个羽林卫相互依偎着打盹,雀儿在枝头蹦蹦跳跳的。

这是楚识夏和白子澈到达扬州城的第三天,他们已经在这间客栈里窝了足足三天。

扬州熟,天下足。扬州物产丰饶之名天下皆知,这也是此次楚识夏不直接从帝都调粮,而多携带银两南下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粮价上涨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战乱或天灾,粮食减产,粮价自然上浮。”楚识夏竖起第二根手指,“二是恶意囤积粮食,卖弄恐慌。”

“哄抬粮价,有违大周律令,”白子澈意简言赅道,“应天府可以直接拿人。”

楚识夏扔下两支笔,摊开双手道:“滨州瘟疫,大半原因在于饿殍遍野,尸体堆积而滋生疫毒。既缺医药,也少吃穿。即便拿人下狱,他们肯拿钱了事,也不会把粮食卖给我们。”

白子澈细细咀嚼着她说的每个字眼,察觉了一丝不妙,“我们?”

“帝都来的钦差和扬州官吏,对这些商人来说可不是一回事。”

楚识夏把一个杯子倒扣在桌面上,白皙修长的手指扣在杯底,娓娓道来,“扬州商业繁荣,商贾和高官不可能丝毫不沾染。在他们眼里,扬州官吏和商人才是一伙的。就算我们以哄抬粮价之名把人抓起来,转头我们一走,扬州刺史立马就能把人放出来。”

白子澈认真思考后,说:“即便我们下令从扬州官仓里调粮,扬州刺史也会百般推脱,最后能要出来的粮食十不存一,根本不够用。最后还是得从市面上买。”

“倘若我们提及扬州粮价之事,扬州刺史一定会说,官商泾渭分明,不可以官威强压百姓,否则有失帝朝脸面。帝都虎狼环伺,个个都盯着我们,搞不好殿下还会吃个弹劾。”楚识夏又扣下一个杯子,缓声道。

“用钱的地方还有许多,不可全部砸在扬州。”白子澈摇头。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楚识夏扣下第三个杯子,“江南六州,唯独扬州粮价飙升,又是为何?”

白子澈想了想,说:“因为有恃无恐。”

扬州粮仓颇丰,以一己之力养活整个江南不成问题。扬州每年的赋税都是交得又快又足,扬州商人将上上下下的关系打点得再妥当不过,不负其八面玲珑之名。

“就是因为有恃无恐,”楚识夏沉声道,“是因为钱,也是因为权。才让他们在此危机之时,也不忘作壁上观,大肆敛财。”

“若解此题,当先从这里下手。”楚识夏抬手点了点第一个杯子。

“离间扬州高官和商人的关系?”白子澈挑眉。

“殿下天潢贵胄,何须这么麻烦。”楚识夏笑笑,说。

——

扬州刺史府。

于参军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高声道:“这都多少天了,便是走也该走到扬州城了。陛下怎么会让这种孩子来办此等大事,这不是置百姓于水深火热而不顾吗?”

刺史给他倒了杯茶,安抚他道:“兴许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

“还没到扬州,就先在江上沉了船,走旱路又出了事,莫非这殿下与扬州八字不合么?”于参军气疯了,口不择言道。

“哎,慎言!”刺史拢着袖子,一脸老好人、受气包的模样,“殿下和大小姐久居帝都,也许是被扬州风物所吸引,在路上耽搁了时辰也说不定。”

于参军怒火更旺,更难听的话还没喷出来,便见长史惊慌失措地跑进来,说:“钦差到了。”

刺史脸上的笑容差点挂不住,“到哪了?”

“门口。”长史在于参军肩膀上拍了一巴掌,紧张道,“坐那么稳干什么?还不快出门迎接!”

刺史被他大惊小怪的样子整得眼皮子乱跳,不安地问:“你慌什么?”

“我能不慌吗?那个楚家大小姐先去拿了鱼鳞册再过来的!”

——

楚识夏戴着顶斗笠,靴子沾了一圈泥点,怀里抱着饮涧雪,嘴里叼着截细白的草茎。她牵着白马站在刺史府门口,乍一看像个江湖浪客,仔细看还是个江湖浪客。

白子澈站在她旁边,连日的计算和抄录让他筋疲力尽,顶着对青黑的眼圈,像个头悬梁、锥刺股的穷酸读书人。

程垣从驿馆赶来,看见的就是这么一幕。他翻身下马向二人行礼,楚识夏没精打采地冲他一摆手,示意他起来。

刺史、长史和于参军三人整整齐齐地迎出来,均是脸带笑容,却笑得各有滋味。

刺史一张肥胖的圆脸上堆满了笑,诚意不足、笑意有余;于参军笑得阴阳怪气,面部肌肉像死了三天的人一样僵硬;长史一边笑一边多,像是生怕楚识夏多看他两眼似的。

“不知殿下和楚大小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刺史拱手告罪,一迭声地说,“还请二位贵客恕罪。”

楚识夏笑得露出一口雪白的牙,“刺史大人言重了。”

刺史刚要客套回去,就听见楚识夏说:“你的罪状何止这一桩。”

笑容僵在了刺史脸上。

“程垣,把他拿下。”

“不是,这是干什么?!”刺史震惊地看着她,又向一脸好说话的白子澈求救,“齐王殿下,您快评评理啊!”

白子澈深以为然,饱含歉疚同情地看着他,又用谴责的目光看向楚识夏:“下手轻点。”

于参军大义凛然地拔刀挡在刺史面前,横眉冷对,瞪着程垣道,“我看谁敢动手?即便是钦差,也不能无缘无故缉拿朝廷官员!楚大小姐莫要放肆!”

楚识夏一掌拨开程垣,饮涧雪剑柄强硬地按在于参军腕上,逼迫他收刀回鞘。她动作迅速敏捷,于参军没反应过来,直觉腕上一麻,下一刻就挨了结结实实的一巴掌。

于参军被她打得懵了。

饮涧雪一格、一拧,轻而易举地缴了他的械。楚识夏踹在他膝盖上,于参军猛地跪在地上,饮涧雪压在他的颈后,沉甸甸的像是铡刀。

“敢在殿下面前动刀,我看没有人比你更放肆。”

楚识夏的声音轻而脆,居高临下道,“扬州刺史李禹,涉嫌徇私舞弊、伪造鱼鳞册,借新政之名兼并土地。现着羽林卫缉拿审讯,谁有异议?”

长史抓着涨红了脸的于参军跪下,连忙说:“我等没有异议。”

程垣一挥手,训练有素的羽林卫立刻把刺史架了下去。刺史府门前人来人往,不少人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

天还没黑,李刺史被钦差大臣问罪下狱、容后审讯的消息便飞遍了扬州城。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砸得扬州商会人心惶惶、疑窦丛生,数钱的手都发抖。

“钦差南下,不是平庆州、滨州之事吗?怎么先修理起扬州的官吏来了?”

“依我看,不过是这两个年纪轻轻的毛头孩子想给个下马威罢了。”扬州城最大的粮栈老板在桌上磕了下烟斗,不以为然道,“不过做得过了,传到帝都去,他俩没好果子吃。”

“我看未必。历来从扬州过想带点什么走的,都做得悄无声息。即便后面李刺史服软,闹这么大一出,他俩能讨到什么好?”

有人深吸一口气,怀疑道,“该不会钦差大臣狮子大开口,被李刺史拒绝了,恼羞成怒吧?我听说这位齐王殿下出身可不好。”

商会一屋子人愁眉苦脸的,他们迎来送往的,对和官员打交道倒是熟稔。可眼下钦差大臣住在刺史府,闭门谢客,羽林卫对李刺史严加看管,俨然是铁板一块、水泼不进,令人摸不着头脑。

「提醒大家,不要喝过夜冰牛奶,真的会恶心呕吐〣(oΔo)〣

作者已经快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