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将门权宠 > 第191章 画中仙(七)

将门权宠 第191章 画中仙(七)

作者:薄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9:03 来源:小说旗

“让他们走!”摄政王低吼出声,“伯言是我陈氏将来的主人,他不能有事。你若为一己私利伤了他,我不会放过你。”

但山鬼氏的刺客无动于衷,不断地对沉舟发起进攻。摄政王转头怒视身边的男人。

完全贴合面部肌肉、骨骼的人皮面具笑起来仍然令人不寒而栗,男人无奈地摊开手,说:“公子舟对山鬼氏意义非凡,还望太师记得今日,山鬼氏做出的牺牲。”

男人打了个响指,山鬼氏的刺客迟疑着停下动作,按住武器后退。沉舟拎起邓勉的衣领,翻过墙头消失无踪。洛霜衣静静地与墙下的山鬼氏刺客对峙,猝不及防地掐着陈伯言的咽喉将其摔下,转身迅速地没入黑夜中。

“追。”

——

文庙。

文庙立于太学一侧,洗镜湖畔。大周勉励读书人为国效力,太祖皇帝曾立下身无分文的书生借住文庙,准备科考的旧例。只是参加科考的寒门子弟越来越少,这条旧例渐渐为人所遗忘。

楚识夏走进文庙,看见圣人像前跪拜的人。大理寺卿没有穿官服,少了平时咄咄逼人的气势,显露出中年男人的颓丧无力来。他虔诚地对着圣人像参拜,回头注视着楚识夏。

“邓勉呢?”楚识夏问。

话音刚落,沉舟拉着邓勉从后门走出来。沉舟松开手,邓勉才扑到大理寺卿怀里小声地哭起来。沉舟上前抓住楚识夏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她,举手投足可见焦躁。

“我没事。”楚识夏按住他的手,好笑地问,“你把摄政王的宅子烧了?”

沉舟面无表情地点头。

不止烧了房子,山鬼刺客在后院和沉舟纠缠的时候,洛霜衣领着人刺杀了能找到的所有陈氏血裔。摄政王用血亲要挟大理寺卿,沉舟就用血亲逼迫摄政王让出生路。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沉舟不仅学得快,而且举一反三,做得更绝、更狠。

“阿勉,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理寺卿擦干净邓勉脸上的眼泪,捧着他消瘦下去的面颊,温柔地问。

“文庙。”邓勉不安地看着父亲。

“这是我和你母亲相遇的地方。”

邓勉从未见过父亲脸上流露出如此柔情。他细细地描绘着和早逝的邓夫人初遇的细节,一字一句,往事仿佛在他眼前一页页翻过。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初春,柳絮纷飞如雪。

一穷二白的书生奔赴帝都赶考,想寄宿在文庙。可文庙早已**变质,小吏恶声恶气地让他滚出去,莫要让穷酸气玷污了圣人。他虽出身世家大族,却是微末的旁系,不得重视,唯有靠自己的才学拼搏出一条路来。

可天纵奇才,也是要吃饭的。

他饿晕在文庙外的墙根下,再醒来时,眼前放着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还是少女的邓夫人穿着粗布印兰花的衣裳,抿嘴笑着看他狼吞虎咽,颊边两个深深的酒窝。

他考取功名,终于有人高看他一眼,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但他固执地返回文庙附近的小巷,将他心心念念的姑娘娶回了家。

他的夫人最恨作奸犯科之辈,他便固执地守着不值钱的文人风骨。他在不肯低声下气地攀附阉宦,也不愿同摄政王结党营私,每月领着微薄的俸禄,守着窄窄的院子度日。步步高升的同僚对他投以讥讽的目光,嘲弄他的清高与不识时务。

命运的手指轻轻一拨,他生命的小船就此倾覆。

邓夫人病了,病得很重,要很多很多的钱才能治好。那时他还不是位高权重的大理寺卿,他只是大理寺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官,不知何时才能出头。

于是,他接过了第一笔俸禄之外的银钱,按下富商公子打死人的案卷,以证据不足的理由判其无罪。

邓夫人的身体在名医良药的治疗下渐渐好转,她看着丈夫高升的官职、一换再换的宅邸,终于明白了什么。邓夫人身子弱,一直没能有子嗣,也不肯再正眼看他。

直到邓勉出生,邓夫人在多年以来的良知折磨下郁郁而终。

“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不该救我’。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她是因我自甘堕落而厌弃我,其实她只是恨自己一身病痛,迫我走上不归路。文人墨客都喜欢这样的桥段,痴情种子,红颜祸水。就连她自己也这么认为。”

大理寺卿抚摸着邓勉的脸颊,轻笑道:“只有我自己知道,不是这样的。权力与**这条路,就像是林中沼泽,一步踏入,步步沉沦。是我利欲熏心,不愿回头,也不能再回头。”

楚识夏像是预感到了什么,看向邓勉的目光略带悲悯。邓勉不知所措地看着剖白陈年旧事的父亲,大理寺卿擦去他脸上的泪水,笑容中带着无奈和纵容,就像小时候他无论如何都背不下来文章,撒泼打滚的时候,父亲赶来哄他时一样。

楚识夏心里生出清晰到残忍的念头——这是邓勉最后一夜做小孩。

大理寺卿转身对着楚识夏跪下,长长地叩拜,道:“我自知为虎作伥,作恶多端,便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阿勉是个好孩子,他虽愚钝,却不曾害你。”

邓勉急忙想要扶起大理寺卿,却在他决绝的眼神下愣住。

“认罪书和揭露摄政王罪行的奏章我已经送到羽林卫,我愿认罪伏法,我只求你——带邓勉走吧。”大理寺卿恳求道。

摄政王经此一役,必定不会放过邓家。如大理寺卿所说,他早就没有回头路。

“不,父亲!”邓勉难以置信地看向楚识夏,扑过去拉起大理寺卿的手,急道,“你辞官,我们一起走。你已经认罪了,陛下不会怪罪齐王和楚识夏的。我们一起走,我不要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大理寺卿推开他的手,摇头道:“不可能的。摄政王在朝中耕耘多年,根深蒂固,一封奏章定不了他的罪。等他缓过神来,谁也跑不掉。”

“摄政王毫发无损,我为什么要帮你带走邓勉?谋杀朝廷命官这样的大案,你做假证词,是要抄家的。”楚识夏近乎冷漠地反问。

“我曾帮摄政王做过一件事。”大理寺卿平静的说。

楚识夏表示洗耳恭听。

“景泰八年的冬天,宫里死了一个女人,又跑了一个宫女。摄政王给我传了一封密信,他说这个宫女带着一个婴儿,要我连大人带孩子一起处理干净。”

“景泰八年”四个字像是一根针,狠狠地扎中了楚识夏最脆弱的一根神经。

大理寺卿没有注意到,继续往下说:“我在鬼市里找到了那个宫女的尸体,却没能下手杀死那个婴儿。那时候,我的夫人刚刚怀上邓勉,胎像不稳,我怕遭报应。于是我花钱在鬼市里买到了一具新死的婴儿尸体,连同宫女的尸身一起交给摄政王交差。”

楚识夏脑子里某根弦被一点点拧紧,声音是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干涩,“那个婴儿呢?”

“我将他遗弃在鬼市的角落里,生死不知。”大理寺卿摇摇头,说,“但我留下了襁褓里的一件信物。”

大理寺卿从怀里掏出一只玉环,在昏暗的烛光下,玉石呈鲜血般的红。这是大漠里才产的龙血玉,绝世罕见,对光而视,犹如一汪鲜血涌动。玉环被雕刻成首尾相衔的蟠龙,麟角峥嵘,栩栩如生。

龙纹并非常人可用,这只龙血玉环毫无疑问是宫里的东西。

楚识夏本能令她阻止大理寺卿往下继续说,她接过龙血玉环,道:“这应该是一对玉环,还有一只呢?”

“襁褓里只有一只,另一只也许在陛下手上。”大理寺卿说,“这样的诚意,足够你带走邓勉吗?”

“不,我不走!”邓勉拼命摇头,抓着大理寺卿的袖子不放手。

就在这时,沉舟猛地推门进来,说:“山鬼氏的刺客追过来了。羽林卫还有一条街就到这里。”

沉舟不敢置信地看向大理寺卿:“羽林卫是你招来的?”

“我要认罪伏法,没有朝廷命官在怎么行?”大理寺卿平静地回答。

楚识夏当机立断,抓起邓勉的手,说:“跟我走。”

大理寺卿坚决地推开邓勉的手,打了他一耳光。邓勉被打得呆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他冷漠威严的父亲。

“从今天起,你再也不是我的儿子。大理寺卿栽赃陷害云中楚氏贵女,于文庙中畏罪自杀。其子下落不明,生死不知。这世上,再也没有邓勉。”大理寺卿厉声道,“走啊!”

“爹——”

楚识夏抓着邓勉,强硬地将他拖走。

邓勉回头的最后一眼,看见的是父亲推倒圣人像,手持烛火点燃帷幕的背影。骤然被点燃的全世界,在邓勉的眼中一寸寸坍塌成灰烬,随风碎裂。

——

祥符九年,十一月初六。

秋叶山居。

燕决穿着中郎将的金甲,长身玉立,身姿挺拔如松。他站在白雪倾覆的庭院中,像是一杆笔直的枪。楚识夏撑着伞走到他身边,看见他盔甲上已经凝了一层霜花。

燕决恍然回神,对她见礼,“楚大小姐,可还安好?”

“挺好的。”楚识夏道,“这么早,燕将军不去宫城当值,来我这里做什么?”

“昨晚,帝都很是热闹。”燕决看着楚识夏,神色晦暗不明。

楚识夏的眼神滴水不漏,既不好奇也不追问,静静地和他对视。

“陈家的宅子着了火,摄政王死了三个儿子,六个孙子。我觉得有蹊跷,可摄政王坚称是失火所致,不肯让羽林卫上门。”

摄政王当然不会让燕决上门,死于外伤和死于火灾的尸体区别很大。更别说山鬼氏的刺客至今仍然藏身在陈宅,燕决一旦察觉什么蛛丝马迹,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摄政王行事一贯如此。”楚识夏淡淡地评价道。

“洗镜湖畔的文庙也着了火,不过不是因为小吏失手打翻火烛。”燕决顿了一下,仔细观察着楚识夏脸上的表情,“是大理寺卿在文庙中点火**,我们赶到的时候,火已经烧得很大。他在火场中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声称以死向陛下谢罪。”

“真可惜。”楚识夏没什么感情地说完,盯着燕决道,“燕小侯爷,你究竟想试探我什么?”

“我什么都不想试探。”

燕决说:“我只是想告诉你,陛下因为大理寺卿的愚弄而愤怒,下令将邓氏一门抄家灭族。大理寺卿在逃的儿子邓勉也在通缉之列。一旦抓到他,轻则流放,重则斩首。”

楚识夏静默地和燕决对视,燕决接着往下说:“城门、码头都会查得很严,羽林卫已经将他的画像贴满帝都的大街小巷。你听懂了吗?”

楚识夏微微点头。

燕决吐出一口气,笑容里带着一点哀伤,说:“我以前其实很讨厌他,觉得他什么都不懂,就是投了个好胎。但昨夜,我辗转难眠,想起我升迁中郎将那日,邓勉和程垣随你来祝贺我。他笨手笨脚的样子,想为从前随三皇子欺负我的事道歉,又怕我不接受,憋到宴席结束也没有憋出一个字,脸都涨红了。后来燕姝告诉我,邓勉偷偷给她塞了压祟钱,那时候离过年还有很久呢。”

“其实想一想,我和他大打出手那么多次,大理寺卿从来没有找过我的麻烦。也许他那句‘你知道我父亲是谁吗’,只是说给自己壮胆的吧。”

——

燕决走了。

楚识夏走过漫长曲折的回廊,拐进新收拾出来的院子里。玉珠正好从卧房里推门出来,手里端着空掉的药碗。

“他怎么样?”楚识夏问。

“还在发烧。”玉珠摇摇头,说。

楚识夏叹了口气,推开门走进去。邓勉仰面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床顶。楚识夏走到他身边,摸了一把他滚烫的额头,他才像突然回过神来似的流下眼泪来。

楚识夏拢起裙摆坐在床边,轻声说:“你最近不能出城,还得再躲一躲。等你病好了,陛下气头过去了,我再想办法送你走。你想不想去江南?我可以送你去找江乔。”

楚识夏描绘着一个缥缈又甜蜜的梦,说:“人家江掌柜现在可富了,你可以过去跟她学管账,学不会也不要紧,她脾气好,不会怪你。听说江南穷尽天下富有繁华,我在江南的时候光顾着干活了,都没有好好地玩过。”

邓勉慢慢地从床上爬起来,一动不动地盯着她。

楚识夏深吸一口气,说:“你如果恨我,我也……”

邓勉忽然抱住楚识夏,轻轻地啜泣起来。

“我没有父亲了,我没有家了。”

楚识夏被他抱得一愣,伸手拍着他的后背。

楚识夏说:“对不起。”

邓勉只是哭和摇头,断断续续的,一个字都说不完整。他连哭声都是低低的,像是知道自己戴罪之身,不敢给楚识夏惹麻烦。

沉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了房间,静静地看着邓勉哭泣。邓勉哭得肝肠寸断,模模糊糊地想起来沉舟好像是不喜欢别人靠楚识夏太近,但他还没来得及拉开距离,沉舟便冲他伸出了手。

沉舟骨节分明的手中,躺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糖。

邓勉放声大哭起来。

「沉舟不懂,但沉舟知道难过的时候要吃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