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梨园醉梦 > 番外:二十一世纪篇再回首是百年身(二)

梨园醉梦 番外:二十一世纪篇再回首是百年身(二)

作者:沉璧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姑姑,姑姑。”高远帆跑到高婉若的身边,摸着她的肚子,一脸期盼的说:“姑姑,小妹妹什么时候才能出生呀?”

高婉若望着高远帆,笑言:“明年夏天,小妹妹就能出生了,远帆着急了呀?”

高远帆嘟着嘴:“嗯,我想让妹妹快点出生,到时候,我要带着妹妹去玩。”

凌志鹏亦望着高远帆笑道:“小妹妹出生后,远帆就是大哥哥了,那远帆以后要帮姑姑,姑父好好照顾这个小妹妹呀!”

高远帆点点头:“嗯,我以后会好好照顾这个小妹妹的,她长大了,我会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她。我会保护她,不会让她受欺负。”

何莉倩不禁笑:“这孩子倒是跟这个还没出生的表妹亲近的很呢。”

高婉若拍拍高远帆的肩膀:“现在计划生育,家家户户只能有一个孩子,这以后啊,他们两个表兄妹可就是最亲近的人。”

高钦泽点头道:“可不是嘛。”

乔锦月望着高婉若的肚子,笑着:“这马上就二十一世纪了,婉若这个女儿出生时,她就是新世纪的孩子了。”

顾安笙亦说:“对呀,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不是这个世纪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到新时代了。”

高婉若点头:“外公,外婆说得没错。二十世纪马上就要过去了,我这个女儿出生的时候就是2000年了,她就是现在所说的新时代的“千禧宝宝。”

回想往事,乔锦月不由得感叹:“不知不觉都过了几十年了,看着日益强大的国家一点点改变,这转眼就到了新世纪了。”

“时代在改变,我们也老了,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真是恍如隔世。那个时候可远没有现在安宁,我们两个相识的那会儿,正值我国国力弱的时候。”

“战争害得我们流离失所,受了不少苦,现在那种日子终于过去了。”

“现在国家强大了,你们这些年轻人也不用受我们受我们受的那些苦了,看着你们一个个事业有成,生活安稳,我们的心里是真的高兴啊。”

回想年少时的往事,顾安笙情不自禁的握住了乔锦月满是皱纹的手,不禁慨然:“那个时候我们两个受过的苦,是到了现在都忘不了的。”

“我们是从那个风雨飘零的时候走过来的,后来看着战争胜利,看着我们的国家逐渐振兴。”

“我们这些老一辈从那个屈辱的时候走过来,看着国家日益强大,心里是真的开心啊。”

乔锦月与顾安笙从少年到暮年,一路走过的沧桑,儿孙们都懂。

他们也曾把在战争时位卑不忘忧国的故事讲给了后代们听,他们亦感慨不已。

最令他们感动的,是乔锦月与顾安笙在那个风雨飘零的乱世,在颠沛流离中仍然深爱彼此,并携手到白头的情意。

高钦泽吸了口气,深沉而言:“外公外婆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比起我们,你们更能懂得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何莉倩亦说:“那个时候正值战乱,国内饱受苦痛,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我们都明白。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也日益强大。”

“我们生在在和平的年代也不能忘记国耻,必须要凭借一己之力,报效国家。”

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教师的高婉若或许更能体会到当时的疾苦,她望着满头银丝,相互依偎的顾安笙与乔锦月。

他不由得慨然:“外公外婆相遇的那个时候,正是家国沦陷之前。那个时候平城,津城,海城接连遭遇屠戮。”

“受的屈辱,流过的血与泪,是我们国家的儿女永远都不能忘记的。”

“祖国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再也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了。”

顾安笙欣慰的点点头:“你们这些晚辈能懂得这些就好,你们都事业有成,能以一己之力报效家国,也算是完成了我和你们外婆多年的心愿了。”

凌志鹏在一旁说:“其实我更感动的是外公外婆相守多年的情意,祸乱时期那会儿风云不定,能保住性命都是万幸。”

“而你们二人在那样山河破碎的时候,还能一直坚守着对彼此之间的感情,一直相依相守,到现在白首偕老。”

顾念之亦点点头,不禁感叹:“我和你爸小的时候,经常听爸妈说,那个时候国家危难,在家国面前,是容不得儿女情长的。”

“你们的外公和外婆在保家卫国之中,仍然没有忘记对彼此的感情,一直不离不弃。”

“从风云不定,到国泰民安,他们的感情一直都没有变过,所以才有你们如今看到的白首偕老。还有你们的爷爷奶奶,他们也是如此。”

提起已经逝去的高海辰与夏漫莹,在坐众人难免有些伤感。

而乔锦月却无悲无喜的淡淡而言:“你们爷爷奶奶与我和你们外公是一样的,都是年轻的时候互生情愫,在战乱的时候不离不弃,一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

“他们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们是一块去的,也是寿终正寝,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满头银丝的顾安笙与乔锦月神情的对视一眼,顾安笙感怀道:“那个时候,远没有现在发达,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汽车。”

“但在那个质朴的年代,有的就是最真挚的情意,爱一个人,就是一生。就想我们两个,你们爷爷奶奶那样。”

在坐一众晚辈,皆为那个风雨飘零时的情意感慨不已。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或许无法切身体会到当时的不易,但那些岁月的艰难,依然在他们的心中划过了一道清晰的弧线。

“哒,哒,哒……”

听着钟表声响,何莉倩看了一眼时间,忙说:“哎呀,聊着聊着都快忘了,还有十分钟就八点了。饭也马上就要好了,我们快准备吃饭,看春晚吧。”

“好。”

顾念之与高逸凡将乔锦月与顾安笙两位老人扶到电视机前的圆桌前坐下。

四位孙辈去厨房盛饭菜,一一摆放到了桌子上。整整齐齐的一家人,一边漫聊着用餐,一边看着电视机中的春节联欢晚会,俨然一派其乐融融。

“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张灯又结彩把春天迎进来。”

电视机中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第一个节目是群星演唱的《把春天迎进来》,歌舞中充满着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喜气洋洋。

对于家中的长辈们而言,这样与时代共进,欢乐喧闹的节目,只是看看便罢,他们真正喜爱的,依然是传统曲艺中的相声与京剧。

第一个节目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就是第二个节目。这个节目是在坐众人所喜爱的相声表演。

主持人刚报完节目,高婉若便对着顾安笙与乔锦月欢喜道:“外公外婆,这是你们喜欢的相声表演!”

乔锦月满意的点头:“嗯,好好观看。”

“你会用曲艺快板唱《焦点访谈》吗?”

“怎么不会?”

看着电视机中的演员所表演的正是自己年轻时拿手的曲艺快板,顾安笙激动不已,欢欣道:“想不到二十一世纪了,这些传统的艺术还没有被忘记!”

高逸凡点点头:“传统曲艺的祖先留下的精髓,无论到了什么年代,都不会被遗忘的。”

“而且这个节目中的曲艺快板创新了形式,将传统的曲艺与流行的节目相结合,倒是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呢。”

顾安笙欣慰的赞同而言:“这样的相声节目真不错,既推崇了曲艺快板,又结合了新时代。”

“逸凡你说的不错,时代在变,传统曲艺也不能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样一成不变,得需要这样的创新,才能更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使得多些人热爱传统曲艺。”

高逸凡说道:“如此咱们的文湘戏社也要跟着学一学了。”

“外公,外婆,你们快看!”

只见电视机中的演员冯巩,弹着一把三弦,而口中唱的却是对国家女足的赞美之词。

乔锦月看了不禁起了兴致,露出了微笑:“用三弦弹唱,这个倒是有趣!”

顾安笙心里涌起了一阵温馨,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文周社听着老先生弹三弦的时候。

他不禁慨然道:“能把传统曲艺与时兴话题结合起来,以此推崇传统,这个相声《旧曲新歌》是真的不错。”

“是啊。”乔锦月亦赞同:“《旧曲新歌》果然是拿旧曲,配上了新歌。这样的推陈出新,的确是恰到好处的弘扬了传统曲艺。”

一家人一边吃着晚宴,一边看着春晚。一生弘扬传统曲艺的顾安笙与乔锦月,皆为创新了的传统曲艺赞叹不已。

“外婆,你看,这是京剧啊!”

乔锦月点头笑着:“这个是《红娘》选段,我年轻的时候唱过,念之也唱过,对吧?”

顾念之点点头:“对的,这算是曾经的代表作了。”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藏……”

看着荧幕中戏曲演员活灵活现的身子,听着她们甜美的唱腔。

乔锦月心满意足的笑着:“这一个个俏皮的小红娘,和我们那会儿一样。”

“这《红娘》的唱词一点也没改,现如今啊,能看到年轻人把传统的戏曲和曲艺搬上银幕,继承和发扬传统,我们老一辈是真的开心啊!”

乔锦月与顾安笙这两位老人开心,在坐的晚辈们也开心。就这样 一边吃着团圆宴,一边看着春晚。一家人话着家常,共同守岁等待着新世纪的降临。

“零点钟声还有十秒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十,九,八……三,二,一!”

“又是新的一个世纪了!”听着这零点钟声响起,乔锦月欣然道。

顾安笙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响,看着儿孙满堂,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执起了乔锦月的手,温声说:“月儿,我们已经一起走过一个世纪了。”

“从少年,到暮年,如今我们终于实现风雨飘零时的愿望,一同白首偕老。”

乔锦月神情的望着顾安笙,不禁感叹:“记得我刚刚遇见你的时候,那会儿还是民国呢。”

“那个时候我是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你也不过二十三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少年时。”

“这一转眼啊,就是一辈子,我们都老了,孩子和孙子们也长大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都做到了。”

二人虽已满头银丝,可执手相依的模样恰如少年,这一生,亦从未变过。

看着四世同堂,儿孙承欢,二人相互依偎,沉醉在这静好的年华之中。

作者的话:他们已经相守了多年,直到21世纪,时代变了,但是他们的情谊仍然没有变。

对传统曲艺的弘扬,对家国的热爱,是心中永恒的信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