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梨园醉梦 > 番外:二十一世纪篇再回首是百年身(二)

梨园醉梦 番外:二十一世纪篇再回首是百年身(二)

作者:沉璧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你们是电视台的的记者?”顾念之望着面前突如其来的几位穿着制服的年轻人,大为惊讶。

“是的,阿姨。”一位女记者十分恭谨有礼的对顾念之道:“文湘戏社成立五十余年,这些年为弘扬传统做了不少贡献。”

“因此被我们电视台发掘,想在此处隆重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号召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叔叔,阿姨,你们看如何?”

“这……”顾念之犹豫了一下,看向高逸凡:“逸凡,你觉得呢?”

戏社能上电视台,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文湘戏社这些年,一直做得很低调,从没有想过在津城扬名。

不想这一次竟然被电视台找到,顾念之自然愿意弘扬传统曲艺与戏曲,但是又怕此举太过招摇,因此犹豫不决。

高逸凡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思忖了一下:“如果能通过新闻发布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曲艺,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念之,我们答应他们了吧。”

顾念之想了想,点点头:“既然你同意,那我也没什么意见了。”

那女记者欣然笑:“好的,多谢叔叔,阿姨。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您二位能否同意。”

“据说文湘戏社的前任班主,就是令尊令慈,是上一个时代的京戏和相声名角儿。采访大会的那天,能否请二位老人家前来,让观众们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故事呢?”

“这……”提到年迈的父母,顾念之不禁皱起了眉头:“爸妈年纪大了,要让他们过来参加采访,怕是太折腾他们了吧。”

“这的确是有些难为我们了。”高逸凡说道:“同志啊,这个不是我们不同意,只是我们父母现在是年近九旬的老人,让他们来接受采访,怕是真的要折腾他们了。”

“叔叔,阿姨,不是这样的。”那女记者解释:“我们只是想请两位老人家露一下面,让观众们看到,增强故事的信服力。”

“至于他们当年乱世中的经历,由我们来说就行。”

“是这样啊。”顾念之松了一口气,思量道:“这倒是可以,阐述爸妈年轻时的故事,也能让年轻人因此喜欢上戏曲和曲艺。逸凡,你认为呢?”

高逸凡想了想,点点头:“这样也行,但是在采访大会的那天,我们一定要保证照顾好他们两位老人家,不能让他们太过劳累。”

女记者说:“二位放心,发布会那天,我们会派人接他们的。”

“您二位肯接受我们的采访再好不过了,这些天我们先准备新闻发布会的事宜。召开的前几天,我们会通知你们的。”

“好。”

一个月后,正值四月的春季,暖阳斜照,微风正好。高逸凡,顾念之夫妇与电视台的记者们筹备好了采访大会的一切事宜。

当天,把乔锦月与顾安笙从家中接到了文湘戏社,他们让徒弟们照顾着两位老人,夫妇二人则去剧场接受采访。

新闻发布会的场地就在文湘戏社的剧院,那一天的场面格外隆重。

剧场布满了彩绸与鲜花,比任何一次剧场演出的场面都要隆重。

总导演,记者,摄像师都来到了剧院,观众席亦坐满了喜好曲艺的看客。

“好,开始。”总导演一声令下,便开始了采访大会。

记者拿起话筒,正式的说:“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文湘戏社召开新闻发布会。”

“您所看到的是屹立在天津五十几年的文湘戏社,这里秉承着推崇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此处默默无闻的培养了无数的曲艺人才。”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热爱并推崇传统文化呢,我们首先有请文湘戏社的社长高逸凡,顾念之夫妇上场,接受我们的采访!”

话音刚落,便响起来一阵热烈的掌声。高逸凡与顾念之夫妇面带着微笑,并排走上了舞台。记者向他们问:“高先生,高夫人,你们好。”

“我们首先来采访一下你们,文湘戏社在此屹立了半个世纪之久,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如此坚持发扬传统文化,培养曲艺人才的呢?”

高逸凡答着:“我和我夫人自由接受戏曲和曲艺的熏陶,我们便想将这些国粹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时代在进步,但传统文化不能中断,我们努力在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

顾念之补充:“我们的文湘戏社最初是我的父母亲建立的,他们生于旧时代,那个时代当时是传统曲艺与戏曲最流行的时候。”

“在那个年代,他们曾是津城的名角儿,他们也极其热爱传统戏曲与曲艺。他们一生的愿望便是推崇传统戏曲和曲艺,让更多的人对其了解并喜爱。”

“如今我们也做到了,我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去推广传统文化,我和我先生都觉得这是一件积功德的事情。”

记者说道:“看来二位在弘扬传统文化上没有少下功夫呢,那我们想要问一下,您是如何教弟子学艺的?”

“学艺必须要有恒心和耐心,首先……”

记者事无巨细的采访着,高逸凡与顾念之亦说得头头是道。

对于戏社里学曲艺和戏曲的种种往事,二人总是可以滔滔不绝。

听着台上的采访,台下的观众亦唏嘘不已。

“真的没想到,文湘戏社已经有了这么久的年头了。”

“文湘戏社在我们新的国家没成立的时候就有了,社长夫妇能这样默默无闻的弘扬传统文化,真是功德无量啊。”

“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候,还能继续弘扬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社长夫妇真的很伟大。”

不知不觉,采访已经到了尾声。

是时候到重点人物出场了,记者拿着话筒动情的说道:“各位观众朋友们,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到了尾声了。”

“最后,我们要有请两位神秘嘉宾登场,那么请各位猜测一下,这两位神秘嘉宾是谁呢?”

台下的观众一旁讶然:“神秘嘉宾?会是谁呀,该不会是那个大明星吧?”

“是不是那个有名气的弟子咱们不知道的?”

记者笑了笑,说:“诸位先别急,听我说一个故事。在大约六十年前,国家正值战乱时期。”

“那个时候,山河破碎,百姓生灵涂炭,当时我们的家国受到的耻辱,我们至今都不敢忘记。

“但是在战火打响的前夕,我们的津城曾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少女,她是梨园出身的当红戏角儿。还有一位温润如玉的公子,他也是梨园弟子,是红遍津城的相声名角儿。”

“年轻的少年和少女就在这个时候相爱了,他们互相许下了终身。可是就在他们相爱的时候,无情的战火打响,我们的津城也变得风雨飘零。”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儿女情长是容不得的。少年和少女深爱祖国大地,看着这风云不定的乱世,都为国家的沦陷悲恸不已。”

“他们决定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家国,只能忍痛把两个人的情意先搁置在了一旁。在战乱中,他们已一己之力报国,但却被无情的战火生生隔离了八年,这八年,他们没有一刻不思念彼此。”

“后来,战争胜利了,家国也恢复了昔日的安宁。他们熬过了八年的苦苦相思,终于在津城找到了彼此,并结为连理,相携一世。”

“他们是梨园弟子,深爱着传统文化,他们婚后创办了一个戏社,并用一生弘扬传统曲艺与戏曲。”

“这二位就是文湘戏社的前任班主,年近九旬的顾安笙先生和他的夫人乔锦月女士。让我们掌声有请二位老前辈!”

听到顾安笙与乔锦月的名字时,在坐一片哗然。

“天呐,这次新闻发布会真的把前班主两位老前辈请来了。”

“之前对两位前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有所耳闻,没想到竟然真的能见到他们二位!”

“能见到前任班主,今天不白来啊!”

主持人话毕,但见两位工作人员扶着顾安笙与乔锦月走到了台上。

两个人执着手,面带着微笑缓缓上台,虽然因年迈已步履维艰,可满头的银丝依然掩盖不住容光焕发。

见两位老前辈走到了台上,台下唏嘘一片,在场所有的观众无一不肃然起敬。纷纷站起身,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二位。

“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人间佳话,他们走过战乱时的跌宕起伏,经历了山河破碎时的颠沛流离。”

“他们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年头,用一生将他们热爱的传统曲艺与戏曲发扬传承。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二位前辈!”

“好!”

台下掌声如雷鸣一般的响了起来。

台上的顾安笙与乔锦月看着在坐座无虚席的观众,这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昔日少年时,台上红口白舌与漫舒水袖的不惧满座惊堂。

再回首,已然是百年身,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一场梦。

记者缓步走到二人身边,对二人说道:“二位前辈用一生弘扬传统文化,是功德无量之人。作为曲艺与京戏的前辈,二位有什么话要对观众朋友们说吗?”

顾安笙缓缓开口:“我和夫人一生坚持弘扬传统曲艺与戏曲,我们的愿望就是想让这些传统的文化永远的流传与世间,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遗忘。”

乔锦月亦说道:“我们最初创办文湘戏社,就是想推广传统曲艺与戏曲。我们也希望,在二十一世纪后,喜欢曲艺与戏曲的人会越来越多!”

“好的,我们感谢二位前辈。”记者转过身,对观众说道:“两位老前辈用他们的一生弘扬传统文化,他们之间的传奇故事,更是人间佳话。”

“但愿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能够如两位前辈所言,热爱并弘扬传统曲艺与戏曲!”

霎时间,台下掌声如雷鸣,望着台上年近九旬,历经无数坎坷的暮年夫妇执手相依,许多人已经感动得落下了泪水。

台上执手相依的一对暮年夫妇,互相深情的望着彼此,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两个人的身影在台上熠熠生辉。

从风雨飘零的民末,到和平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他们用他们的一生谱写了一段人世佳话。

顾安笙与乔锦月跌宕起伏的传奇,感动了无数看客。

新闻发布会时结束时,已经到了黄昏。

送走了电视台和观众,一切打点妥当后,高逸凡与顾念之夫妇扶着顾安笙与乔锦月回到了家中。

三月早春,拂面的微风格外柔软。

四方小院,一缕金色是夕阳笼罩在整个院落中,撒下一地光辉。

这样的微风与夕阳,恰如年少初遇时的模样。

二人心中动容,便让女儿和女婿进了门,暮年夫妇双双坐在了庭院中的摇椅上,共赏夕阳美景。

乔锦月如少女时那般,轻轻倚靠在顾安笙的肩头,望着天边夕阳的轮廓,心绪飘飞。

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昔年,那个笑靥如花的少女与风度翩翩的公子执手相依,一眼万年,许下终身诺言。

这六十几年,仿佛只是乔锦月靠在顾安笙肩头做的一场梦。

哪怕这是梦,他们也不曾有过一丝后悔。

乱世,你我生死与共,太平,你我一世白头。

少年时历历在目的往事不断的在脑海中涌现,六十几年的时光好似过眼云烟。

犹记初见时,台前幕后的那一眼惊艳了岁月,又忆戏台上,吟咏悲欢离合的才子佳人动了真情。

亦或是烽火乱世,情深似海的一双多情人立誓以身许国,还有那被迫分散的一双苦命人八年入骨的相思……

夕阳西下,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乔锦月倚在顾安笙的肩上,轻声向顾安笙问道:“安笙,今年,是我们相识的第多少个年头了?”

顾安笙缓缓说道:“初遇那年,是那个时代的二十三年,也是1934年,你十九岁,我二十三岁。今年是2000年,你八十五岁,我八十九岁。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十六年了。”

乔锦月感叹道:“是啊,六十六年了,从少年时韶华正好,到如今满头银丝,这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

顾安笙揽过乔锦月的肩,深情道:“六十六年,仿佛只是过眼云烟。这一生历经无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终于用了我们的一生,诠释了一代佳话。”

乔锦月握住了顾安笙的一只手,慨然道:“我们这一生,经历过乱世跌宕,也经历过岁月安稳。我们终于实现了少年时所言相携一世白头的愿望,到如今已近九旬,我们的一生,也快要终结了。”

顾安笙望着天边夕阳的轮廓,深深道:“还记得我们少年时的懵懂爱恋,到后来成了夫妻后的相濡以沫,这一生有你在我身边,我从未后悔。若有来生,我还要遇到你,还愿与你相爱,相携,做守护你的浩瀚星辰。”

乔锦月亦动情道:“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我只做你一人心中的月光。”

光阴似箭,不知何时已经带走了满怀意气的青春年少。

当年那戏台上的笑靥如花的娇俏少女与红口白舌的翩翩公子,如今已经成了满头银丝,耄耋之年的暮年夫妇。

这一生,拥有彼此,与年少时两心相许的一心人白首偕老,他们从未后悔。

夕阳如画,笼罩着这一对相互依偎的暮年夫妇,他们的身影在黄昏暮色里,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只此一刻,便已是一生。

锦绣年华空潭月,浮生安稳觅笙歌。还记得少年时诺言……

“安笙,如果我是天上的月亮,你愿意做我的浩瀚星辰吗?”

“月儿,你就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我愿意做守护你的浩瀚星辰,一生陪伴着你。”

“月儿,哪怕颠沛流离又何妨,这一生有你足矣。”

“安笙,我也是,只要有你的地方,就是月儿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