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77章 形势所迫更弦张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77章 形势所迫更弦张

作者:骥伏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肖德哙汇报,近来出现了一些现象,大宁国的商人逐渐增多,他们进购的主要商品就是那些肉蛋奶,因为这些货物目前主要用于内销和出口大成国,宁国没再进行配额,以致宁国的零售商们很久没有再卖滕国的肉蛋奶。

这些商品在宁国是很受欢迎的,便有商人专门来滕国进货,而且数量比较大,导致肉蛋奶一度成了紧俏物资。

肖德哙请示,是否增加出口量,缩减国内份额。

李秀娥当即表示完全可以,这样能保证宁国的市场不丢。于是这肉蛋奶又开始在宁国境内销售了,甚至比以前销售的还要远。

大批宁国商人的采购,这肉蛋奶更是紧俏,可卖得这么火爆,利润没增反减。李秀娥责承户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出厂价格大幅降低。

原来是那些宁国商人的原因,说是滕国商人商队若去宁国会遭到抢劫,而他们是宁国的商人,所以货物很安全,以此为由压低商品价格,从而获取其中的差额利润。

可是一旦提高出厂价,那些商人给予不再销售为理由进行威胁,只待上一天的功夫,那肉蛋奶便形成积压,商部不得不再次下调价格,所以这利润一直上不去。

有人看到了商机,某些滕国的商人便以宁国商人的名义趸了肉蛋奶,去宁国推销。因为利润丰厚,很快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种事情有人反馈上来了,一番调查之后,户部发现了问题。一个负责调拨货物的小吏,利用手中的职权,左右着肉蛋奶的配发。给了他好处的,就能低价及时的买到商品,没有给他好处的,他便一拖再拖,商人迟迟拿不到货。

这个小吏很快也就暴富了,他一口气在石昌城买了三套房子,将他们家族的十几口人全部接到了都城。

这个现象有人产生了怀疑,便匿名举报了。小吏受贿的事实清楚,数额巨大,按照李秀娥当初公布的那些法纪当处以死刑。刑部按程序一番审讯之后,对那小吏进行了公开处决。

此事震动很大。各部门迅速展开整风运动,特别是行贿受贿这方面,主动上交的,只做批评教育,不以刑罚。拒不悔改的,按律处理,甚至罢官坐牢。

这次整风运动,从某种程度上肃清了某些思想堕落的官员,令滕国的官风重回了十年前的正气。

李秀娥知道了那宁国商贩之所以如此积极的原因之后,责令商部价格不得降低,利润必须保证。旨意一下,那宁国的商人立刻就少了十之**,就连滕国自己单干的商人也不来提货了。

但是这个事情改变了李秀娥当初的决定,肉蛋奶将继续销往宁国一方,不过还是让销售人员以个人的名义,扮作是宁国商人,以确保安全。

这个方法还确实奏效,最起码数月以来那些商人和货物都很安全,似乎这一切都恢复到了以前的盛况。

五艘战舰都下水了。

试航那天浏水河两岸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百姓,滕国有了战舰更能保卫浏水河两岸百姓的安危。

现在没有战事,没必要五艘战舰全部服役,只留下两艘在河上巡逻即可。自西山口到东山口,东西对航。有了战舰的巡航,东山口和西山口边防军卒的日常供给方便了许多,新鲜的蔬菜肉蛋奶,他们当天便可以吃到。

其余的三艘战舰平时就停靠在长桥村码头,为了防止战舰久放出现问题不知道,五艘战舰轮着开,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工业城也建好了。之前逃亡来的裘国难民为数不少的人搬到了那里居住,很快这座新城便热闹起来。

兵部调兵2万常驻那里,李秀娥当初建城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驻军,且离东山口近些,好及时支援。

裘开物的那座金丝楠木楼台终于建成,为此他本人也很激动,决定举行一个仪式,落成典礼邀请文武百官去参加。

这个事李秀娥非常支持他,于是一众人等便乘坐着游轮前往沙水镇。

楼台前早已是人山人海,那楼台更是披红挂彩。楼台高50余米,一共13层。远远望去,巍峨挺立,显得古朴大气。

当问到这个楼台叫什么名字时,裘开物竟然一愣神儿,只顾着进行建设了,还没有为他的大作命名。

李秀娥便提议,这楼台是腾王所作,何不就叫滕王阁?

滕王裘开物觉得这名字好,即明明白白地标注了是他滕王的作品,他滕王之名又可以与这楼台千古流传,这刚好遂了他当初设计这楼台的心愿。

于是乎,在滕王的带领下,文武百官在滕王阁前一番祭天祭地,这个祭拜仪式就算结束了,滕王便率领众官员进入阁内进行参观。

也难怪藤王将他的大作引以为傲,确实不同凡响,木材用金丝楠木自然是高端大气名贵,做工更是精细,处处衔接的那么自然,特别是受力分配均匀合理。

李秀娥都为之赞叹,裘开物没有学过力学,但他精于木工,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考虑的非常周到,最为关键的技术是整个楼台所有的衔接全部用的榫卯结构,没有用一个铁钉。即便是在后世也很难用此种工艺建造出这种大型的建筑物。

名贵的木材,高大的建筑,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外观,仅仅这些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更何况登上楼台可以远眺浏水河的东西南北,甚至可以当做一座军事嘹望塔,向东远远望去都可以看到东山口的情况。

滕王阁的宏伟壮观,自然引人注目,自此后,滕国的这座独一无二的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更不泛骚人墨客留下墨宝以抒怀。

一座楼台,囊括万里河山之景,占尽天下豪士之心,歌胸怀,咏壮志。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成败兴衰赋予词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对于滕王阁的落成,滕王裘开物自然是踌躇满志。他竟然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当场感谢王后,若没有王后的鼎力支持,这座楼台他怎么能够做得如此豪华壮丽。

莫看李秀娥可以睥睨天下,但是滕王在众人面前对她如此恭维,她却难以消受,那脸竟然不由的红了。这种感觉已多年来未曾有过,弄得她心头砰砰直跳。

身旁的陈巧巧悄悄地对她说道:“我还未曾见过姐姐在陛下面前羞红了脸呢,姐姐害羞的样子好美!”

她这话虽然说得轻,李秀娥自然是听到了,裘开物也听得很真,他倒是没羞没臊地打个哈哈道。

“王后本来就美嘛!”

李秀娥觉得那俏脸愈加发烧了,头低得很厉害。

为了避免王后过于尴尬,文武百官哈哈一笑,遂分头指手画脚评论那楼台去了。

滕王阁的完工裘开物像是完成了一桩心愿,整个人都显得格外的精神,当着文武群臣的面,他宣布要进行室内装潢设计,谁家若是需要,他为大家免费提供模型,再找木器厂去做,当然费用自理。他这也算是为文武百官做些贡献,鼓励他们为治理大滕国继续努力奋斗。

这倒不失一条激励政策。滕王的木工手艺已然是奇才盖世,首屈一指,哪一位官员都希望得到他的作品,纷纷表示感谢。

刚才还有些羞涩的李秀娥此时却是叹息一声,这真是遇到了个奇葩。可她转念一想,如此痴迷于木工的国君,若没点活干,还着实把他闲疯了,就由他去吧,好在他这个举动影响还算是积极的,也算是为滕国再做一份贡献。

欣赏完滕王阁,文武百官又坐着游轮顺流而下,来到了工业城。与沙水镇比起来,工业城不过是规模小了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些防御工事却一个都不少。同样城墙是空的,下面驻扎着军卒,还专门留有射击孔,那里布满了机关。

李秀娥对这些布置非常满意,但愿这些都用不到,她并不想让滕国的国民陷入到战争之中,只希望他们安居乐业,过那平淡忙碌而幸福的生活。

这不过是她的理想罢了,现实是残酷的,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

那些冒充宁国商人的滕国商队终究还是被宁国一方发觉了,于是,一起又一起的抢劫事件接连发生。这不但严重打击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谁也不愿再去宁国贩卖一件商品,更是激怒了李秀娥。

忍让绝对是下下策,看来对他们教训的还不够。这一次她决定不再进行偷袭,而是大明大白地进行征讨,便让斥侯查明那些匪军的驻扎营地,摸清人数。李秀娥要亲率大军前去剿杀,不把他们消灭,滕国永远受制于人,根本就走不出那个山坳,经济强国和平发展之路必将受到遏制。

事实胜于雄辩,一个个案件摆在面前,文武官员更对那因抢劫而伤亡的商人和镖师感到痛惜,为他们报仇已经形成共识,全力支持王后的决定。

于是,便纷纷做好相应的准备,给那些屡教不改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匪军来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从此,滕国进入了征伐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