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93章 各国反应均不同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93章 各国反应均不同

作者:骥伏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曹蛮带兵进驻宁都一事,李秀娥早已获悉。裘兵从裘都出发乔得准就将消息传回了滕国,提醒王后早做准备。

潜伏在宁都的斥侯把曹蛮的军事部署也及时报了过来。

至于成国和畅国两方,至今未发一兵一卒,这五王子和七王子的心思滕国的斥侯也探听到了。成王的态度相对要比较坚决,表示目前不会出兵,而畅王似乎尚在犹豫之中。

宁王派人到成国和畅国去搬兵求援没有求来,却来了不速之客,赢王派兵来了。这倒是出乎李秀娥的意料,更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曹蛮并未率军攻打滕国,也未到南方收复失地,却直接驻进了宁都。

根据斥侯的反映,曹蛮业已控制了宁都城防,好像还控制住了王宫和朝廷。纵使宁国的官员都在,包括宁王在内,已经对宁国之事做不了主了。

嬴王这是在趁火打劫,借援助之机将宁都占领,说是来做好人却干了件最大的坏事。从表象上看,是在帮助宁国巩固城池,防御滕军,实则已然将宁国的都城据为己有。其野心之大,城府之深,实难料也。

滕国朝廷有官员认为,嬴王派兵实际上反倒帮了滕国的忙,免得滕国再次出兵去攻打宁国。现在的宁国已是名存实亡,今后滕国可以高枕无忧了,全力进行经济建设,放心让那商队去做外贸。这岂不正是为王后当初设计的经济强国而铺平了道路吗?

反对者认为,裘军不请自来,这是乘人之危,军队驻扎宁都,宁国无力抗争,只能任其摆布。这已然不再是援助宁国抗击滕军,早已变了性质,也许赢王本意就是乘机占领宁都来的。

宁都为宁国的都城,是宁国的象征,宁都已然不受宁王所控制,可宁王毕竟还在,宁国也在,最起码宁国的大片土地还不属于裘国。

赢王想要操控宁国,还必须要有进一步的举措,极有可能会继续增兵,以控制下面的县郡,更换官吏,颁布政策。到那时宁国才算不复存在。即便是宁王还活着,他也只能会是被软禁,被隔离,或者是做了裘国的阶下囚了。

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对于滕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文昌、水昌、东隅等地本就是宁国的国土,若是赢王以接管宁国为借口,便给了他发兵收复的理由。即便是不以此为由,以其援助宁国的说辞,他照样可以向那里进军的。

到那时,滕国所面临的敌人已不再是宁国的军队,而换成了裘国的大军。莫看曹蛮只带了10万兵丁,要知道裘国还留有军队将近40万,若滕军与裘军开战恐难有胜算。即便是战胜了裘军,也必然伤亡惨重,最终会因兵力不足,而导致边防难以固守。

不得不考虑的是,各王国之间的征战势必引发其他王国的不满,几位君主可是一奶同胞,总会有人站出来说话的。畅王到底出不出兵尚未最终决断,成王虽表示不会出兵,倘若滕国与裘国开战,他们有可能就会改变主意。

若是滕国与周边邻国都将为敌之时,着实危险。那可不是文昌水昌东隅这些攻打下来的疆土能不能保住的问题,恐怕就连石昌这个大本营也有被攻陷的可能。

裘军的到来,莫看表面上是控制了宁都,似在帮助了滕国,实则是将对滕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此,一是尽量避免与裘军发生正面冲突,以免招来嬴王派发更多裘军,前来讨伐。

二是加强与成国的友好交往,继续加大贸易量,从经济利益上拴住成国,让成王舍不得轻易丢弃滕国这个贸易伙伴,他自然就不会轻易出兵了。

至于畅国一方,除了扩大贸易合作之外,防止他突然变脸,毕竟东隅离石昌比较遥远,倘若畅王出兵攻打东隅,滕军的主力难以及时应援,仅靠巡逻战舰那些兵力实在是有限,不敢保证准能取胜。

仅仅考虑与畅国开战能够取胜还不行,仗一旦打起来,没有个结果是很难罢兵的,对滕国的稳定和发展都相当不利。最好的方案就是不与畅国开战。如若不能将其拉拢,那就加强东隅地方的军事防御,以实力对其进行震慑,使其不敢与滕军作对。

群臣的议论李秀娥一一记下。对于裘军进驻宁都一事,她自然晓得嬴王的心思,他就是想捡个便宜,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了宁都,赢王自然是想占领整个宁国。

若他仅仅是占领宁国也就罢了,可依照他的性格,连老国王都敢加害,恐怕他的这几个兄弟王国都不想放过。只因宁国物阜人丰,地大物博,属于鱼米之乡,又盛产瓷器和丝绸,他早已觊觎。

即便是没有宁滕之战,早晚他也会找理由向宁国派兵的,时下正是一个好时机,当然要派曹蛮来占领宁都了。

当初她亲率滕军征讨宁国,只不过是想惩戒抢劫商队的军卒而已,给宁王一个教训。可那宁王过于自大,以大欺小,全国30万大军全部出动了,落了个兵败国亡的下场。

时下的局势异常危险,并非滕国所能控制,成王和畅王说不定哪天就会变成敌人。至于裘军迟早会疆场上相见,只是现在不宜与其动大动兵戈。

李秀娥想了许多,最起码目前是太平的,谁也没有与滕军开战,那就借此机会继续厉兵秣马,备荒备战。

同时给商部下旨,利用这暂时的和平时期加大贸易力度。一是加强与成国的商业合作,用经济手段稳住成王。二是与昌国也加大贸易往来,让畅王也看清当前形势,和平对两国都有利,最好是按兵不动。

不仅如此,她还叫那巡逻战舰给东隅水昌文昌三座城池又运去了大批的火炮和弹药,加强城防。一旦有敌军入侵,必当全力回击,首战必胜,挫败敌方的锐气,使其闻风丧胆,不得再进一步侵略。

见王后稳若泰山,深谋远虑,胸有成竹,布置得井井有条,诸位文臣武将均表示支持,也不再提出反对意见。

散朝之后,首辅大臣周正邦单独进谏。

“还望王后三思,裘军进驻宁都,着实对滕国不利。曹蛮只是控制住了都城,对下面的郡县尚无暇顾及,我军当出兵,将其郡县占领。一则继续扩大滕国之疆域,二则一旦开战,将战场前移,可使文昌水昌东隅等地免遭战火。

李秀娥一摆手,“不必。周大人所言,若嬴王未曾派兵进驻宁国,我滕军可以继续占领其他地域,甚至可以攻至宁都城下,迫使宁王签订条约。现在再如此已不合时宜了。那不再是宁滕两家之事,中间多了个嬴王,再那样就是直接与嬴王为敌了。本宫不想过早的与裘军开战。”

见王后主意已定,周正邦只得告退。

退了朝,回到寝宫,李秀娥依旧思绪万千。正如周正邦所说,她确实有些过于慈悲呢,如若为滕国将来的发展做考虑,本就应该乘胜进军,将宁国全境占领,到那时嬴王就不宜再派兵来了,即便是来也为时已晚。

正当她有所后悔之际,小雷霆不知不觉来到了身旁。

“母后又在为何事焦虑?”

每当李秀娥有所忧虑之时,小雷霆就会到她身边来问询来安慰,甚至还会带来绝佳的主意,她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几次战役告诉她,自己这个上天恩赐的儿子,不仅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更是聪慧过人,善于洞察人意,纵使自己拥有上世的经验,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娃娃有超乎凡人的计谋。

“小哪咤来的正好,快来帮帮母后!”

她便把今日在朝堂之上与诸位大臣所商议的,包括她最后决定的,都告诉了小雷霆,让他知道的更详细一些,有助于他做出准确的判断。

小雷霆依旧是满脸挂着淡淡的笑容,听得仔细,直至李秀娥全部说完,他才开口。

“周大人分析的不无道理,只是我们现在出兵正如母后所说,已不合时宜。对母后的安排,孩儿觉得还算是妥当。据孩儿分析,短时间内曹蛮不会带兵来攻打滕国。他要先巩固宁都,以及宁都周边的县区,逐步扩张,所以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成国一方暂时无忧。倒是那畅王说不定哪天会将军队开过来。现在宁国名存实亡,他与宁国的贸易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他也想借此机会占领瓷都一带,好将来与南洋贸易有源源不断的货源呀!”

小雷霆一席话倒是提醒了李秀娥,这个因素她倒是忽略了。畅王出兵可不一定是非要攻打东隅,有可能会去占领宁国的那些真空地带,即无滕军也无宁军更无裘军的地方。而那瓷都与丝绸基地正是这样的地区。

一旦这些比较富饶的地方那些工业区被畅国所占据,宁国虽大其他地方相对贫瘠的多,占不占领只是一个国土面积的问题,利益却差了许多。

看来这兵还是要出的,对于那些地方要先下手为强,去得晚了就成了别人的了。

于是,李秀娥便与小雷霆在她的寝宫中,这母子二人开始谋划起进一步的战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