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94章 突出奇兵占重市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第94章 突出奇兵占重市

作者:骥伏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宁滕之战,各王国都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三王子和四王子之所以还没有动静,只是因为路途相距太过遥远,他们得到的信息比较滞后,得知宁王战败倒是都派了使者前来慰问的。

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那使者根本就见不到宁王,被裘军挡在了宫门外,只是一小吏接待了他们,安排了吃住而已。那些使者了解了宁国当前的形势,再待下去也无甚意义,留下慰问函便离开宁都回国复命去了。

李秀娥让庞彪挑选兵卒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这些军卒都是军中的佼佼者,基本上皆是多面手,弓箭,火器,长枪,火炮,样样都会使用。甚至还包括架设桥梁攀爬山崖这些高难技能,与其说是特种兵也不为过。

人数不多,只有1000人,全部是骑兵,由王清秀做统领。按照李秀娥规划的路线,从石昌北山口出发,跨过山地,向东而行,直奔瓷都和莫煌。

到那之后,迅速扫清周边的宁国残余兵力,先攻占了瓷都,后占领了莫煌。不久,庞彪率领大军而至,进行接管。

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为了能够快速占领这两座城池。庞彪的大队人马选择昼伏夜出,避免过于招摇,尽量避开其他王国的斥侯。倒是不怕他们刺探,等各国反应过来,那瓷都和莫煌城头早已换上了滕军旗帜。

如此一来,实为断绝畅王裘开河出兵瓷都和莫煌的念头。占领城池之后,商部随行而来的官员在第一时间前往畅国,洽谈瓷器和丝绸交易一事,而以此促使畅王与滕国合作。此意向若是达成,那畅王不会再轻易出兵侵扰。

这个抢先占领城池的计划实施的很顺利。那些城池守军不过数百人,原先驻扎的可都有上万人之多,因为征战全都调走了,这倒让王清秀省了许多事。

更何况那县令和守军已经知道宁王败了,即便是城池不被滕军占领,也会被裘军接管,再做任何抵抗皆是无用之功,他们的牺牲又是为谁效忠呢?所以滕军一到,拱手开城。

庞彪留下守军,将一切安顿好之后,与王清秀率领那支突击队,又赶往东隅视察城防,检查部署,自水昌过文昌返回石昌。

在畅王裘开河接待滕国商部使者时,他尚不知道瓷都和莫煌已经被滕军占领之事。看他惊愕的表情,足以当做一个丰富多彩的表情包,令那使者久久难忘。

他异常的懊悔,后悔自己不该犹豫不决,未能早些出兵,怪自己当初将重点放在了东隅县城,担心将来裘军与滕军开战,会将战火蔓延到畅国边境。

现在想来真是杞人忧天,若是裘军真的来攻打东隅,自己不选边站队就是了,何必想的太多!

至于瓷都和莫煌,那应该才是他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担心将来的货源由谁掌控,而没有想进一步由自己控制而已。

现在两座城池已被腾军占据,自己若再派兵,那就必须要打一仗了。能不能轻易攻下城池且不说,即便是能,曹蛮也不会坐视不理,弄不好还要跟裘军继续作战。这大哥二哥就都变成他的敌人了。

想到这里,他倒有些庆幸,幸亏没有贸然出兵,否则自己现在将会骑虎难下,没能得到瓷都和莫煌,他反倒有些释然了。

自己最关心的是瓷器和丝绸的货源,既然现在那里属于滕国管辖,那就和滕方洽谈生意好了。

不约而同,他与滕国使者说到一起了,这个合作意向自然好签了,谈判桌上,之前跟宁国出什么价格现在跟滕国继续维持原价,这一点双方都非常满意。

可在即将签署合作意向书之时,畅王裘开河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之前宁国从他这里购买的那五艘战舰,宁王曾经答应是要用瓷器和丝绸来抵偿货款的。现在瓷都和莫煌已经由滕国接手,滕国是否愿意继续继承宁国的债务,而以瓷器和丝绸来抵偿船款?

滕国使者呵呵一笑。

“畅王说笑了。宁王买了战舰去攻打滕国,战舰被滕军击毁,宁国战败。现在滕国是接手了瓷都和莫煌,要知道这是军事占领,不是宁国赠送的。所以滕国没有义务来替宁王偿还之前的所欠的船款。”

“那我畅国损失岂不太过巨大了!”

见滕国使节不承认这项债务,畅王自然老大的不高兴。这笔损失找谁补偿呢?

滕国使节依旧面带笑容,“畅王若是心有不甘,还是应该去跟宁王要的,毕竟他还在。想必他王宫中也能拿得出这些银两,纵使他没有瓷器和丝绸,可以用银两到瓷都和莫煌来采购啊!”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可宁王现在已经是身不由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人身都不自由,恐怕他那银子也不由他支配了吧。即便是他愿意拿出银子来,曹蛮不一定放啊!”

那使者又道:“曹蛮若是不放,那就跟他要银两,宁都可是受他控制着,宁国的债务他也应当管理,这是理所当然的。他若说不管,那就得让宁王动用自己的库银。”

滕使的这番分析,畅王觉得顺理成章,冤有头债有主,让滕国来负责宁国的债务着实有些牵强。既然宁王还在,就继续找宁王还债。

双方的瓷器丝绸贸易合作意向最终还是签署了。滕使高高兴兴回国复命。畅王裘开河便叫人来,即刻奔往宁都,找宁王催付船款。

滕使对畅王的这番说辞,那全是在他随同彪率领的大军出发之前,李秀娥耳提面命当面传授的。这也并非李秀娥独自想出来的,倒是那小雷霆帮着进行推敲,而预设的方案。

这笔账肯定不能由滕国来出,为了不与畅王闹僵,必须转嫁矛盾。冤有头,债有主,跟宁王去要账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能不能要来,那与滕国无关了。

话说畅使到了宁都,见那都城可以说是里三层外三层被军队把守。最外层是宁国的一万军卒,驻扎在宁都以外的周边十里处。再往里是原先守卫王宫的御林军。城门外有裘军巡逻,而城内却见不到一名宁国的兵卒。

这使者恍如来到了裘国的都城,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他说要去拜见宁王,遭到了层层盘查,同一个问题会被问上数遍。直到王宫门外,守门的做不了主,请出了曹蛮大将军。

曹蛮一听是畅国派人来跟宁王催债的,他倒是没有直接回绝,而是亲自带着这位使者进内宫面见宁王了。

宁王见人来讨债,反倒呵呵呵地笑了,似乎笑得很开心。这畅国使者不知他为何如此开怀,可再看宁王,笑中带着哭腔,眼角挂着泪滴,知道他在笑,不过是苦笑罢了。

笑过一阵宁王才说:

“回去告诉我那七弟,并非六哥赖账不还,当初购船之时,我可是坚持给他银子的,他却看上了我的瓷器和丝绸,觉得那货增值空间比较大,比银两要合算。还以此为要挟,不给瓷器和丝绸那船他就不卖给我了,寡人只得答应。现如今,宁国只剩下一个名号,而我这宁王只剩一副躯壳了,什么债务也偿还不了了。我那七弟若是非逼六哥……“

说到这里,他竟然把头向前一伸,“你就把我的头颅带回畅国,跟我那七弟交差去吧!”

这畅国使者怎敢去割宁王的头颅?头颅割了宁国的债也要不来呀!宁王以此种方式耍赖,他也没有法子。

曹蛮在一边手扶腰间宝剑并不搭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好像此事与他无关,根本就不干预。但那畅使心里明白,宁王以此种方式来回答自己,也是做给曹蛮看的,自己自然也不能对宁王无礼,否则曹蛮便有理由将自己羁押。最后也只得悻悻然离开宁都回国复命。

那畅王闻听暴跳如雷,他自诩自己精明,却被这个浑浑噩噩的六哥给坑了。

当初还犹豫着想出兵帮他一把,现在想来幸好没有去打腾军,否则现在必将后悔不跌,六哥混蛋耍赖倒有一套。

即便是再派人去,那宁王还来这一套,作为属下同样没辙。这帐已经被他赖掉了!那五艘战舰就这么白白的丧失了。

五艘战舰至少也要造上一年多的时间,工期长,耗资巨大,着实令他心疼。

吃这么大的亏,心里自然舒服不了。本来对六哥尚存同情,败给了二嫂,还想帮他出出气,现在那点同情已荡然无存了。

后悔,气氛,懊恼,令他大为光火,摔碎了茶杯茶壶,踢翻了桌椅板凳,吓跑了汇报的使节和身边的下人。

他倒冷静了下来。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哪里缺了哪里补。既然六哥跟他耍赖,不讲弟兄情面,也就别怪他这个做弟弟的不讲仁义。

宁国已是国不将国,宁国的地界宁王已经无力管辖。滕国可以占领,裘国可以驻军,我大畅国同样也可以割据!哪怕占上一个小县城,也足以扺偿那五艘船钱。

想至此,他便召集文武群臣,将他心中所想和盘托出。虽说有人反对,但他主意已定,决心已下,那宁国的地盘不占白不占,只要不跟裘军滕军直接冲突就行。

于是乎,第二天就有一支军队从宁国的东北方悄悄入境,很轻易地就将滨河县占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