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二十二章 事了

诏道于天 第二十二章 事了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纸黑字,一清二楚。

落入顾濯眼中的那几行字,每一个都是近些天来许多人刻意进行回避的问题,墨迹不见锋芒,却又给人一种锋芒毕露的意味。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些字都是那位皇后亲自提笔所写。

白纸上的第一个问题十分直接,问的就是清净咒。

当天,顾濯在众目睽睽之下踏入清净咒所形成的空明世界,以此化解自身的伤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监正甚至在身死前亲口提及过这件事情。

曹公公看着顾濯,认真问道:“顾公子您过往二十余年人生当中,不曾接触过道门所持修行之法,在道门中唯有楚珺这一位朋友,何以对清净咒有着这般超然造诣,让监正本人对此也不得不自愧不如?”

顾濯没有说话。

曹公公也不介意他的沉默,视线落在白纸上,皇后亲手写下的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还是和清净咒有关,清净咒对道心亦有影响,因此当时宋景纶以清净咒对你出手的做法,必然是他当时最为真实的念想,但他又在刹那之间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这整个过程是不合常理的。”

顾濯安静听着,一言不发。

曹公公还是无所谓,看着顾濯的眼睛,最后问道:“你认为监正是因何事对你抱有杀意?”

房间里一片安静。

就在他以为今天得不到答案,准备留下那张白纸,起身离开的时候……听到一句话。

“你对这三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顾濯忽然问道。

曹公公摇了摇头,说道:“我就是一个把话带给您的人,对这几个问题没有任何看法。”

顾濯又道:“如果我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又将如何?”

曹公公沉默片刻后,无奈说道:“顾公子,您还是别为难我了。”

顾濯若有所思,说道:“所以你真就只是一个带话过来的人。”

曹公公说道:“不错。”

“关于这三个问题都有一个答案。”

顾濯很认真地看着他,温声说道:“为了避免你把我的话带过去,又把她的话带过来,一天到晚在两边跑来跑去,那我还是不说了。”

曹公公突然沉默了。

顾濯笑意温和,说道:“换一个人过来和我聊吧,就算她不想来见我,那也不该是你来见我。”

……

……

人去楼未空。

余笙就在房间的另一侧,始终有在听这场谈话。

她与寻常少女找不出什么区别,正在把一碗蟹黄粥当早饭在吃。

盛夏未至,深秋还远,她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如此肥美的一只大螃蟹,熬煮出这么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粥。

顾濯走到她身旁。

余笙动作很自然地把那碗粥挪远,随意说道:“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顾濯有些无语,看了一眼她轻轻搭在肩膀上的那根蓬松麻花辫,说道:“其实我不擅长判断这些事情。”

余笙说道:“我也没觉得你擅长过。”

言语间,她喝了一口粥,心满意足到眼眸明亮如若雨后新空。

顾濯说道:“但我不担心。”

余笙问道:“因为有我在?”

顾濯嗯了一声。

“忘了告诉你了。”

余笙看着他说道:“其实我也不擅长阴谋诡计。”

顾濯说道:“我也没觉得你擅长过。”

余笙不说话了。

片刻之前,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顾濯看着她,忽然问道:“你破境了吧?”

余笙神情淡然地嗯了一声。

顾濯说道:“螃蟹是从苍山里捞来的?”

这一次余笙是真意外了。

她有些好奇,问道:“你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顾濯说道:“猜的。”

余笙安静了会儿,然后认真说道:“下次我会算你的份。”

顾濯说道:“不客气。”

都是很随意的话,无关神都的当下局势。

就像从山那边升起的太阳,不管人们见或不见,它总是在依循着自己的道理行事。

这看似寻常,但正是这种寻常言语,往往能给予人莫大的坚定信念。

……

……

在曹公公离去后的当天下午,又有一位新的客人前来拜访。

按道理来说,这位客人本不该掺和到此案当中,奈何他与道门有着深厚渊源,曾经拜师玄都,道法造诣之高深犹然胜过监正。

偌大大秦,以道法与他相提并论者,绝对不足一掌之数。

那么他理所当然有资格对清净咒之谜做出判断。

这人是青霄月。

顾濯与此人有过纠缠,事实上却只见过一面——在云梦泽的最深处。

虽然在那以后,青霄月曾经奉命紧随在他的身后,但两人始终未曾真正相见,更没有说过哪怕一句话。

故而,今天才是第二次见面。

顾濯望向青霄月。

青霄月依旧不修边幅,衣衫谈不上褴褛,但与整洁相距甚远,看上去就是一个住在深山里的野道士。

然而他从裴今歌以及很多人处都得知,此人办事时的性情与外貌截然相反,近乎是苛求。

“这件事我本不打算掺和。”

他看着顾濯说道:“因此我是从外面赶回来的。”

顾濯问道:“你的伤势好了?”

青霄月微微一怔,然后笑了起来,说道:“这是寒暄?”

顾濯摇了摇头,说道:“主要是觉得你命太苦。”

听到这句话,青霄月望向他的眼睛,没有从中看出任何多余的意思,有的都是寻常情绪。

“为什么这么觉得?”

“还要为什么吗?”

余笙的声音响了起来。

与之前曹公公到访时不同,这一次她就在顾濯的身旁,而不是屏风后。

她接着说道:“去年被盈虚伤了,伤还没好又为了救林挽衣和无忧山战了那么一场,到今天还没能停下来休息,说你苦命不挺正常的吗?”

青霄月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下一刻,他的唇角翘起。

一个苦涩中夹杂着几分郁郁的笑容随之而浮现。

青霄月看着余笙,叹息说道:“那为了让我的命稍微不那么苦,我们便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余笙望向顾濯。

顾濯嗯了一声。

余笙不再多言。

青霄月看着这对师姐弟,越发觉得自己远离这趟浑水是正确的选择,可惜了。

“还是那三个问题,简单说说吧。”他说道。

顾濯说道:“那就依着顺序来回答?”

青霄月点了点头。

顾濯平静说道:“第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能以清净咒化解自身伤势,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在修行方面的天赋天下无双。”

青霄月沉默了,心想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

片刻后,他继续说道:“那第二个问题呢?你认为宋景纶为何会在突然之间改变自己的想法?”

顾濯说道:“这当然与我有着脱不开的关系,那一刻的宋景纶沉浸在执念当中,之所以能瞬间挣脱清醒过来,是因为我对他说了四个字。”

青霄月说道:“哪四个字?”

“该醒了你。”

顾濯理所当然说道:“以禅宗之法,晨钟暮鼓之声。”

青霄月看着他的眼神变得十分复杂,比之先前沉默了更长一段时间,说道:“那第三个问题你的想法是什么?监正为何对你抱有杀意?”

顾濯带着憾意说道:“我觉得是因为嫉妒。”

青霄月无言以对。

这个理由实在太过强大……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看似无稽,着实荒唐。

然而往最深处去看,这又何尝没有道理?

顾濯叹了口气,感慨说道:“如今回想起来,我多少也能理解彼时监正的心情,任凭谁一心一意躲进小楼不理春秋,如此静心苦修上数十年时光,以为自己与大道已然相近,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个年轻人毫不逊色于自己,道心难免失衡,继而为心魔所侵,最终杀意满心。”

青霄月沉默不语。

余笙看着顾濯,心想你何时成了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青霄月说道:“监正修行多年,道心不至于如此轻易失守。”

“这是正常的情况。”

顾濯说道:“然而监正那时候正在负责修缮旧皇城大阵,其中有两件镇物会影响道心。”

青霄月不再追问下去,因为这个理由确实有力,转而说道:“此事我会去查证,你说监正嫉妒你,可有证据?”

顾濯平静说道:“旧皇城修缮的整个过程,除却为最后一件镇物收尾之外,我全程在场并且提出了许多意见,此事望京钦天监官员的笔录上亦有记载。”

青霄月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监正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你的天赋,因此对你生出嫉妒之心,在察觉到你身陷无忧山所补杀局后决定顺水推舟?”

顾濯微微一笑,说道:“是的。”

青霄月什么都没再说下去,向两人点头致意,就此转身离去。

房间里一片安静。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余笙的声音响了起来。

“清净咒是道法。”

“晨钟暮鼓声是佛法。”

“佛道皆通,修行天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监正心生嫉妒,以至于最终酿成杀心。”

她说道:“你觉得青霄月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情?”

“无所谓。”

顾濯耸了耸肩,说道:“反正我现在心情不错。”

……

……

就像青霄月那样,谁也没有想到顾濯竟会给出如此解释,为之错愕者不在少数。

紧接着,两个问题随之而来。

如何才能证明顾濯不是在胡言乱语?

该以何种方法让他进行自证?

嫉妒一说无法证明,因为监正已然身死,总不能全由旁人言论来推断敲定他到底怀有何等心思。

至于道法与佛法之说……朝廷总不能把一堆高深难测的功法摆在顾濯的面前,让他在限定时间内参悟透彻吧?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人站出来,与顾濯行论道辩难之事,以此来判断他在道佛二法上的造诣到底如何。

问题在于,当下谁也不愿意做这件事。

监正之死一案涉及太多,一旦被牵扯到其中再难脱身,更不要说这种涉及整个案子关键走向的判断,其本身责任太过沉重。

如果说道法一途尚且可以让青霄月进行判断,佛法又该如何?

道休大师于去年暮冬递出辞呈,已不再是大秦之国师,这事便不好再请他出手。

至于禅宗其余宗门……鉴于顾濯当初在慈航寺中的所作所为,在道休大师缄默不语的当下,没有哪间寺庙敢擅自越过这座禅宗祖庭,掺和进这件事情里面。

……

……

虽说如此,案情仍旧有所进展。

伴随着一道旨意的降下,巡天司被迫敞开大门,让诸衙门联手开始调查与此案相关的一切事,再从此案延伸至巡天司的每个角落里。

户部可以查账簿,吏部可以查用人……各部衙都能找出东西来查。

德秋思作为当事人,自是首当其冲,在这个过程当中承受着极其沉重的压力。

尤其是那些官吏们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非要揪着他被顾濯当街踩脸的事情翻来覆去询问,甚至问他前一脚和后一脚的轻重有没有区别,理由是这有可能是一种独特的交换信息的手段。

哪怕德秋思为此愤怒到当场拍桌,接着再又无力重复已经说过的话,负责审问的官员依旧不罢休,认定其中必有蹊跷。

这毫无疑问就是报复。

至于为何报复?

过往年间,巡天司完全配得上权势熏天这四个字,行事或多或少有所放肆,得罪人便是理所当然。

纵使那些站在大秦权力中心的大人物,比如宰相大人,根本不会受到这样的影响,但他们很清楚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

只要整件事的大方向不走偏,让下面的人借此机会发泄一二也无妨,更何况这本就是旨意所在。

……

……

“师父!”

德秋思睁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脸,悲痛呼喊道:“这他们哪里是在打我的脸?这是在打您的脸啊!”

此时司主就坐在他对面,气定而神闲,说道:“有人与我说,你在顾濯找到无忧山那两人之前想过要去死,对吗?”

此言一出,场间骤静。

德秋思沉默片刻,低头说道:“是的。”

司主说道:“既然你当时舍不得让自己去死,为何又为这时之屈辱而难过不已,这是你当时就应该想到的事情才对。”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是诚恳的疑问,因为不解。

德秋思声音微颤说道:“我……我以为我能承受。”

司主说道:“就像你以为自己能杀顾濯一样?”

德秋思不敢说话了。

司主叹息了一声,说道:“其实也怪我。”

听着这话,德秋思下意识想要赞同,紧接着意识到这个念头大逆不道至极,以最快的速度收敛心思。

但这已经足以让司主察觉到他心中念想。

“如今回想起来,若我当年闭关前不曾收你为徒,你应该会有一条更好的路走,不至于是现在这般模样。”

司主感慨说道:“既然我不曾管教过你,那现在又有什么资格责怪你的错呢?”

德秋思抬头看了他一眼,再低头不语。

司主说道:“熬过这段日子吧,这件事很快就要有一个结果了。”

德秋思闻言好生错愕,不解问道:“顾濯那边有进展了吗?”

司主置若罔闻,全然不理会,说道:“等这桩案子尘埃落定后,你便离开巡天司吧,这个地方不适合你。”

说完这话,他拍了拍德秋思的肩膀,就此起身离开。

院落外站着不少人。

司主从中走过,再与尽头处那人同行。

那人是宰相。

自陛下重拾山河以来,大秦的朝堂局势一直稳定,鲜少有动荡之势。

故而司主与宰相是真正的老熟人。

宰相问道:“确定要走了?”

“是要走了。”

司主负手而行,说道:“要不然这桩案子再闹下去着实不体面,我总该要给皇后娘娘一个交代的。”

宰相叹了口气,说道:“想来朝堂上下会有很多人为此惊讶。”

“有甚可惊讶的?”

司主笑着说道:“我本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

……

翌日,朝堂上一片哗然。

司主引咎请辞,直言其咎在于自己于监正之死一案上存在重大过失,以至于事情发展成如今这般不堪入目的境地。

皇后将此奏章留中不发。

一时之间,神都再也无人在乎其余事情,都在打听其中的详细。

正值风雨飘零之时,司主又作此突兀决定,巡天司上下无不人心惶惶。

就连陈迟这等出身宗门的弟子都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更不要说那些从夏祭中考入巡天司的寻常执事。

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监正之死一案即将结束。

是的,几乎没有人为此案付出性命,但这真的已经足够了。

司主离开巡天司,这个他为之付出数不尽的心血的地方,才出关便又归老。

巡天司的地位随之而一落千丈。

这无疑是证圣年间值得浓墨重笔的大事。

哪怕再如何挑剔的人,都无法为此置言更多。

司主以自己的退让为皇后树立权威,而巡天司经此衰落过后空余出来的权力范畴,想来也足以喂饱各部衙门的胃口了。

至于顾濯和裴今歌?

在众人看来,他们在杀死监正后能够全身而退,这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呢?

……

……

神都外,那座行宫。

求知站在顾濯的身边,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

顾濯轻声问道:“是吗?”

“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呢?”

求知无所谓说道:“你是听到了的,师父死之前和我说过一句话,他说的是像我们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人,旁人愿意把你当回事就不错了,算得上是真心待你。”

顾濯说道:“没有最后那一句。”

“是没有。”

求知叹了口气,说道:“但我知道师父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我这些天一直在看着你,知道你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为的就是让这桩案子闹下去。”

顾濯偏过头,看着他问道:“你觉得我已经尽力了。”

“反正是没骗我。”

求知笑着说道:“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有后悔过答应你,毕竟做生意嘛,哪有稳赚不赔的事情,自负盈亏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顾濯想了会儿,说道:“听上去有些道理。”

求知很喜欢这句话,挑了挑眉,说道:“虽然我基本没读过书,但道理还是懂得不少的。”

顾濯说道:“不论如何,你先在这里寻个地方住下来,等这事尘埃落定吧。”

求知本就觉得此间风景甚至美好,又想不到拒绝的理由,当即点头答应。

……

……

与求知聊完后,顾濯离开了那座行宫。

时隔多日,他再次步入繁华神都。

城门司在第一时间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只觉得他是因为监正一案将要告一段落,无须寄身于长公主殿下的庇护,可以自由,便不甚在意。

接下来顾濯的去向却不是什么地方,而是裴今歌的宅邸。

宅邸深处。

裴今歌坐在一张摇椅上,看着屋檐下的风铃,语气懒散说道:“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顾濯说道:“太自然了些。”

裴今歌说道:“是啊。”

顾濯说道:“也许他们的关系比你我的还要更为坚定。”

裴今歌看了他一眼,墨眉紧蹙,认真说道:“关系二字慎用。”

顾濯明白这意思,望向园中的艳丽春色,摇头说道:“我没那意思,她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裴今歌说道:“他也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而把事情做到这份上。”

话被两人说的很绕,好在彼此都明白话里的意思。

顾濯话里的那个她字指的当然是皇后,裴今歌的那个他便是司主。

那么事情还能是什么事情?

当然是最为庸俗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所以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裴今歌问道:“你想让这桩案子再继续查下去?”

顾濯自嘲一笑,说道:“那这就真的是让所有人都不高兴了。”

裴今歌平静说道:“但这恰好就是你最擅长做的事情,在夏祭里,在慈航寺上,在很多时候你都做过这样的选择。”

“是的。”

顾濯抬头望向天空,想着求知那个不是虚假的心满意足笑容。

他沉默半晌后,说道:“那么你呢?你现在又是怎么想的?”

裴今歌偏过头看着他,摇头说道:“我不满意。”

补到六千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