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一百零八章 唯一的办法

诏道于天 第一百零八章 唯一的办法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留住自我?

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什么都不要做,让自己成为一块真正的石头,或者说是白痴。

不做就不会错,至少在当下错不了。

或许在千万年的风吹雨打后,终究要迎来水滴石穿的那一刻,但在这段无比漫长的时间中,足以让人创造出现在的顾濯所想不到的转机。

相信后人的智慧当然不是错误的,但他更习惯把性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道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区别无非快慢。

快时好似暴雨如注倾泻人间,慢时彷如春雨润夜,又像以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想要阻止这个过程,最切实的办法或许是自斩。

这也是王祭离世之前,为何没有剑归易水,留且慢于顾濯手中的根本原因。

但他最后还是不愿说出这句话,与其中需要付出的代价无关,而是因为他的朋友从来都不是顾濯,是当年那个推着轮椅与他说北海的花开了一起去看的那个少年。

若不自斩,又当如何?

剩下的最后的办法就是天地衡。

更准确地说,以天地衡为根基在失去自我前重回当年所在的高度,以此对抗旧日里遗留下来的问题。

这无疑是最为艰难的那一条路。

修行与岁月难以分割,就算重来一遍,那些必须要耗费的时间依旧无法被省略过去,无非是变少。

余笙之所以能在未央宫前重回巅峰,递出铁枪刺穿道休胸膛,是因为她和白皇帝早在多年以前便已有所准备,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刹那间的昙花一现。

就像顾濯让晨昏钟隔世而鸣那般。

现在的他还在养神境中未曾破境至承意,离归一境还有着遥远的距离,这个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他有远超同境界的手段与战力而遭到改变,那就不可能对抗道化对自我意识的浸染。

想要走通这条路,走在这条路上,办法唯有一种。

顾濯望向远方。

如血般的暮光笼罩下的城池,让城中亭台楼阁的飞檐琉璃瓦变得更加耀眼,残留在上面的血渍与正在燃烧的火焰找不出区别。

阴平这座闻名人间千年的古城本就在真实地燃烧着,凛冽隆冬的夜风不断吹着,火势随之而节节升高,直至染红穹苍。

夜风并不凄冷,携着令人心烦意乱的烦躁灼热焚烧感觉,只是从皮肤上轻微的掠过,便像是遭到数百只看不见的蝼蚁的啃食。

随着风过,空气里弥漫开来一股焦烂恶臭到发自内心感到反胃的强烈味道,那是不知道多少人死在这场大火当中才能蕴养出来的恐怖事物。

这座古城已经成为真实的人间炼狱。

阴平谢氏的历史,正在随着城中不曾熄灭的大火而沦为灰烬。

顾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画面,眼中没有任何的情绪,更不曾停下脚步。

越是靠近,自大火中传来的哭喊声越发真实。

忠诚于朝廷的军方强者出现在顾濯感知中,这些人身在燃烧的城市中却没有出手救灾的打算,因为那些值得被救的人早已在灾变发生前被送出这座古城。

是的,白皇帝在未央宫之变后的那份旨意里的确表露出既往不咎的态度,但总有那么几个势力是不能得到宽恕的。

阴平谢氏正是其中之一。

不是因为谢家始终站在皇后娘娘的对立面,不是因为谢家作为世家之首出现在未央宫前,而是因为在阴平城百姓的心中,谢家与作为帝室的白家平起平坐,别无二样。

没有谈判的可能,那剩下的选择唯有战斗,以死告终。

直至这一刻,城中依旧有阴平谢氏与朝廷的强者正在厮杀。

大火正是因此而起。

顾濯回头后望。

夕阳入山,残留些许余晖挂在天边,幽蓝似海的夜色已然占据天穹,与这座正在熊熊燃烧的古城形成极鲜明的对比。

他收回视线,越过某片崩塌小半的城墙,步入城中。

空气开始变得炙热,尸体被烧焦后散发出来的恶臭徘徊在鼻端,混乱近乎无处不在。

有普通人被压在断梁之下,只剩下一只手能够动弹,五指竭尽全力地抓着前方的地板,想要把自己的身体拖拽出去却怎么也做不到。

泪水还来不及从眼眶里涌出,便已被空气中蕴藏着的热浪蒸发,仿佛不曾存在过,剩下的只有弱不可闻的呼喊声,为火光所淹没。

有书生带着莫大的惶恐与悔恨之心,在自己的书房里发疯似的奔走着,把一本本亲笔书就的心血书籍装起来,就连妻女的性命都不顾。

忽然之间,有一粒火星飘落在他的书箱里,竟是悄无声息地燃烧了起来,待书生发现的时候已经无可挽回,痛哭时流下的泪水根本无法浇灭这火焰,茫然不知所措。

无数相似的画面在阴平这座古城中出现,黑烟熏天。

无论是怎样凄惨的呼救声,顾濯都不曾理会。

他站在这个燃烧着的世界中,闭上眼睛。

轰!

阴沉而恐怖的云层中闪过炽白的亮光,那是雷鸣的前兆。

为火光所照亮的云海开始缓缓翻涌,更多的闪电出现在其中,带来沉重的压抑感觉。

除去那些正在战斗的强者外,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一刻抬起了头,不解地看着骤变的天空。

在这一刻,很多人都清楚地感知到天地元气出现的变化,那是混乱与无序。

阴平城中某处未被大火烧到的地方,一位步入无垢境界的将领眉头紧皱,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谢家的强者近乎死伤殆尽,就算真有强到牵动天机的人活着,那也没道理以这种方式彰显自己的存在,更应该尝试以偷袭来扭转当下这个不利至极的局面。

就在这位将领为此而沉思时,忽有闪电劈落,准确地击中不远处的某幢高楼。

火焰骤然升起,在风势的助长下迅速变大,就此变得不可收拾。

紧接着,更多的闪电落了下来,不停地轰向这座正在倾塌的古城。

在这场无由而至的雷暴中,如絮般的雪花开始飘落。

很多人看着这画面,怔怔出神。

然而更多的人根本做不到仰望天空,在轰隆不断的雷声中被大火焚烧死去,融入那股焦烂腥臭气味中,为活着的人带来难忘记忆。

……

……

天地元气剧烈流动,雷暴不歇,雪落不止。

人们震撼于眼中所见的宏大景象,继而在无意中忽略许多的细节。

那些闪电其实是围绕着某个地方落下,呼啸的狂风始终在往某个方向吹拂,直至大火相连成海依旧不肯罢休。

房屋早已倾塌到一间不剩,火海中找不出别样的颜色,偶有闪电落在其中撕裂出一个缺口,注视其中的修行者们才得以窥见真实的一角,那是有资格写在史书上的炼狱之景。

那位将领面无表情说道:“今夜过后,谢家绝矣。”

副将说道:“想必将军大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定然满意。”

话里的那位将军大人就是王大将军,便也是在场众人的最上级,仅次于皇帝陛下。

那位将领摇了摇头,说道:“只不过是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到罢了。”

“我还是可惜,这座古城没有毁在百年前与道门决战当中,却在今天因为谢家沦为灰烬。”

他的声音里带着惋惜的意味:“这真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

话音方落,这位名为袁永怀的将领转过身,准备返回军营。

谢家的灭亡即将成为事实,但他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无论是向王大将军汇报,还是赶回北方防备燕国和荒人可能不大的进攻,都是迫在眉睫的要务。

便在这时候,袁永怀霍然回头望向后方。

他的眼睛被火光染成一片红色,依旧掩不住其中生出的强烈诧异。

一道强大的气息出现在他的感知当中,转瞬即逝,仍旧真实。

与此同时,雷暴开始停歇,风势不再猖狂。

袁永怀心中生出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

这难不成是传说中的天劫?

但世间怎会有这般孱弱的天劫?

袁永怀神情变得无比凝重,沉默片刻后,从副将手中抢过长弓,搭箭。

指腹被弓弦勒出凹痕,渐深,直至呈现出满月之姿,松手。

这一切都在刹那中。

下一刻,激荡涌起的真元随箭矢一并破空而去。

只是瞬间,伴随着无数如同雷鸣般的恐怖低沉声响,燃烧着的火海被开辟出一条空白的道路。

沿途废墟中的断木与尸体,在箭矢外泄出来的些许威势中直接沦为齑粉,就连空气也不复存在。

这一箭毫无疑问在无垢境中也是极强大的一击。

寻常归一境面对这一箭,恐怕必须要手段尽出才有活下来的可能,就算是出身大宗的天才人物也要狼狈至极,绝无办法轻易脱身。

唯有最了不起的天骄才有些许可能正面相对,但也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站在旁边的副将好生吃惊,心想将军这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何突然挽弓射出这一箭?

这个念头带来的疑问尚未来得及被付诸于口,答案已经出现。

一道苍白的光芒映入副将的眼中,依循着箭矢撕裂出来的空道以恐怖的速度前进。

好似时光倒流,片刻前的画面重复出现。

逝者如斯,不复归来。

这当然不是那道被射出去的箭矢,而是一道剑光。

剑光的边缘残留着些许铁屑,如若星火。

那是箭矢被正面斩碎后留下的痕迹。

当副将意识到这一点后,那道剑光已经到来。

一声怒喝响起。

袁永怀悍然拔刀,自上而下,直接斩向那把飞剑。

刀剑相遇瞬间,无形的气浪瞬间被掀起,如同潮水般拍打向四面八方。

以两者交错的那一点为最中心,周遭残存的房屋先是倾塌,藏在石缝里的尘埃被不断掀出,继而被席卷涌向更远的地方。

尘埃不见,落雪微止。

副将神情愕然,看着自己的将军大人,只见浓稠的血水正从裂开的虎口中溢出,打湿刀柄。

然后他更加愕然地望向剑起之处,看到一幕让他毕生难忘的画面。

古城早已沦为废墟,火光依旧明亮。

燃烧着的世界中,再也见不到昨日的巍巍高楼,只剩下残梁与断木。

死寂里,唯有微不可闻却真实的脚步声。

来自那位年岁不长的男子。

他随意提着长剑,静静伫立原地,神情淡漠如旧。

仿佛先前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他无关。

……

……

“你是谁?!”

袁永怀的声音震怒响起。

事实上,他看着那张从未见过却不陌生的脸,早已有了答案。

顾濯没有回答,轻挥衣袖,让归来的折雪静悬身旁。

然后他开始往前,走向火海之外。

袁永怀变得更加愤怒,喝道:“顾濯,你这是在做什么?!”

顾濯抬起头,望向这位既惊又怒的镇北军将领,平静说道:“破境。”

……

……

那个唯一的办法是破境。

这就是顾濯来到阴平的理由。

以血与火砥砺道心,是毫无疑问的世间最上乘破境手段,但他所求并非此物。

他只是在借这满城的厮杀与毁灭,来遮掩自己破境时不可避免的天地变化,避免破境途中最为糟糕的情况发生——那破空而至的箭矢是在破境后发生的事情。

大地忽然震动,那是镇北军闻讯而至,以最快速度进行集结带来的动静。

本就不堪重负的房屋被撞破,近百铁骑出现在袁永怀的身后,黑压压一片,气势如潮。

顾濯自火海中走出,眼神始终是平静,不曾因为这片黑潮生出波澜。

场间一片沉默。

每个人都在以炙热中带着恐惧的眼神注视着顾濯,等待他说出自己的第二句话,又或者等待袁永怀挥落右手,向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魔主发起冲锋。

“可以让条路吗?”

顾濯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谁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有哗然声响起。

袁永怀盯着他的眼睛,沉默片刻后,摇头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行。”

顾濯没有失望,只是有些遗憾,道了声好。

然后。

且慢出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