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一百零九章 上下皆坟

诏道于天 第一百零九章 上下皆坟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一个夜。

伴随着流光划破长空,不复万家灯火盛景的神都迎来丝缕光明,又在呼啸着的冬风中转瞬熄灭——那是一封自阴平而来的剑书。

守在城楼上的羽林军统领摘下这封剑书,目光在蜡封上扫了一眼,神情骤然微变,旋即无视身上残留着的伤势,以最快的速度转身奔向御书房。

约莫半刻钟后,剑书已然落入皇后娘娘的手中,被她亲手拆开。

信上唯有一行血字。

直截了当。

——袁永怀将军及半百玄甲重骑为魔主破境后孤身阵斩,再北上。

血字应是以食指临时书就,笔迹之凌乱仓促肉眼可见,血墨偶有断裂分开,不知道是写信那人遭了意外,还是无法压抑住心中恐惧不断发颤留下的痕迹。

皇后娘娘静静看着这封血书,眼神找不出什么变化。

片刻沉默后,她对身旁太监轻声说道:“好生抚恤袁将军与这些将士们的家人。”

曹公公低声领命,转身出去操办相关的事宜。

御书房里一片安静。

灯火明亮,落在林挽衣的侧脸上,照不出她眼眸里的光。

微垂的眼帘遮去了外界的视线,便也拒绝了光明,留下的都是黑暗。

哪怕在外人眼中皇后娘娘对她近乎宠溺。

为顾濯掩藏行踪,拒绝配合大秦诛杀魔主之举,当众挑衅巡天司及诸多朝廷官员……无论哪件事落在寻常人的身上,都足以换来死罪甚至是株连九族。

在得知江上变故后,朝堂诸公们的愤怒好似窗外的雪花那般涌向皇后娘娘,要求林挽衣为自己的狂妄与无知付出代价。

然而这一切诉求最终石沉大海。

皇后娘娘对此置若罔闻。

林挽衣安然无事。

这种如此明确的态度,让世人更加相信少女在皇后娘娘心中具有非凡地位,至于为何前些年里对身在望京的她不闻不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那应该是一种历练。

尽管不满依旧真实存在着,但在白皇帝闭关养伤的当下,朝中没有谁能改变执掌玉玺的皇后娘娘的决定。

“为何是半百骑兵?”

皇后娘娘忽然问道:“谈谈你们的看法。”

御书房里不只有林挽衣,还有几位先前正在参与议事的官员。

“根据巡天司的情报,魔主破境前还在养神境中,破境后的他……或许是归一境。然而近百的玄甲重骑结成军阵后,正面已有冲杀归一境的能力,再有袁将军坐镇,即便是无垢境的修行者也要退避三舍,魔主阵斩半百骑兵击杀袁将军,如此事实,便也是落在他的身上才不显荒唐,但再如何不荒唐,我相信他也该为此而负伤,且不轻。”

此言出自户部侍郎的口中,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因为凝重与谨慎而下意识地放缓语速,听着很有说服力。

另外一位官员接过话头,说道:“魔主不能以常理度之,所以我赞同这个看法,因为话中所言与常理无关。”

话音落下后,余下众人思忖片刻,相继点头赞同,再做补充。

“阵斩半百铁骑与一位无垢境,负伤是合理的推断,这很有可能就是当下的魔主在常态中的极限。”

“魔主不是白痴,他必然清楚自己现在是举世皆敌的境况,避免被伤势拖累必然是他在厮杀中的重要考量,那半百铁骑这个数字,值得深虑。”

“接下来的计划或许可以借此作为依据详细展开,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御书房里不再安静,官员们的声音交织成片,语气越发认真,内容越发深入。

直到某刻,林挽衣的声音响了起来。

“你们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意义的白痴废话。”

这句话来得很突然,直至片刻后才被众人反应过来,随之骤静。

皇后娘娘望向林挽衣。

林挽衣抬起头,眼神彷如静湖,说道:“之所以是阵斩半百骑兵,是因为只有半百骑兵挡在他的身前。”

听着这话,皇后娘娘的唇角浮现出一抹笑意,说道:“而不是顾濯只能斩半百?”

“就是这么个意思。”

林挽衣的声音不见半点颤抖,全无惧意。

皇后娘娘微笑问道:“为什么?”

林挽衣平静说道:“虽然我说出你必然会发笑,但我不是一个喜欢撒谎的人,所以我会告诉你为什么。”

众人的目光都已落在少女身上。

“因为顾濯是一个好人。”

林挽衣望向那封血书,眼前仿佛浮现出阴平城中的画面,摇头说道:“他从来都不喜欢杀人。”

长时间的沉默。

谁也没有对这句话做出回应,官员们看着林挽衣,只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下意识就想要讥笑出声,只是想着御书房着实不适合做这种事情,唯有辛苦地忍住笑意,但这却是显得更加地嘲弄了。

皇后娘娘挥了挥手,让这些官员离开御书房,留下独处的空间,站起身来。

她走在林挽衣的身前,迎着那冷漠的目光把手放在女儿吹弹可破的脸颊上,随意问道:“是故意等到刚才再说的?”

林挽衣感受着脸上的异样感觉,神色愈发平静至冰冷,用鼻音嗯了一声。

“不用害怕,我没有施虐的爱好与习惯,扇你一巴掌除了显得我气急败坏之外,又有什么意义呢?”皇后娘娘的声音很是轻快。

这时候的她不像是在与自己的亲生女儿说话,更像是在与猫猫狗狗玩乐,从容到令人心生反胃。

林挽衣不再说话。

皇后娘娘似是意兴阑珊,收回手,从她的身旁走过,在书架上取出一份卷宗。

“这上面记载着顾濯这个名字可以查到所有做过的事情,你应该会感兴趣。”

林挽衣安静片刻后,接过这份卷宗,开始翻阅。

皇后娘娘说道:“关于顾濯,有件事我始终想不明白,他在长洲书院安静了整整三年时间后与那位副院长反目成仇,险些把过往积攒下来的名声尽数糟蹋干净,为的仅是一颗通圣丹。”

“通圣丹固然珍贵,哪怕内库不见得留有几颗,但对他来说,这真的不算什么吧?”

她漫不经心说道:“更有意思的是,通圣丹这事和你有关,有时候我忍不住去想他是否在借你为桥,与我接近。”

在听到通圣丹这三个字的时候,林挽衣眼神微变。

她不再沉默,看着自己母亲的眼睛,认真说道:“我很佩服您的这种自信。”

皇后娘娘如何能听不出话里的嘲弄之意,无所谓地洒然一笑,说道:“我衷心希望你能像我这般自信,不必被人在半途抛下,像只离家出走的小狗在外面饱经风霜后,不得不悻悻然地回家。”

话到一半,林挽衣已经面无表情。

少女强行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藏在衣袖里的双手紧握成拳,生出哪怕一丝的颤抖。

皇后娘娘看着林挽衣,眼里流露出怜悯之色,温柔说道:“对顾濯这样的人产生爱慕,其实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况且你曾有幸与他同行,所以我从未为此而责怪你……”

话音戛然而止。

林挽衣打断了她,声音微冷说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皇后娘娘温婉一笑。

无声胜有声。

——我要说的都是你不爱听的,如果你要问我想说什么,那我或许只能无话可说。

林挽衣看懂了她的笑容,心中更生怒意,又因愤怒愈发冷漠。

“去休息吧。”

皇后娘娘说道:“另外你先前听到通圣丹的时候,身体僵硬的太明显了些,以后尽可能地藏好吧,要不然害了自己喜欢的人,悔恨终身是一件十分值得难过的事情。”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语气很是随便,听着都是善意。

林挽衣沉默片刻后,最终什么都没有说,转身离开。

走到一半时,皇后娘娘像是突然间想起一件事,补了两句话。

“你那个姓陈的师兄已经被发现了,大概要不了几天就能押回神都,届时将会连同其余好些人一起处死,不过他死的方式会比较特别,是凌迟。”

“我认为这是你值得为之而高兴的事情,毕竟未央宫之变的那天,陈迟看着自在道人来杀你,居然半点不念同门情谊转身就走,不是吗?”

林挽衣愣住了。

她强忍住转过身的冲动,继续迈步离开,掌心已有血流。

御书房一片安静。

皇后娘娘耗费半刻钟的时间,简单处理过那些着急的事情,前往景海。

景海依旧四季如春,无隆冬之严寒,再是暖和不过。

唯一不同的是湖畔有咳嗽声。

来自皇帝陛下的唇间。

那是他伤势的证明。

皇后娘娘来到他的身旁,坐下开始沏茶,简单说了先前的事。

白皇帝静静听完,想着林挽衣的愤怒,只觉得何必如此。

皇后请教问道:“通圣丹之事陛下是怎么想的?”

白皇帝说道:“为的是延续寿元。”

皇后微异,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无法理解。

以道主高深莫测至极的境界,世间或许真有丹药能对他起作用,然而那不该是通圣丹。

白皇帝对这疑问很耐心,大概这也是他在养伤途中下意识去思考的问题。

“钟声再次响起,是顾濯与这世间叙说自己的归来,那么在钟声响起之前呢?”

“天道眼中或许无他。”皇后娘娘答道。

“目中无人,不代表人真的不存在,也许这只是因为他太过渺小。”

白皇帝漠然说道:“以渺小换来天道的不见,但寄身这逆旅中,他依旧需要付出代价。”

皇后娘娘隐约懂了。

白皇帝看着她,说道:“以最简单但不见得完全准确的话来解释,那就是顾濯的道体根本无法承受诏道于天后的沉重负担,而通圣丹可以延后他道体崩坏的时间。”

皇后娘娘不再为此多言,转而问出最关心的那个问题。

“陛下,您到底想不想杀死顾濯?”

……

……

看似莫名其妙的这个问题,却是皇后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无论从何种角度,对大秦来说顾濯都有死去的必要,这已经成为不可缓解的矛盾。

白皇帝不可能在世人面前说出‘人间归朕’这四个字后,再与顾濯行二圣临世之事。

然而在皇后眼里看来,她的这位丈夫却始终没有真正动手。

如果说最初是因为白南明,后来的这些天静坐不出,又是为何?

“朕很好奇顾濯死后的人间。”

白皇帝说完这句话,闭上眼睛,继续养伤。

……

……

阴平城外有间旧寺庙。

那是谢家的家庙,平日里便已戒备森严,鲜为人知,如今则是被视作为最后的避难所。

寺里一片死寂,险死还生的谢家子弟们满脸惊恐地拥挤在一起,以彼此的体温带来些许的安全感,抵御这严冬时节的寒冷肃杀意。

谢应怜早已被赶出自己的禅房,站在冷风寒雪中,看着与自己流着相同血液的族人,没有任何的身同感受,只觉得好生嘲弄。

顾濯不关心这嘲弄究竟是从何而来。

谢应怜收回视线,望向站在身旁的顾濯,还是觉得世事太过荒唐。

然后她神情真挚说道:“有幸败在您的手中,这是我修道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言语间,同为少女的她眼中绽放出极为明亮的炙热光芒,与虔诚毫无区别。

对那些志在大道的后来者,比起白皇帝,道主无疑是在修行路上走的更远的那个人,更值得他们生出强烈的崇拜之心。

这种崇拜无关正邪,只在强弱。

“如果我能够亲手杀死您,那么败在您的手中,将会是我第二骄傲的事情。”

谢应怜盯着顾濯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所以请您准备死去的时候,尽可能地留给我一个机会,我会不远千里来杀死您。”

这就是顾濯来到这座寺庙后最先听到的两句话。

他再次确定自己当年的评价是正确的,谢应怜的脑子有病。

幸运的是,那是一件很适合疯子来做的事情。

夜雪缓缓地落着,如絮,寒意十足。

顾濯说道:“有一件事需要你。”

谢应怜仰起头,笑容如花盛开,说道:“请您用我。”

顾濯神色不为所动,说道:“替我送一封……”

“不。”

他纠正了自己的用词,因为过去那个邮差已不知身在何处,轻声说道:“为我去神都与天下人说一句话,对那些试图用我的朋友威胁我的人说一句话。”

谢应怜闻言,眼中毫无惧意生出,反而来得更为明亮了。

“什么话?”

“谁若想门中上下皆坟,那便动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