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十五章 不同的道路

诏道于天 第十五章 不同的道路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7 01:5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皇帝走进无光深渊中,任由黑暗涌动袭来,无视蕴藏在其中阴湿如蛇般的危险冰冷气息,衣衫不曾生出一缕皱纹,冷漠地逼近那座早已成为碎片的残破道场。

随着他的不断接近,浓厚如墨块的漆黑突然开始剧烈颤抖,刺耳到极点的摩擦声不断响起,在某刻迎来一声轻响后,无数道细线骤然出现在他眼前的世界中,边缘处渐渐泛起如银般的明亮光芒,锋利至极。

不是反击,而是自毁。

在那年秋天过后,魔主留道观于云梦泽深处这个事实,对站在人世间最高处的那些强者而言,便已不再是一个秘密。

然而直至今夜,数年时间中这座残破道场依旧安然存在于万顷湖水之下,与道主传承被证实为虚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羽化之下的修行者,根本无法靠近哪怕一步。

从最初渗入神魂深处的冰冷黑暗开始,再到道场在遭受超过界线的压力后的自毁规则,哪怕是道休这等绝世强者依旧觉得棘手,无法在不引发任何动静的前提下,进入这座残破道场。

而那数年间又恰逢世事崎岖多变,大秦朝廷与禅宗的关系不再亲密无间,与其在一座残破的道场上耗费精力,何不把目光放在顾濯本人的身上?

诸般原因下,此间历经数十年风雨后,依旧清冷如斯。

白皇帝望向遍布眼前世界的无数条银线。

在这道场破灭的恐怖画面下,他的身影无疑是渺小的,就连抬头的动作都显得那般卑微。

只是当他看了那么一眼后,天地气息骤静骤凝骤敛,无数银线失去先前的色彩,寸寸断裂,伟大与渺小便也失去了定义。

白皇帝收回视线,往前。

世界不再一片漆黑,月色透过湖水洒落淡弱光芒,徘徊在破道观内外,画面颇为瑰丽。

他转过身,望向来时的道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绝壁。

那年秋天道场开启之时,万顷湖水依石壁而跌落,便是瀑布。

如今此间依旧洋溢着湖水,然而神奇的是,白皇帝明明身在其中却如同走在陆地上,就像是踏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当中。

白皇帝的眼里流露出怀念的色彩。

百余年前,与道主战于玄都之上时,他就曾为相似的画面而心神震撼,感慨赞叹其道法神通之玄妙不可言。

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当他再次看见这一幕时,仍旧由衷钦佩。

那么,这就是他早有预料的变故。

在这追忆中,白皇帝随意地打了一个响指。

啪的一声轻响。

无数泡沫生于水中,相继破灭,连带着湖水也消失无踪。

转眼间,他站在真实的陆地之上,与那座破道观形成的废墟相距仅剩百余丈。

白皇帝往前走去。

与当年相比,这里找不出因岁月而来的变化,还是从前模样。

白皇帝走的不如何快,时不时还会停下来,静观四方。

这是思考,同样也是学习。

世间唯有极少数人知晓,他的性情看似随意到能与寻常人言,事实上却骄傲自负到极点,甚至因此而生出温和的外象。

真正有资格让他给出现在这态度的人,无非道主而已。

这座道场作为道主死而复生的关键所在,令盈虚魂牵梦萦近百年时光,其中不知凝聚着多少道门强者宿老的心血。

如果说死而复生是奇迹本身,那这座道场理所当然能被称作为奇观。

过去的他万种俗事缠身,无法前来,如今又怎忍不去细看?

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半个时辰,或许更长时间,白皇帝终于来到那座破道观前。

道观已成废墟,残留在其间的意味仍未消散,可以被感知。

那是余笙的愤怒与裴今歌的刀锋。

白皇帝沉默片刻后,轻挥衣袖。

坍塌的砖石依循着某种力量,开始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形成旧时的模样。

在这个过程中,道场颤动不已,仿佛随时都会破灭。

最后还是迎来平静。

白皇帝眼神流露出一抹倦意。

在过去的春天与初夏中,他沉默而孤独地行走在人世间,寻觅着顾濯留下的一切痕迹进行推演与计算,为的便是这一刻。

哪怕他做了如此之多的准备,在维持道场不破灭的同时复原旧道观,依然是难如登天之事。

“在那个夜里你就已经意识到了吧。”

在踏入旧道观前一刻,白皇帝突然说道:“否则为什么要让这里多出一座废墟?”

道观前一片安静。

这话是说与谁人听?

白皇帝越过门槛,步入其中。

观内留有数十近百根蜡烛,散落在各个角落里。

蜡烛此刻未被点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看上去就像是一口又一口棺材,散发出极为冰冷却无半点阴森意味的气息。

“不是轮回。”

白皇帝望向那些蜡烛,平静说道:“毕竟你着实不喜欢禅宗。”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鲜艳如血且野蛮生长的枫树上,眉头缓缓皱起,自言自语说道:“道法自然静待天光煎熬,还是早有所成等待一抹微光的出现?”

话中所言的每一句,都是他的不解。

转世看似是前世的一种延续,实则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因果上更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顾濯的重活,就像是他并没有死在玄都之上,只不过是身负重伤后躲藏起来,以漫长岁月进行冬眠,从而让自己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这是最为合理的解释,但白皇帝不认为这是事实,其中必然存在着他未曾发现的重要原因。

正是为此,他才要来到这座陈旧的坟墓。

白皇帝行至枫树前。

长洲书院那位院长曾经坐在树下死去。

从某种角度来看,站在这里似乎不太吉利。

这件事他再是清楚不过,但无所谓,他对自己有着无限的信心,又怎会惧怕这种过去?

白皇帝要做的事情十分简单。

炼化这座残破的道场。

不算荒人以无数鲜血祭炼得出的那个办法,正常情况下,修行者只有两条道路得以步入羽化之境。

其一是归一境时成就自身神通,再在得道境时成功炼成道场,以此作为基础不断精进磨炼自身,为千万年来无数人奉为正统之法。

其二则是借前人道场成就己身境界——此种方法最大的缺陷便在于永远不可能和前人站在同一个高度上,但无疑是要比第一个方法要容易上太多,而且更适合宗门作为传承。

——观主与百年前那位天道宗掌教真人,都是以第二种方法成为羽化中人。

白皇帝和白南明走的都是第一条路。

冬至那日,钟声响起以后,皇后向他求的则是第二条路。

大秦立世千年,白家的传承却是不止千年,他的确有办法满足皇后的请求。

但,皇后非他所爱。

对白皇帝来说,那不过是一块好用的有趣的抹布。

仅此而已。

这人世间真正有资格牵动他情绪,让他做出妥协与让步的人,早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冬末某天与他道别,远去不复还。

思虑至此,白皇帝心生倦意。

他伸手摘下一片如血般的枫叶,仿佛从叶脉中看到数年前的那道刀光,安静了会儿,说道:“那就这样吧。”

说完这四个字后,他开始正式炼化这座道场,寻找那个死而复生的秘密。

以及。

为皇后铺开那条登临羽化的道路。

……

……

云梦泽中发生的事情无人知晓,与白帝山上的变故如出一辙。

那位太监首领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他所担心的人正在做那般荒唐之事,因此他在再三思量过后,终究还是决定离开前去看守阵法材料,而非留在那片湖畔。

这让顾濯的计划得以顺利。

是的,就是顺利。

在他的推演计算中,根本没有想过让裴今歌先去走上一趟,把需要用到的材料尽数取来,而是从最开始就决定用最直接粗暴的办法补上阵法的缺口。

这世间所有用于修行的奇珍异宝,无论是产自荒原群山还是东海深处,乃至于埋葬在沙漠万丈之下,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即,某些事物经过某种天地气息的漫长时间熏染后,从而具有与凡物不同的神异。

修行者可以借助这些事物,更为真切地感知到蕴藏在其中的某种道韵,为修行添柴。

对阵法而言,道法材料起到的同样也是与柴薪相似的作用。

阵法的维护与修缮,重点就在于如何更替其中的柴薪。

只要理解这一点,事情便能迎刃而解。

以顾濯在道法之上的造诣,完全可以唤出阵法所需要的那些气息,让一座阵法运转起来。

遗憾的是,现在的他偏偏是一个普通人。

于是顾濯唯有笨方法可用——以额外的阵法作为辅助,转化出白帝山大阵所需要的特殊天地元气。

他从余笙手中借来众生,在石屋外的地面上,画出数百上千道线条。

这些线条相互交错,彼此构成复杂到极致的图案,到最后就是一张阵图。

余笙和裴今歌跟随在他的身后,依循着他的考虑和思忖与话语,将自身真元注入那些线条里,留下极浅的印记,等待触发之时。

无聊,无趣,在重复中枯燥且容不得丝毫错误的一件事。

顾濯无法不因此而感到疲惫。

就像白皇帝同样在为他而疲惫那般。

千年以降,最为了不起的两位修行者都在今夜,为对方留下的问题而心力憔悴。

很有意思的是,共渡相同时光的他们明明对此一无所知,却总是在某些时刻一并皱起眉头,临时陷入沉思当中,确定事前准备再如何充足,仍然存在意料之外的问题。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毫无疑问是两人在百年后的再一次正式交手。

可惜无人知晓。

唯有天知。

“稍微休息一下?”余笙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淡淡的关切。

“嗯……”

顾濯顿了顿,摇头说道:“不了。”

他抬头望向远方的天空,落入眼中的依旧是浓而不散的漆黑,见不到半点光亮。

黎明到来前的世界最为黑暗。

这代表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裴今歌在旁问道:“还差多少?”

顾濯回头望去。

夜色再浓也无碍他的目光,数不尽的线条映入他的眼中,各种图案浮现在他的识海里,继而开始生出真实的变化。

副阵在裴今歌和余笙的真元注入后,绽放出不一样的颜色,再而如水般没入那些更为粗壮的线条当中,在长不过七个呼吸的时间中勾连起来,为大阵补上圆环的最后缺口。

这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差不多了。”

顾濯收回视线,看着前方的那片空白说道:“只剩这么些许。”

言语间,他提着渐渐变得沉重的众生,继续铭刻阵纹。

裴今歌墨眉微蹙,说道:“如果我没看错,你根本没为自己留下容错的余地。”

顾濯说道:“这是最快的办法,而且……”

话至此处,他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余笙接过话头,轻声说道:“他相信这个世界。”

“是的。”

顾濯以铁枪为阵图补上最后一笔,认真说道:“这是我从未怀疑过的事实。”

裴今歌无法理解这种相信。

哪怕她依旧清楚记得沧州城中发生过的事情,还是觉得这句话在境界尽数失去的此刻太过离奇与狂妄,但最终她什么都没说。

余笙向顾濯递过一壶水,再用毛巾为他擦去汗水。

顾濯问道:“有酒吗?”

余笙嗯了一声。

顾濯从她手中接过酒,浅浅地饮了一口,本已被汗水打湿的身体,更生灼热。

便在这时候,天边泛起极淡的微光。

鸦声随之而来。

“听着真不吉利。”

裴今歌看着那群乌鸦,话锋莫名转开,说道:“夏祭差不多要开始了。”

顾濯微微一怔,回想起四年前那个清晨,感慨说道:“何以如今看来这般遥远?”

“当然遥远。”

余笙的声音如水般清澈:“夏祭在神都,我们在白帝山,彼此之间相距将近千里之遥,而你现在是个提把枪都会累到喘气的废物。”

裴今歌好生意外,心想这句话未免太过尖锐了些。

顾濯也不在乎,笑了笑,说道:“抱歉。”

“开始吧。”

他敛去笑意,往万千线条的最中心处走去,准备在将至的晨光中迎接真相的到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