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三十六章 何谓万法全通?

诏道于天 第三十六章 何谓万法全通?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12 03:17: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拜山二字回荡在空旷的禅房内,在慈航寺诸位高僧的耳中徘徊不散。

片刻之前,僧人们眼中有过的那些情绪被震惊与错愕迅速替代,紧接着是不敢相信的强烈怀疑,在心中不停告诉自己必然是听错了,怎可能会有这么一个事实呢?

然而那位弟子的喘息声是如此的急促,面容是如此的惊惧和慌张,以至于这世间最擅长装聋作哑的一群人,此刻都无法再继续盲目痴愚下去。

禅房里一片死寂。

气氛诡异的令人心颤。

下一刻,苦舟僧把这沉默打破。

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疲惫地闭眼片刻,再自顾自地推着轮椅往禅房外去。

无论魔主此行是为问剑,还是礼佛,甚至于荒谬如祭拜也罢,慈航寺终究需要有人站出来,而且必须是以平静的姿态。

如此方为禅宗。

……

晨光照着慈航寺的山门。

无冬雪之痕迹,坐在石壁里的尊者像沐浴天光,散发出清新的意味,让未入春便已郁郁葱葱的山树多出几分悠远的禅意。

若是往山中深处望去,有清澈溪水如绸缎般垂落,金光熠熠。

如斯美景,今日的游客与僧人们却毫无欣赏的念头,气氛寂静到如若乱葬岗。

事实上,很多人心中都认为乱葬岗这三个字,可以在不久后用来形容慈航寺的面目。

原因十分简单。

无数视线汇聚在那一袭黑衣之上。

绝大多数人能看到的只是背影,根本无法看到正面。

然而根本不需要四目相对,人们不过是看着那随风微飘的衣袂,便能感受到那渊渟岳峙般的宗师气度……不,仿若下一刻就要飘然离去的淡渺仙意。

偌大人间,除却魔主谁人能有这般气质?

人们紧张地沉默着,很多人有离开的想法,但却迈不出脚步,最终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留下来。

慈航寺的正门早已打开。

上百位僧人站在门后,面色严肃到极点,哪怕是南齐国君前来礼佛也无此等待遇——前提是忽略那些在阳光映照下的苍白面色。

顾濯站在寺门前。

风吹衣发动。

在说完那句话后,他没有再做任何事情,静静地等待着。

直到人群后方传来声音。

“请问魔主此行所为何事?”

伴随着话音响起的还有轮椅碾过青石板的声音,站在寺门后的僧人们愣了一下,旋即有些慌乱地让开道路,把苦舟僧暴露出来。

顾濯看着这幕画面,眼里流露出些许怀念,与伤感。

不是因为苦舟僧,而是他想起自己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朋友。

一年已过,他却仍未去到易水献上那一束花。

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

顾濯敛去幽思。

“来看看佛祖遗蜕。”

他礼貌问道:“方便吗?”

此言一出,阳光骤冷。

紧接着,哗然声冲霄而起。

人们震惊到无法形成言语的声音,在瞬息之间漫山遍野,如若燎原野火。

那些人下意识迈步往前,向慈航寺正门处靠拢,想要把这即将传遍整个人间的变故看得更为真切。

平静被彻底撕碎,气氛在眨眼间压抑到极点。

就连面容黝黑如苦舟僧也都愣住了。

他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在变白,像是覆着薄霜的茄子,不知道是愤怒还是惊惧。

顾濯再问道:“方便吗?”

慈航寺前骤然安静,哗然声尽数消散。

人们无法用看疯子的眼神去看魔主,但仍旧深觉荒唐。

假如慈航寺中保留着佛祖的遗蜕,那必然也是寺中最为珍贵的事物,等同于曾经的缘灭镜,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要来得更为神圣。

如此神圣的事物,哪怕是寺中的高僧大德想来也很难接触,更不要说让一位外人靠近,而那个外人还是道门共主。

这不是羞辱?

那是什么?

苦舟僧的脸色又怎可能不难看?

他深深地呼吸数口,强行控制住几近冲毁禅心的愤怒,提醒说道:“今天大秦有一位大人物死了,巡天司已然震怒,我想,这着实不是一个适合拜山的时机,要不您还是改天再来?”

这个提议很合理,却抵不过顾濯的一句话。

“人是我杀的。”

……

……

“其实我今天比较赶时间,但这事的确有些不太礼貌,于是想尽可能地做的礼貌一些。”

顾濯的声音很是温暖,似是今日阳光:“至少让贵寺在颜面上过得去。”

苦舟僧看着他,面无表情说道:“让您进来,本寺遇到的就不仅仅是颜面上的问题了。”

顾濯说道:“很遗憾。”

言语间,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得很真。

苦舟僧又如何肯信,冷声说道:“既然您已经得到答案,那就离开吧。”

顾濯的回答十分直接:“抱歉。”

不等苦舟僧开口,慈航寺中已有大德含怒开口。

“魔主,你以为你还是百年前的你吗?道休祖师固然入寂,但这不代表本寺就能任你欺压!”

……

……

佛音灌耳,站在寺门后的寻常和尚心中胆怯意淡去,不再战栗到颤抖。

接着,慈航寺的强者们相继来到人们的视线里。

除却那些闭死关不出的老僧之外,这已经是慈航寺最为强大的阵势。

哪怕是大秦,面对慈航寺此刻展现出来的力量也必须要给予真实的尊重,更不要说此间还是禅宗祖庭所在,谁也不知道僧人们隐藏着怎样的恐怖底蕴。

纵是羽化中人,想来也唯有暂退,不以一己之力与禅宗战。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世人对慈航寺这座禅宗祖庭始终抱有敬畏之心。

问题在于,今日前来拜山的人是魔主。

道门千年以降第一人。

不战而退,那将会成为整个道门的耻辱。

万道目光落在顾濯的身上。

苦舟僧面容坚毅说道:“那就请回吧。”

顾濯给出了回答。

他往前,踏过那数千载的旧门槛,再入慈航寺。

与此同时,他的声音平静响起。

“就像那位长老所言,我不再是过去的我,灭门的确是做不到了,但只要你们愿意尝试,我应该还是能杀上一半的人。”

“要试试吗?”

顾濯神情淡然如前,语气更是随和,仿若春风。

……

……

枯山上。

裴今歌站在悬崖之前,凝望着东方的天空,面无表情。

在她的身后,数百位巡天司的执事正在忙碌着,掘地三尺搜寻着一切相关的线索。

哪怕其中许多执事都已猜到凶手是谁,但事情仍旧需要继续下去,因为巡天司必须要给出最为详尽的报告,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皇帝陛下的怒火。

偶尔,有人的视线落在裴今歌的背影上,感受着其中外溢出来的烦躁,更是生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错觉。

就在这时候,有飞剑破空而至。

听着那刺耳的呼啸声,看着剑身与空气进行高速摩擦后,带起的那一缕耀眼的光火,巡天司的执事们也忍不住愕然出声。

那是一封有着最高优先层级的剑书。

按照巡天司的规矩,这封剑书中的那封情报,将会是一件关乎到大秦安危的大事。

不知为何,裴今歌却没有第一时间翻看。

直到有人忍不住想要提醒时,她才是揭开剑书,随意扫过信上文字,旋即就以火焰将其焚烧殆尽。

“继续。”

裴今歌先是看了一眼东方,视线再落在西南某边,对下属神情漠然吩咐道:“我要离开,这边按计划继续下去。”

话音还未完全落下,她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待那位巡天司执事醒过神时,才有凛冽冬风缓缓而至,吹来寒意。

……

……

风至湖心岛。

一道阴影出现在楚珺和谢应怜之间,彷如刀锋。

裴今歌本就握着人世间最了不起的那把刀。

如瀑般的黑发与长裙齐飘。

她的颜容唯有绝美二字可以形容,眼眸中的寒意却还要比这来得更绝,惨绝人寰。

她面无表情说道:“顾濯到底要做什么?”

到了这时,楚珺才是醒过神来,意识到裴今歌的出现。

紧接着,她再次确定昨夜出手那人果然就是这位巡天司司主。

篝火早已熄灭,寂静在徘徊。

谢应怜没有说话的意思。

楚珺抬起头,望向那双冷意十足的眸子,决定如实相告。

——师父要去慈航寺拜山,瞻仰佛祖遗蜕。

裴今歌墨眉紧蹙,说道:“没有了?”

“还有……”

谢应怜看着她,说道:“他让我们当面对你说声谢谢。”

裴今歌沉默片刻后,冷笑出声。

她的目光落在楚珺手中折雪之上,眼里流露出一抹不加掩饰的厌烦,声音微沉说道:“不要再去做任何愚蠢的事情,要不然没有下一次了。”

话止于此,裴今歌的身影再是消散不见。

谢应怜对楚珺说道:“裴司主很生气。”

楚珺心想师父大抵是真的去拜山了。

谢应怜说道:“裴司主和你师父的情分,或许比我们所看到的还要浓。”

楚珺蹙眉,心想为何要用浓这个字来形容?

“因为……”

谢应怜仿佛能够看到她的想法,认真说道:“这已经不能用好字来描述了,哪有像你师父这样子坑自己朋友的呢?”

楚珺无言以对。

谢应怜叹了口气。

楚珺蹙眉问道:“又怎么了?”

谢应怜望向东边的天空,眼里满是神往,恨恨说道:“如此盛事,不能亲眼目睹,我如何能痛快?”

“是啊……”

楚珺似是恍然大悟,细眉舒开,微笑说道:“下次我让师父亲口和我复述一遍好了。”

……

……

顾濯踏过门槛,入慈航寺。

下一刻,寺中强者才是反应过来,开始应对。

苦舟僧没有立刻出手。

不仅仅是他,还有那些境界深厚的老僧同样也无动作,而是在等待。

这与恐惧无关,是过往战斗经验在告诉他们,面对魔主这等绝代强者再如何谨慎都不为过,决不能随意选择孤注一掷。

更何况这里是慈航寺,禅宗当世祖庭之一,不是一人与魔主战。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合理的判断。

故而当顾濯无任何动作,径直往前,天地气息却骤然大乱时……慈航寺中无人有此预感。

站在最前面的那些僧人连佛法都未能施展出来,只不过是靠近顾濯一步,便已直接被震飞出去。

后方的僧人来不及把脚步停下来,被惯性胁迫着往前,然后重复先前发生过的事情。

顾濯什么都没做。

天地气息却混乱如深海漩涡,荒原之飓风。

任何靠近他的事物,任何试图阻缓他脚步的修行者,都无法进入他身旁三尺之内,勉强而为之的结果就是倒飞而出,以各种姿势撞在墙壁上,摔在砖瓦上,挂在树梢枝头上……掀起片片烟尘与哀嚎声。

慈航寺之清净,于顾濯寥寥数步中不复存在。

阳光清丽,寺中烟尘四起。

唯有顾濯身周干净如故。

……

……

苦舟僧错愕不已。

他直觉那应该是道场,却又不敢真正相信,但这足以做出应对。

在极短时间里,包括他在内的数位寺中高僧以禅识完成交流。

于是有钟声响起。

钟声出自慈航寺中各大殿宇。

天空如水面般泛起波纹,纯白佛光自其中降临,如若石柱伫立在世人眼中。

这无疑就是慈航寺的山门大阵。

人们看着这幕画面,很自然地回想起去年开春时节,步入羽化境的人间骄阳亲赴清净观,欲要毁灭这道门圣地却无奈折返的事实。

清净观何以能坚持到太始宫的驰援?

根本原因就是其山门大阵。

慈航寺被世人公认胜过清净观。

其时的赵启已至羽化,而顾濯自承并非当初之他。

沐浴在白光下的僧人们心神坚定,把负伤的身躯从尘埃中拔出,结法印而端坐在地,开始诵经。

经声如咒,渐庄严,渐沉重,最终凝为怒火。

无数花瓣自天空飘落,遮去太阳洒落的光。

花瓣似真似幻。

真实时剧烈燃烧,带来无穷热量,仿佛要焚尽这污秽世间。

虚幻之时又有悲悯意生,令人心生皈依冲动,踏上佛国,不再留此岸,往彼岸去。

顾濯不在往前。

至此刻,他才不过往前五十余步,与道路尽头那座大殿仍有百余步。

慈航寺的高僧们口宣佛号,正准备开口,劝其回头是岸时……

顾濯转过身。

天空的花瓣还在飘落,再过几个呼吸,就要落在他的身上,燃起佛火。

以他现在的境界,被这座大阵镇压是唯一的结果。

这已经错过离开的时机。

故而没有人明白顾濯这个转身的意义所在。

直到裴今歌的出现。

衣裳不复最初的华贵与光鲜,布满尘埃的痕迹,那是千里路的风尘,亦是她让这一切凝缩在两刻钟内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阳光映照出她颜容上的轻微苍白,她看都没看一眼顾濯,目光落在那些以佛光凝聚而成的花瓣上,神情冷漠至极。

慈航寺山门大阵已经完全启动,想要破阵而入岂是容易事?

唯一的办法就是寺中僧人解开阵法。

裴今歌望向苦舟僧。

一切已在不言中。

苦舟僧明白她的意思,便没有拒绝这个提议的理由——让巡天司对付魔主,总比让寺中的僧人赴死来得要好。

山门大阵再如何因此而破损,那都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苦舟僧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准备一意孤行。

顾濯却不接受。

缘灭镜的碎片出现在他的手中。

诸多僧人惘然,诧异,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高僧大德们明白其中缘故,禅心生怒,但并不担心。

缘灭镜的碎片不是缘灭镜。

哪怕是缘灭镜又如何?

不曾读过佛经,明悟禅宗妙法,这有何意义?

这个想法依旧是正确的。

“一群白痴。”

裴今歌的声音自唇间渗出,冰冷至极。

便在话音落下之时,一道白光从那块缘灭镜碎片中射向天空。

满天飞花骤滞,无边佛火骤然熄灭,成风。

风吹花落,人未憔悴。

顾濯唇角微翘,朝着面无表情的裴今歌笑了笑,再转身。

他走在风中,任由佛花落肩头,不掸去。

慈航寺一片死寂。

经声也寂灭。

……

……

数年以前,茶庵寺中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

其时的夏祭头名顾濯东南游,近乎游遍南国四百八十寺,此事曾在修行界掀起不小的风波,只是后来发生了太多事情,以至于大多数人将其遗忘,或者不如何在乎。

在那段漫长的旅途中,顾濯曾经做到过一件让满堂俱惊的事情——茶庵寺住持宣佛后,毫无区别地展现出相同的禅法。

后来当人们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只觉得那是以高妙境界复刻出来的假象,并非他真正用心参悟过佛法。

唯裴今歌这般人才将此视作为真实,视作为万法全通之境。

缘灭镜碎片落入顾濯之手已有一夜。

对他而言,这如何还能不足够?

无道休坐镇的慈航寺大阵,凭什么不能为他所用?

……

……

裴今歌眼帘微垂。

长刀无声出现在她手中。

寺中的僧人再次前往阻止顾濯,然后毫无还手之力地被震飞。

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和尚,就像是菜地里的大葱,被拔出来仍得到处都是。

那些高僧再也无法旁观下去。

戒律堂首席握着锡杖,来到顾濯身前。

彷如漩涡般的混乱天地气息,不断拉扯着他禅躯中的真元流动,让袈裟也不得平静。

老僧沉怒说道:“你会后悔的。”

“也许。”

顾濯说道:“但像我这样的人,一般是把事情做完再去后悔。”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把左手伸向风中,随意轻握。

无数片花瓣应召而来,形似溪流,于瞬息之间汇聚至他手中,成剑。

画面无比瑰丽。

人们见之如痴如醉。

“请。”

顾濯轻声说道,无锋花剑轻轻上挑。

这极有可能是长留在慈航寺历史上的一幕画面。

——花迎剑佩日初升。

戒律堂首席再也无法冷静下去。

他霍然往前,浑身真元毫无保留倾泻而出,持锡杖劈向顾濯。

面对这近乎搏命的一击,顾濯的应对简单到极点。

还之以剑。

两者于正面相遇,不避更不让。

看似脆弱,一触即溃的花剑竟是毫无变化,锡杖却已经在弯曲变形,发出令人牙酸的不堪重负之声!

伴随着锡杖的变形,老僧站着的那片地面的青砖开始龟裂破碎,些许热气从中飘起,转眼消散。

高下已然分明。

没有人想过魔主会败在老僧的手上,即便他是成就无垢境的戒律堂首席。

负伤的僧人们再次发起冲锋,试图借此机会接近顾濯的身旁,还是进不了他的三尺之内。

苦舟僧眼中布满血色,嘴唇以极高的频率颤动着,却没有任何声音从中传出。

那是无声的诵读,是慈航寺的不传真经,是他在不惜一切代价与顾濯争夺慈航寺山门大阵的掌控权。

想要在今日逼迫魔主离开,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苦舟僧对这个事实再是清楚不过。

就在他的脸色急剧苍白,黝黑的面庞像是覆雪般的同时,其余高僧又怎会只是旁观?

讲经堂长老抬起眼皮,昏沉布满尘埃的双眼骤然明亮,与顾濯的识海搭上一道无形的桥梁。

积攒百年的神魂力量不顾损耗,依循着这道桥梁尽数涌去……然后,有剑光凭空升起,斩落。

一口鲜血自讲经堂长老嘴里喷溅而出,打湿僧袍。

没有人来得及搀扶他,藏经阁中那位长老已然往前,以金刚之躯硬抗天地气息撕扯,步入顾濯的三尺之内。

便在藏经阁长老含怒出拳的同时,戒律堂首席手中的锡杖终于无法再坚持下去,赫然从中截断。

顾濯松手。

花剑轰然而散,涌向那个蕴含金刚怒意的拳头,以至柔克刚。

这一切看似漫长,实则只在七个呼吸间。

当顾濯再迈步往前时,那些花瓣已经割破藏经阁长老的金刚之躯,沾着鲜血,追上他,如风缭绕不散。

而他由始至终不曾看上一眼。

他也没有劝说慈航寺的僧人们放弃。

他只是平静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任由千万人来阻止,任由诸般佛法加之于身,然后……未曾停步长过七息。

璀璨佛光之下。

禅宗祖庭中。

顾濯已入无人之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