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三十七章 与佛祖见

诏道于天 第三十七章 与佛祖见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13 00:1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慈航寺外一片死寂,无论游人还是信客,此刻都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谁都知道魔主必然强大至极,谁也没有想到慈航寺竟表现得如此不堪一击,成摧枯拉朽中被摧之草木。

禅宗近万年来的传承,东南佛国祖庭之盛名,更重要的是魔主未曾再入羽化境……人们正是因为下意识对慈航寺抱有希望,认为这必将是一场恶战,此刻才会如此错愕。

恶战如今已成无稽之谈,再这样下去就连战斗恐怕也算不上了,只能是魔主单方面对僧人们的淡然碾压。

那位送出剑书的巡天司执事再也无法维持住,带着心头的震撼从阴影中走出来到裴今歌身旁,准备问出那个问题时……先有声音冷漠响起。

“慈航寺远不止于此。”

裴今歌的眼眸里没有任何情绪。

她静静看着满天飞花追随着顾濯,与清风并缭绕,不愿散。

这当然是极好看的画面,但她却不喜欢,因为这让她回忆起数年前的那桩旧事。

顾濯拔剑于百草园外,一连十三战,无不胜于一剑,引得满城贵女不惜重金掷花盈道。

长洲书院当然不能和慈航寺相提并论,那十三位洞真境的修行者,在今天更是只能远远看上一眼顾濯……可裴今歌还是禁不住想起此事,然后沉默。

一日看尽望京花的故事结尾不是长洲书院外的那一碗拌川,而是那停在门外的那辆马车。

坐上马车的人是顾濯,裴今歌就在那天与他初相见,不欢而散。

那么今天呢?

还能只是一次不欢而散吗?

无论慈航寺与顾濯胜负如何,她都必须要站在这里,等待尘埃落定。

然后。

与顾濯相见。

裴今歌眼神冰冷。

……

……

慈航寺中满是倒地的身影,不乏鲜血,但几乎没有人死去。

于是僧人们哀嚎的声音愈发惨烈,把飘荡在山门大阵中的经声掩盖下去,阵法似乎也因此而变得了衰弱些许,不复先前神异。

顾濯依旧负手而行。

在那些老僧们的连番冲击之下,染血的花瓣越来越多,不复最初的轻灵淡渺之意,如若蒙尘。

这是慈航寺的和尚们正在用自己的鲜血与境界作为代价,强行干扰顾濯对山门大阵的控制权,竭尽所能地降低他所拥有的影响力。

画面愈发惨烈。

如果顾濯抱有杀意,此刻寺中早已尸横遍野。

负伤的僧人因活着而清楚这个事实,却未为此而生出任何的庆幸与感激,只有愤怒。

无言可以是最大的轻蔑。

不杀不见得是怜悯,亦能是羞辱。

苦舟僧抬起头,望向与自己相距已经不足三丈的顾濯,发出极为沙哑的声音,似乎是想要问些什么话,但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下一刻,双膝齐断的他从轮椅上飘了起来,僧袍于风中猎猎作响。

他抿着嘴唇,眼神自坚毅而淡漠,有奇异的香味从他的身躯中溢出。

那是旃檀木被燃烧时所发出的味道。

更准确地来说,这是一门名为燃身法的禅宗秘法所带来的动静。

以禅躯作为佛像,引明王怒火加诸于身,毫无疑问是禅宗最为强大的搏命手段,足以跨越整整一个大境界的差距,而代价是神魂与禅躯俱灭。

顾濯神色平静如前。

他大概猜到苦舟僧此刻心中所想,无非就是自责和内疚,接受不了自己送出的缘灭镜碎片变成对付慈航寺的手段,再无颜面苟活下去。

苦舟僧向他飞来。

如若端坐殿中之佛像。

璀璨的金光从他的身躯中射出,虽不见明火,却有燃烧之意。

苦舟僧掌心朝外,横推而来。

顾濯不停步。

飞花依旧在,但这一次不再涌向前方,凝聚成墙。

面对这舍生取义的佛掌,顾濯并指为剑,刺出。

剑掌还未相遇,苦舟僧突然感受到一种凛冽寒意扑面而来,即将燃烧起火的禅躯竟随之而急剧降低温度,一场大雾从他体内以轰然之姿散开,笼罩周遭数十丈。

没有任何声音响起,身在雾中的僧人却像是看到一场大火被冷水剿灭,发出滋滋的声音。

“这是什么手段?”

隔着雾气,苦舟僧茫然发问。

顾濯答道:“这是我好朋友王祭的剑。”

苦舟僧茫然无语。

下一刻,磅礴真元在指剑与掌心间迸发出来,伴随着轰的一声响,他的身躯用着比来时更快的速度倒退回去,分毫不差地‘坐’回那张轮椅上。

轮椅开始极速后退,与坚硬的青石板地面产生剧烈的摩擦,有火花从中绽放,声音无比刺耳。

余音还未散尽,顾濯已然从雾中走出。

些许雾气缠在衣袂上不愿离去,如丝似缕,更添从容。

戒律堂首席看着他的背影,脸上满是惘然之色,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救人远比杀人难。

更不要说是救下一个心怀死志的人。

顾濯偏偏就这样做了。

而他给出的解释是如此的让人无言以对。

“我又不是来灭你满门的,为什么要让你们的血溅到自己身上?”

说完这句话后,顾濯自众僧中走过,踏上石阶,往慈航寺的最高处走去。

每逢天气晴好时,峰顶佛殿的琉璃瓦就会被阳光映出一片金黄,极尽炫目。

世人将此美景誉之为金顶。

……

……

沿途依旧有人,不断有人站出来,试图阻止顾濯前进。

那些勇敢的僧人就像是耍杂活的猴子,竭尽所能地想要去吸引那位行人的目光,结果永远是无功而返。

看着那个可怕的背影,有人在茫然中痛哭出声,有人焦虑地念诵佛经试图静心宁意……而更多的人则是失魂落魄地躺着,与天空对望,却在湛蓝穹苍中幻视出顾濯。

慈航寺的住持就在金顶殿中。

是的,慈航寺的住持并非道休。

这和天道宗的掌教真人不是顾濯如出一辙。

以至于过往年间,修行界有不少老人认为道休是在效仿道主,暗地里甚至还有真是一家人的无聊玩笑。

道休对此一清二楚,但从未给予过回应。

连这一点也似极了顾濯。

老住持转过身,面朝来客。

他的眼中满是慈悲,嘴角带着温暖的笑意,仿佛对殿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又或者是对今天的画面早有预感。

佛殿内外,一片安静。

顾濯负手而立,微仰起头,与殿中佛像对望。

老住持忽然说道:“师兄生前,时常与现在的您这般凝望佛祖。”

顾濯没有说话。

老住持说道:“那些年里,我问过师兄到底在想什么,他给出过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我知道那说的其实都是一件事。”

顾濯还是沉默。

老住持缓声说道:“如何才能抵达被道门称之为羽化,禅宗念作是涅槃,这个人世间的最高妙境中。”

顾濯再次想起未央宫前,道休身死前发出那些关于他的质问。

这大抵才是道休真正的执念所在,而非世俗中事。

顾濯收回视线,望向老住持,说道:“这就是我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

老住持不再言语。

一道悠远的钟声自此殿中响起。

同一座阵法,在此刻却变得截然不同。

端坐在殿中的那尊佛像似是睁眼,让目光穿过遥远岁月,降临在顾濯的身上。

……

……

慈航寺外。

裴今歌眼神骤沉。

下一刻,她已经出现在天空中,与慈航金顶平齐。

山门大阵看似与先前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她却感知到一道崇高至极的气息,与不久前归来的白皇帝竟有几分相似。

风依旧在吹,佛光渐生形状,合拢如袈裟。

古往今来,谁有资格披上如此袈裟?

答案只有一个。

……

……

钟声不停,顾濯眼前的世界随之而变幻。

数不尽的铅云如浪般涌来金顶上空,遮去满天湛蓝,为人间洒落晦暗,与雨。

雨势并不滂沱,淅淅沥沥,带来凄冷寒意。

琉璃般的砖瓦在眨眼间被这场雨洗出了苍白,抹去那些灿烂的颜色,连带着佛殿的墙壁都斑驳了起来,老旧而安详的味道溢散在空气里,令人心意渐静。

这是最初的慈航寺。

这不是时光倒流,而是昨日重现,是旧时光的残骸。

于是殿中少了那尊佛像。

佛像本人站在顾濯的身前,面带不解。

“施主为道门中人,为何来此?”

“看看你。”

顾濯说道:“聊几句。”

僧人还未成为后世的佛祖,披着灰色的衣袍,面容看上去有种愁苦的味道。

苦得久了,反而酝酿出一种可亲的感觉,就像寻常人家后院里的那口井,又像是村头那株生得茂盛的榕树,令人心生暖意。

顾濯看着僧人的脸,眉头微皱。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张陌生的面孔有种奇怪的熟悉。

“好啊。”

僧人答应得很干脆。

他走出大殿,站在微寒雨中,颇有几分潇洒。

顾濯随之而行,问道:“你涅槃成功了吗?”

僧人想了想,说道:“我认为是成功的,但事实上似乎是失败的。”

顾濯心想和尚怎么都爱这样说话?

如果林挽衣此刻在场,必然会忍不住认真埋怨上一句,表示这也是你最喜欢的说话方式。

“成功在何处?”

他问道:“失败又怎解释?”

僧人耐心说道:“涅槃是禅宗等同于道门羽化的最高境界,区别在于我不想要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我的成功是踏入涅槃的同时留下来。”

顾濯听懂了。

果不其然,僧人继续说道:“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的诉求圆满了,而失败则是在于那不是我想要的方式。”

话至此处,他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满脸愁绪地摸着自己的脑袋,无奈至极地补了一句话。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留下这段禅念的原因。”

顾濯静静地看着他。

僧人放下手,摇头说道:“我很想告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失败,但我无法把真相留下来……”

顾濯忽然说道:“渊岱。”

话音落下瞬间,僧人的身体明显变得僵硬了起来。

紧接着,那双清亮明澈如若水洗过的眼睛,突然间蒙上厚厚的灰尘。

雨势骤急,不再温柔。

云海出现无数道细微的裂缝,从中倾洒落下的却不是阳光,而是幽暗。

佛祖为慈航寺留下的这段禅念,居然因为那两个字而产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破灭。

“你是谁?”

暴雨里,僧人抬起衣袖,擦了擦脸。

顾濯平静说道:“按规矩算,渊岱是我的祖师。”

僧人看着他,忽然间笑了起来,说道:“那我便有理由杀死你。”

顾濯不为所动,继续问道:“他为什么要对每一个踏入登仙境的人出手?”

僧人翻了个白眼,说道:“渊岱是我的祖师吗?是你的祖师好不好?你不去问他,跑来问我?还顺带给我的徒子徒孙都给揍上一遍,我凭什么搭理你?”

“不久前我做了件事。”

顾濯的语气很平静:“去天道宗的祖师殿,把我的祖师给杀了一遍。”

僧人沉默了。

半晌过后,他眼神满怀敬畏地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钦佩道:“您,了不起!”

“很可惜的是,我也不知道你那位祖师到底在发什么疯,为什么要这样做。”

僧人神情诚恳地摊开双手,说道:“如果不是我从最开始就没想过离开,侥幸为自己捡回几缕禅念,没落到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你就连见我这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现在你指望从我这里弄清楚渊岱想做什么,多多少少有些荒唐了。”

顾濯微怔,看着他的眼神好生困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僧人被看得有些恼火,故作模样地咳嗽了一声,转而说道:“不过我的确很不满这个结果,留下来是我的想法,但我要的不是这样留下来,所以我的确思考过怎么对付你家祖师。”

顾濯问道:“嗯?”

僧人想了想,说道:“发个誓吧?”

顾濯说道:“若我不欺师灭祖,今生无望登仙?”

僧人神情顿时严肃,小意问道:“您觉得怎样?”

“没意义。”

顾濯懒得应付,说道:“你就是个死人,只剩一段禅念留在人间,见不到我欺师灭祖的那一天,而且像我这么了不起的人,誓言又怎能成为约束?”

僧人闻言很是不悦。

不是因为誓言的问题,而是话里流露出的那种不容置疑的强烈骄傲。

“你觉得你比我了不起?”

“当然。”

“凭什么?”

“百年前我登仙时也和你遭了同样的事情,但我活了下来,而你死得不干不净。”

顾濯诚实说道:“这就是差距。”

僧人有些生气,恼火说道:“谁知道是不是渊岱见你是自己弟子,舍不得下死手!”

顾濯静静地看着他,直接问道:“这句话你信吗?”

僧人怔了怔,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信……好吧,的确是不信的。”

就在两人说话的同时,天空中的裂缝越来越多。

随着佛祖留下禅念被真正唤醒,旧日的幻境再也无法长久下去,即将迎来最终的破灭。

僧人不再废话,拈雨成花。

顾濯从他手中接过这花。

相遇瞬间,无数信息随之而来。

那是佛祖在这数千年中所思所得。

顾濯神色不变。

面相愁苦的僧人又再叹了口气,接着挤出一个笑容,准备道别。

便在这时,顾濯忽然问道:“你最后死干净了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神情莫名严肃,语气微冷。

僧人微微一怔,笑容变得有些玩味,说道:“我可不是那种赖着不死的人。”

顾濯说道:“但是?”

“你知道的。”

僧人似笑非笑说道:“死人的意志从来不被活人所遵循,要不然你也不会欺师灭祖,不是么?”

对话就此结束。

幻境破灭。

满天雨水骤散,阳光重临大地。

慈航金顶忽有空寂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