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三十八章 命中注定

诏道于天 第三十八章 命中注定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14 00: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死者愿。

生者意。

此事从来难两全,尤其佛祖这般先贤,更是如此。

最后那句不吝于嘲弄的话语,足以证明禅宗曾经有过某些尝试。

否则南齐那位被活生生囚死在桐宫中的武帝该作何解释?

如果如今的禅宗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还会有相似的事情发生吗?

答案大概是肯定的。

顾濯不再多想。

慈航寺的老住持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始终停留在他的身上,悲悯中怀有期望。

顾濯问道:“还是那个问题吗?”

听到这句话,老住持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眼神流露出诸多情绪,是感慨也是唏嘘更是追忆,缓声问道:“是的,还是那个问题,涅槃事如何?”

顾濯早已经想过给出一个怎样的答案。

“涅槃从来不是虚无缥缈事,但涅槃如今是虚无缥缈事,佛祖拥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这归根结底没有任何意义。”

老住持神情错愕,完全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顾濯不作解释,转身离去。

殿外,数百位负伤僧人伫立在广阔石坪上,眼里带着血丝与愤怒及仇恨。

在更远方,裴今歌于慈航寺山门大阵外,裴今歌持长刀而面无表情。

这才是今天的最大问题所在。

一位羽化中人的虎视眈眈。

一座禅宗祖庭的同仇敌忾。

人们未曾设想过这样的画面,因为哪怕顾濯也罢,面对这等处境依旧是自掘坟墓。

人们早已预料到此刻的画面,在顾濯执意踏出那一步后,但谁不知道他的从容自何而来。

峰顶一片寂静。

顾濯看着眼前众人,突然间回想起那个冬天,有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当初道休就站在殿内,背对着无数雪花,直到他的到来才是转身。

在这个世界上,顾濯的朋友很少,道休当然不是其中之一。

都是最接近天穹的修行者,纵使过往几乎没有过真正的交情,在某些比如现在的时刻,终究还是能够生出丝缕的身同感受。

那种感觉大抵是寂寥。

老住持在沉默。

殿前的僧人们也就没有离开的理由。

“我记得……”

顾濯回忆片刻,说道:“南齐那位武帝死后葬在慈航寺里,是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气很是自然,甚至可以用随意来形容。

故而人们在听到后,不可避免地生出强烈错愕,心想这是什么意思?

“不错。”

某位僧人下意识回答道。

顾濯轻轻点头,接着说道:“带我去吧。”

所有人都呆住了。

哗然声四起,气氛变得更为荒唐,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

顾濯置若罔闻,对老住持说道:“作为交换,今日我不会灭慈航寺满门。”

老住持沉默不语。

这是一句只有他听到的话。

正因如此,话里的灭门二字反而来得真实,有谈判的意味。

顾濯继续说道:“或者你可以尝试着唤醒佛祖遗蜕,与我战上一场。”

话中所言是慈航寺最后底蕴所在,是佛祖留给后人的最强大手段。

还是白皇帝当初在未央宫之变的最后时刻,为何愿意答应道休,世间可以有佛的根本原因。

以此手段来对付顾濯,固然极有可能将其镇压,甚至是杀死。

问题是,这值得吗?

道休身死后,在下一位羽化境出现之前,禅宗已经不再具有主导世间大势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再与魔主决生死,无论怎么看都是愚蠢到极点的事情。

那是大秦该去做的事情。

是的,慈航寺作为禅宗祖庭传承近万年,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种手段,但那些手段终究有所不如。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作为选择。

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老住持生出万般思绪。

最终他回想起不久前顾濯说过的那句话,关于涅槃的答案,于是有了决定。

“请。”

老住持的僧袍被寒风吹动。

他的语气是那样的沙哑,艰难得像是鲜血从砂砾中渗出来。

顾濯不再多言。

老住持往殿外走去。

僧人们在片刻的身体僵硬后,往两侧散开道路。

清风徐来,带着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松木香气,轻拂顾濯未曾染血的衣袂。

他从人群中走过,无视那些带着惘然与仇恨的目光,望向远方。

裴今歌在远方。

隔着慈航寺山门大阵,两人的视线再次相遇。

一场不为人知的谈话就此发生。

“你想死吗?”

“不想。”

“如果你非要死在一个人手中?”

“死是最不好的事情,无论死在谁的手上,假如真有不得不死的那一天,我希望我的死是自取其咎。”

“很好的答案,所以你准备怎样在我的刀锋前,活下来?”

“用你所期待的那个方式。”

对话在此结束。

裴今歌没有再说什么。

该说的都已说过,态度既然是清楚的,那就不需要质疑。

这也是她所喜欢的处事方式。

比之黏黏糊糊,这种直截了当,更符合她的审美。

她不再去看在那山道拾阶而下的顾濯,裙衫飘然,重回大地。

慈航寺前都是巡天司的执事。

以曾经追随席厉轩的七通为首。

裴今歌转过身,面朝人群,对他吩咐了一句。

“都散了。”

“散?”

七通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裴今歌平静说道:“你们,以及所有闲杂人等,都散了。”

七通想到一种可能,霍然睁大双眼,下意识屏住呼吸。

他觉得自己的唇舌变得极其干燥,就像是身处沙漠身处被烈日暴晒,艰难劝道:“司主,这或许可以再思考……”

话没能说完,裴今歌的意志从来坚定。

七通低下了头,呼吸变得粗重起来,想着沧州城中发生过的事情。

如果昨日在今天重演,皇帝陛下再如何胸怀广阔也罢……巡天司都没有再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裴今歌知道七通在想什么,但没有解释。

信任永远无法从言语中得到。

更何况她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信任。

“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吗?”裴今歌的声音淡漠至极。

七通听着这话,在刹那间仿佛失去所有力量,身形微晃险些跌倒。

但他终究是挺直了腰背,后退数步向裴今歌认真行了一礼,去执行这个命令。

裴今歌背负双手,仰起脸,闭上双眼。

阳光覆在她的颜容上,镀上一层极淡的微光,让她美得如梦似幻。

慈航寺中钟声未歇。

……

……

国弱无尊严,近千年来的人间为大秦所宰治,南齐的历史自然无人在乎。

偶有提起时,都是将其视作为奇谈怪事,引为笑话。

如此境况之中,那位武帝的名声自然都是负面的——当初慈航寺的僧人考虑到这一点,为求这位虔诚信徒死后不遭打扰,有意将其坟墓深藏于寺中不为人知处。

那是塔林斜后方的一片竹林。

林中竹叶颇为茂盛,往年遇雪后其境尤为清幽,寒入骨髓。

没有旁人跟随,老住持独自把顾濯带入竹林,沿着被枯叶覆盖的道路,去到那座生着青苔的坟墓前。

墓碑上有字,是那位武帝的本名,但没有他的生平。

顾濯站在墓前。

老住持忽然问道:“你在怀疑什么?”

顾濯说道:“怀疑你心中的猜测。”

老住持眼里流露出复杂情绪,想着寺中关于武帝的隐晦记载,沉默不语。

顾濯看着墓碑,默然感知着蕴藏在泥土之下的尸骸,一言不发。

晨光已逝,慈航寺的上空飘来连片的云。

林间飘起如粉的雨,携着不似冬末更像浓秋的淡薄寒意,落在顾濯的面庞上,带来淡微的湿意。

天色不见晦暗,雨就这样下了。

轻薄的雾气自林中弥漫开来,万物渐陷朦胧中。

老住持忽然说道:“当岁月变得漫长,再如何不可思议的光怪陆离事都会出现,就像万万人中总有那么几个让你无法理解的……”

顾濯打断了他,问道:“武帝是佛祖转世?”

老住持沉默片刻后,说道:“根据寺中藏经阁的记载,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但直到武帝死去也未得到证实。”

“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他认真说道:“持过去执,证现今事,无异于刻舟求剑。”

顾濯心想这世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刻舟求剑的愚痴之人。

老住持等待着。

雨未急,雾渐浓。

不知过了多久,顾濯收回视线,转身离开。

老住持看着他的背影,抬起衣袖抹去脸上雨水,提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

慈航寺的历史不会被留在今天。

那这就足够了。

无论顾濯到底发现了什么。

……

……

寺门前雨雾已盛。

裴今歌不撑伞,不观雨。

如瀑般的墨发微湿成一绺绺,眉尖垂着细小的雨珠,这让她变得越发真实,不再是一位端坐云端之上的修行者。

该不该走的人都已经走了。

当顾濯回到寺门后,隔着宽阔的门庭和雨帘,与裴今歌相见时,很难想象就在个余时辰之前,这里曾有过一场无比喧嚣的大热闹。

“可有所得?”

裴今歌的声音并不冰冷。

就像此时的空气,明明带着温润的湿意,然而雨丝里偏又挟上些许的寒冷,浸人心脾。

这是极为罕见的一种气候,偶然得见,往往两三个时辰过去就要消散,然后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天气着实很像两人的关系,可以用无端二字来形容。

顾濯想着过去的事情,唇角泛起笑意,说道:“有所得。”

裴今歌不喜欢他的笑容,墨眉微蹙。

雨珠顿时粉碎,随之而响起的是冰冷的声音。

那把在人世间负尽盛名的长刀正在出鞘。

这个本该短暂的过程在此刻无比漫长。

“值得就好。”

裴今歌淡漠说道。

顾濯说道:“要听听吗?”

刀已出鞘,染雨。

裴今歌低头,看着倒映在明亮刀身上的他,说道:“如果你愿意。”

顾濯简单地说了一遍。

从佛祖生前留下的那一缕禅念,到竹林中老坟中那个死人其实在说话,痛诉自己遭受过的苦难,再到如今禅宗抱有的奢念与妄想。

如此多的事情,再怎么简略,还是来得啰嗦。

裴今歌听得认真,眼眸里的情绪随之而变化,时而凝重,时而诧异。

“这的确值得你走上这一趟,换做是我,我也会做出和你相同的决定。”

“谢谢你的理解。”

顾濯说道。

裴今歌缓缓抬起头,望向他说道:“很可惜,这是立场的问题。”

顾濯微笑说道:“我相信白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将会无比乐意地无视今天发生的一切事情。”

裴今歌平静说道:“是的,我相信你的判断,但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是为我自己而活,不是为白皇帝而活,我有自己的行事准则,我不愿意接受你今天做的这个决定,我更不喜欢你做的这些事情,所以我不痛快,所以我要拔刀斩向你,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活着的意思,这就是修行的意义之所在。”

顾濯说道:“这也正是我愿意站在这里,与你进行这场谈话的理由。”

“又或者……所有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借口。”

裴今歌安静了会儿,说道:“真相是我想和你战上一场。”

顾濯笑了笑,笑容有些感慨,说道:“原来如此。”

裴今歌轻声说道:“只是过去不方便,因为你的境界着实太低,而等你的境界不再那般不堪一击后,我又因为许多缘故无法对你动手。”

“如今回想起来……”

她的眼神愈发平静:“在白帝山上我之所以站过去那边,冥冥之中为的就是今天。”

顾濯说道:“与我战,这对你很重要?”

裴今歌说道:“你应该还记得,我曾在琅琊山上告诉过你,我在修行上有着一个追随的对象。”

顾濯没有回想太久,说道:“那个对象是我。”

“是的。”

裴今歌静静地看着他,说道:“这一生中,我最遗憾的就是自己生得着实太晚,修行得太迟,在大局将定前才勉强有远远望你一眼的资格。”

“我想与你在同时代修行,与你在千万人眼里不留余力的战上一场,想知道自己和这个千年中最了不起的修行者间的差距。”

她顿了顿,说道:“追随是真的,向往是真的,敬畏更是真的,但战胜你的渴望才是最真的。”

话音落时,裴今歌的气息陡然而降。

只是瞬息间,她不再是端坐于层云之上的羽化中人,重回世俗。

“我看过你留在枯山上的痕迹,知道你是如何战胜冯太监,更知道那决不是你的全部境界,今天你想要活着离开,那就不要有任何留手的念想。”

“可你却自降境界。”

“我不仅骄傲。”

“所以?”

“我还是一个极大气的人。”

顾濯不再多言。

以境界胜,过去的裴今歌不屑为之,今天的她又怎会这样做?

况且如今的她步入羽化,再如何压制自身境界,神魂也不会因此而衰,对天地元气的流动与感知始终可以得到保留。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人即将迎来的这场战斗,格外公平。

顾濯选择接受,往寺门外走去。

裴今歌眼帘微垂。

在顾濯踏过那条线的瞬间,她五指紧握。

苍白刀光倏然升起。

照破万颗雨珠。

……

……

顾濯不是寻常人。

面对这人世间最强的刀锋,他在刹那间就想到了十余种破解之法,每一种破解法都能通往最后的胜利,由始至终彻底地掌握着战局。

而他选择的方法很直接。

万物随他意念而动,无数薄雾汹涌而聚,缭绕于他周遭,就此隐入雾中。

然而,裴今歌对此知之甚深。

因为她不仅旁观过顾濯的战斗,更有过与之并肩而战的经历,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她在过往时光中曾经无数次思考过该如何战胜顾濯。

以有算无,以万全对不备,她凭什么不能占据上风!

破碎的雨珠骤生变化,被某种力量碾压为极薄的一片,如镜。

接着。

刀光没入这数万片薄镜中,于瞬息之间折射无数次,构建出一个纯白的世界。

在这苍白世界中,每一抹白色都是一道刀光。

无从躲闪。

无处可避。

刹那中,那片薄雾被刀光撕碎,是云彻雾卷。

顾濯神情微凝。

苍白的刀光斩破雾气后,再次填满空缺需要时间,约莫两个呼吸。

然而就在这个短暂的缺口中,裴今歌已然欺身而上。

换而言之,她早在出刀的瞬间就做出了这个选择,没有想过自己的刀锋未能斩破薄雾。

留给顾濯的时间转瞬即逝。

裴今歌却吝啬到连这个时机都不愿留下。

铁锈的味道在这瞬间弥漫开来。

天地染红,如坠地狱。

刀光再次升起。

淋漓似泼墨。

如血。

斩向顾濯。

……

……

折雪还在楚珺处,顾濯手中无剑。

刀锋在数步之外斩来,挟着极浓郁的血腥味道,他的眼神早已凝重。

这很有可能是他今生最为凶险的一场战斗。

顾濯出手,双手。

掌心合拢迎向前去,以玄门道法拨云手困刀锋。

裴今歌眼神淡漠如前,不为此而感到丝毫的诧异。

若是顾濯死在这一刀下,那才是值得她惊讶的事情。

她毫不犹豫松开右手,借未尽的前进之势,提肘撞向顾濯的肩膀。

与此同时,她的左手五指悄无声息并列成刀,自斜下方斩向顾濯,欲要开膛破腹。

刀即至,两人此刻自然是在咫尺之间。

彼此眉眼都已清晰。

近到如同那天在白帝山上。

石屋前。

再次成为余笙眼中的他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