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208 大义

唐谋天下 正文 208 大义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宗旨,这便是李弘踏进吐蕃后的唯一的目标。

穷追猛打、战必求歼、其势如虎、其疾如风,一动一静的强烈感官差异,让聂赤赞眼花缭乱,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阵阵箭雨便从夜色中无情射出。

黑色的铠甲笼罩这一层层的杀意,在箭雨未曾平息的时候,已经包围了他的两个侧翼,而他想要撤退,那么只能是原路撤回。

但此时他才发现,在他们来时,原本轻松跨越的壕沟,在部队惊慌失措下,已经成了仿佛不能逾越的天堑。

黑色的铠甲、矮小的战马、明亮的刀锋,仿佛神魔一样从天而降,硕大的马槊催命夺魂,串糖葫芦一样,一次就足以带走好几个兵士的生命。

聂赤赞的瞳孔在剧烈的缩小,他不碰见了风一样残忍的敌人,那种残酷无情的气势、凌厉勇猛的杀伐,一下子便击溃了他向来引以为傲的部队。

不等他的传令兵击锣而撤,右方侧翼的部队就已经开始散乱起来,自己已经开始漫山遍野,哭喊着开始四散逃窜。

李治身处大明宫内的蓬莱殿,手里的红翎密信一封接着一封。

其中有裴行俭上奏的,有薛仁贵、黑齿常之、袁恕己等人的也都在手里。

而他最为关心的,自然是如今已经陈兵吐蕃泽当城下的,李弘那小兔崽子的动向。

袁恕己、裴行俭同时压境大非川!

薛仁贵移兵于阗城,黑齿常之镇守西域疏勒城,王方翼驰援波斯都督府。

玉门关门户大开!

兵部的折子很快就递了上来,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副都护裴行俭联名请求任命李敬玄为玉门关守将。

这几天武媚的心情很不好,已经与李治吵了好几架了,而争吵的原因自然是离不开,如今正在吐蕃像风一样旋转乾坤的李弘。

率领两万兵马不单踏入吐蕃境内,竟然是陈兵泽当城下,要与人家一战。

李治不理会哼哼唧唧的武媚,知道她心里是担忧李弘那小兔崽子。

但他心里何尝又不忧心?可当初小兔崽子去了西域后,大唐对安西都护府的控制力,就已经完全失效了。

所有的大事小情,则都是因为自己跟皇后的纵容,变成了李弘一个人说了算。

这下好了,一个没看住,人跑吐蕃疯去了。

文成那里自己都去信了,但就这样还遭到了武媚的反驳。

“如此一来,岂不是昭告吐蕃,是大唐太子率骑进入吐蕃?李弘还能安然无恙的回来吗?”武媚脸色铁青,冷哼道。

“朕自有决断,如此一来,哪怕李弘兵败吐蕃,最起码他的性命可以保全。”李治也闷哼一声。

两人脚底下跪满了大大小小的太监跟宫女,如今西域那个祖宗虽然走了好几年了。

但皇宫内的陛下跟皇后,也因为他争吵的更厉害了。

祖宗在的时候,无论陛下还是皇后心情不好时,或者因为祖宗而吵架时,也没有如今这般剑拔弩张的局面啊。

武媚脸色铁青,继续哼道:“身为皇帝,就不应该允许他离开安西都护府才是,如今人既然在吐蕃,就应加派兵力,力助李弘。”

李治无语的看了她一眼,咬咬嘴唇,最后还是说道:“大唐兵马不善于吐蕃作战,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吐谷浑被侵,朕当年不帮诺曷钵复国,也正是因为于此。如今再加派兵马,已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武媚也是站起身来,一拂袖,吓得宫女太监们战战兢兢,洁白如玉的眉头紧皱,望着门口那颗树,缓缓说道:“救李弘为次,妾身只怕李弘兵败,而吐蕃士气正盛,会以此为借口而发兵西域。”

武媚转过身子,明亮美丽的眸子看着李治,整个人很平静的继续说道:“裴行俭、袁恕己如今陈兵大非川,无非是想给吐蕃施加压力,以此来吸引吐蕃兵力,让吐蕃用兵左支右绌。但如果裴行俭、袁恕己拿不下大非川,那么李弘将会给葱岭一带的吐蕃兵马一个有利的借口出兵西域,首当其冲自然就是于阗城,薛仁贵勇武有余、谋略不足,镇守于阗,很容易被吐蕃兵以李弘为幌子诱入吐蕃境内,然后被歼之。”

李治有些惊愕的看着武媚,心里却翻起了滔天巨浪。

李弘是不是她武媚的心头肉,他比谁都清楚,但如今皇后这番话,大有放弃李弘,而退守安西都护府的管辖,以防吐蕃反扑之势的打算。

“李弘你如何处置?”李治闷声问道。

武媚沉沉的叹了口气,缓缓的转过身子走到蓬莱殿门口,望着那颗长了十几年,依然长势很好的树低声说道:“身为大唐的太子,只身进入吐蕃境内,勇气可嘉,但过于意气用事,不足以成大事。同样,身为大唐太子的他,就应该有觉悟,大唐的尊严!大唐的惶惶天威不可灭!无论如何,他李弘如今除非是踏平吐蕃,抑或是战死吐蕃,除此别无选择,这是大义!”

话音刚落,武媚便扭转身子看着李治,一字一顿道:“大唐的太子就该像大唐一样顶天立地,如若被俘、被送回,都将成为天下人的笑话!而我大唐也将因此贻笑大方,这样我大唐如何让天下万国臣服与我大唐!”

李治仰天长叹一声,在宫女的扶持下,缓缓在椅子上坐下闭目养神,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宣刘仁轨、任雅相、裴炎、岑长倩、张文瓘、赵仁本进宫,在延英殿听候。”

紫宸殿乃大明宫第三大主殿,主殿西侧便是延英殿,乃是皇帝的日常活动之所。同样,紫宸殿也是大唐皇帝的寝殿。

李治坐了好一会儿,待眼前不再那么眩晕后,缓缓站起来说道:“朕相信弘儿能够给朕一个惊喜,就像这些年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一样。此番单枪匹马挺进吐蕃,想来他也会有万全之策,以他的性子,多半是经过计算的。袁恕己、裴行俭,在李弘一踏入吐蕃后,就立刻陈兵大非川,这折子上也已经说明,整个西域的兵马调动,都是李弘之前所授意,想来不会有大事儿。”

话音刚落,外面又再一次响起了红翎急使的声音:“太子殿下红翎急奏。”

“呈上来。”

“快呈上来。”

武媚跟李治神色一紧,脸上都同时透漏着一丝担忧跟一丝殷切,心里自然希望是大捷的好消息,可又担心是小兔崽子的救命急奏。

武媚三步并作两步,抢在李治之前从扬武手里接过了急奏,看了一眼上面那字迹,便递给了李治,自己则神色轻松的坐了下来。

李治奇怪的看了她一眼,接过奏折,快速的撕开,只见正是李弘的亲笔书信。

“小兔崽子上次写折子是什么时候,现在才知道上折子,回来朕一定好好收拾他。”李治边看信,边自语道。

随着读折子的进度,整个人也变得放松了下来。

“吐蕃非今日一战可定,上至赞普、下至百姓,对于上一任赞普松赞干布,跟如今的芒松芒赞有着神一样的崇拜跟忠诚,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其分毫。吐蕃如朝升初阳,如今社稷稳定,君臣和睦,百姓虽不富裕,但足以活着。这几年吐蕃连年丰收,加上文成姑姑当初带过来的先进行业,让如今的吐蕃呈现一片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这小兔崽子怎么还夸起他人来了。”李治听着武媚娓娓念道,皱着眉头不满道。

武媚没有理会他的小情绪,继续念道:“儿臣今日挺进吐蕃,实非儿臣之意,而是儿臣已经察觉到,吐蕃对我大唐于阗辖下十二州早有预谋,因此儿臣才决定先下手为强,让战争远离我大唐地域,迫使战争发生于他国境内,为我大唐百姓保的一方安宁,如此才能不悖于父皇之天威大唐、母后之仁慈百姓。对了,儿臣之命与大唐国运昌盛、百姓安居相比不足为道。”

武媚如玉般洁白无瑕的眉头念道此处时,立刻开始布满了黑线,银牙紧咬,切齿道:“后面的话李弘肯定又要胡说八道了,妾身不想跟他生气,陛下您来念吧。”

武媚极力平复着自己的心绪,小兔仔子从小到大就是这招,但是后面的话简直就是鬼话连篇。

如武媚猜测一样,李治拿起信看了下念道:“儿臣如今虽入安西三年之期已满,但儿臣愿为我大唐固守边疆,直到削弱吐蕃、白衣大食对我大唐的威胁后,儿臣才有脸面返回长安,侍奉于父皇、母后膝下。儿臣行之不孝,但心存孝道,所以……再延长一年回长安如何?何况儿臣如今正身处吐蕃,与吐蕃兵厮杀正酣,无法抽身而退,如果强硬退去,不单会使我大唐兵士士气大落,还会让吐蕃以为我大唐的皇帝跟皇后好欺负,所以儿臣说什么也要在吐蕃来个一进一出,不说了,吐蕃兵又来了,儿臣要打仗了,呜呜呜……。”

李治干着嗓子念完后,声音有些变调的说道:“小兔崽子通篇下来,就是为了多留安西一年?这最后的呜呜呜是什么意思?”

“……”武媚头疼,不知道该作何解释。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