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231 善后

唐谋天下 正文 231 善后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芒松芒赞一脸呆滞,被李弘这个问题一下子搞懵了,但细想确实,两个人好歹也算是亲戚,这辈分上,好像人家确实比自己高一辈。

但自己应该叫太子殿下什么?别说他不知道,就是李弘脑子在短路三息后,也不知道人家该叫自己什么。

嘎尔赞卓并没有因为芒松芒赞的建议,而继续留在吐蕃,依然是被李弘强硬的发配回到了老家,吐谷浑的噶玉一带。

但李弘并没有把嘎尔赞卓未来的路封死,不过留在吐蕃是不可能了。这样一个人,作为禄东赞的儿子,他自身的影响力跟号召力,对李弘、对大唐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但现在想要彻底的消除嘎尔赞卓在吐蕃的影响力,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动荡。

毕竟,一场暴乱之后,包括吐蕃王室跟各个部落,对唐人可是还没有好感的,有的恐怕就是因为死了那么多人对唐人的恨。

戴至徳跟裴行俭辅佐、留守吐蕃,李弘都不觉得稳当,因此,裴行俭从吐谷浑随行李弘的部下,全部被李弘下令留了下来。

至于这一万人该如何安置,李弘都帮着裴行俭想好了,那就是全部在吐蕃的中央军中担任将领,以极少数的唐人再辅以吐蕃兵,先把圣城控制在手。

然后慢慢延伸到那几个跟李弘有深仇大恨的,天赤七王遗留下来的七城。

在李弘看来,等裴行俭能够完整的,把这八城牢牢的控制住时,戴至徳的教书育人也该有一定的起色了吧?

到了那时候,只要从吐蕃招募一批被戴至徳的儒家思想荼毒过的兵士,那么最起码大唐在吐蕃的影响力跟文化深入程度,也就显而易见的体现出成果了。

当然,单单只靠这两个人是不够的,国子监、弘文馆的不少大儒,在短时间内,都会被李弘调遣之这里。

跟裴行俭、戴至徳的任期一样,为期三年。

裴行俭当初在安西四镇时,已经渐渐的习惯了只负责领兵作战,后勤、民生统统交给李弘来处理的行政管理方式。

而这样的方式,自然是李弘参考了这一世即将会出现的,权利极大、只手遮天的节度使一职的各种利弊后,加上上一世的经验,综合出来的行政模式。

军政与军令分开,相辅相成又相互牵制,这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军事体系,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很快的适应这样的体系。

而这种体系,自然是不包括裴行俭、马载两人以及李弘。

李弘攻下吐蕃后,就一直在心里希望继安西都护府后,在吐蕃尝试这种新的军事体系,是不是也能够实施。

如此体系,自然就是为了把节度使这个权利极大,马上就会在历史进程中,被推出来的体系,扼杀在摇篮中。

随着马载的到来,吐蕃朝堂上的整个大唐人事,便被李弘明确的确定了下来。

大相由裴行俭担任,副相在经过争论后,依然是由吐蕃人查莫,这个原来的副相担任副相。

整事大相与内大相,一主外,一主内。李弘放弃了整事大相的对外权利,以戴至徳为内大相,牢牢的把吐蕃的国内事物,操控在了手里。

马载最为吐蕃军政的建立者,与赤都松杰两人,被芒松芒赞任命为了吐蕃的军事将领。

吐蕃军队的发展规划、训练、将领提拔等等军政都被他交给了马载负责。而作战编制形式、战争准备、作战调动等等,又被他放手给了赤都松杰。

两人的政令之间,又有着上面的裴行俭来负责,战时则由裴行俭跟赞普任命由谁负责打仗。

用李弘的话说:“如果你们实在争执不开,不知道该派谁,就抓阄吧。”

一席话让整个吐蕃朝堂上的众人面面相觑,这也太儿戏,太不负责任了吧!就连芒松芒赞都感到李弘这个舅舅,在拿自己赞普的权利开玩笑。

如此即平衡了吐蕃人的不满,也限制了裴行俭一方坐大,给三人的铁三角,又牢牢的加上了一个紧箍咒般。

而这些实验,包括当初在安西都护府所做的实验,李弘都只有一个目的,在不久的将来,回到长安后,对大唐的兵部进行彻底的改革。

不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得有那个权利来触碰,历来被皇家看的极为重要的军权。

归期已定,整个布达拉宫最近这几天,一直从内到外洋溢着一股轻松的氛围。

不为别的,只因为李弘要走了,虽然从那夜冷酷的无情杀伐过后,他又变成了那个痞痞的,有些无赖的温和少。

但不知为何,因为他的存在,布达拉宫的上空,放佛一直存在着一个罩子,罩着这里的所有人,并让所有人感到压抑。

“皇权、神权,你得分清楚,权利与信仰是两回事儿,你得赞普位子,是你爷爷我姑父松赞干布辛辛苦苦为你打拼而来的,跟那达拉有什么关系?你还没吃够亏?自从我踏进吐蕃一进一出,包括破逻些、入圣宫……好好,不是这个,我的意思就是说,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达拉怎么不去祈求上天,让他们帮着你打败我?”

李弘话痨一样的坐在赞普位置的台阶上,芒松芒赞坐在赞普的位子上。

某人正在试图说服芒松芒赞,放弃对苯教的信仰,就算是信仰,放给老百姓信仰即可。

王室不能信仰这玩意儿,总不能因为他们承认你是赞普,你就是赞普。他们不承认你是赞普,你就是窃国贼!

无论李弘如何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口干舌燥的,半梅递水都递了好几次了,而旁边的白起都是睡了醒,醒了睡好几回。

芒松芒赞依然是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只死死的记住了文成公主,圣救度佛母对他的叮嘱:“无论他李弘跟你说什么,这件事儿你都不能答应他!这是你保住赞普位置的最后保障,放弃了辛饶弥沃佛对赞普的承认,就等于是让他大唐可以随意来任免赞普了,到时候看你不听话,他们就完全可以找一个其他部落,有名望的首领来任赞普!那个时候,你爷爷的这番江山,就真的要易手他人了。”

芒松芒赞很认真的点头,他母亲芒妃墀江跟亲舅舅穷哇达则,也是在一旁以坚定的眼神点头给他鼓励。

看着不说话,直摇头的芒松芒赞,嘴唇都快要磨破皮的李弘放弃了:“行吧,随你吧,到时候你吃亏了可别怪我。但是,七户养一僧之事,我绝对不会同意,就是大唐朝廷也不会同意的。”

说完话,李弘踢了踢懒洋洋的白起,自从那夜立了功之后,这货已经胖了一圈了。

肥嘟嘟的身子,加上乌黑油亮,跟绸缎似的毛发,恐怕要是碰见猎户,肯定第一反应就是炖了它。

权毅跟无法无天,包括裴行俭,如今镇压着吐蕃逻些城残余的兵力,开始慢慢的控制起来。

这几日裴行俭、赤都松杰、马载三个吐蕃的军事将领跟大佬,已经快要把从山脚下前往布达拉宫的台阶数,数清楚了都。

戴至徳倒是比他们清闲不少,达拉跟正殿那尊佛像,被文成公主以最为尊贵、隆重的仪式,请到小昭寺后,他就钻进了大昭寺跟耗子似的,很少露面了。

而当天在请走释应佛像时,从大昭寺前往小昭寺这一路上,大街小巷的两侧,都是乌压压的人群,在佛像经过时,一个个都跪在了地上,每一个都是虔诚的对文成公主、达拉还有佛像行跪拜礼。

这让站在红宫广场上,目视吐蕃浩大隆重礼仪,耳听悠长低沉的号角跟佛唱声的李弘,恨不得给大街上再埋几处炸药,把这些妨碍并吐蕃入大唐版图的庞大群体,都送到辛饶弥沃佛的跟前去,永远的在西天念经。

逻些城城门口,吐蕃赞普、大相、副相、整事大相、内大相等等官员,穿着吐蕃隆重的朝服,一个个面容严肃,神情肃穆。

但顾盼之间,依稀还是能够从他们的神情中,找到一丝轻松、愉悦的表情。

文成公主并没有来送李弘,她心里也清楚,李弘离开吐蕃之日,她回长安之时也就不远了。

被半梅跟寻兰擦拭了一宿的乌黑铠甲,李弘再一次的穿在了身上,左横刀右弓弩,闪烁着明亮寒光的马槊插在马鞍后方,立于李弘身后,散发着一股冷森的杀伐气息。

李弘骑行一匹高大神骏,全身乌黑油亮的战马,雄赳赳气昂昂的缓缓往前走。

端坐于马背的他,表情冷峻,目光深邃,头盔遮盖住了棱角分明的脸颊四周,只剩下一小部分露在外面,整个人看起来,给人一种威武霸气而又神秘莫测的感觉。

身后则是他的两百人亲卫队,整个队伍威风凛凛、表情肃穆,马槊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冷的寒光,给人一股气吞山河的强势气势。

硕大的黑色旗帜在他身后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更加把李弘衬托的,仿佛是睥睨天下的盖世君王般,让人不由自主的膝盖发软,内心生出跪拜的冲动。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